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强(第一课时)_第1页
压强(第一课时)_第2页
压强(第一课时)_第3页
压强(第一课时)_第4页
压强(第一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压强(第一课时)设计理念 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2、 理解压强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知道压强单位的物理意义和由来。4、 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通过探

2、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采集的实验数据,获得对压强比较深入的了解,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 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3、 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流程一、引思导学:1、提问:看书上的两幅图:“谁的压力大?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 2、学生讨论: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压力:垂直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叫压力并使学生认识到压力的作用效果有大有小。 二、探究1

3、、我们看一个动画,请仔细观察并做好比较。(牛和拖拉机)牛车和拖拉机对地面都有一个压力,这两个压力的效果相同吗?对此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比牛车重的多的拖拉机反而陷不到泥里呢?)对此你有何猜想?2、学生猜想:压力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压力大小有关。3、实验验证:1)介绍器材:2)学生分组实验并记录。压力(填大小或相等)受力面积(填大小或相等)压力效果压力(填大小或相等)受力面积(填大小或相等)压力效果4、学生交流(实物投影)5、分析归纳: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板书)6、猜一猜:在这个问题中,能否因为A的压力大于B, 就认为A比B压痕深呢? 你能判断出哪种情况下的压痕深吗?(学

4、生说明判断方法)我们采用的方法是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板书这一定义)。即 压强三、 压强:(1)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强是比较压力效果的物理量.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 压力产生的效果越显著,也就是压强越大.根据压强的定义可以推导出计算压强的公式.(2)公式: 如果用p表示压强, F表示压力, S表示受力面积.。(3)单位: 压强的单位是“牛顿每平方米”.在国际单位制中叫做“帕斯卡”简称“帕”,用符号“Pa”表示。1帕=1牛/米2例如: p300牛米2300帕. 它表示1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300牛。教师拿出一张纸放

5、在桌面上,说明纸对桌面的压强大约是1帕,并指出帕斯卡是一个很小的压强单位.例题:一台机器重1000牛顿,与地的接触面是2m2。这台机器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教学后记:该节课比较重要,特别要讲清压强的概念,分清压力与压强的区别,分清压力和重力的区别,强调受力面积与物体底面积的区别。压强(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了解压强的增大与减小的主要方法。2、 会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1、观察生活中各种跟压强有关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2、学会分析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经历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

6、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3、 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对压强、浮力基本知识理解的感悟认识,为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打基础。教学流程:四、应用. (1)减小压强的方法1、讲述:任何物体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将会被压坏。2、举例:房屋建设中,楼层修得越高,楼体对地面的压强就越大,可能会使地面下陷,楼房倒塌,造成损失。因此需要减小楼房对地面的压强,你知道人们在造房子时是如何减小对地面的压强的吗?(学生讨论)3、学生讨论:可见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你还知道哪些例子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减小压强的?(学生举例:履带拖拉机、骆驼、钢轨等此处应多举一些例

7、子)4、读图:13.14,13.16教师对学生回答补充、完善后板书"在压力不变时,利用增大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减小压强。"(2)增大压强的方法:1、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实验,让每一个学生拿一支削尖了的铅笔,用两只手的食指顶住铅笔的两端进行实验2、利用来解释此现象.由以上学生随堂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启发学生得出结论,3、教师板书:"压力不变时,利用减小受力面积的办法,可以增大压强。"你还知道哪些例子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增大压强的?4、读图:学生阅读课本图13.1-1,13.15,读后说一说图中所述的是采用什么办法来增大压强的。5、归纳总结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

8、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五、练习巩固:1、把细木条压在橡皮泥上时,可由 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2、在物理学中用来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在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3、砖能承受的压强大约是6*106Pa表示 。4、下列关于压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C、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D、压力的作用面积总是等于支持物表面积5、把蝉的口器对树皮的压力、压强与骆驼的脚掌对地面的压力、压强进行比较,正确的是()A、蝉的口器对树皮的压力大B、骆驼的脚掌对地面的压力大C

9、、蝉的口器对树皮的压强大D、骆驼的脚掌对地面的压强大6、两手压在铅笔的两头如图,则左手所受的压力 右手所受的压力,左手所受的压强 右手所受的压强。(“>”“<”“=”)7、履带拖拉机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3Pa,一台质量为5000kg的履带拖拉机,它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是多大?(g10N/kg)8、下列各述事例是为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1)插入软包装饮料盒内的吸管一端被削得很尖;(2)拖拉机安装履带;(3)埋电线杆时垫上一块基石;(4)滑冰时穿带有冰刀的鞋;(5)书包带做得比较宽;(6)螺钉下要装垫圈。其中属于为了增大压强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

