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_第1页
陶行知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_第2页
陶行知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_第3页
陶行知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_第4页
陶行知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教学合一与现代教育理论一致靖江季南初中 陈一平今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 120周年。我还清楚的 记得20年前的10月,那时我刚刚踏进师范学院的大门, 对大学生活 还是很好奇,还是很新鲜时,学校的第一个大型活动一一组织、学习 陶行知,因为正好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00周年。我还积极报名参加了“陶研会”。当时的我完全是一个学生,对教学可以说完全陌生,当 时的学习可以说仅仅停留在理论上。 现在作为一个一直战斗在教学一 线的近20年的我,再重温陶行知先生的研究和实践的教育问题,更 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理论就像他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 学做真人。”是那么朴实与真,但是那么深远!永远永

2、远也不过时, 值得学习、研究!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精神的他永远 是我们的楷模!他不愧是伟大人民的教育家!今天就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与现代教育理论一致浅谈如下:陶行知在1919年2月针对注入式“教授法”提出:“教学两者, 实在是不能分离的,实在是应当合一的。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 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他把 先生分成三种。第一种先生只会教书的很形象比喻:“把那活泼的小 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之制造家,学校 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第二种先生“不是教书,乃是教学 生;他所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

3、了”。陶行知认为 第二种要比第一种好的多!这是对以前的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一种挑 战与创新!教师角色的一次历史性转换!现在教育理论提出:学生不 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个性特征的人, 尊重学生本位、学生主体、学生个性;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 解释者,而是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不再“以本为本”,视教材为“圣 经”,而是回归生活、回归社会。第三种先生被陶行知热讽为“热心“的先生”,“他固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陶行知反诘提出:“世 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 ”他紧接着提出解决的办法:“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 是教学生学。对于一个

4、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 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 安排停当,指导他, 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 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 解决别的问 题。得了这种经验理想,然后学生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 对于世间一切真理,不难取之无尽,用之无穷了。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自得,也就是现今教育家所主张的自动”。现代教育理论提 出:从学习方式的变革关系看,教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合作者、交流 者和指导者。新课程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 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指导学生直到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 养

5、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 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但同时,要 参与学生的各个环节的学习活动中去,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准确地了 解学情,及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或调整教学计划,从而实现向学习方 式的转变。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 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这体现了新课程体系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 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 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 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个

6、个性的和谐、健康 发展。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 的角色特征,也是教师角色转化的核心特征。内涵包括两个方面:(1)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因为以下两个原因 现代科学知识量多且发展快,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把所教学科的 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教师作为 学生唯一知识源的地位已不存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是多样化的。 教师不再单纯传授知识,更应该指导学习知识的方法。“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引导学生沿 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使之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

7、知针对当时具体 情况:“从前的先生,只管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凡是学生的才能 兴味,一概不顾,专门勉强拿学生来凑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陶 行知创新地提出:“如果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那时先生就 费力少而成功多,学生方面也就能够乐学了。所以怎样学就须怎样教; 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这 与现代教学理论的“因材施教”完全一致。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新的学 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 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 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 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

8、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 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 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因此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 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 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 并须和 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 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现代教育理论指出:从教学与研 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的研究者。从传统的教学来看,教学与 研究是分离的、脱节的。教师的

9、任务只是教学,研究被认为是专家的 事情。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误区。它有两个明显的弊端:一方面,专 家、学者研究的课题及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另一方面, 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死守旧经验,照搬老方法,就 没有深化、提高的可能。因此,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 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 题。教师可以研究“教材”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研究“教 学”一一不断改变教学方式;研究“评价”一一探索“发展性评价” 的操作要领等。通过一系列的行动研究,可以让教师把教学与研究有 机地融为一体,也是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前提保证, 也是教师可持

10、续发展的基础。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网络信息时代, 知识更新 非常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得许多的知识,作为老师,只有不断地 学习,才能不断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地丰富自己的内涵,才能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现代的教师,已不能满足于过去“要给学生一杯 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状态,我们应该拥有的是一条奔涌不息的河 流。教师必须终身学习。时隔八年,陶行知进一步完善提出:“教学做合一”。他说:“教 学做合一是南京晓庄师范的校训,我们学校的基础就是立在这五个字 上,再也没有一件事比得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教学做是一件事,不 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 学的是学生

11、。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 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 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他接着讲了 老百姓都懂的例子:“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 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 在水里教。再进一步说,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 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 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 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 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

12、学做合一。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尤其要促进 学习者努力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顺应科技、 文化和教育全面 创新的时代潮流。“做”实际上是知与行的统一,是广泛意义上的生 活实践、 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 教学做合一也就是辩证唯物论的 知行统一观在教学领域的具体运用,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陶行 知教学做合一,中心在“做”的教学方法论克服了传统教育中重教不 重学,重知不重行,重教师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主体地位,以及教与 学脱节、学与用分离的弊端, 有助于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加强教与学的 结合,学与用的结合,教育与生活经验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