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1页
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2页
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3页
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4页
月光曲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月光曲第二课时课堂实录执教人:北京崇文区研修中心王文丽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是生:(齐读课题)月光曲(感觉学生的学习状态不够积极,没有精神。师:听你们读课题,我似乎没有感觉到皎洁的月光笼罩在莱茵河畔。请你们】再来读,记住,这回要让月亮的清辉洒满我们的教室,洒遍莱茵河畔,让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甜美的、积极的声音中感受到美丽的月光。生:(再次齐读课题)月光曲。(状态明显得到改变)师:我想先来了解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请十位同学每人读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思考:课文中提到几次弹奏曲子?哪一次弹奏的是月光曲?(指名读书)(生读书略)生:课文中提到了三次弹

2、奏曲子。师:那么这三次有什十么不同呢?你发现了吗?生:第一次是盲姑娘弹的,第二次是贝多芬弹的,第三次也是贝多芬弹的师:能不能使你刚才说生:第次是官姑娘弹已经是第一页师:一个“和”字,洁了。看来比他是从演奏的对象这个角度进行归纳的。有不同的看法吗?生:第一次盲姑娘演奏得不熟练,断断续续的,第二次贝多芬演奏得非常纯熟,第三次是贝多芬现场编的。师:你的发现非常可贵,“现场编的”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就叫“即兴创作”。“即兴”就是对眼前的景物有所感触,有所兴致。相对于第三次的即兴创作来说,前两次和它还有什么不同呢?生:前两次演奏的曲子原来就有了师:了不起,你又发现了一处不同。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归纳一下这三

3、次弹奏的不同之处到底是什么。(师生共同归纳,师板书:断断续续琴声弹奏同曲即兴成)师:三次弹奏又有什么联系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可以在书上批注勾划。(学生静静地自学五分钟左右之后,同桌相互交流一下看法)生:第一次是因为贝多芬听到盲姑娘弹他的曲子,很好奇,所以走进茅屋给盲姑娘弹奏了首,就是第二首曲子。师:听你这样说,我有一个疑问。贝多芬是个大音乐家,他的曲子脍炙人口、广为流传,怎么会一听到有人演奏他的曲子就好奇呢?生:因为他听到的曲子是断断续续的。师:你从断断续续可以读懂什么?生:盲姑娘弹奏得不熟练,因此贝多芬就会想:“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谁会弹奏我的曲子呢?而且弹奏得还不熟练,这是怎么回事呢?

4、”师:好奇这是引发贝多芬走进茅屋的一个原因,还有吗?生:贝多芬还听到了兄妹俩的谈话,知道这兄妹俩非常穷,心生怜惜之情:而且他还发现盲姑娘非常喜欢音乐,所以走进去亲自弹奏了一首。师:从你们的发言中,我得到了这样的答案:好奇心使贝多芬走近茅屋;同情心使贝多芬走进了茅屋。兄妹俩到底说了什么能够如此打动这位大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段对话,看看我们能够从中读懂什么。(出示文字投影,学生自由读)生:我读懂了盲姑娘非常懂事。她哥哥说买不起入场券的时候,她就安慰哥哥,说自己不过是说说罢了,来减少哥哥的惭愧之情。师:你也是个善解人意的姑娘。你不光读懂了盲姑娘的懂事,你还读懂了哥哥内心的愧疚生:我读懂了盲姑娘非

5、常热爱音乐。她说“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说明她对音乐充满了渴望。师:感谢你带领我们走进了这个美丽姑娘的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相信你也一定是个爱音乐的姑娘。生:这段话还让我感觉到了哥哥的为难,因为他不能够满足妹妹的要求。我觉得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师:在窘迫的生活面前,盲姑娘对生活的热爱和兄妹俩相互体谅、关怀就更显得珍贵。在这段对话中,没有说明妹妹怎么说,哥哥怎么说,但是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得到兄妹俩要表达的感情。请你们同位子两个人结成兄妹,不要提示语,直接读对话,体会人物的感情。(练习完毕,指名汇报,教师指导朗读)师:我来问问这位姑娘,你是随便说说吗?生:不是,但是我必须

6、要这样说。(为什么?)因为哥哥一直在努力赚钱,我如果再给哥哥压力的话,哥哥会受不了的师:(面向“哥哥”)你听到妹妹这样的表白,你是怎样的感受?生:很欣慰。师:课文中并没有讲明兄妹俩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我想请在座的盲姑娘说说你听了哥哥的话后要安慰他,你说话的速度是快还是慢呢?生:我读这部分的时候速度比较快,因为我不想让哥哥伤心,所以很着急去安慰他。(生读课文)师:你们都同意她的看法吗?(学生点头)我来读得慢一点,你们看是否可以。教师范读)生:这样也可以。因为读出了盲姑娘的无奈和难过生:我也这样读可以,因为我听出来了盲姑娘不光在安慰哥哥,也表达出了她自己的伤感。师:看来不同的读法可以表达出不同的

7、感受,那么可不可以笑着读这句话呢?你们自己试试。(学生练习读)生:(读文)我觉得这样的笑是一种掩饰内心的笑,很让人难过。生:这种笑比不笑还让人感觉到兄妹俩相依为命的感情的宝贵。师:读到这里,我发现你们已经和贝多芬一样被茅屋里的一切深深地打动了,这位音乐家走进茅屋,为兄妹俩弹奏了一曲。按理说,这个时候他已经满足了盲姑娘的愿望,为什么还要再演奏一曲呢?你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了吗?生:(读盲姑娘的话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从盲姑娘的话中,我听出来她能够判断出来的人是贝多芬,说明她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贝多芬再弹曲子就不是给姑娘弹的,而是给知音弹的。师:你们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

