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_第1页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_第2页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_第3页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_第4页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和研究进展            作者:佚名时间:2007-11-24 15:48:00                     摘要:本文简述了室内颗粒物的来源,总结了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国际上

2、关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特别对颗粒物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穿透因子的研究进行了较深入系统地分析,提出了穿透因子存在差异的可能原因和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对国内的室内颗粒物浓度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颗粒物 室内颗粒物浓度 穿透因子 沉降  0 引言    最近,室内空气品质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减少室内污染物水平,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就是引入更多的室外新鲜空气。然而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即使一般情况下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较低,而且在国家相关标准的允许范围之内,人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与该浓度水平仍然

3、存在显著相关性13;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中,人们几乎90%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4。由此可以推知,从室外迁移进入室内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有着重大影响。大量关于室内外颗粒物污染物关系的研究表明,迁移进入室内环境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水平与室外颗粒物浓度水平处在同一数量级5。因此可以认为,室内环境即便不是最重要的,也是相当重要的大气颗粒物暴露场所。    室内环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颗粒物又是影响室内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给人们的健康产生了相当不利影响。因此,国外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开始了对颗粒物的研究,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及其影响因素也就成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及课题。研究

4、这个问题有利于了解颗粒物的影响因素,促进人们采取有利措施,改善室内空气品质,降低和避免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综述了影响室内环境中颗粒物浓度的各因素以及国际上对影响室内颗粒物浓度因素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进展,希望有利于推动国内在该方面研究和发展。1 影响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因素    空气悬浮颗粒物是空气中固体颗粒和液滴的混合物。颗粒物重要的物理特征包括颗粒数密度和颗粒数密度分布、质量浓度和质量浓度分布、吸湿性、挥发性、带电性及单个颗粒的表面积和形状6。其中,粒径是决定颗粒物空气动力学特性的重要参数,颗粒物在空气中的迁移特性就取决于粒径。在颗粒物研究中,一般

5、假设颗粒物为球形,常用空气动力学直径(da)来表示颗粒物的大小,其粒径范围为0.001100微米7。其中,空气动力学直径是指在空气中与被研究颗粒物具有相同的沉降速度,密度为1g/cm3的球形颗粒的直径8。    粒径不同,颗粒物进入人体的部位就不同,其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也就不同。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由于惯性作用易被鼻腔与呼吸道黏液排除,因此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是可吸入颗粒物(da10微米)。其中,粗颗粒物(2.5微米da10微米)一般沉积在支气管部位,并可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与心肺功能障碍有关的疾病。粗颗粒物主要由机械过程产生,如建筑施工、道路扬尘等,一般

6、由Si、Fe、Al、Na、Ca、Mg等30余种元素组成;细颗粒(da2.5微米,PM2.5)则可能沉积到肺叶,尤其事呼吸细支气管及肺泡。细颗粒物主要由燃烧过程产生,如汽车尾气、电厂废气、木材燃烧、工业生产以及柴油机等,往往含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炭黑等。当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挥发性有机物等燃烧产物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时,也可能生成极细颗粒(da 0.1微米)。    1.1 室内颗粒物的来源     颗粒物的化学组成对人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决定了其对人体呼吸道或人体本身可能产生的危害及危害程度。然而,目前关于影

7、响人体健康的颗粒物的化合物成分及其尺寸范围都还没定论。因此有必要分析对颗粒物的来源进行分析。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做了大量关于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大规模现场测试和研究。所有研究都发现,烟草烟雾是室内环境中细颗粒的主要来源6;烹调是室内另一种重要的颗粒污染源,尤其是粗颗粒的重要来源;室内活动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也很大,如吸尘打扫、走动和小孩的玩耍等对室内颗粒浓度也有重大影响,但其贡献率相比则要小得多9。另外,还有7-26%的室内颗粒物不能解释其来源10。12。所以从室外迁移进入室内的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影响有重大影响。  

