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 2.0 分 )1.对文章的分析,说得不正确的一项( )A. 运用比喻描写月色,独具匠心,十分精妙,真可谓如诗如画,一个宁静淡雅的境界,真让人心醉神迷。B. 这篇短文, 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透露出作者在遭贬谪中的那种凄 凉、孤寂的特殊心境。C. 这篇随笔性的小品,叙事简洁,写景如绘,而抒情则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 “闲 ” 。D. 本文语言简洁、 准确、 形象, 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 抓住了佳境瞬间最敏感的特征, 以极其少的文字,包罗较多的内容,凝练含蓄。二、文言文阅读
2、(本大题共17 小题,共 255.0 分)2.晋代陶渊明因不满官场的黑暗腐败,愤而辞官回乡,过起了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的生活。本文中,作者也以 “闲人” 自居,这悠闲与陶渊明的一致吗?简述你的理由。3.此文为作者遭贬之后所作,作者此时心情应抑郁才对,可作者却 “欣然起行 ” ,不但措绘了月景,还自诩 “闲人” 。对于作者这种做法,你怎样看待?结合实际谈谈。4.赏析 “月色入户 ”5.你是如何理解文中 “闲人 ” 的含义?作者为何自称 “闲人 ”?6.文中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7.说说课文中哪
3、些语句表现了作者的 “闲 ”?8.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9.此文共分三层,写出层意:第一层,记事,;第二层,写景,;第三层,抒情,。10.闲”的作用和含义作用:含义:11.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13.本文以“ ”为线索,通过“ ”、“ ”、“ ”结构全篇,抒写了作者 14.如积水空明,水中藻、外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4、 藻、外”是指,此句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15.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1)、月色入包()2)、欣然起行()3)、念无与乐者()()4)、相与步于中庭()()5)、水中藻中交横()6)、庭下如积水空明()7)、盖竹柏影也()8)、怀民亦未上)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7.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表达了那两层意思?18.寻张怀民”一句中的 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精选记承天寺夜游同步练习【答案】1. B2.作者自称“闲人” ,流露了抛
5、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其心境是安宁愉悦的,这与陶渊明是一致的,从“欣然起行”中即可看出。或者:作者自称“闲人”既流露了抛却官场烦恼,醉心于自然风物的恬淡闲适,也有因不能为朝廷效力的感伤,其心情是极其复杂的,与陶渊明的心情有细微的差别。3.作者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 “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4.寒夜寂寥, “解衣欲睡” ,这当儿,月光悄悄地进了门。 “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
6、懂得这位迁客的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5.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 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 又有为 " 闲人 " 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没有事情可做,所以他自称“闲人” 。6.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 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 两人”的“闲”。“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闲”。8.(1)想到没有和我一
7、起享乐的人,所以就去承天寺寻找张怀民。(2)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外。(3)哪一夜没有月亮,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9.交待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清;惋惜无人赏月。10.清闲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首先“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能欣赏美景的人,其次“闲人”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11.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2.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
8、遣的特殊心境。13.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念月”、“赏月”、“议月”结构全篇,抒发了作者在贬谪 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4.月光 竹柏影 比喻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16.1) 、门2) 、高兴的样子3)、考虑 和一起4) 、慢慢的走5) 、纵横交错6)
9、 、清明澄澈7) 、原来8) 、入睡9) 、只是 清闲的人罢了17.表达了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 态度。18.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 ,其次, “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和筛选信息能力。要想做好这类题,首先仔细阅读文本,把握中心思想;其次根据题目要求逐项分析理解。 B 项分析有误,文章表达苏轼壮志难酬的苦闷,自解、自慰、自我排遣,同时表现苏轼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故选B。 此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的能
10、力。解答此题在理解作者以“闲人”自居的复杂情感的基础上,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恬淡比较,得出异同即可。3.本题主要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 首先要确定答题的方向, 即总结出文中人物行为的性质,给一个明确的定性。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或品质联系自己的现实生活,将自己的个性化展示出来。阅读理解文章及作者的经历,此时心情虽抑郁,但作者的“欣然起行” “赏月”和自诩闲人,都是苦中作乐,用娱情于景来排遣抑郁。这种做法是值得称赞的,因为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多么抑郁,都应学会苦中作乐,找到生活的希望和乐趣,尽可能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情。因为即使痛苦也是于事无补的。4.此题
