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课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1页
物理复习课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2页
物理复习课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3页
物理复习课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4页
物理复习课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复习课落实三维目标教学模式的研究摘要:新课程倡导三维目标教学,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外显的,容易量化,而“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知识和技能”则难以测量,并且在复习课中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本文重点探究三维目标在复习课有效实施。关键词:复习课 三维目标 教学模式一、问题的提出复习课作为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长期以来存在着以下问题:一是教师以讲解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学生常以记忆作为复习阶段学习的主要形式;三是以大量的机械操练作为知识巩固的主要手段与形式。如此这般,教师累得不行,学生苦不堪言,而收效未必有多大。如何进行有效的课

2、堂复习,这是每个物理教师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因为全面扎实有效的课堂复习,将直接影响到最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的深度,也将影响他们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变,这在一些新授课中有比较充分的体现。但是复习课怎样上才能提高复习效率,使学生有新鲜感,尚需要我们探究出一个有效的教学模式。二、分析现状,找出误区【案例1】“电荷”的复习实录教师: 请大家回忆什么是摩擦起电?生活中有哪些摩擦起电现象?学生:回答摩擦起电,介绍摩擦起电现象。教师:好,谁说说自然界有几种电荷?是什么电荷?学生:回答两种电荷,分别是正电荷、负电荷

3、。教师:摩擦起电可以使物体带电,摩擦起电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举手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并配置相应练习题,教师点评。 教师:大家回忆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是什么?学生:回答规律内容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做,教师和学生一起评析。教师:提出问题,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方法有哪些,依据什么原理?学生1:用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验电器构造、原理学生2:用它靠近轻小物体,观察是否吸引。根据带电体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学生3: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学生4:只能“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不能“根据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因为带电体可以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教师:引导学生分

4、析,肯定学生4的观点。教师:提出问题,验电器金属箔张开的角度为什么有时大有时小?引导学生回忆电荷量。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最后教师小结,完善知识结构,进行课堂测评。【案例分析】1.本案例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中采用传统的“灌输式” ,即“教师复习基础知识学生解题教师点评学生整理”的复习教学模式,由于教学内容是学生曾经学过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相差较大,有的学生已完全掌握,教师按教材的顺序把知识进行梳理来复习,一是复习内容简单重复,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复习形式单调乏味,学生听起来兴味索然,容易沉闷、枯燥,没有新奇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课上只注重“知识

5、与技能”,没有“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教师以讲授为主,把学生放在了被动的接受地位。在教育界有一句话:我听,我忘记;我看,有印象;我做,我记住。这种“灌输式”教育把前两项都占全了,就是没有“做”这一环节。只是把老师和书本的思想灌输给了学生,毫无创造性可言,致使复习教学效率低下,复习效果差。2.本案例忽视了情境教学的作用。物理学习应该在一定的情境下进行,复习课虽然不同于新授课,但是教师同样有必要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将实际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以照片、录像、课件等形式展现给学生,甚至有必要把一些实验再次搬到课堂,给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情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体验探究的过程,建立并完善

6、知识结构。3.本案例忽视了学生的前认知和学生的思维定势,整个过程始终在教师设置的框架中,限制了学生的创造与发展。由于学生自由表述的机会少,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头脑中可能存在的在知识认知的盲点和疑惑点,不易发现学生在认知上的思维定势。照此下去,教师在课上说的头头是道,把学生会的知识讲的很细,但对学生疑惑的知识没解决,使学生感到烦躁、乏味,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2】 “电功率”复习教学设计教师课前布置作业,预习本章内容,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疑惑点。课上按照下列顺序引导学生复习。1.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结构请学生思考:本章都学了哪些知识,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按教材顺序将知识点依次说出。教师板书本章的知

7、识结构(总结提纲)。2.重点攻关教师把自己认为的重点、难点知识点,配以相应例题进行讲解。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3.综合提高教师呈现典型练习题进行课堂训练。布置课后作业【案例分析】本案例将复习教学设计为整理知识、重点攻关、综合提高三个环节。“整理知识”意在把知识结构化;“重点攻关”意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综合提高”意在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题的能力,进行查漏补缺。但是,本设计把教学目标基本集中在知识点的复习,由于复习课的内容对学生来说都已经学过,学生已失去了新鲜感,较难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在这一节课中,对于如何利用电能表测电功率、电功率是物理意义与概念的区别、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的区别、如何