8、60; 总的来说,室内环境中的悬浮颗粒物可能来自室外污染源(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也可能来自室内污染源(抽烟、壁炉、烹调、吸尘打扫等室内活动引起的颗粒物重新悬浮等)。    1.2 影响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因素    影响颗粒物浓度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都不相同。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如下:建筑物所采用的通风方式,使用过滤器的情况及其效率,颗粒物的凝结、相变及相互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颗粒物,颗粒物的渗透与其自身的沉降,室内污染源散发出的颗粒等等。    

9、建筑物的通风方式有三种:机械通风、自然通风和渗透。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都是人们有意识的通风,而渗透风则是不受人控制的、通过建筑围护结构的缝隙和裂缝进入室内的。通风方式不同,则房间的换气速度就不同,随空气进出室内的颗粒物及其浓度也就不同。对没有空调器的住宅,室外空气中的细颗粒对建筑围护结构的渗透率达70%;而对有空调器的住宅,平均渗透率也有30%13。此外,室内空气流通速度的差异,也会影响颗粒物在室内的沉降速度。    颗粒物的沉降是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减少的主要方式之一。颗粒物既可以在空气渗透到室内的过程中沉降在建筑围护结构和通风系统上,也可以直接沉降在室内墙

10、壁和其他物体表面上。不同条件下的颗粒物沉积速度也不相同。室内气流速度、家具装饰情况、物体表面粗糙度、物体表面与气流之间的温差以及颗粒物的种类和大小等都会对颗粒物的沉积速度产生影响。    颗粒物沉降机理主要有惯性碰撞、重力沉降和布朗扩散三种方式。惯性碰撞是指在气流流线发生弯曲,颗粒物由于惯性,不随流线的弯曲而沉降在物体表面。随着颗粒物直径的增大和气流速度的增加,惯性沉降作用就越明显;重力沉降则是由于重力影响,颗粒物有一定的沉降速度,颗粒物的轨迹也就偏离了气体流线,从而接触到物体表面而沉降8。重力沉降和惯性撞击则是1.0微米以上颗粒物沉积的主要因素;布朗扩

11、散是由于布朗运动,颗粒物的运动轨迹不与气体流线一致,而从气流中扩散到物体上,并沉降在物体表面。颗粒物直径越小,布朗运动越显著,扩散沉降的效率也就越大。布朗扩散是决定0.1微米以下颗粒物沉积速度的主要因素。    室内颗粒物污染源作为室内颗粒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贡献相当大。而且,室内污染源通常都是短暂的、间歇性的,导致室内颗粒物浓度波动很大。室内活动如抽烟、烹调以及其它的燃烧现象直接产生颗粒物,而走动、打扫和小孩的玩耍等会引起颗粒物重新悬浮。国外学者用不同的方法研究了各污染源对室内颗粒物粒度分布的影响,发现极细颗粒和粗颗粒主要是由室内活动产

12、生。而文献14通过测试也发现,打扫会增加PM2.5的浓度。此外,气象条件也会影响颗粒物在室内环境中的浓度。气象条件则会改变换气速度,并且会随着时间而变化。    另外,是否采用过滤器对颗粒物的影响很大。使用过滤器大大地减少了某个范围的颗粒物的浓度,而过滤器的效率则决定了通过过滤器的颗粒物的粒径大小和数量。2 国际上的研究进展    由于人类生命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室内(住宅、办公    室或商场内等)度过的,室内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最为密切,室内成为人类颗粒物暴露的最主要场所15

13、。但是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费时费力,而且费用昂贵,甚至在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室内环境也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尽管世界各国都建立了大气环境监测网络,但没有国家建立室内环境监测网络,而几乎所有的流行病学研究也都是以室外固定的环境监测点测量的数据作为标准暴露值的。所以确定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关注的研究课题。影响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关系的主要参数是颗粒物通过围护结构的穿透因子,国际上对此展开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国际上该方面研究的进展。    2.1 研究所采用的模型框架    目前,国际上主要采用质量平衡模型来

