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解析汇报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材料_第1页
氧解析汇报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材料_第2页
氧解析汇报化工原理吸收实验报告材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工原理氧解析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学 校:北京化工大学学 院:专 业:班 级:学 号:姓 名:实验日期:同组人员:标准文案、实验摘要本实验利用吸收柱使水吸收纯氧形成富氧水,送入解析塔顶再用空气进行解析,测定不同液量和气量下的解析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并进行关联,同时对四种不同填料的传质效果及流体力学性能进行比较。二、实验目的及任务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2、观察填料塔流体力学状况,测定压降与气速的关系曲线。3、 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4、学习气-液连续接触式填料塔,利用传质速率方程处理传质问题的方法。三、基本原理1、填料塔流体力学特性气体通过干填料层时

2、,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填料层“压降一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如 图1所示。(1)在双对数坐标系中,此压降对气速作图可得 斜率为1.82的直线(图中Aa直线)。(2) 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气速下(c点以前)压降正比于气速的1.82次方,但大于 相同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图中 be 段)。(3) 随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图中 e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一气速”线向上 弯,斜率变陡(图中 ed段)。(4)到液泛点(图中d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lg u图1填料层“压降一空塔气速”关系示意图2、传质实验填料塔与板式塔气液两相接触情况不同。在填料塔中,两相传质主

3、要在填料有效湿表面上进行,需要计算完成一定吸收任务所需的填料高度,其计算方法有传质系数、 传质单元法和等板高度法。本实验是对富氧水进行解吸,如图2所示。由于富氧水浓度很低,可以认为气液两相平 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 即平衡线为直线,操作线也为直线,因此可以用对数平均浓度差计算 填料层传质平均推动力。整理得到相应的传质速率方程为0相关填料层咼度的基本计算式为:图2富氧水解吸实验GA单位时间内氧的解吸量,kmol/(m2? h);3Kxa 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kmol/(m3? h);vp填料层体积,m; Xm液相对数平均浓度差;X2液相进塔时的摩尔分数(塔顶);Xe2与出塔气相yi平衡的摩尔分数

4、(塔顶);X1 液相出塔的摩尔分数(塔底) ;Xe1与进塔气相yi平衡的摩尔分数(塔底);Z 填料层高度, m;2? 塔截面积, m2;2L解吸液流量,kmol/(m ? h);hOl以液相为推动力的总传质单元高度,mNdl以液相为推动力的总传质单元数。由于氧气为难容气体, 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 因此传质阻力几乎全部集中在液膜中, 即 Kx=kx由于属液膜控制过程,所以要提高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应增大也想的湍动程度即增大喷淋量。在 y-X 图中,解析过程的操作线在平衡线下方,本实验中是一条平行于横坐标的水平 线(因氧气在水中浓度很小) 。本实验在计算时, 气液相浓度的单位用摩尔分数而不用

5、摩尔比, 这是因为在 y-X 图中, 平衡线为直线,操作线也为直线,计算比较简单。四、实验装置及流程氧气吸收解吸装置流程:(1)氧气由氧气钢瓶供给,经减压阀进入氧气缓冲罐,稳压在0.030.04 Mpa为确保安全,缓冲罐上装有安全阀,当缓冲罐在压力达到o.o8 MPa寸,安全阀自动开启。( 2)氧气流量调节阀调节氧气流量,并经转子流量计计量,进入吸收塔中。(3)自来水经水转子流量计调节流量,由转子流量计计量后进入吸收塔。(4)在吸收塔内氧气与水并流接触, 形成富氧水, 富氧水经管道在解吸塔的顶部喷淋。(5)空气由风机供给, 经缓冲罐, 由空气流量调节阀调节流量经空气转子流量计计量, 通入解吸塔

6、底部, 在塔内与塔顶喷淋的富氧水进行接触, 解吸富氧水, 解吸后的尾气由塔顶 排出,“贫氧水”从塔底通过平衡罐排出。( 6)由于气体流量与气体状态有关,所以每个气体流量计前均有表压计和温度计。空 气流量计前装有计前表压计。为了测量填料层压降,解吸塔装有压差计。(7)在解吸塔入口设有入口采出阀,用于采集入口水样,出口水样在塔底排液平衡罐 上采出阀取样。两水样液相氧浓度由9070型测氧仪测得。110排入地沟1、氧气钢瓶7、氧气流量调节阀13、风机19、液位平衡罐2、氧减压阀&氧转子流量计14、空气缓冲罐20、贫氧水取样阀3、氧压力表9、吸收塔15、温度计21、温度计4、氧缓冲罐10、水流量

