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1页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2页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3页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4页
土力学实验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含水率试验(烘干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含水率,以了解土的含水情况,是计算土的孔隙比、液性指数、饱和度和其它物理力学性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指标。(二)试验原理含水率反映土的状态,含水率的变化将使土的一系列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随之而异。这种影响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反映在土的稠度方面,使土成为坚硬的、可塑的或流动的;反映在土内水分的饱和程度方面,使土成为稍湿、很湿或饱和的;反映在土的力学性质方面,能使土的结构强度增加或减小,紧密或疏松,构成压缩性及稳定性的变化。测定含水率的方法有烘干法、酒精燃烧法、炒干法、微波法等等。(三)仪器设备1烘箱:采用温度能保持在105110的电热烘箱。2天平:称量500

2、g,分度值0.01g。3其它:干燥器、称量盒等。(四)操作步骤1湿土称量: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1520g,放入盒内,立即盖好盒盖,称出盒与湿土的总质量。2烘干冷却:打开盒盖,放入烘箱内,在温度105110下烘干至恒重后,将试样取出,盖好盒盖放入干燥器内冷却,称出盒与干土质量。烘干时间随土质不同而定,对粘质土不少于8h;砂类土不少于6h。(五)试验注意事项1刚刚烘干的土样要等冷却后才称重;2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六)计算公式按下式计算土的含水率: 式中:含水率,计算至0.1%mo盒质量,g;m1盒加湿土质量,g;m2盒加干土质量,g;m1m2土中水质量,g;m1mo干土质量,g含水率试验需

3、进行二次平行试验,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2,取其算术平均值。(七)试验记录(见附表31)含水率试验记录表(烘干法)附表31试验者 吴煌峰 校核者 黄国怡 试验日期2003年3月20日二、密度试验(环刀法)(一)试验目的测定土的湿密度,以了解土的疏密和干湿状态,供换算土的其它物理性质指标和工程设计以及控制施工质量之用。(二)试验原理土的湿密度是指土的单位体积质量,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之一,其单位为g/cm3。环刀法是采用一定体积环刀切取土样并称土质量的方法,环刀内土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土的密度。密度试验方法有环刀法、蜡封法、灌水法和灌砂法等。对于细粒土,宜采用环刀法;对于易碎裂、难以切削的土,可用

4、蜡封法;对于现场粗粒土,可用灌水法或灌砂法。(三)仪器设备1环刀:内径68cm,高23cm。2天平:称量500g,分度值0.01g。3其它:切土刀、钢丝锯、凡士林等。(四)操作步骤1量测环刀:取出环刀,称出环刀的质量,并涂一薄层凡士林。2切取土样:将环刀的刀口向下放在土样上,然后用切土刀将土样削成略大于环刀直径的土柱,将环刀垂直下压,边压边削使土样上端伸出环刀为止,然后将环刀两端的余土削平。3土样称量:擦净环刀外壁,称出环刀和土的质量。(五)试验注意事项1称取环刀前,把土样削平并擦净环刀外壁;2如果使用电子天平称重则必须预热,称重时精确至小数点后二位。(六)计算公式按下列计算土的湿密度: 式中

5、:密度,计算至0.01g/cm; m湿土质量,g; m1环刀加湿土质量,g; m2环刀质量,g; V环刀体积,cm。密度试验需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其平行差值不得大于0.03g/cm,取其算术平均值。(七)试验记录(见附表21)密度试验记录表(环刀法)附表21试验者 张芳枝 校核者 黄国怡 试验日期2003年3月18日 三、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一)试验目的测定粘性土的液限L和塑限p,并由此计算塑性指数Ip 、液性指数IL,进行粘性土的定名及判别粘性土的软硬程度。(二)试验原理液限、塑限联合测定法是根据圆锥仪的圆锥入土深度与其相应的含水率在双对数坐标上具有线性关系的特性来进行的。利用圆锥质量为76

6、g的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测得土在不同含水率时的圆锥入土深度,并绘制其关系直线图,在图上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得含水率即为液限,查得圆锥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即为塑限。(三)试验设备1液塑限联合测定仪:如附图51,有电磁吸锥、测读装置、升降支座等,圆锥质量76g,锥角30°,试样杯等;2天平:称量200g,分度值0.01g;3其它:调土刀、不锈钢杯、凡士林、称量盒、烘箱、干燥器等。(四)操作步骤1土样制备:当采用风干土样时,取通过0.5mm筛的代表性土样约200g,分成三份,分别放入不锈钢杯中,加入不同数量的水,然后按下沉深度约为45mm,911mm,1517mm范围制备

