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醛和酮_第1页
第12章 醛和酮_第2页
第12章 醛和酮_第3页
第12章 醛和酮_第4页
第12章 醛和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12章章 醛和酮醛和酮(Aldehydes and Ketones) 目录目录 12.1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12.5 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醛和酮亲核加成反应的反应机理 12.1.1 醛、酮的分类醛、酮的分类 12.5.1 简单亲核加成反应简单亲核加成反应 12.1.2.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 12.5.2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缩合与氨的衍生物的加成缩合 12.5.3 Wittig反应的机理反应的机理 12.2 羰基的结构羰基的结构 12.6 醛和酮的制备醛和酮的制备12.3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性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性 12.6.1 醇的氧化或脱氢醇的

2、氧化或脱氢 12.3.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12.6.2 偕二卤代烃水解偕二卤代烃水解 12.3.2 光谱特性光谱特性 12.6.3 羧酸衍生物的还原羧酸衍生物的还原 12.6.4 羰基合成反应羰基合成反应 12.4 醛和酮的反应醛和酮的反应 12.6.5 芳环的甲酰化反应芳环的甲酰化反应 12.4.1 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 12.6.6芳环碳的氧化反应芳环碳的氧化反应 12.4.2 氧化和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12.4.3 -氢原子的反应氢原子的反应 12.7 不饱和羰基化合物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12.7.1 乙烯酮乙烯酮 12.7.2 a, 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特性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

3、特性 概概 述述 醛醛和和酮酮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的分子中都含有羰基(C=OC=O)。)。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的化合物是酮,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烃基的化合物是酮,酮的官能团又叫酮基;酮的官能团又叫酮基;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氢原子或连有一个氢羰基的碳原子上连有两个氢原子或连有一个氢原子和一个烃基的化合物是醛原子和一个烃基的化合物是醛 C OHHC OHRC ORRC O甲醛酮 (RCOR)羰基醛(RCHO)formaldehydealdehydeketonecarbonyl12.1 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醛和酮的分类和命名 12.1.1 醛、酮的分类醛、酮的分类 (1)(1)根据与根据与羰

4、基相连的烃基不同羰基相连的烃基不同而分为而分为脂肪脂肪 族醛酮族醛酮、脂环族醛酮脂环族醛酮和和芳香族醛酮芳香族醛酮。(2)(2)根据根据烃基是否饱和烃基是否饱和而分为而分为饱和醛酮饱和醛酮和和不不 饱和醛酮饱和醛酮。(3)(3)根据根据分子中所含羰基的数目分子中所含羰基的数目分为分为一元醛一元醛 酮酮、二元醛酮二元醛酮等。等。12.1.2.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 1 1)以含有)以含有羰基羰基的的最长碳链最长碳链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主链中为主链,支链作为取代基,主链中碳碳原子的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原子的编号从靠近羰基的一端开始。 脂肪族醛酮脂肪族醛酮2 2)醛基醛基总在链端总在链端

5、,不需标明其位次不需标明其位次,但命名,但命名酮时必须标明酮时必须标明羰基的位次羰基的位次。 CH3CHOCH3CHCH2CHOCH3H2C=CHCH2CH2CHOCH3COCH3CH3CCH2CH3乙醛3-甲基丁醛4-戊烯醛丙酮丁酮3-methylbutanal4-pentenalpropanone2-butanoneOethanal12.1.2.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 芳香族醛酮芳香族醛酮常把脂链作为主链,芳环作为取代基。常把脂链作为主链,芳环作为取代基。C6H5CHCHOCH3COCH3ClCCH3O2-苯苯基基丙丙醛醛1-苯苯基基-1-乙乙酮酮对对氯氯苯苯乙乙酮酮苯苯乙乙酮酮2-p

6、henylpropanal1-phenylethanone 1-(4-chlorophenyl)ethanone12.1.2.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 脂环族醛酮脂环族醛酮脂肪酮的脂肪酮的羰基在环内羰基在环内,称为,称为环某酮环某酮,如羰基在,如羰基在环外环外,则将环,则将环当作取代基当作取代基; OCH3H3CCH3CHOCOCH2CHOH3CH2C3-甲基环戊酮3,3-二甲基环己基甲醛3-氧代戊醛3-methylcyclopentanone3,3-dimethylcyclohexanecarbaldehyde3-oxopentanal芳香族醛酮芳香族醛酮命名醛酮时,以醛为母体,将酮的羰基

