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文档压轴题三综合试验题考点模型(1)制备原理:试剂、仪器的选择,主反应和副反应的方程式等。(2)基本操作:留意书写全面,思路顺畅,关键词突出。(3)分别提纯:过滤、蒸发、蒸馏、萃取、分液、洗气等。(4)废物处理:环境爱护、绿色化学、循环利用等。(5)条件把握:催化剂的使用、物质的过量要求、温度的把握等。(6)产品纯度:有关计算。1某小组同学将肯定浓度NaHCO3溶液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觉生成了沉淀。甲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乙同学认为沉淀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他们设计试验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1)依据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乙同学认为
2、有Cu(OH)2生成的理论依据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两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在争辩沉淀物组成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别并净化。具体操作依次为_、洗涤、干燥。装置E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试验过程中有以下操作步骤:a关闭K1、K3,打开K2、K4,充分反应b打开K1、K4,关闭K2、K3,通入过量空气c打开K1、K3,关闭K2、K4,通入过量空气正确的挨次是_(填选项序号,下同)。若未进行步骤_,将使测量结果偏低。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 g,装置D的质量增加了n 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_。(4)丙同学认为还可以通过测量CO2的体积或测量_来测定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答案
3、(1)Cu22HCO=CuCO3CO2H2O(2)HCOH2OH2CO3OH(3)过滤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装置Dcabb×100%(4)样品质量和样品充分灼烧后的质量解析(1)甲同学的观点认为HCOHCO,CO和Cu2反应生成CuCO3沉淀,同时,HHCOH2CO3H2OCO2。所以离子方程式为Cu22HCO=CuCO3CO2H2O。(2)乙同学认为有Cu(OH)2是由于HCOH2OH2CO3OH,Cu2与OH结合生成Cu(OH)2。(3)分别沉淀接受过滤的方法,而净化沉淀须洗涤(洗去附着的离子)、干燥(除去水分)。装置D需精确称量,所以E中碱石灰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CO2和水
4、蒸气进入D装置。一开头应排解系统内的空气,所以应关闭K2、K4,打开K1、K3;然后滴入稀硫酸使样品反应,所以应关闭K1、K3,打开K2、K4;为了使生成的CO2气体充分被吸取,应通入过量空气,此时应关闭K2、K3,打开K1、K4。若未进行最终一步,生成的CO2不能被充分吸取,造成所测结果偏低。×100%×100%。(4)通过CO2可求CuCO3,进一步求其质量分数;样品为CuCO3、Cu(OH)2,灼烧后为CuO,可列方程组求CuCO3的质量分数。2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氯气和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较纯洁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请回答下列
5、问题:(1)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装置A中的烧瓶内固体宜选用_(请填以下选项的代号)。A碱石灰B生石灰C二氧化硅D五氧化二磷E烧碱(3)按A接B接C;F接E接D接C,请在各虚线框内画上合适的装置图并注明所装试剂名称:(4)在C中观看到大量白烟,同时产生一种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5)从装置C的G处逸出的尾气可能含有污染环境的气体,如何处理:_。答案(1)MnO24H2ClMn2Cl22H2O(2)ABE(3)见下图(4)3Cl28NH3=6NH4ClN2(5)将尾气通过一倒置的漏斗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烧杯中解析(2)利用浓氨水的分解制备NH3,可把浓氨水滴到碱石
6、灰、生石灰或烧碱固体上。(3)NH3需用碱石灰干燥,净化Cl2应先除去HCl,然后再用浓H2SO4干燥。(4)Cl2把NH3氧化成N2,并生成HCl气体,HCl和NH3反应生成NH4Cl白烟。(5)从G中逸出的气体中含有NH3或Cl2,均可用NaOH溶液吸取,为了防止倒吸,要用倒扣的漏斗。3为争辩铁质材料与热浓硫酸的反应,某学习小组用碳素钢(即铁和碳的合金)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探究一(1)将已去除表面氧化物的铁钉(碳素钢)放入冷浓硫酸中,10分钟后移入硫酸铜溶液中,片刻后取出观看,铁钉表面无明显变化,其缘由是_。(2)称取碳素钢6.0 g放入15.0 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X并
7、收集到混合气体Y。甲同学认为X中除Fe3之外还可能含有Fe2。若要确认其中的Fe2,应选用_(选填序号)。AKSCN溶液和氯水 B铁粉和KSCN溶液C浓氨水 D酸性KMnO4溶液乙同学取560 mL(标准状况)气体Y通入足量溴水中,发生SO2Br22H2O=2HBrH2SO4反应,然后加入足量BaCl2溶液,经适当操作后得干燥固体4.66 g。由此推知气体Y中SO2的体积分数为_。探究二依据上述试验中SO2体积分数的分析,丙同学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含有Q1和Q2两种气体,其中Q1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为0.089 3 g·L1。为此设计了下列探究试验装置(假设有关气体完全反应)。(3
8、)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4)分析Y气体中的Q2气体是如何生成的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5)已知洗气瓶M中盛装澄清石灰水,为确认Q2的存在,需在装置中添加洗气瓶M于_(填序号)。AA之前 BAB间CBC间 DCD间(6)假如气体Y中含有Q1,估计试验现象应是_。答案(1)铁被钝化(2)D0.80(3)检验SO2是否除尽(4)C2H2SO4(浓)CO22SO22H2O(5)C(6)D中的固体由黑变红、E中的固体由白变蓝解析(1)由于在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钝化,从而在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不再和CuSO4溶液反应。(2)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KMnO4(H)氧化,从而溶液褪色,据此
9、可以鉴别,答案选D。n(BaSO4)0.02 mol,n(SO2)0.02 mol,n(混)0.025 mol,所以SO2的体积分数为0.80。(3)M0.089 3 g·L1×22.4 L·mol12.0 g·mol1。所以Q1为H2。由于C能被浓H2SO4氧化成CO2,所以Q2应为CO2。检验H2用CuO,而检验CO2气体需用澄清石灰水,在验证CO2之前,须除尽SO2气体,所以A装置用来除去SO2,B装置用来检验是否除尽,M装置应放在B、C之间。若有H2,CuO应由黑变红,CuSO4由白变蓝。4试验室用下列方法测定某水样中O2的含量。(1)试验原理用