8、不同?(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一定是贝多芬先生!)生:我认为盲姑娘不会那么肯定的说,因为毕竟他们是穷人,而贝多芬是个名人。她怎么也不敢相信贝多芬会亲自到家里给她演奏。师:不敢相信就应该说“您不是贝多芬”,行吗?生:但是他弹得特别纯熟,感情特别深,只有贝多芬才能够做到师:也就是说,从演奏的技巧上看,他一定是贝多芬;然而他怎么又会来到这么贫穷的一个茅草屋中呢?此情此情,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表达出盲姑娘的心情,你会说生:又惊又喜生:惊喜交加(学生练习读,读出惊喜交加的感情)师:贝多芬没有正面回答盲姑娘的话,他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首曲子吧

9、!”盲姑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贝多芬为什么要称呼她“您”,而不是“你”呢?生:如果称呼你,盲姑娘会觉得别人看不起她。师:我跟你说:“你好”,没有说“您好”,你会认为我看不起你吗?生:不会(众笑)生:称呼你就让人感觉不亲切了。师:我倒不这样认为。你听我读“你爱听吗?我再给你弹一首吧!”(语气很亲切)生:我觉得这样说表示对盲姑娘的一种尊敬。因为她的眼睛瞎了,更需要别人的安慰。生:我想联系前面的课文来说,盲姑娘尽管看不见,家里穷,但是她那么爱音乐,那么向往和渴望音乐,而且懂音乐,对于这样的知音,贝多芬充满了敬重师:是呀,我们中国有这样一句古话“士为知己者死”,也有“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

10、”的说法,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在这样一间简陋的茅草屋里,能够遇到这样一个爱音乐懂音乐的姑娘,怎能不让贝多芬感慨万千呢?(板书:感遇知音)说到这里,我还有一个疑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盲姑娘的问话,直接就去弹琴了,是不是显得他不礼貌啊?生:贝多芬是担心盲姑娘知道是他来了,感到不自在。师:也就是担心盲姑娘紧张。生:我觉得是因为这是一个音乐家特有的表达的方式,他的情感只有通过琴键才能够更充分地表达出来。师:我非常欣赏你的回答,应该说,你也是贝多芬的知音。对穷兄妹俩的同情,对盲姑娘的钦佩使得贝多芬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时候,·(学生接读第九自然段“一阵风把蜡烛,按起琴键来。”)师:请你自

11、己再来读读这个自然段,看看可以读懂什么?生:这一段讲得是贝多芬弹琴的内容。师:也就是月光曲要表现的内容。生:这一段写了大海的变化,我觉得这和贝多芬的心情有关系,他的心情就像这大海的波涛一样久久不能平静。师:如果请你做导演,给月光曲拍一段MTV,你设想画面上出现镜头最多的是什么景物?为什么?生:我认为出现最多的是大海和月光。因为大海和月光的变化能够表达贝多芬的心情。师:看来你很注意发现句子之间、内容之间的变化与联系生:我如果做导演,我把镜头更多的给盲姑娘,因为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献给盲姑娘的生:我也把镜头给盲姑娘,但是更主要的是给盲姑娘的眼睛。她虽然看不见,但是她的眼睛里充满了对音乐的渴望和

12、热爱。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她的眼睛,我能够感受到她纯洁、美好的心灵。师:你说得真好!透过你的眼睛,我也看到了你纯美的心灵。生:我想让镜头更多地对准贝多芬,比如说他的表情的变化,这样也能说明他内心里特别激烈的斗争。师:我认为如果把“激烈的斗争”换成“激动的感情”更合适。生:我想让镜头投在琴键上。因为琴键上下起伏急速地变化,不光能够能够表达出情感的变月五化,而且有特色,毕竟这是一个关于钢琴曲的MTV师:你非常善于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的确,这一段就像我们共同体会的这样,不光景美,而且人美、情更美,你能读出这种美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理解:波涛汹涌、恬静一缕一缕等词语,重点读出

13、变化。听月光曲片断配乐朗读)师:课文一开始就说“这是一个传说”,什么叫传说?生:就是民间流传的的故事,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假的师:为什么这样一个传说可以流传一百多年呢?人们到底在流传着什么?生:我认为在传颂着贝多芬这个人的品格,因为他同情、怜惜劳动人们。师:他不愧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贝多芬去世已经180多年了,但是他的作品至今盛演不衰,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吗?生:欢乐颂生:田园交响曲生:命运交响曲师:他把美妙的音乐留给了我们,把美好的人格留给了我们,所以人们自然也就永永远远地记住了他。据我一个去过欧洲的朋友讲,欧洲的很多国家、城市里都有贝多芬的雕像。看来人们是在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和表达对他的热爱。我们今天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们打算用怎样的方式使得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继续流传下去呢?生: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生:回去之后找来月光曲,和好朋友一起欣赏、分享生:写一篇读后感师:说到写读后感,也引起了我的思考。我们能不能把这节课学到的东西以及我们的感受用一首小诗表达出来呢?引导学生板书连诗莱茵河畔断琴声,弹奏同曲表(真情)。感遇知音(穷兄妹)(寄情于景)即兴成。百年流传月光曲,注:括号内为学生填充的内容。师:最后的一句请你们几个人一组合作完成。注意,尽量押上前面的韵角。(学生三五个人结成小组,热烈讨论,教师参与了几个小组的讨论,既有听取,又有指导,然后组织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