7、不同稠度的试样。2装土入杯:将制备的试样调拌均匀,填入试样杯中,填满后用刮土刀刮平表面,然后将试样杯放在联合测定仪的升降座上。3接通电源:在圆锥仪锥尖上涂抹一薄层凡士林,接通电源,使电磁铁吸住圆锥。4测读深度:调整升降座,使锥尖刚好与试样面接触,切断电源使电磁铁失磁,圆锥仪在自重下沉入试样,经5秒钟后测读圆锥下沉深度。5测含水率:取出试样杯,测定试样的含水率。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另两个试样的圆锥下沉深度和含水率。(五)试验注意事项1土样分层装杯时,注意土中不能留有空隙。2每种含水率设三个测点,取平均值作为这种含水率所对应土的圆锥入土深度,如三点下沉深度相差太大,则必须重新调试土样。(六)计算公式

8、1计算各试样的含水率:式中符号意义与含水率试验相同。2以含水率为横坐标,圆锥下沉深度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纸上绘制关系曲线,三点连一直线(如附图52中的A线)。当三点不在一直线上,可通过高含水率的一点与另两点连成两条直线,在圆锥下沉深度为2mm处查得相应的含水率。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2时,应重做试验。当两个含水率的差值<2时,用这两个含水率的平均值与高含水率的点连成一条直线(如附图52中的B线)。 附图51 光电式液塑限仪结构示意图1水平调节螺丝;2控制开关;3指示灯;4零线调节螺钉;5反光镜调节螺钉;6屏幕7机壳;8物镜调节螺钉;9电池装置;10光源调节螺钉;11光源装置;12圆锥仪;1

9、3升降台;14水平泡;15盛土杯 附图5-2 圆锥入土深度与含水率关系图3在圆锥下沉深度与含水率的关系图上,查得下沉深度为17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液限;查得下沉深度为2mm所对应的含水率为塑限。(七)试验记录(见附表51)液限、塑限联合试验记录表附表51工程名称 珠江堤岸 试验者 黄国怡 试样编号 16 计算者 吴煌峰 试验日期 2003.5.22 校核者 陈炳崇 四、固结试验(快速法)(一)试验目的测定试样在侧限与轴向排水条件下的压缩变形h和荷载P的关系,以便计算土的单位沉降量S1、压缩系数av和压缩模量Es等。(二)试验原理土的压缩性主要是由于孔隙体积减少而引起的。在饱和土中,水具有流动性

10、,在外力作用下沿着土中孔隙排出,从而引起土体积减少而发生压缩,试验时由于金属环刀及刚性护环所限,土样在压力作用下只能在竖向产生压缩,而不可能产生侧向变形,故称为侧限压缩。(三)仪器设备1固结仪:如附图81所示,试样面积30cm2,高2cm。2量表:量程10mm,最小分度0.01mm。3其它:刮土刀、电子天平、秒表。(四)操作步骤(1)切取试样:用环刀切取原状土样或制备所需状态的扰动土样。(2)测定试样密度:取削下的余土测定含水率,需要时对试样进行饱和。(3)安放试样:将带有环刀的试样安放在压缩容器的护环内,并在容器内顺次放上底板、湿润的滤纸和透水石各一,然后放入加压导环和传压板。(4)检查设备

11、:检查加压设备是否灵敏,调整杠杆使之水平。(5)安装量表:将装好试样的压缩容器放在加压台的正中,将传压钢珠与加压横梁的凹穴相连接。然后装上量表,调节量表杆头使其可伸长的长度不小于8mm,并检查量表是否灵活和垂直(在教学试验中,学生应先练习量表读数)。(6)施加预压:为确保压缩仪各部位接触良好,施加1kPa的预压荷重,然后调整量表读数至零处。(7)加压观测:1)荷重等级一般为50、100、200、300、400kPa。2)如系饱和试样,应在施加第一级荷重后,立即向压缩容器注满水。如系非饱和试样,需用湿棉纱围住加压盖板四周,避免水分蒸发。3)压缩稳定标准规定为每级荷重下压缩24小时,或量表读数每小

