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_第1页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_第2页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_第3页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_第4页
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0年8月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Aug.2000边东海,蔡军(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国际金融保险系,河北保定071009摘要:素质教育是高校改革的核心要求,构建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强化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改革现行的学生评价系统,应本着考试与实践、考试与日常评价、笔试与口试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科学的学生评价系统。这将为高校素质教育设立定量标准,既有利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关键词:素质;素质教育;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6378(20000420046204一、高

2、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朱基总理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德育工作,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愈加严格,总体向着科研与应用并重、专业性和复合化兼容的方向发展。因此,改革当前高校应试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核心所在。从广义上说,素质是指个体在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的总称。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沉淀和内化。总之,它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实践在个体

3、上结合的状态与水平。相应地,素质教育是指国家强制的、平等的、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的学校教育活动。它具有全面性、社会性、未来性、创造性等特征。根据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高校教育主要应该作到:(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本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

4、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统一。(三尊重大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四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为他们下一步走向社会就业或向高层次学业发展打下坚实的素质基础。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建立一套客观、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主要表现为如下三点:收稿日期:2000204223作者简介:边东海(1958,男,河北易县人,保定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国际金融保险系,副教授。64(一客观、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是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具体体

5、现,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量化标准。如上所述,学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通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达到此目标,应该制定一些具体量化标准或中介目标,使高校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具备可操作性与可控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便可以满足这一要求,它可以使高校教育在摆脱应试教育影响的同时,对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身心潜能开发和社会发展成果在其身心结构中的积淀水平有一套较为明确的量化标准。(二客观、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有利于高校教育更具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一套客观、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系统可以说既有利于高校教育设定落脚点,同时也有利于高校教育确定出发点,

6、并将发挥其“导向”作用,引导高校教育逐步逼近并达到其教育目标。应该说这套体系的构建,将触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个教育层面,使之与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相适应。由此可见,这套体系的正确构建,会促进高校教育活动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三客观、科学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将有利于调动学生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一个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确认素质教育中全面性与个体化辩证统一于个体学生的特征。它既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各方面尽可能平衡和谐地发展,又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等主体性品质。这样就可帮助每个高校学生明确其在校学习需

7、要达到的受教育标准,且不同特点的学生的标准不完全一致(当然教育工作者应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其标准选择水平。这将对学生发挥强有力且持续的“导向”与“激励”作用,使之克服学习中的“惰性”,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潜能,更便于高校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主动发展为中心,使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三、现有学生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改革设想现有大多数高校的学生评价体系具有单调性、片面性的特征,仍囿于应试教育的影响。该体系主要的仍是期末考试,此外就是教师给学生的一些日常成绩(提问、作业、考勤等,以及毕业前的“综合测评”等内容,这种体系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期末考试的单调性使相当部分学生平时只注意课本

8、内容的背诵,很少思考,更难于发挥其创造性。教师给学生的日常成绩由于比重偏小,且带有一些片面性,学生一般不太重视。毕业前的“综合测试”,主要是对日常考试、学生纪律表现及参与学校活动情况等的大致归纳,在测评中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主观性等问题。这样一套评价系统不能发挥其“导向”与“激励”作用,应当尽快改革。科学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应该是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劳及社会实践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评价,使之具有鲜明、生动和可操作性的特征。(一构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原则笔者认为,这样的一个体系应坚持以下几个结合:1.书面考试与实践评价相结合。我们知道,考试作

9、为检查、评定学生成绩和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具有评定、诊断、反馈、预测和激励等多种功能,是教育测量的工具之一。它对教育乃至社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但也有消极作用,应试教育便是其消极作用怪圈的表现。素质教育并不排斥考试,而是要正确发挥考试的积极作用。这就有必要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引入一系列新的、更为科学的评价机制。其中之一就是对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品德方面,要评价其日常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否乐于助人,尊师敬老,富于奉献精神等。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可以是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也可以是同班同学,总体上应采用公开、民主的方式进行。2.期末考试与日常评价相

10、结合。对学生的74评价若局限于期末考试,一则会形成激励后置,不利于学生日常发展;二则会忽略学生的个体特点,不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因此,对学生的评价应前提,对学生通过日常提问、讨论、作业、小测及出勤考察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发挥学生的专长。平时,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这将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接受教育,最大限度地提高其综合素质。3.笔试与口试相结合。高校学生考试中的笔试可考察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但却忽略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与引导。因此,高校考试应推广笔试与口试结合的做法。这样可以较全面地考察与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我校在国际金融概论课程口试试点工作中发现,开展口试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