11、考查学生赏析文本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描写方法、用词、写作技巧等角度进行赏析,通常的格式是:“用了修辞(手法),写出了,表达了”。结合具体语句具体分析可得, “入户”二字,把月光拟人化,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无聊,主动来与他做伴。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结合作者简介,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可得,作者自称“闲人” ,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 这里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
12、自慰, 又有为 " 闲人 " 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没有事情可做,所以他自称“闲人” 。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结合作者的生平简历及性格特征,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可得,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
13、穷乐趣。7.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就要求学习里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 主要是思考表达问题的能力。 做此类题, 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可得,结尾“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 “念无与乐者”可见其很少有人与他交游往来, “闲” 。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句子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
14、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本题翻译时必须注意重点字词 “念” “空明” “但”等精选的理解。9.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做此类题首先要理清文章思路, 然后提炼要点进行归纳,要做到语言简练。此题解答较为容易,根据题干所给提示概括内容要点即可。10.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词句含义的能力。 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阅读理解文章相关内容可得, “闲”指清闲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 “闲人”指具有情趣雅致,
15、能欣赏美景的人, “闲人”也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的苦闷心境。11.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作者的情感, 一是间接的从诗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其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文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写作的背景理解。阅读理解文章可得,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一句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2.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理解作者的情感, 一是间接的从文中所描写的景物特点上揣摩,理解其心境和情绪,二是抓住文中直接表达情感的句子理解,三是结合写作的背景理解。阅读理解文章可得,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
16、句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线索、内容和主题的把握。一般线索有三种:时间、地点、人物的情感变化。重点看每段的中心句或第一句,分析线索是什么。有时,文章的题目中某个词,并在文章中重复出现,就可能是线索。文章主题是通过结尾句表现出来的,要认真体会分析。认真阅读文本,梳理故事情节把握关键词句可知,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 “念月” 、 “赏月” 、 “议月” 结构全篇, 抒发了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1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章的内容, 尤其是问题出现的语段及附近的语句,理解其描写对象及“
17、藻、荇”所指。阅读理解文章内容可知, “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月光, “藻、荇”是指竹柏影,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的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善于表达自己的理解。做此类题,一要通晓文意,二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作者用“积水空明” 四个字, 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 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 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
18、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 动而愈见其静。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 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16.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理解的能力。 正确理解古文中字词的意思, 是学生学习文言文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学习时一要熟读强记,二要用心关注古文中词语在用法上的变化,学习中注意积累。解答此题注意“户、交横、盖”的理解。17.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散文, 当时, 作者正因 “乌台诗案” 被贬谪到黄州任职。 对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绘,真实的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是全文的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造纸和纸制品行业直播电商战略研究报告
- 公司建筑入股合同样本
- 2025年-四川省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农民摆摊经营合同样本
- 农村建房拆迁合同样本
- 出租创业花园合同样本
- 个人房子赠与合同样本
- 关于高空清洗合同样本
- 书采购配送合同样本
- 修车雇佣合同样本
- 【中考作文指导】乡情类作文精讲 课件(共62张ppt)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
- 区域经理工作手册课件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教学)课件
- 临时用电工程验收记录表
- 向中学生介绍3D打印课件
- 小学三年级诗词大会初赛比赛题目课件
- 带螺纹圆桶注射模设计
- 互联网营销师(直播销售员)三级技能考核卷评分标准
- 新生儿硬肿症-课件
- 大豆油精炼加工工艺
-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复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