8、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如何探究焦耳定律等重要内容,不可能都一一实现。尤其是课上教师以讲授为主,将学生放在了被动的接受地位,学生没有自主发言权,始终在教师的思路及框架下,跟着教师的思维走,这样的复习收效不会太高。三、更新观念,实施三维目标教学传统的复习课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布置学生操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多情况下学生所做的练习是机械性的重复性练习,主要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新课程背景下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关注学生能力的发展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新课程标准将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课程的总目标。新课程强调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层

9、面上的目标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课程实施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在认识、行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发生变化。无论学生存在怎样的差异,都要在学习物理课程的过程中提高科学素养。物理复习课不是知识简单的回顾,而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是调节新旧知识冲突,理清新旧知识关系,促进概念转变的过程,它同样需要三维目标的实施。让学生在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自主完成知识建构,自主实现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复习课中,通过三维目标的有效实施,可以获得成功的体验,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为其科学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师在进行复习课的教学时,首先要更新观念,认识到单纯注重

10、知识的传授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理解复习课的功能,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实施教学时,制定有效的三维目标,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思想合理运用到物理复习的教学中。四、落实三维目标的复习课教学模式笔者在物理复习课中正在实施“五步复习法”,效果比较好。即“课前一步:预习寻找疑惑”,“课中三步: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拓展训练”,“课后一步:自查矫正”。(一)课前预习,寻找疑惑为使预习落到实处,教师提前给学生准备预习学案,目的有三点:1.引导学生看书,掌握基本知识点,解决基本问题2.能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3.通过预习能

11、找到本节知识的疑惑点学生预习后,教师通过课前与学生沟通和预习作业抽查的形式,了解学生预习时出现的问题,课上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二)课中三步:创设情境引导探究拓展训练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每节复习课前,教师根据这节复习课的内容、学生的特点,适当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一组组小实验,一幅幅精选出来图片,一段段声情并茂的音像,将复习的内容置于整体的情境之中。其目的在于借助这些手段改变学生对枯燥、乏味的传统复习方式的厌倦心理,消除学生的心理与生理的疲劳,使他们积极地投身到复习活动中去,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将学生逐渐引入问题情境中,才有可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思维,增强问题意识,从而能够主动地

12、提出问题,使整堂复习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主动性高,才能保证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物理知识的复习之中。例如:在进行声现象复习时,教师准备一排盛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子,请几名学生分别敲击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教师又在多媒体的音箱上放些沙粒,多媒体播放,屏幕上展示:山坡上牛、羊的叫声,树上鸟的啼鸣,花丛中翩翩飞舞的蝴蝶、嗡嗡叫的蜜蜂,山坡下小溪水潺潺。学生听声音,看现象。教师通过多媒体再现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回忆与“声”有关的知识。由于课堂复习容量大,所以对与复习有关的图片和音像一定不要太多,一定要精心挑选那些确实对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有用的材料插入课件中,课上的实验也不要把以前的实验简单的重复,要另辟蹊

13、径且问法有新意,其根本目的还在于提高复习效率。至于实验的复习,必做的实验可以再做,一些实验可以利用录像,播放一些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回忆学过的概念和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且进一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加深理解,使错误之处得以纠正,正确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学生在获得愉悦情绪体验的同时也获得认知的发展,情感的升华。2、引导探究,整合知识    教师点明主题,教师通过多媒体或实验创设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整合知识。【案例3】 “光现象”复习教学片段教师播放一幅“美丽的城市夜