10、是。能力提高8、小阳原来睡在木板床上,最近他买了一张席梦丝软床,感到十分舒服,这是什么原因?教学后记:物理知识学了就是为了生活中的应用,应让学生自己多举例子,多联系生活,让学生感觉物理是很有用的,学了物理能帮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从而想学物理,进而想学好物理。液 体 压 强(第一课时)设计理念 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2、 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3

11、、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1、 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2、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有关图片(潜水艇)、用塑料袋装水时塑料袋会胀起来等引入液体会产生压强,引出本节课的课题-§13. 2 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液体压强的特点1、演示实验:、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

12、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水的射程都不一样,用液体压强计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大小,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用压强计测量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有何特点,让学生感知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演示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且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2、学生分析讨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 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 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 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

13、增大而增大。(二)、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容器叫做连通器。2、连通器里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高度总是相同的。3、举例分析连通器:茶壶、锅炉的水位计、花洒、水塔与自来水管。4、介绍连通器的应用之一三峡船闸。5、学生描述:船通过船闸的过程,分六步进行,培养学生的叙述的能力。三、总结: 学生自己总结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后记:该节课实验很多,演示实验应注意可观性,应让学生注意实验现象,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以每做一个实验我都让学生自己描述所看到的现象,然后自己总结出规律。液 体 压 强(第二课时)设计理念 让学生学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为生活服务,学会分析问题结局问题的

14、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 自己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2、 会应用液体压强解释生活中的具体问题。3、 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评估、交流,透视问题解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教学流程:一、复习学生回答:1、液体压强有什么特点? 2、为什么二楼的水龙头比六楼的水龙头的水流的急?二、新课教学(一)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液体压强有液体的深度和液体的密度两者决定的1、 装一定量水的试管从竖直到倾斜时水对试管的压强如何变化?2、 导学手册

15、P104页3、4、6、7题。知识点,相同液体只要看深度的大小;方法:先看液面的高低,再看深度的大小。3、9、10、11三题是对书上实验的巩固:要求先看清题意,要你做什么,写结论的时候不要忘了控制变量法,先找相同的量,再找不同的量写明关系。(二)、连通器的应用:题5、8、12:用连通器的原理来说明。(三)、达标自查1、潜水艇潜入水中越深,受到海水的压力越,它在水下航行的同一深度不同部位处受到的压力。2、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当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3、船闸是根据原理修建的。4、下列器具不属于连通器的是()A、茶壶B、自来水笔C、水渠的过路涵管D、锅炉水位计5、潜水艇深潜到1

16、04m的海底时,科学家们惊奇地发现一条约30cm的扁鱼在海底游动,这条鱼的形状为什么是扁的?如果将这条鱼拿出水面,它将怎样?6、工程师们为什么要把拦河坝设计成下宽上窄的形状?7、在洪水季节,河水中的含沙量增大时,河水对拦河坝的压强将有何变化?为什么?能力提高8、探究:下表是小阳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实验数据:序号液体深度/cm橡皮膜方向压强计左右液面差/cm1水3朝上2.823朝上2.833朝侧面2.846朝上5.859朝上8.46盐水9朝上9.2根据上表中的数据:(1)比较序号为的三组数据可得结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比较序号为1、2、3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3)比

17、较序号为5、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9、请你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品(如方便杯、可乐瓶等)设计一个实验,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规律。要求写出所需器材、试验过程、现象及结论。教学后记:学了物理知识后会应用了吗?还得打个问号,学生的思维还得靠老师来培养,故一节新课下来配一节习题课,让学生学会分析,学会思维,培养其合作学习能力。大气压强设计理念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通过教者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异质互补,可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和合作学习。在此过程中,教者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的培养,提倡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搜集、整理、分析信息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

18、由于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而产生的现象;(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强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观察跟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大气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2)观察演示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和单位;(3)通过观察感知人类是如何利用大气压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流程一、引入新课 通过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等,引导学生思考,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空气也能流动,我们

19、周围是否存在大气的压强?这节课就来研究§13.3 大气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的存在1、演示吸盘、用吸管吸饮料、吸墨水、注射器吸药水、纸板托水。2、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3、得出结论:大气压强确实存在。强调: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二)大气压强的测量1、估算大气压强的数值:课本P75 “想想做做”2、通过演示(录像)介绍“托里拆利实验”(1)强调第一个用实验方法测出大气压数值的是意大利的科学家托里拆利。(2)观看托里拆利实验提出问题:大气压的数值是多大?为什么 实验中换用不同大小的管来测,结果是否相同? 将管提起一些(始终未露出液面)、压入一些,结果是否相同? 将管倾斜

