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1页
地理-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2页
地理-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3页
地理-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4页
地理-宿迁市沭阳县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否则不得分。)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完成12题。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

2、、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图1),回答34题。3图中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4“西气东输”对西部和东部地区发展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西部地区能源开发及相关工业的发展 图1有利于西部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壤肥力 有利于东部改变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酸雨会增多 减轻东部能源压力,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西气东输”主干管线沿线相关产业

3、拉动,经济优势进一步发展A B C D读我国某区域简图(图2),回答56题。5图中A地区在农业发展中土壤盐碱化问题严重,其生产的主要原因是图2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农业耕作过程中,长期采用漫灌方式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弱A B C D6图中B地在汉朝时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变为干旱 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C人类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的破坏 D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转变人类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人类环境有别于其它的生物环境。回答

4、78题。7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受人类影响的环境是自然环境 B受人类影响的环境是社会环境C人类环境又称为自然环境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8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环境的一组是A农田、油井 B楼房、工厂 C水、大气 D城市、泰山游览区下图为“ 我国东部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图3),读图回答910题。图39图中四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 B乙C丙 D丁10图中植被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的作用主要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C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D美化环境、防止气候变暖某大城市每天排放的污水510万吨,其中约400万吨污

5、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流经该市的河流中,造成河流终年黑臭。据此完成1112题。11该市排入江河的污水来源是A工业和生活废水及地面污水B上游来水C海水倒灌D以上各项均是12该市的河水黑臭,不能为生产和生活利用,你认为长期有效且相对经济的解决办法是A大力抽取地下水B海水淡化C建立大型污水处理厂,迁走一些排污企业D将自来水厂的取水口移至城市河流上游未受污染河段 发展绿色产品,进行清洁生产,避免因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而产生污染,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据此回答1314题。13绿色冰箱的推广使用可以 A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减少酸雨的发

6、生 C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从而减轻对大气臭氧的破坏 D减少废热的排放,从而减弱大气的“温室效应”14关于清洁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清洁生产只包括清洁的生产过程 B研制可在自然界中分解的包装袋过程不属于清洁生产 C进行清洁生产可将污染预防拓展到生产全过程,而无需回收废弃物 D要实现生产过程、产品和最终报废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读某地生态园的生产体系示意图(图4),回答1516题。图415该生态园A实现了生产的完全无污染物排放       B不利于甘蔗种植的企业化进程      &

7、#160;   C摆脱了生产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D实现了生产过程能量和资源综合利用16该类企业大量污染物排放会造成   A土地盐碱化        B酸雨蔓延        C全球变暖         D臭氧空洞固体废弃物污染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常称为垃圾。据此完成1

8、718题。17当前,传统的塑料包装正日益被纸包装所取代,下述几种观点是对其原因的说明,正确的是 A纸包装比塑料包装便宜 B纸包装比塑料包装美观C纸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植物纤维素,容易被土壤微生物分解D纸包装比塑料包装轻便18废旧电池集中处理的首要原因是 A回收电池中的石墨电极 B回收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C防止电池中汞、镉等重金属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D防止电池中的渗出液腐蚀其他物品(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全选对者得3分;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图5中的乙图为甲图M区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图519M地区土地利用方式

9、的变化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洪涝灾害频率增加B气候由暖干变为冷湿C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水污染和土壤污染加剧20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是A扩大开垦,提高湿地生产能力B退耕还湿,恢复自然生态环境C依靠科技,加快发展绿色农业D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能源消费构成表(2012年)”表1。据此回答2122题。总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主要能源所占比例(%)石油天然气煤炭核能水电美国2269.336.7327.5922.128.293.27中国2613.217.674.5070.390.756.01日本477.642.1719.8924.647.734.02德国306.43

10、6.3921.3125.337.961.44表1 21与其他三国相比,我国能源消费 A石油消费总量最少 B水电消费总量最少 C核能消费比重小 D煤炭消费比重大22我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今后可积极开发利用 A煤炭 B核能 C石油 D水能“走节约型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是目前中国人民经济生活的主旋律。读图6,回答2324题。资源产品 废弃物资源产品废弃物传统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模式 图623下列有关循环经济的是说法,正确的是 A循环经济的物质流动方式呈线形变化 B循环经济的基础是物质循环利用 C循环经济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在使用原则 D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是保护日

11、益稀少的环境资源24与传统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的优点是A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B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C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D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好事儿了!由宿迁市环保局联合宿迁报业传媒集团举办的“宿迁首届环保达人秀活动”评选现在开始啦!如果你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倡导绿色生态,低碳环保,那么欢迎您以图文方式记录并报名上传本次环保达人秀评选大赛组委会,秀出自己的绿色风采。只要你敢秀,万元大奖马上送给你!据此回答2526题。25上述材料体现出的环境管理手段有 A行政手段 B法律手段 C经济手段 D新闻媒介手段26下列人类活动符合环境道德的是A垃圾归类,回收利用 B过