10、如图所示装置,使溶解在水中的O2在碱性条件下将Mn2氧化成MnO(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再用I将生成的MnO(OH)2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nO(OH)22I4H=Mn2I23H2O。然后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生成的I2,反应方程式为I22Na2S2O3=2NaINa2S4O6。(2)试验步骤打开止水夹a和b,从A处向装置内鼓入过量N2,此操作的目的是_;用注射器抽取某水样20.00 mL从A处注入锥形瓶;再分别从A处注入含m mol NaOH溶液及过量的MnSO4溶液;完成上述操作后,关闭a、b,将锥形瓶中溶液充分振荡;打开止水夹a、b,分别从A处注入足量NaI溶
11、液及含n mol H2SO4的硫酸溶液;重复的操作;取下锥形瓶,向其中加入23滴_作指示剂;用0.005 mol·L1 Na2S2O3滴定至终点。(3)数据分析若滴定过程中消耗的Na2S2O3标准溶液体积为3.90 mL,则此水样中氧(O2)的含量为_(单位:mg·L1)。若未用Na2S2O3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则测得水样中O2的含量将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试验要求加入适量的H2SO4使溶液接近中性,其缘由是_。答案(1)2Mn2O24OH=2MnO(OH)2(2)赶走装置内的空气,避开空气中O2的干扰淀粉溶液(3)7.8 mg·L1偏大若碱过量,
12、则MnO(OH)2不能全部转变为Mn2,而酸过量时,滴定过程中Na2S2O3可与酸反应解析(3)依据电子守恒,结合已知方程式可得关系式:O22MnO(OH)22I24Na2S2O3故水样中O2的含量为7.8 mg·L1。5可利用下图中的试验装置测定足量铜与适量肯定浓度的浓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用m表示),其中装置C由广口瓶和量气管组成,量气管由甲、乙两根玻璃管组成,用橡皮管连通,并装入适量水,甲管有刻度(050 mL),乙管可上下移动。回答下列问题:(1)试验中气体(NO和NO2)发生装置应选择_(填装置序号)。(2)试验中的气体(NO和NO2)通入C装置
13、,请在下图的广口瓶中将导气管画出。(3)要测定m值,需要将C中的溶液进行中和滴定,由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酸碱指示剂氧化褪色而影响试验。因此,中和滴定前必需进行的操作是_。(4)连接好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应进行两步必要的操作:第一,打开b,向C装置的乙管中加适量水;其次,_。(5)试验前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最终读数时乙管的液面高于甲管的液面。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_。(6)试验后若量气管中气体的体积(换算成标准状况下)为V L,C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n mol,则用含n和V的式子表示m_(结果可不必化简)。答案(1)B(2)(3)将C中的溶液加适量水稀释(4)打开a,通足量N2,排净装
14、置中的空气(5)向下移动乙管,使甲、乙两管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6)解析空气中的氧气能将产生的NO氧化,故需要在试验前将装置中空气排尽,选用B装置。排水量气装置中导气管应“进步短出”。且读数需要留意两点:一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二是保持左右两管中液面相平。(6)依据方程式:3NO2H2O=2HNO3NO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NO2的物质的量为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NO的物质的量为故铜与该硝酸反应生成的NO气体和NO2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m。6Cl2O为国际公认高效平安灭菌消毒剂之一,它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 ,熔点116 。试验室可用潮湿的Cl2与Na2CO3反应制取少量Cl2O,装置如下
15、图:回答下列问题:(1)把浓盐酸直接滴在KMnO4晶体上就可以产生Cl2。请仿照“图”在“图”A处补画出正确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2)B中试剂a应选用_(填字母序号)。aCCl4 b饱和NaCl溶液c浓H2SO4 d饱和NaHCO3溶液(3)通入适量的氯气,在C中生成棕黄色的物质Cl2O,该物质常温下为气体,方程式为_Cl2_Na2CO3_=_NaHCO3_NaCl_Cl2O(4)对C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请写出试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限选试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3、BaCl2溶液、Ba(OH)2溶液、AgNO3溶液、澄清石灰水、试管、小烧杯、带导管的橡皮塞、过滤装置。试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步骤一:取C中的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蒸馏水至完全溶解,然后将溶液分别置于a、b试管中。步骤二:向a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静置。无明显现象,证明固体中不含Na2CO3。步骤三:步骤四:_则证明固体中含有NaCl。答案(1)见下图(2)b(3)22H2O221(4)试验步骤现象和结论步骤三:取a试管的上层清液于c试管中(或过滤,取滤液加入试管c),加入适量Ba(OH)2溶液(或加入稀HNO3,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白色沉淀(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电机买卖合同
- 2025简单车辆转让合同
- 2025年船用配套设备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金属钴粉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山西省劳动合同常用范本
- 2025年多媒体软件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美容保健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建筑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 2025年空气烟气监测系统项目申请报告
- 2025年文化遗产保护服务项目申请报告
-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总结报告
-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第2课+古代希腊罗马(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中储粮兰州公司考试笔试题库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重建成长型思维课件
- 电捕焦油器火灾爆炸事故分析
- 质量问题分析及措施报告
- 汽修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病例展示(皮肤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