12、时变化不大于0.005mm认为稳定(教学试验可另行假定稳定时间)。测记压缩稳定读数后,施加第二级荷重。依次逐级加荷至试验结束。4)试验结束后迅速拆除仪器各部件,取出试样,必要时测定试验后的含水率。(五)试验注意事项1首先装好试样,再安装量表。在装量表的过程中,小指针需调至整数位,大指针调至零,量表杆头要有一定的伸缩范围,固定在量表架上。2加荷时,应按顺序加砝码;试验中不要震动实验台,以免指针产生移动。(六)计算及制图1按下式计算试样的初始孔隙比:附图81 固结仪示意图1水槽;2护环;3环刀;4加压上盖;5透水石;6量表导杆;7量表架;8试样2下式计算各级荷重下压缩稳定后的孔隙比ei: 式中:G

13、s土粒比重;w水的密度,g/cm3;o试样起始含水率,;o试样起始密度,g/cm3;hi在某一荷重下试样压缩稳定后的总变形量,其值等于该荷重附图82 ep关系曲线下压缩稳定后的量表读数减去仪器变形量(mm);ho试样起始高度,即环刀高度(mm)。3绘制压缩曲线以孔隙比e为纵坐标,压力p为横坐标,绘制孔隙比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如附图82所示。并求出压缩系数av与压缩模量Es。(七)试验记录(见附表81)固结试验记录表 (快速法)附表81工程名称 沙湾 土样面积 30cm2 试验者 吴煌峰 土样编号 38 起始孔隙比 eo=1.02 计算者 黄国怡 试验日期 2003.8.12 起始高度 ho=20

14、.0mm 校核者 陈炳崇 加压历时压力p量表读数仪器变形量试样变形量单位沉降量Si孔隙比ei(h)(kPa)(mm)(mm)(mm)0000001.021500.9660.0400.9260.04630.9311001.3580.0501.3080.06540.8912001.9480.0621.8860.09430.8314002.6400.0742.5640.12820.76五、直接剪切试验(快剪法)(一)试验目的直接剪切试验是测定土的抗剪强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采用四个试样为一组,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施加水平剪应力进行剪切,求得破坏时的剪应力,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土的抗剪强度参数内摩

15、擦角和凝聚力C 。直剪试验分为快剪(Q)、固结快剪(CQ)和慢剪(S)三种试验方法。在教学中可采用快剪法。(二)试验原理快剪试验是在试样上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快速施加水平剪切力,以0.81.2mm/min的速率剪切,一般使试样在35min内剪破。快剪法适用于测定粘性土天然强度。附图91 应变控制式直剪仪结构示意图1垂直变形百分表;2垂直加压框架;3推动座;4剪切盒;5试样;6测力计;7台板;8杠杆;9砝码(三)仪器设备1应变控制式直接剪切仪:如附图91,有剪力盒、垂直加压框架、测力计及推动机构等。2其它:量表、砝码等。(四)试验步骤1切取试样:按工程需要用环刀切取一组试样,至少四个,并测定试样的

16、密度及含水率。如试样需要饱和,可对试样进行抽气饱和。2安装试样:对准上下盒,插入固定销钉。在下盒内放入一透水石,上覆隔水蜡纸一张。将装有试样的环刀平口向下,对准剪切盒,试样上放隔水蜡纸一张,再放上透水石,将试样徐徐推入剪切盒内,移去环刀。3施加垂直压力:转动手轮,使上盒前端钢珠刚好与测力计接触,调整测力计中的量表读数为零。顺次加上盖板、钢珠压力框架。每组四个试样,分别在四种不同的垂直压力下进行剪切。在教学上,可取四个垂直压力分别为100、200、300、400kPa。4进行剪切:施加垂直压力后,立即拔出固定销钉,开动秒表,以每分钟46转的均匀速率旋转手轮(在教学中可采用每分钟6转)。使试样在3

17、5分钟内剪破。如测力计中的量表指针不再前进,或有显著后退,表示试样已经被剪破。但一般宜剪至剪切变形达4mm。若量表指针再继续增加,则剪切变形应达6mm为止。手轮每转一圈,同时测记测力计量表读数,直到试样剪破为止。5拆卸试样:剪切结束后,吸去剪切盒中的积水,倒转手轮,尽快移去垂直压力、框架、上盖板,取出试样。附图92 关系曲线(五)试验注意事项1先安装试样,再装量表。安装试样时要用透水石把土样从环刀推进剪切盒里,试验前量表中的大指针调至零。2加荷时,不要摇晃砝码;剪切时要拔出销钉。(六)计算及制图1按下式计算各级垂直压力下所测的抗剪强度:式中:f土的抗剪强度,kPa; C 测力计率定系数,N/0.01mm; R 测力计量表读数,0.01mm。2绘制f曲线以垂直压力为横坐标,以抗剪强度f为纵坐标,纵横坐标必须同一比例,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