20、,结果是否相同?分析大气压强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把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P0 = 760mmHg =1.013×105P。练习:练习册P59A组14。3、大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受天气的变化而变化;(2)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练习:练习册P59、60B组15。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介绍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5、大气压的作用:(1)抽水机(2)用吸管吸饮料三、小结:教学后记:托里拆利实验我用多媒体来放映,避免了直接做,原因是水银易洒落在地上,不利与教室的环境,故改为放映。用多媒体

21、放映效果其实是很好的直观明了,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达标自查1、医生为病人打针前,总是先将针管里的活塞推到底端,然后把针头插入药液。提起活塞,药液在的作用下进入针管里。2、历史上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最早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3、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一个标准大气压的值是Pa,相当于在1c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N。4、下列现象中,利用到了大气压强的是()A、用吸管吸瓶中的饮料B、潜入深水要穿抗压潜水服C、茶壶盖留有小孔D、铁轨铺在枕木上5、下列用具或仪器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A、电话B、吸尘器C、天平D、抽水机6、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按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

22、计钩着挂钩缓慢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桌面。(1)请问是什么力量阻止吸盘脱离桌面?(2)若此时测得吸盘的直径约为1.6cm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9.8N。请估算出大气压的值是多大?气体的压强跟流速的关系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了解飞机的升力是怎样产生的(3)了解生活中跟气体的压强与流速相关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气

23、体的压强跟流速有关的现象(2)体验由气体压强差异产生的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领略气体压强差异所产生现象的奥妙,获得对科学的热爱、亲近感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通过课本P79图13 .4-1实验 硬币“跳高”比赛,提出问题,是什么力使得硬币向上“跳”起来了?引出本节课来研究§13.4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新课教学(一)气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分析上述实验的原理,硬币向上“飞”的过程中,只有空气与它接触,是不是硬币上下的压强不一样使它向上运动?由于吹气,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是不是与流速有关系?是不是由于上面空气的流速大,压强变得比下面小了?于是下面的空气把硬币托起来了?探究:气体压强与

24、流速的关系1、提出问题2、猜想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实验6、得出结论 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练习:课本P81-1(二)飞机的升力 如图13.4-5面,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不一样,机翼上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长,因而速度较大,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小;下方气流通过的路程较短,因而速度较小,它对机翼的压强较大。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压强差,这就是飞机向上的升力。练习:练习册P61A组14、B组三、小结:四、巩固练习:尽可能穿插在相关知识的讲授中完成对应的练习达标自查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流体的压强与有关,越大的位置压

25、强反而越小。2、几十吨重的飞机能够腾空而起的原因在于飞机的机翼,迎面吹来的风被机翼分成上、下两部分,由于机翼横截面的形状上下对称,机翼上方气流速度大,对机翼的压强;下方气流速度小,对机翼的压强。因此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了,这就是向上的升力。3、轮船在水中平行航行,为了安全,都要保持一定的间距,若靠得很近,极易发生碰撞。我们在江中游泳时,也不能太靠近行驶的轮船。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道理。教学后记:这部分的内容比较难,只要求学生会解释一些浅显的现象,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不要人为的增加学生的难度,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浮力设计理念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

26、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理解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3)知道浮力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了解浮力是怎样产生的(2)通过收集、交流关于浮力应用的资料,了解浮力应用的社会价值情感、态度、价值观:(1)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轮船、鸭子、人游泳时能浮在水面,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研究与此相关的知识§13.5 浮力。二、新课教学(一

27、)用测量法研究浮力演示实验:如图,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重力记为G,再把此物体浸没在水中测它的重力,记为F,比较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发现了什么问题?据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分析实验:示数变小了,说明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浮力。 F浮 = G F 即弹簧测力计两次读数之差,这也是浮力的测量方法。(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物体受到向上向下的压力差。(三)浮力的大小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课本P831、提出问题2、猜想3、设计实验4、进行实验5、分析实验6、得出结论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表示:F浮 = G排 为了更好地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将公式F浮 = G排 展开,即F浮 = G排 = 液gV排这样就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答实际问题提供方便。突破难点的方法:把此探究实验做好,真正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练习:练习册P63-A组14(三)物体的浮沉利用课件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