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磷酸催化下阿司匹林的制备_第1页
浓磷酸催化下阿司匹林的制备_第2页
浓磷酸催化下阿司匹林的制备_第3页
浓磷酸催化下阿司匹林的制备_第4页
浓磷酸催化下阿司匹林的制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浓磷酸催化下的乙酰水杨酸的制备 应用化学系 0902班任晓娟 2009080240指导教师:韩秋萍摘要:乙酰水杨酸,通常称为阿司匹林,是由水杨酸和乙酸酐酯化反应合成的。这反应涉及到水杨酸的酚基在浓磷酸为催化剂条件下的乙酰化。回流后的粗产物通过后处理重结晶纯化,得较纯净的产品。而未反应的水杨酸用三氯化铁的稀溶液来检验,三氯化铁和酚基反应形成深紫色。乙酰水杨酸则可以通过熔点、红外光谱图等鉴定。通过本实验学习醋酐和水杨酸在酸催化下制备乙酰水杨酸(阿斯匹林)的原理和方法;并进一步熟悉和巩固重结晶、熔点测定、抽滤等基本操作;进而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关键词: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重结晶、催化、浓磷酸

2、 .引言阿司匹林是尽人皆知的解热和镇痛的一种片剂药品,它是德文Aspirin的音译,学名叫“乙酰水杨酸”或“醋柳酸”白色针状或板结状晶体或粉末。熔点135.无气味,微带酸味。在干燥空气中稳定,在潮湿空气中缓缓水解成水杨酸和乙酸。能溶于乙醇,乙醚和氯仿,微溶于水,在氢氧化钠碱溶液或碳酸钠碱溶液中能溶解,但同时分解。它被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关节病、风湿病和心脑血管等病症,较之于吗啡等镇痛药物,阿司匹林具有副作用小、价格便宜等好处。今天,阿司匹林已经成为最常见的特效药,为世界上成百万的人所使用。每年全球阿司匹林的产量多达5万吨;如呆将它们都制成500毫克一片的药片,其数量可达1000亿片,把这

3、1000亿片排列起来,其长度可达100万公里,足以在地球和月球之间架起两条通道。事实上,阿司匹林已经到达过月球,1969年7月ZI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来阿波罗11号飞往月球,所携带的医疗用品中,唯一的止痛药就是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发明不过100年,然而,它的历史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300年前。古希腊人发现柳树皮有止痛功效,咀嚼柳树皮可治疗分娩疼痛和产后发热。当时,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用柳树皮配制一种止痛液。这种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水杨政,它是阿司匹林的化学成份之一。此外,美洲的印第安人屯发现用柳树皮泡制的饮料可治发热,非洲霍屯督人也用柳树皮煮成的扬医治风湿病。1853年,法国

4、化学家弗雷德里克·热拉尔,使水杨酸和乙酰基氯发生化学反应合成了乙酰水杨酸。到1897年,德国化学家费利克斯·霍夫曼对其进行合成,并为他父亲治疗风湿关节炎,疗效极好,次年,拜尔公司改进了生产手段,并开始在临床使用,取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于同年3月6日正式获得了商标注册保护,并在世界80多个国家有专利权。于是阿司匹林成为家喻户晓、家庭必备的解热止痛药,而进入鼎盛时代。后来出现的非那西汀、氦基比林、安乃近及其制剂复方阿司匹林(APC)安痛定、索密痛等,由于副作用严重,被摒弃不用。阿司匹林因更多药效的发现被一直沿用至今,且堪称为防止心脑血管疾病老药新用的“楷模”。随着研

5、究的深入,其用武之地越来越宽广。而它也将会长期伴随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使用中有待我们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使其更好的用于生活。.实验部分1、实验目的:(1).学习酰化反应的原理和方法,掌握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2).进一步掌握重结晶的操作技术,抽滤装置的安装与操作(3).了解乙酰水杨酸的应用价值。2、实验原理:乙酰水杨酸即阿斯匹林(aspirin),是19世纪末合成成功的,作为一个有效的解热止痛、治疗感冒的药物,至今仍广泛使用,有关报道表明,人们正在发现它的某些新功能。水杨酸可以止痛,常用于治疗风湿病和关节炎。它是一种具有双官能团的化合物,一个是酚羟基,一个是羧基,羧基和羟

6、基都可以发生酯化,而且还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阻碍酰化和酯化反应的发生。阿斯匹林是由水杨酸(邻羟基苯甲酸)与醋酸酐进行酯化反应而得的。水杨酸可由水杨酸甲酯,即冬青油(由冬青树提取而得)水解制得。本实验就是用邻羟基苯甲酸(水杨酸)与乙酸酐反应制备乙酰水杨酸。反应式为: COOH H3PO4 COOH + (CH3CO)2O + CH3COOH OH OCOCH3 反应温度应控制在90以下,温度过高易发生下列副反应,同时水杨酸在酸性条件下受热,还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产物与副产物分离:产物由于具有一个羧酸,因此可以与碱反应成盐,从而溶于水;而副产物无羧酸,因此本实验后处理时用饱和碳酸氢钠水

7、溶液进行处理。副产物由于不溶解,因此通过过滤即可分离。分离后的乙酰水杨酸钠水溶液通过盐酸酸化即可得到产物。3 主要试剂及产品的物理性质试剂:水杨酸,乙酸酐,碳酸氢钠,三氯化铁,乙醇-水,浓磷酸,浓盐酸等4.实验装置图: 5实验步骤: 流程图: 实验名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原因解释1.粗产品制备:(1).在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干燥的水杨酸7.0g(0.050mol)和新蒸的乙酸酐10ml(0.100mol),再加10滴浓磷酸,充分摇动。(2).水浴加热,水杨酸全部溶解,保持瓶内温度在70左右,维持20min,并经常摇动。(3).稍微冷却后,在不断搅拌下倒入100ml冷水中,并用冰水浴冷却15mi