11、表达和临场发挥能力,可以使学生脱离开书本,以开阔的思路分析问题,也可为教师提供一种特殊的教学形式。教师如果娴熟掌握书本知识、把握当前专业知识最新动态,就能在组织出题、针对学生回答提问及口试讲评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口试成为教学工作的延续与深入。口试还可指导和训练学生的公关礼仪,要求学生讲普通话,以便更好地与目前人才市场对大学生的要求接轨。4.百分制与等级评价相结合。单纯按照百分制对学生进行考察,排定名次,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心理压力,从而陷入应试教育的怪圈。把百分制与等级分制有机结合,可以适当淡化学生的分数压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之中。5.学校教育与有关社会考试相结合。目前全国性的

12、专业资格考试不少。以金融系统为例,全国有关的社会证书考试有:计算机等级考试,金融英语专业初、中级考试,注册会计师、审计师考试,珠算等级考试等。学校教育应适当与之“接轨”,以便使学校教育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潜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大学生顺利地走向社会。6.对学生常规全面评价与专项特长评价相结合。加强素质教育,要尽可能地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平衡、和谐地发展,但也要兼顾特长。学校要鼓励学生有一技或几技之长,使之成为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学生,将更有利于社会的需要与发展。为此,学校教育应把全面常规评价与专项特长评价结合起来,后者主要应通过因材施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以及颁发证书等形式来体现。(二学生综合

13、素质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应包括对德智体美劳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评价内容。1.德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政治理论水平的评价。对政治及品德教育课程,运用期末考试与日常学习状况评价结合的方式,由教师进行评价。宜采用百分制。(2思想品德表现的评价,运用实践评价的方式。考察内容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乐于助人,争做好事等。可采取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评价及同学互评的方法评价。宜采用等级分制,等级划分可在评价打分的基础上按平均得分85分以上为优,75分84分为良,60分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进行。2.智育评价的内容与方法(1专业

14、理论水平。一般课程宜采用期末考试与日常学习状况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对实务性课程,如金融高校的证券投资学、会计学、国际金融等课程,可结合证券、外汇模拟市场及模拟会计操作室的活动,使书面考试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对专业基础理论课,本着“厚基础”的原则,宜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上述评价宜采用百分制,并有机地穿插一些等级分制。(2外语水平。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外语四、六级考试,以及目前金融部门的“金融专业英语证书”考试。(3计算机应用能力。要采用考试与实践评价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计算机理论水平与上机操作能力。一方面要注意发现那些计算机特长生;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参与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3.体育评

15、价内容与方法。首先是对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的考察;其次是对学生体育达标的考察;第三是注意发现特长生。上述内容应84采用百分制与等级分制结合的方式进行。4.美育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内容是对学生的影视、音乐、美术等审美欣赏能力的评价。评价方法可以是通过学生的书面评论或讨论等方式进行,可结合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采用等级分制。同时要注意发现和培养特长生。5.劳动评价内容与方法。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参加社会劳动、校内劳动及班组值日等的劳动态度及劳动技能。亦采用实践评价,等级分制。6.社会实践评价内容与方法。内容是对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调查,参加志愿者活动,参加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专题社会调查及学生实习等的评价

16、。宜采用等级分制,并注意结合采用颁发证书来鼓励的方式开展。参考文献1查有梁等.教育人才素质研究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1.2戚建庄等.素质教育研究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N.人民日报,199926217(1.4王瑛.我省今年教育改革有大动作N.河北日报,200023211(2.责任编辑杨凤英Thinking on Setting up the Evalu ation Systemon Comprehensive Q u ality of the U niversity StudentsBIAN Dong2hai,CAI

17、Jun(International Finance and Insurance Department,Baoding Finance College,Baoding071009,ChinaAbstract:All2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is the key requirement of university reform and set2 ting up a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on university student comprehensive quality is the key link of strengthen

18、ing the all2round development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Therefore,its necessary to reform the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and set up scientific evaluation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com2 bining the examination with the practice,daily evaluation and oral test of students and so on.This will establish the quantitative standards for university quality education.Its beneficial to 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