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_第1页
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_第2页
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_第3页
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_第4页
河道施工设计总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心整理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河道改造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一、工程概况根据都匀市平浪镇卡鲁村改善人居环境规划 确定的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 整治拟定范围,本次设计的工程起点为桥边组便桥处,桩号为 K0+000,工程终点 塘边处,桩号为K1+200。二、设防标准据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1992)和防洪标准(GB50201-1994) 分等指标的总体要求,工程河段满足IV级防护标准要求,确定本次河道改造工程的 防洪标准按20年一遇洪水设计。三、工程地质(根据地勘报告)四、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

2、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洪标准(GB5021094)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JJ50- 92)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 1997)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274-2001)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T188-96)五、工程设计1、卡鲁村人居环境改造项目中河道改造工程范围从桥边至拉塘至塘边河道全 长估计1300m。对该河段进行局部截弯取直整治后河长 1200

3、m。河床纵坡为按照原 河床设置。河道断面形式设计为梯形,河道底宽统一最小宽度为3m,河道底开挖完成后埋置压脚,压脚尺寸为 0.5m深。河道堤型采用浆砌块石结构,在堤顶设置 1m宽人行道,土方开挖坡比为1:1.5。2、下河通道工程:每隔200m250m新建一处下河梯步,便于河道清淤及居 民亲水;下河通道的具体位置可由业主和当地政府根据实际通行要求设置。六、设计荷载及技术标准:设计荷载:人群荷载3.5kN/m2。七、主要工程施工技术要求1、水泥:本工程采用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标准的强度等级为P O32.5或P O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砌筑石料:原则就近购买,石料应石质均匀、不易风化、无裂纹,

4、其标号应符合设计规定。石质为较坚固的砂岩,标号不低于 MU30的条(块)石。3、砂子: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硅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4、砂浆(1)砂浆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质量应符合硅相应材料的质量标准。用于砌筑块石,粗料石的河砂的含泥量不得超过 5%。(2)砂浆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砂浆稠度以标准圆锥体沉入度表示,以 5-7cm 为宜。(3)砂浆宜随拌随用,一般1小时内使用完,当气温超过30c时,宜在半小时内 使用完。砂浆运输及储存中应避免离析、泌水,已凝结或初凝的失效砂浆不得再使 用。5、硅材料(1)拌制硅所用各项材料质量,应经过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

5、JTJ053-83)有关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测定值不低于 85%的保证率。(2)混凝土中砂、碎石、水泥、水的质量应符合有关材料的规范。(3)混凝土配合比应由试验确定。配制的混凝土应满足和易性、凝结速度等 施工技术。八、施工技术要点:1、土石方开挖(1)河床土石方开挖河床水下土石方主要由杂石层和粉质粘土层构成,开挖时采用履带式反铲挖掘 机配自卸汽车联合作业。水下土石方表层及淤污物,开挖后装车外运至弃渣场填埋; 下层粘土料开挖后就近用于堤身填筑土料, 及堤后场镇规划用地陆域回填。为减少 河床开挖带来河道的回淤量,河床整治工程应以自上游逐渐向下游开挖为宜。(2)河岸土石方开挖凡河道水上土石方开挖,采

6、用小型挖掘机开挖,开挖料采取分类装运:表层杂 填料、驳岸弃渣料及风化基岩开挖料车运至建设区作场地建设土方填筑;驳岸块石料清理后就近堆放用于堤岸砌石工程;粘土料开挖后车运至临时堆土场中转用于堤 身填筑土料,也可部分采用人工挖装胶轮车推运上堤填筑。填筑堤身背填料须分层 铺填逐层夯实,堤防填筑土料尽可能利用河道开挖土方中的粘土料。河堤沿程尽可能挖填调节平衡,尽量减少弃渣量和取土量。对于挖方中的弃方和需二次倒运的河 段填筑方,采用反铲挖掘机配自卸汽车进行联合作业。 多余挖方分类后,外运填埋 或低洼建设地填筑。2、土方填筑台锥坡、护坡等各项回填,用开挖出来的渣料进行回填碾压, 但回填料不得采 用含有泥草

7、、腐植物的土。填筑应在接近最佳含水量的情况下分层填筑和夯实, 每 层压实厚度20-30cm,密实度应达到92%以上。4、硅工艺要求(1)混凝土级配为二级,施工前应做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水泥、粗细骨料和水应 符合国家质量标准。(2)混凝土原则采用机械拌和,硅拌制成熟后方能出机,及时运达浇筑地点,运 输中不应有分离、漏浆和严重泌水情况。(3)混凝土应按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并保持连续性,如因中止且混凝土施工要(6)水泥砂浆应随拌随用,装运必须采用不漏水的容器运到施工现场,砌筑超过允许间歇时间,则按工作缝处理。(4)本工程中混凝土基础、维修步道、堤顶通道每 10m或变坡处设置沉降缝,缝 内采用橡胶带止水

8、。(5)未尽事宜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施工。5、浆砌石工程(1)砌石材料要求:砌石材料应新鲜、完整,质地坚硬,不得有剥落层和裂 纹。石料为块石。块石外形大致呈方形,上下两面基本平行且大致平整,无尖角、 薄边,厚度不得小于20cm。干砌块石饱和抗压强度不得小于 25MPa,浆砌石不得 小于30MPa,(2)胶凝材料砌石体的胶凝材料主要是水泥砂浆和一、 二级配细石混凝土,砌石水泥不得低 于32.5R,原则采用32.5R以上水泥和购买河沙,干净无腐蚀中性水拌合。(3)砂浆的配合比必须满足施工图规定的强度要求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 比必须通过试验确定。砂浆拌

9、制应严格按试验确定的比例进行配料, 材料的称量容 许误差:水泥为1%;砂为3%;水为1%。砂浆拌制称量前,应测定其含水量。(4)砂浆拌合过程中应保持粗、细骨料含水率的稳定性,根据骨料含水率的 变化情况,随时调整用水量,以保证水灰比的准确性。(5)砂浆原则采用机械拌和,时间应不少于 23分钟,采用人工拌合,宜干 合三遍均匀后,再湿拌2至3遍和易性好、色泽均匀,方可使用。前应人工拌匀铺灌振动,已初凝的砂浆不得使用。各类浆砌石体施工应严格按照水工挡土墙设计规范(SL3792007)办理。(7)施工工艺要求:浆砌块石砌体必须采用砂浆铺筑法砌筑。砌筑前,应将石块表面泥土清洗干净;砌筑时,应先铺砂浆后砌筑

10、,块石砌体应分层卧砌,上、 下错缝,内外塔砌,砌立稳定;不允许采用外面侧立块石、中间填心的砌筑方法。相邻工作段的砌筑高度差应不大于 1.2m,每层应大体找平,分段位置应尽量设在 沉降缝或伸缩缝处。所有石料应放在新拌的砂浆上,石料间不相互接触;石料砌体 的灰缝厚度应以1020mm为宜,砂浆要求饱满,勾缝自然;石块间较大的空隙应 先填塞砂浆后用碎块或片石嵌实。砌筑应一平整、二稳定、三灰缝饱满、密实、分 层错缝等方面控制砌筑块石的质量。(8)砌体外露面表面,应进行及时养护,并经常保持外露面表面的湿润5天以上。(9)砌石清缝应在料石砌筑24h内进行,浆砌料石(挡墙)每1015m应设 温度沉降缝,缝宽一般为2cm。勾缝前应将梢缝冲洗干净,不得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