14、研究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关系,认为室内环境中的悬浮颗粒物的浓度是室外颗粒物进入和离开室内空气的速度和颗粒物在环境中消除、转变及重新散发等速度之间的平衡。一般而言,质量平衡方程表示容积为V的建筑在时间t内的室内颗粒物浓度Ci的变化,可以表示如下16:进入建筑的室外颗粒物的质量 离开建筑的室内颗粒物的质量 由于沉积、过滤和化学转变等消除的颗粒物质量             重新悬浮、化学转变和室内污染源等增加的颗粒物质量     &#

15、160;     2.2 关于穿透因子p的研究    基于上述质量平衡模型框架,国外很多研究者都建立了各自的模型来研究室内外颗粒物的浓度变化。虽然模型各有差异,但是所采用的模型的假设和主要参数都是基本相同的,都假设颗粒物之间的化学反应缓慢,颗粒物的凝结、相变以及相互转变可以忽略;都认为颗粒物的浓度变化与换气次数、颗粒物的穿透因子p以及颗粒物的沉积率等显著相关。    换气次数影响着颗粒物在室内外流通,一般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目前都是采用示踪气体(如SF6或CO2)来进

16、行测量。沉降是减少颗粒物的重要方式,目前有很多关于颗粒物沉积率的实验数据和众多的理论模型。然而沉积率对环境条件和颗粒物特性,如室内气流状况、室内陈设品的数量和种类、房间内表面面积与容积之比、空气与物体表面温差及颗粒物稳定性等因素高度敏感,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测得的沉积率存在很大的差异。    穿透因子p定义为渗透风穿过建筑围护结构后的颗粒物浓度与穿透前的浓度比值17,表征颗粒物穿透建筑围护结构的能力。国外已经针对不同情况下的穿透因子p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在早期主要采用实验研究的方式,并且普遍认为颗粒物

17、在室内的沉积率相对于换气速度来说很小,在模型中假设可以忽略沉积率,没有同时测量换气速度和沉积速度。这样在没有室内污染源和室内活动的情况下,就把穿透因子等同于室内外悬浮颗粒物浓度的比值。在没有考虑颗粒物在室内沉积的情况下,文献18中通过实验发现,建筑围护结构对空气动力学直径为2微米的孢子没有过滤作用;文献12认为颗粒物的穿透因子为0.7;文献19得到的亚微颗粒的穿透因子为0.4,对超细颗粒穿透因子为0.2。232425。    Mosley等人在实验仓内测量了单分散相颗粒物对狭窄的水平裂缝(高0.508mm,深102 mm,宽433 mm)的穿透因子,得到

18、了不同压差下2微米和5微米的颗粒物的穿透因子,2微米的为0.020.90,5微米的颗粒也始终都小于126。 De-Ling Liu和Nazaroff利用实验仓模拟了颗粒物通过窗户的穿透因子,发现0.23微米的颗粒物可以有效地通过窗户缝隙进入室内,而其它粒径的颗粒物则绝大部分被围护结构过滤掉了27。3 讨论和建议    从以上论述中可以看出,尽管大量的实验和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颗粒物的穿透因子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不同研究人员得到的结果存在很大差异。出现这些差异,一方面是因为房屋和实验条件不同;另一方面,因为穿透因子并不能通过测量直接得到,而是根据质量平衡

19、模型计算出来,主要以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和实验或模拟得到的沉积率作为模型参数,导致穿透因子对沉积率有很强的依赖性。而这两个物理参数通常是同一个数量级,并且几乎是同时作用于颗粒物的。因此,得到沉积率的方法对穿透因子的影响非常大。而换气速度也同时影响着所测得的沉积率,所以沉积率和穿透因子是相互关联的。如果没有更科学的测量方法或技术来有效地分离沉积率和穿透因子对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要得到准确的颗粒物的沉积效率,就有必要在所采用的模型中引入一个合适的相关性系数,从而使不同的研究得到一致的结论。由于大部分的研究都没有考虑沉积率对穿透因子影响,目前还不能确定两者的相关性系数的范围。  &