7、氧原子命名醛酮时,以醛为母体,将酮的羰基氧原子作为取代基,用作为取代基,用“氧代氧代”二字表示。二字表示。 12.1.2.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 注意注意主链中碳原子的位次主链中碳原子的位次也用希腊字母也用希腊字母 , ,表示表示。CCCCCOH CCCCO C CC 用希腊字母标记的方法,在用希腊字母标记的方法,在不饱和醛不饱和醛、酮及二醛酮及二醛、二二酮酮中应用较多。中应用较多。12.1.2. 醛、酮的命名醛、酮的命名 习惯命名法习惯命名法按照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的名称命名按照羰基所连的两个烃基的名称命名CH3CH2COCH3COCH3甲基乙基甲酮甲基苯基酮ethyl methyl ke

8、tonemethyl phenyl ketone 含羰基的取代基含羰基的取代基问题问题12.1烷烷酰酰基基ROHOH3CO甲甲酰酰基基乙乙酰酰基基n 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连,由羰基中,碳和氧以双键相连,由一个一个键键和和一个一个键键组成。组成。12.2 羰基的结构羰基的结构 酮C=O键烯键长键能C=C键745 KJ / mol611 KJ / mol0.123 nm (1.23 )A0.134 nm (1.34 )ACORR. .120120(H)n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碳氧双键之间由于氧原子的电负性比碳原子大,碳氧双键之间的电子云强烈地偏向氧原子一边。的电子云强烈地偏向氧原子一边。

9、n羰基是个极性基团,羰基是个极性基团,具有偶极矩,具有偶极矩,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是极性分子。是极性分子。12.2 羰基的结构羰基的结构 COCO亲电性的亲核性和碱性的COHH+7.5710-30C.mn室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室温下除甲醛是气体外,C C1212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以下的醛、酮都是液体。高级醛、酮是固体。高级醛、酮是固体。n 低级醛带有刺鼻的气味,中级醛(低级醛带有刺鼻的气味,中级醛( C C8 8 C C1313 )有有果香味。果香味。w 一般一般低级醛、酮的沸点比相应分子质量相近低级醛、酮的沸点比相应分子质量相近w 的醇低得多的醇低得多(因为醛、酮本身分子之间不能因为醛、酮

10、本身分子之间不能 形成氢键形成氢键)。)。12.3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性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和光谱特性 12.3.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w 一般一般低级醛、酮在水中有相当大得溶低级醛、酮在水中有相当大得溶解度解度。醛、酮都能溶于有机溶剂。醛、酮都能溶于有机溶剂。CRROOHH+CHROOHH+12.3.1 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w 脂肪脂肪醛、酮的相对密度小于醛、酮的相对密度小于1 1,芳香醛、芳香醛、酮的相对密度大于酮的相对密度大于1 1. .表表12-1 一元醛、酮的物理性质一元醛、酮的物理性质 名称名称熔点熔点/C沸点沸点/C溶解度溶解度/(g/100 gH2O)名称名称熔点熔点/C沸点沸

11、点/C溶解度溶解度/(g/100 gH2O)甲醛甲醛-92-215.5丙酮丙酮-9556乙醛乙醛-121212-丁酮丁酮-868026丙醛丙醛-8149202-戊酮戊酮-781025.5丁醛丁醛-977572-己酮己酮-571271.6戊醛戊醛-91103微溶微溶2-庚酮庚酮-361511.4丙烯醛丙烯醛-885330环己酮环己酮-31157152-丁烯丁烯醛醛-7710418苯乙酮苯乙酮212020.5苯甲醛苯甲醛-561790.31.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 (IR) 1)C=O的伸缩振动,在的伸缩振动,在1710 cm-1附近较窄的区域内以一附近较窄的区域内以一个很强的吸收谱带出现个很强的吸收

12、谱带出现 。 2)开链的烷酮和环烷酮的吸收大约在开链的烷酮和环烷酮的吸收大约在1715 cm-1。 3)醛中醛中显示有一组显示有一组2710 cm-1和和2810 cm-1附近的两个低频附近的两个低频的的C-H伸缩振动吸收。伸缩振动吸收。12.3.2 光谱特性光谱特性 ORR1710 cm-1OHR1710 cm-12710 cm-1, 2810 cm-1醛醛 1. 红外光谱红外光谱 (IR)1)当羰基当羰基与烯烃或苯的与烯烃或苯的体系共轭体系共轭,降低了羰基,降低了羰基键上的电键上的电子密度,子密度,使羰基的振动频率下降使羰基的振动频率下降3040 cm-1。 2)环酮环酮相反果,在三、四、