12、量开采地下水 C先污染,后治理 D保护自然,万物共存第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否则不得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它含的有效元素含量很低。它有“工业维生素”之称。图7材料二 内蒙古稀土储量、开采和利用状况。(图7)材料三 江西赣州稀土开采利用状况(图8)材料四 1994-2013中国及全球稀土产量变化。(图9)图8图9(1)我国稀土分布的特点有 。(2分)(2)我国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4分)(3)我国实现稀土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6分)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1

13、1分)材料一 “APEC蓝”是形容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的网络新词,它是政府用超常规手段治理出来的环境。材料二 据观测,北京大气污染七成来自本地,图10是本地污染来源构成,图11是北京某区某年各月大气指数变化图。图10 图11(1)“APEC蓝”是“超常规手段”治理的环境,这种环境管理措施属于 ;治理中实行了京津冀联控的方式,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2分)(2)北京空气污染指数最高的季节是 ,简要分析原因 。(5分)(3)从长远来看,要保持北京大气质量良好,可采取哪些措施? 。(4分)29读中国“三北”生态环境问题(图12)。回答下列问题。(13分)图12(1)

14、图中A处是我国荒漠化的地区,其中主要分布在 大部、 北部、 西部。(3分)(2) 造成我国荒漠化面积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主要人为原因是 、 。(3分)(3) B处事我国 严重的地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 土质 ,植被 , 降水 等。(4分) (4)为防治上述的生态破坏,我国在A处一线建设了“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 防护林工程,在B处地区建设 高原水土保持林,并积极发展 农业。(3分)30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库区周边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特别是丹江口水库环库区丘陵垄岗区,地形破碎,岗岭起伏,十分复杂,土层较薄。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53

15、.4。农业生产采用传统的粗放耕作方式,结构单一。下表为丹江口水库水源地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表2)。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草地耕地裸地城镇水域面积比例(%)79.532.5213.533.140.441.00 表2(1)试分析丹江口库区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4分)(2)为了保证优质的水源供应北方地区,水源地在今后的农业开发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分)(3)分析可能对丹江口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的土地利用类型,并指出从丹江口水库调水对下游的汉江河段水质带来的不利影响。(4分)31读“中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变化情况”(图13)和“上海市垃圾成分质量分数的变化及预测”(表3),回答下列问题。(12分)图1

16、3垃圾成分年份纸类塑料竹木纤维厨余果皮金属玻璃渣土19947.499.161.372.1359.4513.870.564.001.8919988.7713.481.271.9053.2314.100.735.151.37200510.8313.211.933.2162.370.835.451.92201515.4412.622.865.2855.780.875.361.79表3(1)中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变化特点的是 。(2分)(2)城市大量输出垃圾等废弃物的主要原因( )(2分) A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与堆积量超过了环境自净能力 B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太落后 C城市的生活方式不科学 D城市消费资

17、料的可回收性太低(3)上海城市垃圾成分变化的特点是 。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4分)(4)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好处有: 。(2分)(5)对城市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后,剩余垃圾的处理采用的主要方法有( )(2分) A集中外运 B填埋、焚烧、堆肥 C焚烧废旧电池 D清扫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选择题(共60分。118题每题2分,计36分。1926题每题3分,计24分。)12345678910CADCDCDCBA1112131415161718ACCDDCCC1920212223242526ADBCCDBDBDBCCDAD综合题(共60分)27(12分)

18、(1)分布不均;分布集中或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2分) (2)开采利用率低;资源耗竭快;植被破坏;地面塌陷下沉;矿渣占用土地;污染大气、水土(4分) (3)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持合理的开采规模;适度控制出口量;延长产业链;保护矿区生态环境(6分)28(11分)(1)行政手段 共同性(2分)(2)冬季(1分) 冬半年气候干燥,风沙大;北京及周边地区居民取暖使用大量煤炭;冬半年易产生逆温(4分,任答两点得4分)(3)调整能源结构(或推广利用新能源),调整产业结构,植树造林,发展公共交通,区域合作共同治理环境等(任两点4分,需要是具体措施,如只答可持续发展等空洞的答案不给分)29(13分)(1)西北 华北 东北 (每空1分,共3分)(2)气候干旱 多大风 植被覆盖率低(1分) 过度放牧、乱垦草原(2分,若答:过度樵采,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等酌情处理)(3)水土流失 松散 稀少 集中且强度大 (每空1分,共4分) (4)三北 黄土 生态 (每空1分,共3分) 30(12分)(1)农业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水产养殖产生的污染物;畜禽类粪便及生活垃圾逐年增大;大量的水土流失不但造成水库淤积,而且使水质质量变差,富营养化提高(4分,若答:工业生产废水;居民生活污水 酌情处理)(2)发展节水农业;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退耕还林还草,保护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