14、景”画面,让学生体会光的美丽。教师:是什么使城市的夜景变得如此美丽?学生:是灯光。教师:同学们学习了光现象,关于光的传播方式,大家都知道哪些?学生1:三种方式。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学生1用激光手电演示光的直线传播)教师:只看到墙上有一亮点,哪有直线呀?学生:撒点粉笔面!吹点烟!撒点面粉!教师:从这一现象中,你还知道哪些?学生2:光照在烟雾上,发生了漫反射。学生3:光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同一种均匀介质中。学生4:光在同一种不均匀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如海市蜃楼。学生5: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会发生折射。(学生演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学生6:光遇到不透明的介质会发生反射,看到墙上激光手电照的亮

15、点就是反射现象。教师:好!大家说的非常好!大家说说光的直线传播都有哪些现象?学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 【评析】复习光现象时,教师首先通过一幅“美丽的城市夜景”画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教师用一句“关于光的传播方式,我们学了哪些”,以此为知识线索对光的知识展开复习,在复习“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体验探究的科学方法。这一教学过程用时较短,但它让学生再一次经历了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的过程,凸现出科学知识的真实严谨性,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的“过程与方法”。【案例4】 “测电阻”复习教学片段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伏安法测电阻。教师

16、:我们在实验时,会经常出现电流表、电压表的损坏,如果遇到电流表损坏,如何继续完成实验,假如电源电压未知且不变。学生1:如果电压表可以拆装,原电路中,将变阻器的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当定值电阻使用,用电压表分别测待测电阻和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x和U0 。学生2:原电路中,将变阻器的滑片分别调到阻值为零和最大,记下电压表的示数U和Ux。学生3:将变阻器当定值电阻使用,还可以利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测电阻。(学生在黑板上画电路图)学生4:如果将变阻器换成定值电阻,利用学生3的方法,如果还是滑动变阻器,没必要使用单刀双掷开关。教师:如果将变阻器换成定值电阻,大家讨论,又有哪些好方法测电阻。【评析】电阻的测量既是

17、初中物理的重点,又是难点,它涵盖的知识面和应用的技能技巧较多,如何使学生掌握,教师没有把测电阻是方法灌输给学生,而是先“通过多媒体展示伏安法测电阻”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争辩等方式,完成探究,整理知识。这一教学片段仍然注重了“过程与方法”。复习课中 “查漏补缺”的“漏”是知识的遗忘,认知的盲点、疑惑点。为什么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内容,学生常常在作业和考试中出错。老师觉得自己已经讲得很清楚,问题到底出在哪儿,难道真是学生笨吗。我们有没有关注到,有些比较优秀的学生,对老师课上讲的问题还不明白,课后还继续问老师。其实这就是我们教师没有给学生暴露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没有给学生自主

18、建构实现概念转变和认知冲突的过程,学生往往听到一半就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思考,根本没听老师在说什么。还有些学生,在复习中,查到“漏”,却没有补上“缺”,原因是这些不懂的知识,在教师讲解时,学生只局限于“听”懂,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所以说,教师针对知识的重点、学习的难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由学生整理知识,形成各异,展开争辩,可以暴露出他们学习上的弱点,认知上的盲点,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彼此讲解,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巩固知识,形成一个由知识点到知识面、最后到知识网络的综合体,并使之条理化、系统化。3、拓展训练,提高能力  拓展,是

19、以复习内容为基础,向新的复习内容迁移,向其他方向扩展。这种复习方法是一种充分调动学生复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习能力的做法,它更能有效的实施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复习课主要运用了知识的拓展、思路的拓展、方法的拓展等方法。(1)知识的拓展。在知识的广度上做文章,个别核心知识点要深挖细究,使学生达到对某一类知识或某一专题的融合、深化。例如: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是“探究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器。可以引导学生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用途,深化对电学实验的理解。在所有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共同作

20、用是:保护电路、通过改变自身电阻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而由于每个实验的不同,使滑动变阻器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 探究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为了保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探究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而达到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作用;伏安法测电阻保护电路,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电压;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而比较小灯泡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还可以控制电流相等,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2)思路的拓展。例如:老师整理了一份器材清单,根据清单准备的器材有:电流表、电压表、不同规格两个