8、n,抽滤,冰水洗涤两次,每次10ml,得乙酰水杨酸粗产品;(4).将粗产品转至250ml圆底烧瓶中,装好回流装置,向烧瓶内加入用95%乙醇37ml和63ml水配成的混合液100ml和2粒沸石,加热回流,进行热溶解;(5).趁热过滤,冷却至室温,抽滤,用少许冰水洗涤,干燥;a.随着温度升高,反应器中的固体不断溶解;b.冰水冷却下很快有晶体析出;c.加热回流过程中,看到蒸汽不断上升,经回流柱液滴回流a.一是因为溶解度增大,二是因为固体与醋酐发生反应。b.冰水洗涤粗产品作用是洗去反应生成的乙酸及反应中的硫酸;加快晶体析出效果;c.回流使得反应物接触更充分,另外为避免有机溶剂的蒸气的散发或火灾事故的发

9、生。2.产品精制:(1).将阿司匹林粗产品放在烧杯中,加入饱和NaHCO3 125ml,搅拌至没有CO2放出,其不溶物不再减少,如有不溶的固体存在,抽滤,除去不溶物,并用少量冰水洗涤,取母液。(2).另取一只烧杯,放入浓HCl 17.5ml和水50ml,将得到的滤液慢慢分多次倒入烧杯中,边加边搅拌,此时阿司匹林析出。(3). 将烧杯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尽可能多地析出晶体,然后抽滤固体,并用冷水洗涤。加入碳酸氢钠溶液后,有气体冒出,并有不溶物;加入盐酸后,看到气体放出;因为酸等杂质与碱溶液发生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瓶底有不溶的杂质存在;加入盐酸,由于有过量的碱存在,故有气体释放;3.重结晶将最后

10、得到的阿司匹林粗产品放如反应瓶中,加入适量之前配好的乙醇和水混合液,在水浴中缓缓不断加热之固体溶解,自然冷却至室温,或接近室温后用冰水冷却,然后产品渐渐析出,抽滤。干燥,得无色晶体状乙酰水杨酸。抽滤过程中,看到布什漏斗上有白色晶体析出抽滤,下瓶中气压不断减小,使得液体流下,固体留在滤纸上4.产物分析产量: 5.3g 熔点:129.3132.5产率:59.4%红外光谱测定.结果及讨论:1.实验结果: 外观及熔点产物状态:片状晶体 颜色:白色 产量:5.3g 收率:59.4%熔点:129.3132.5 2.红外光谱图及讨论:乙酰水杨酸的红外光谱图 图谱分析:红外光谱显示在1738.65cm处有C=

11、O吸收峰,在1198.87cm处有COC吸收峰,可见酯基已经形成;O-酰化反应得到了阿司匹林。3.结果讨论:(1)、实验产率不高,其原因可能为: 实验过程中,反应物未充分反应。 将乙酸酐水解时,由于其水解不充分,采用再加热回流促使其水解的方法,温度过高,导致部分产物水解。 实验经过多次抽滤,可能由于操作不当,导致产物损失。(2)、取少量所得产物(绿豆大小),溶于乙醇(1ml),滴加适量三氯化铁溶液,发现溶液呈淡淡的黄色,说明产物中不存在或极少量存在水杨酸(杂质),产品纯度较高。(3)、由于产率偏低,提出以下改进方法:经查阅资料,不同催化剂(如:浓H2SO4、浓H3PO4、吡啶、乙酸钠等)对阿司

12、匹林的合成(酰化反应)的催化作用不同。乙酸钠的的催化效果最好,吡啶次之,浓硫酸、浓磷酸催化效果相较而言较差,则可知:碱性催化剂比酸性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好。为改进实验方案,提高实验产率,我们可以改用必定作为催化剂来制备。磷酸催化剂下,为了促使反应向右进行,通常采用增加酸与醇的浓度, 或连续的移去产物酯和水(通常是借形成共沸混合物来进行)的方式来达到。至于是否醇过量和酸过量,则取决于原料来源的难易及操作上是否方便等因素。在实验过程中,可以两者兼用来提高产率。尽量规范操作,以避免造成产物不必要的流失。(4)、注意事项: 乙酸酐具有强腐蚀性,使用时须小心。另外,实验时需使用新蒸馏的乙酸酐是因为长时间放置

13、的乙酸酐遇空气中的水,容易分解成乙酸,所以在使用前必须重新蒸馏,收集139-140馏分。 反应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好温度,以减少副反应的发生,同时减少产物的损耗。 将反应液转移到水中时,要充分搅拌,将大的固体颗粒搅碎,以防重结晶时不易溶解。(5)、产品乙酰水杨酸易受热分解,因此熔点不明显,它的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用毛细管测熔点时宜先将溶液加热至120左右,再放入样品管测定。(6).用化学方法快速检测产品中夹杂的未反应的水杨酸: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 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 FeCl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色)。(7).本实验不可以使用乙酸代替乙酸酐,是由于酚存在共轭体系,氧原子上的电子云向苯环移动,使羟基氧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导致酚羟基亲核能力较弱,进攻乙酸羰基碳的能力较弱,所以反应很难发生。.参考文献:1. 黄小红,李碧峰. 阿司匹林抵抗的临床意义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