7、调节阀16、空气流量调节阀22、压差计5、氧压力表11、水转子流量计17、空气转子流量计23、流量计前表压计6、安全阀12、富氧水取样阀18、解吸塔24、防水倒灌阀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流体力学性能测定(1 )测定干填料压降 塔内填料事先已吹干。 改变空气流量,测定填料塔压降,测取10组数据。(2 )测定湿填料压降 固定前先进行预液泛,是填料表面充分润湿。 固定水在某一喷淋量下,改变空气流量,测定填料塔压降,测取68组数据。 实验接近液泛时, 气体的增加量不要过大, 否则图1中的泛点不容易找到。 密切观察填料表面气液接触状况, 并注意填料层压降变化幅度,务必等到各参数稳定后再读数据,液 泛后填

8、料层压降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明显上升。 稍增加气量,再取一两个点,注意不要使气速过分超过泛点,避免冲破和冲跑填料。(3)注意空气流量的调节阀要缓慢开启和关闭,以免撞破玻璃管。2、传质实验 将氧气阀打开,氧气减压后进入缓冲罐,罐内压力保持o.o4o.o5 Mpa氧气转子流量计保持0.3 L/Min左右。为防止水倒灌进入氧气转子流量计重,开水前要关闭防倒灌阀,或先通入氧气后通水。32 传质实验操作条件选取:水喷淋密度取ioi5m/(m -h),空塔的气速o.5o.8 m/s,氧气入塔流量为 o.oio.o2 m/h,适当调节氧气流量,使吸收后的富氧水浓度控制在不大于 19.9 mg/L 塔顶和塔底液

9、相氧浓度测定:分别从塔顶与塔底取出富氧水和“贫氧水”,用测氧仪分析其氧的含量。 实验完毕,关闭氧气时,务必先关氧气钢瓶总阀,然后才能关闭氧减压阀及氧气流 量调节阀。检查总电源、总水阀及各管路阀门,确实安全后方可离开。六、实验数据处理计算并确定干填料及一定喷淋量下的湿填料在不同空塔气速u下,与其相应的单位填料高度压降厶p/Z的关系曲线,并在双对数坐标系中作图,找出泛点与载点。表1:干塔数据:水流量 L=0 L/h填料高度h=0.75m 塔径d=0.1m转子流量计:空气,T=20C, P=101.325KPa序号空气流量V (nP/h )空气温度T2 (K)空气表压P(kPa)全塔压降 P (kP

10、a) P/Z(Pa/m)实际空气流量V2(m3/h)空气流速u(m/s)110286.651.1660.0881179.6670.342215288.851.3330.19626114.5880.516320291.051.5480.33344419.5580.690425294.151.8520.49065324.6350.871530297.752.2440.69692829.8111.054635300.052.6850.941125434.8991.234表 2:湿塔数据:L=60250 L/h , h=0.75 m d=0.1m转子流量计:空气,T=20C, P=101,325KPa

11、;水流量 80L/h 。序号空气流量Vi(m3/h)气温度T2(K)空气表压P(kPa)全塔压降 P (kPa) P/Z(Pa/m)实际空气流量V2(m3/h)空气流速u(m/s)1-5300.251.0680.0781045.0680.179210301.351.2250.15720910.1570.359315302.551.4110.27436515.2680.540420303.451.7250.52970520.3560.720525304.452.1650.862114925.4210.899630305.652.7441.274169930.4541.077735306.553.

12、5571.921256135.3591.251840307.754.6652.861381540.1441.420(1) 下以干塔数据中第一组为例,说明计算过程:单位塔高压降确定:0I流量校正:1流速确定:II湿塔的计算过程与干塔一致,不再赘述。(2) 计算实验条件下(一定喷淋量、一定空塔气速)的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xa及液 相总传质单元数H)l。表3:氧解吸操作数据:h=0.75m, d=0.1m w 平衡=11.03mg/L(y1=y2=0.21,P=101.3KPa)序氧流量LG空气表压全塔压降贫氧水氧含量富氧水氧含量含氧水温度号(L/min)(L/h)(m3/h)P(Pa) P(Pa)

13、C1( mg/L)C2( mg/L)T« C)10.380201.7440.54911.6924.8010.9511.6024.6010.9520.3100201.8130.55812.1022.9510.9512.0722.8010.8530.380302.8421.31311.6024.8611.0511.6424.1811.05序号系统总压P(Pa)相平衡常数m平衡molXe1 (X e2)对数平均 Xm水流量L(mol/h)气体流率GA(mol/h)传质系数Kxa(kmol/m h)HOl(m)1101.57433417-66.28*10-62.28*104438.50.03