13、五、六元环酮上的羰基,伸缩相反果,在三、四、五、六元环酮上的羰基,伸缩振振动频率增加动频率增加.12.3.2 光谱特性光谱特性 CH3OHOOO苯乙酮2-丁烯醛环戊酮环丙酮1685 cm-11690 cm-11745 cm-11815 cm-1 1H NMR谱和谱和13C NMR谱谱 在在NMR谱中,谱中,醛基质子和羰基碳表现出很强的去屏蔽醛基质子和羰基碳表现出很强的去屏蔽 化效应化效应。 1)在)在1H NMR谱中,谱中,醛醛类化合物中与羰基相连的氢的特征类化合物中与羰基相连的氢的特征 吸收峰出现在极低的低场,吸收峰出现在极低的低场,=910 ppm。 2)羰基的吸电子效应,使与羰基直接相连

14、的碳原子上的)羰基的吸电子效应,使与羰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 质子也产生一定的去屏蔽效应,质子也产生一定的去屏蔽效应,羰基羰基-质子的化学位质子的化学位 移值移值 = 2.02.9 ppm。RCH2CHO 2.5 9.8 ppm醛RCHCCH3O 2.6 2.0 ppmR酮 1H NMR谱和谱和13C NMR谱谱 在在13C NMR谱中,羰基碳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比烯烃谱中,羰基碳的特征吸收峰出现在比烯烃sp2碳碳更低场,更低场,化学位移(化学位移()值约为)值约为200 ppm。部分原因是羰基碳与部分原因是羰基碳与强电负性的氧原子直接相连。与离羰基距离较远的碳相比,强电负性的氧原子直接相连。与

15、离羰基距离较远的碳相比,羰羰基直接相连的碳也相对去屏蔽化基直接相连的碳也相对去屏蔽化。 = 31.2199.6 ppm乙乙醛醛H3C CHOCH3CH2CH = 5.236.7201.8 ppm丙丙醛醛CH3COCH2CH2CH3 = 29.3206.645.2 17.5 13.5 ppm2-戊戊酮酮O图图12-3 丙醛的丙醛的1H NMR谱图谱图图图12-4 苯乙酮的苯乙酮的1H NMR谱图谱图 3.紫外光谱紫外光谱 (UV) 羰基的紫外光谱特征由其氧原子的非键孤对电子的羰基的紫外光谱特征由其氧原子的非键孤对电子的n*和和*跃迁引起。跃迁引起。例例1:在环己烷中丙酮的:在环己烷中丙酮的n*跃

16、迁峰出现在跃迁峰出现在280 nm (=15)。相应的相应的*跃迁吸收在跃迁吸收在190 nm (=1100)。若羰基与碳碳双。若羰基与碳碳双键共轭,吸收波长向长波位移。键共轭,吸收波长向长波位移。例例2: 3-丁烯丁烯-2酮,酮,CH2=CHCOCH3有两个吸收峰,分别在有两个吸收峰,分别在324 nm (=24,n*) 和和219 nm (=3600, *)。 问题问题12.112.2 醛和酮的反应醛和酮的反应 醛和酮的分子中都含有醛和酮的分子中都含有活泼的羰基活泼的羰基,在羰基中由于,在羰基中由于键的键的极化,使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碳原子上带有部分正极化,使氧原子带有部分负电荷,碳原子

17、上带有部分正电荷。电荷。亲核试剂易进攻羰基碳亲核试剂易进攻羰基碳,键断裂,生成两个键断裂,生成两个键键,因此,醛和酮的主要反应是,因此,醛和酮的主要反应是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受羰基的影响,与羰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受羰基的影响,与羰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氢原子 较活泼较活泼,具有一定的酸性具有一定的酸性,可发生,可发生卤代卤代,卤仿卤仿和和羟醛缩羟醛缩 合合反应等。反应等。羰基还易发生一系列的羰基还易发生一系列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12.2 醛和酮的反应醛和酮的反应 CO+CHCOR(H) 碳碳酸酸性性氢氢亲亲核核进进攻攻亲亲电电进进攻攻醛醛的的反反应应1.1.与氢氰酸加成