20、#160; 由于模型所关注的是建筑围护结构对颗粒物的过滤作用,所以考虑的是只存在渗透风时室内颗粒物的浓度变化。而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改善室内空气品质,很多时候都采用了HVAC系统或自然通风。采用自然通风时,无论是在室内环境中还是在穿透建筑围护结构过程,沉降仍是颗粒物减少的主要方式,而换气速度的改变导致室内空气流速改变,从而沉降速度也随之变化。而且采用自然通风使大量颗粒物未经围护结构的过滤直接进入室内,使围护结构对颗粒物的过滤作用大大减弱。由于我们最终关心的是人们所处的室内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不是在只有渗透风的特殊环境,所以在模型中还应该考虑自然通风或HVAC系统等因素的

21、影响。4 结论   &nbs于同一数量级。由于没有条件直接对室内环境进行监测,因此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根据室外监测数据和其它相关情况来预测室内颗粒物浓度和粒径分布将可能是一种好的研究途径。而对穿透因子和沉积率的研究是这种预测方法的关键之所在。根据预测出的室内颗粒物污染状况,就可以制定出科学的控制策略和控制标准及合理有效的控制方法,改善室内空气品质,从而减轻室内环境中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参考文献    1 Pope C. A., Bates D. V., Raizenne M. E. Health effects

22、of particulate air pollution: time for reassessment?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1995, 103: 472-480    2 Dockery D. W., Pope C. A., Xu X. P., et al.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ir pollution and mortality in six United-States citiesJ.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3, 329

23、: 1753-1759    3 边归国. 影响人类健康的可呼吸性和可吸入性颗粒物的研究近况J. 福建环境, 2003, 20(3): 43-45    4 Thatcher T. L., Lunden M. M., Revzan K. L., et al. A concentration rebound method for measuring particle penetration and deposition in the indoor environmentJ. Aerosol Science and T

24、echnology, 2003, 37: 847-864    5 Thatcher T. L., Lai A. C. K. Rosa Moreno-Jackson, et al. Effects of room furnishings and air speed on particle deposition rates indoor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2, 36: 1811-1819    6 熊志明, 张国强, 彭建国, 等. 大气可吸入颗粒物对IAQ的影响研究进展J

25、.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4(2): 32-36    7 Liu De-Ling, Nazaroff William W. Modeling pollutant penetration across building envelop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2001, 35: 4451-4462    8 理查特·丹尼斯美. 气溶胶手册M. 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8    9 Ozkaynak H., Xue J., Weker

26、 R., et al. The Particle TEAM (PTEAM) study: analysis of the dataR. Contract # 68-02-4544. North Carolina: US EPA. Draft Final Report(), 1993    10 Wallace L. Indoor particles: a reviewJ. Journal of the Air and Waste Management Association, 1996, 46: 98-126    

27、;11 Koutrakis P., Briggs S. L. K. Source apportionment of indoor aerosols in Suffolk and Onondaga CountiesJ. New York.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2, 26: 521-527    12 Ozkaynak H., Xue J., Spengler J., et al. Personal exposure to airborne particles and metals: results

28、from the Particle TEAM Study in Riverside, CAJ. Journal of Exposure Analysis and Environment Epidemiology, 1996, 6(1):57-78    13 Dockery D. W., Spengler J. D. Indoor-outdoor relationship of respirable sulfates and particlesJ.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1981, 15: 335-343    14 刘阳生, 陈睿, 沈兴兴 等. 北京冬季室内空气中TSP,PM10,PM2.5和PM1污染研究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03, 11(3): 255-265    15 Riley W. J., McKone T. E., Lai A. C. K., et al. Indoor particulate matter of outdoor origin: importance of size-dependent removal mechanismsJ. Environmental Scien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