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第三单元第一讲教师备选题库_第1页
必修3第三单元第一讲教师备选题库_第2页
必修3第三单元第一讲教师备选题库_第3页
必修3第三单元第一讲教师备选题库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备选题库1(2011北京高考)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解析:选D示踪器可检测海龟经过的路线,故可调查其洄游路线;给大雁佩戴标志环,可依据发现佩戴标志环大雁的到达地区来调查其迁徙路线;固着在岩礁上的贝类运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故可用样方法进行研究;达乌尔黄鼠是一种生物,用标志重捕法可调查其种群密度,而丰富度是调查的群落中生物的种类。2(2011浙江高考)下表是调查某野山羊种群生存状况的原始数据。若把表中数据转换为种群存活曲线图

2、并进行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年龄(年)012345678910111213存活数(只)1 0008017897767647346886405714392529663死亡数(只)199121312304648691321871569033A存活曲线图中横坐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年龄,纵坐标的来源于存活数B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凹形(类型)C该种群中大多数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死亡D分析存活曲线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解析:选B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分析,存活曲线中的横坐标为年龄,纵坐标为个体存活数,由此可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为坐标图。据图不难发现,低龄阶段个体的存活数高,如 1 年801 只,2 年7

3、89 只,3 年776 只,而11 年96 只,12 年6 只,说明高龄阶段个体的存活率低,死亡率高,个体在平均生理年龄后大量死亡,即该种群的存活曲线呈凸形(类型)。由此可知,该种群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3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某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解析:选CA项说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B项说的是种群的性别比例;C项不属于种群的范围;D项说的是种群的迁入率。4进行植物种群密度调查时,下列措施不可取的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象B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地块C

4、计算各样方的平均值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解析:选A种群密度调查时,应选取某种植物,而不是多种植物。5.右图所示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环境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其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AABBBCCCD DAC解析:选C分析曲线图可知,CD段种群数量接近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比较剧烈,故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加剧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6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A雄性个体数量减小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B成虫个体数量大量迁出使幼虫个体数量减少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

5、种群的出生率下降解析:选D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后,会改变种群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出生率下降,所以种群密度会减少。7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B社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定呈“J”型增长解析:选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之间是捕食关系,它们的种群数量波动有先后;社鼠的种群数量可能会短时间超过环境容纳量;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种群就会从增长型变为稳定型,仅仅食物充足,社鼠的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呈“J”型增长,还要考虑生存空间、天敌

6、等情况。8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 M105个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解析:选C培养液应加在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并非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在统计血球计数板每格内的酵母菌数时,压在边上的个体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个体;C项所叙的计算结果是10M

7、2.5M105;该实验不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只要分组重复实验,结果取平均值即可。9.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和)的存活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和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和 都为710岁B种群和都为110岁C种群为01岁,种群为67岁D种群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对于种群来说,在01岁种群存活数下降较快,也就是死亡率较高,所以应重点保护;同理对于种群来说,67岁应重点保护。10下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的甲和己代表的是同一个种群B调查图1中的戊和庚的种群密度时,

8、一般用标志重捕法C当丙刚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一段时间内,数量变化如图2中的曲线XD若图2中的曲线Y代表的是该生态系统中丙的数量变化,则c点对应的是图3中的t1时刻,此时丙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解析:选C图1中的戊为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甲和己均为第二营养级,但不是同一个种群;调查戊的种群密度时,应采用样方法;图2中c点时丙的个体数量不再增多,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对应图3中的t2时刻。11.(2011江苏高考)右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_。(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 C 点开始下降

9、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被大量消耗外,还有_、_。(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 D 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解析:(1)图中曲线AB段无乙醇产生,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其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C段有乙醇产生,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2)从C点开始,由于葡萄糖被大量消耗,乙醇含量升高,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培养液的pH下降,致使酵母菌种群数量开始下降。(3)在T1T2时段,一方面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加,另一方面酵母菌细胞无氧呼吸强度迅速增加,致使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的量迅速增加。(4)图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不同时段、多次取样的平均值,若在T3时取样统计其种群数量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可能的原因是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