18、与氢氰酸加成n 氰化氢能与氰化氢能与醛醛及及大多数脂肪族酮大多数脂肪族酮发生加成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生成羟基腈羟基腈(即氰醇)。(即氰醇)。CORH(R)+HCNCRH(R)OHCN注:注:醛醛、脂肪族甲基酮脂肪族甲基酮和和八个碳以下的环酮均可发生八个碳以下的环酮均可发生此此反应。反应。ArCOR反应产率低,反应产率低,ArCOAr几乎不反应。几乎不反应。羟基腈羟基腈12.4.1 亲核加成反应亲核加成反应(Nucleophilic Addition) n 丙酮反应很慢,可丙酮反应很慢,可在反应物中在反应物中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加入一些氢氧化钠溶液,则反应可加速溶液,则反应可加速。若加入一些酸,

19、则反应更。若加入一些酸,则反应更慢。慢。HCN CN -+H+H+OH+- H+H3COCH3CNs sl lo ow wH3COCH3CN+ H+H3COHCH3CNw 氰化氢有剧毒氰化氢有剧毒,且挥发性大故反应时不直接,且挥发性大故反应时不直接用用HCNHCN,而是用,而是用无机酸和氰化钠反应无机酸和氰化钠反应。 -羟基腈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n -羟基腈可转变为多种化合物,是一种重羟基腈可转变为多种化合物,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要的中间体(CH3)2CCNOHCH2=CCNCH3(CH3)2CCOOHOH(CH3)2CCH2NH2OH- HOHH2OH2.2.与亚硫酸氢钠加成与亚硫酸氢钠加成n

20、大多数醛大多数醛和和脂肪族甲基酮脂肪族甲基酮能与能与NaHSO3发生加成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生成生成结晶的加成物,即结晶的加成物,即羟基磺酸钠羟基磺酸钠。注:注:因为因为HSOHSO4 4体积相当大,所以羰基碳上所连的基体积相当大,所以羰基碳上所连的基团越小,反应越容易进行,因此团越小,反应越容易进行,因此非甲基酮一般难于非甲基酮一般难于和亚硫酸氢钠加成和亚硫酸氢钠加成。C O(CH3) HR+C(CH3) HRSO3HONa+C(CH3) HRSO3NaOHSOO-Na+HOn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羟基磺酸钠易溶于水,但不溶于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溶液中氢钠溶液中。将醛、酮与过量

21、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将醛、酮与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40%40%)混合在一起,醛和甲基酮很快就会有结晶析出)混合在一起,醛和甲基酮很快就会有结晶析出。可用来鉴别醛、可用来鉴别醛、脂肪族甲基酮脂肪族甲基酮和和八个碳以下的环酮八个碳以下的环酮v反应历程反应历程+RCOHslowOHSOONaRCONaHOHSOORCOHHONaSOO注:注:HSOHSO3 3离子的亲核性与离子的亲核性与CNCN相近。相近。 -羟基磺酸钠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n该该反应可逆反应可逆,在产物中,在产物中加入稀酸或稀碱加入稀酸或稀碱,可使亚硫酸钠,可使亚硫酸钠分解而除去,分解而除去,得到原来的醛或酮得到原来的醛或酮,可

22、利用此性质,可利用此性质分离或分离或提纯醛、酮提纯醛、酮。n将将-羟基磺酸钠羟基磺酸钠与与NaCNNaCN作用作用,则磺基可被氰基取代,则磺基可被氰基取代,生生成成-羟腈羟腈,且产率较好。用此法可避免剧毒的氰化氢制,且产率较好。用此法可避免剧毒的氰化氢制备备-羟腈(腈醇),羟腈(腈醇), -羟腈水解可生成羟腈水解可生成-羟基酸羟基酸CH3CH2CH2CHOCH3CH2CH2CHOHCNNaHSO3CH3CH2CH2CHSO3NaOHNaCNH2OHClCH3CH2CH2CHOHCOOH3. 与醇加成与醇加成n 将醛溶解在无水醇中,通入将醛溶解在无水醇中,通入HClHCl气体或加入其气体或加入其