21、小灯泡、滑动变阻器 、电源、开关、导线若干。用上述器材:提出研究课题;设计实验方案;简述实验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设计了十几种实验方案:识别电路,判断电路故障,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电压的特点、电阻的特点,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3)方法的拓展。在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 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比如,滑滑梯是每个学生都曾玩过的游戏,就这个游戏引导学生编题,形成一题多变。小孩玩滑滑梯游戏时:若不计摩擦和空气阻力,在下滑的过程中,小孩的重力势能_,动能_,机械能_。若小孩匀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_,动能_,机械能_。若小孩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重力势能_,动能_,机械

22、能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例如,在复习简单的电学计算时,为了使学生能灵活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电学各个公式,引导学生给出条件,讨论可以求哪些物理量。当电阻R1、R2串联时:已知R1、I可求U1、P1;已知R1、I、U可求U1、P1、R2、R、U2、P2、P、R1/R2、U1/ U2、P1/ P2;已知R1、R2、I可求R、U1、U2、U、P1、P2、P、R1/R2、U1/ U2、P1/ P2;学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列出十几种已知、可求,极大的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此外,在复习中,根据所给情境,引导学生设计习题,不仅锻炼学生能力,还可以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复习热学中的运用吸

23、热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时,让学生出题分别求出公式中的各个物理量。有一名学生设计的习题为:质量为2 kg、温度为30的水,吸收6.8×105J的热量,温度升高多少。学生利用公式Q吸=C m(tt0)计算出t=110.95。有学生提出水的沸点是100,此题中的水不会升高到110.95。又有学生补充到,只有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此题缺条件,应强调“在1标准大气压下”。在同学们的互相补充和讨论下,大家得出水的末温应是100,tt0=10030=70,水的温度应升高70。(三)课后:自查矫正学生课后改正预习学案错处,进一步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下面是我们在实施教学时,探讨三维目标

24、教学的一个具体案例。【案例5】复习电能、电功率课前,教师发给学生预习题,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在认知上的盲点和疑惑点。教师:利用多媒体导入电能的复习(正在发光的电灯,正在转动的电扇,正在转动的电动机,。)教师:关于电能,你都知道那些?(创设情景引入复习课比较自然,学生看到大屏幕上制作精美的课件,有转动的电扇、发光的电灯,正在转动的电动机等,学生感到眼前一亮,一下子提高了学习兴趣。)学生1:电能可以让电灯泡发光,电能通过灯泡转化成了光能。电能还能转变成热能,如电饭锅、电热水器。电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如电动机。学生2:利用干电池、蓄电池可以产生电能,还可以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还有核电站。教

25、师:肯定学生的回答,指出利用电的领域越来越多,要注意节约用电,开发利用新能源。(“注意节约用电,开发利用新能源。”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学生3:电能的单位分别是焦耳、千瓦时,1 kW·h=3.6×106 J学生4:电能的多少可以用电能表测量。(教师创设轻松的、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的、自由的表达,使多数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出示电能表的图片,从图上你又观察到什么。学生:介绍电能表表盘上各参数的含义。教师:播放录像:三个电能表参数600 revs/kW·h、1200 revs/kW·h、1500 revs/kW&#

26、183;h,分别接三个相同的用电器,观察三个电能表谁转动的快。引导学生解释不同电能表上的含义。(通过三个规格不同的电能表,让学生明白电能表转动快的原因。)教师:出示练习题,利用三个不同参数做简单的计算。(利用电能表参数解题,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教师在这里通过录像,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播放录像,观察家里的电能表,为什么有时转得慢悠悠,有时转得快嗖嗖?(不同的用电器也会使电能表转的有快有慢,这又是为什么,教师再次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并且与前面不同规格电能表转动快慢做对比分析。)学生:电能表转得快说明用电器做功快,转得慢说明用电器做功慢。用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教师:与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进行对比分析。(电功率的物理意义与电功率的概念是学生认知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利用与速度对比分析的复习方法,极好的帮助学生解决矛盾冲突。)学生:说出电功率的概念、公式。教师:可否利用电能表测家用电器的电功率?若可以,需要哪些器材,怎样测量?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测量方案。教师:组织学生评析各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在民主、宽松的气氛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