14、2824430.231101.57433417-66.28*102.15*104438.50.032525720.2192101.57933415-66.28*10-62.42*105548.10.033923800.297101.579333416.30*10 -62.35*10 -65548.10.033524220.2923101.95733365-66.29*10-62.15*104438.50.033126150.216101.957333656.29*10 -62.12*10 -64438.50.031325090.225以第一组数据为实例,10C时的密度:998.67kg/m3。

15、 塔温:亨利系数:平衡浓度:塔顶(底)摩尔分率计算:平均推动力:同理:11.69匕=宀 y亠=6.58x10-%lx/>11.691x998.675+尸_ _+IOUm® Mho1x3218液体流率:传质系数的确定:传质单元高度:七、实验结果作图及分析1、流体力学性能测定120C丄000O10511空气集崔ulmH十塔埴弭岂坛阵与主円濱速关系匍1400湿塔填料层压降弓空气流速关系圉360031002C002 10O1COO600100干塔与湿塔填料层压降对比图) m p (空气流速u(m/s)载点与泛点的位置:如图6所示水流量为80L/h时载点为 A点(0.5571,380.6

16、8)泛点为 B 点(1.105,1603.04)2、传质实验: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 K<a和液相总传质单元高度 Hdl计算结果如下:氧流量(L/min )L(L/h)3G(m/h)Ka(kmol/m 3h)HOL(m)0.3802025070.2250.31002024010.2940.3803025620.221表4:不同气、液量下的K<a、Hol八、结果讨论及误差分析1、流体力学性能测定(1)无液体喷淋时如图所示,在双对数坐标下,干塔压降与气速呈线性关系,拟合关系式为:一1.8302十,即与U呈正比。1 22(2) 当有喷淋量时(80L/h ),在低气速下也与气速呈线性关系,与u

17、.呈正比。随气速的增加,出现载点,持液量开始增大,压降-气速线向上弯,斜率变陡。到液泛点后,在几乎不变的气速下,压降急剧上升。(3) 将干塔、湿塔填料塔压降与气速关系进行对比,见图,可以看出,有液体喷淋时,填 料层压降均大于同一气速下的干塔压降。2、传质实验由数据可以看出,在氧气-水系统中,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a与液量正相关,而与气量基本无关。这是由于氧气极难溶于水,因而本系统是液膜控制系统,K<a近似等于k<a,0.70.8而k<ax L,故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a仅与液量有关,与气量无关。3、误差分析(1) 系统误差:装置整体气密性不够理想, 造成流体流动时

18、对整体系统带来的波动影响, 转子流量计在计量空气流速时不够稳定(2) 主观误差:人为读取压差计及转子流量计时存在主观误差。(3) 其他误差:由于氧气浓度测量仪与实验装置数量不匹配,导致在实验后期不能够在得到待测液后一分钟内得以测量,实验室环境含氧量及温度在此期间对烧杯内待测液有所影响,导致最终温度及含氧量的测定存在误差。九、思考题1、阐述干填料压降线和湿填料压降线的特征答:气体通过干填料时,流体流动引起的压降和湍流流动引起的压降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对数坐标纸上作关系曲线,表现为一直线。当有喷淋量时,在低流速下压降也正在于气速的1.82次方,但大于同一气速下干填料的压降。随气速增加,出现载点,出现

19、载点,持液量增大,曲线向上弯曲,斜率变陡,到达泡点后,压降持续增大,出现液泛。2、比较液泛时单位填料高度压降和图中液泛压降值是否相符,一般乱堆填料液泛时单位填 料高度压降为多少?答:实验中发现,乱堆填料液泛时单位填料层高度的气体压降基本上为一恒值。 由此推 测,当操作气速低于泛速时, 其它等压降曲线会有与泛点关联图线相像的曲线形状。 实验结 果证实了这一推测。乱堆填料液泛时单位填料高度压降一般不低于 2kPa/m。3、试计算实验条件下填料塔实际气液比V/L是最小气液比(V/L)min的多少倍?,实际气液比:答:因a故:4、工业上,吸收在低温、加压下进行,而解吸在高温、常压下进行,为什么?答:相平衡常数 m=f(p,T),且温度下降,压力上升时,m降低,气体越易溶,越易被吸收,因而吸收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