23、他无水强酸,则在酸催化下,他无水强酸,则在酸催化下,醛醛能能与一分子醇与一分子醇加成,生成加成,生成半缩醛半缩醛,它不稳定,可以,它不稳定,可以与另一分子与另一分子醇进一步缩合,生成醇进一步缩合,生成缩醛缩醛。 RCHO + ROHHClRCHOROHRCHO + 2ROHHClRCHOROR半缩醛半缩醛缩醛缩醛第一步第一步,羰基的质子化羰基的质子化。其结果使带正电的其结果使带正电的氧电负性更大,从而氧电负性更大,从而更增加了羰基碳原子更增加了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的正电性,使它,使它更容易受亲核试剂的进攻更容易受亲核试剂的进攻。v反应历程:反应历程:CHH3CO+ H+快CHH3COHCHH3C

24、OHCHH3COH+ HOCH3慢慢H3CCOHHOCH3H-H+H3CCOHHOCH3第二步第二步,亲核性较弱的,亲核性较弱的醇分子对质子化羰基的加醇分子对质子化羰基的加成成,然后失去一个质子,而生成半缩醛。,然后失去一个质子,而生成半缩醛。决定决定速度的是亲核试剂进攻的一步。速度的是亲核试剂进攻的一步。v反应历程反应历程:n半缩醛半缩醛在酸性催化剂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失去一分子水,作用下,可以失去一分子水,形成碳正离子,然后再与另一分子醇作用,最后形成碳正离子,然后再与另一分子醇作用,最后生生成稳定的缩醛成稳定的缩醛。H+CH3-H+H3CCOHHOCH3H3CCOH2HOCH3-H2

25、O+H2OH3CCHOCH3HOH3CCOCH3HOCH3HH3CCOCH3HOCH3乙醛缩二甲醇乙醛缩二甲醇v反应历程:反应历程:CH3COCH3OCH3H+ H2OH+CH2CHO + 2CH2OHv缩醛的性质:缩醛的性质:w 在酸的存在下,缩醛在酸的存在下,缩醛可以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可以水解成原来的醛和醇。这点缩醛与醚不同。这点缩醛与醚不同。w 缩醛可以看作同碳二元醇的双醚,缩醛可以看作同碳二元醇的双醚,对碱及氧化剂对碱及氧化剂都相当稳定都相当稳定。用途:用途:有机合成中利用缩醛的生成和水解有机合成中利用缩醛的生成和水解来保护醛基来保护醛基。n用二元醇和醛生成用二元醇和醛生成环状缩醛环状

26、缩醛。CRHO+CH2CH2HOHOH+CRHCH2CH2OO+ H2Ov环状缩醛、缩酮的生成:环状缩醛、缩酮的生成:H+H2OOCOC2H5OHOCH2CH2OHCOC2H5OOOLiAlH4CH2OHOOCH2OHOHOCH2CH2OH+H+Et2On用用原甲酸乙酯原甲酸乙酯与丙酮反应制备丙酮缩二乙醇。与丙酮反应制备丙酮缩二乙醇。w 酮也能和醇生成半缩酮或缩酮,酮也能和醇生成半缩酮或缩酮,但反应较为困难但反应较为困难。 酮和酮和1,2-1,2-或或1,3-1,3-二元醇比较容易生成环状缩酮。二元醇比较容易生成环状缩酮。+CH2CH2HOHOH+ H2OOOOv环状缩醛、缩酮的生成:环状缩醛

27、、缩酮的生成:COCOC2H5OC2H5H3CH3CHCOC2H5O+H+H3CH3CHC(OC2H5)3n硫生成物硫生成物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水溶液中稳定,而一般的缩醛对酸敏,而一般的缩醛对酸敏感。因此常被用来作为羰基保护的辅助方法。感。因此常被用来作为羰基保护的辅助方法。w 硫醇硫醇在在LewisLewis酸如酸如BFBF3 3或或ZnClZnCl2 2催化下能与醛催化下能与醛 ( (酮酮) ) 反应反应生成生成硫代缩醛硫代缩醛 ( (酮酮) )。v环状硫缩醛(酮)的生成环状硫缩醛(酮)的生成OSSHSCH2CH2SH,ZnCl2,Et2O- H2On也可用也可用RaneyRaney镍

28、在中性条件下处理,镍在中性条件下处理,发生脱硫反应发生脱硫反应,生成相,生成相应的烃类化合物应的烃类化合物w 硫代缩醛(酮)的水解硫代缩醛(酮)的水解需要使用汞盐需要使用汞盐。在氯化汞的存在下,在氯化汞的存在下,硫代缩醛在乙腈水溶液中脱去不溶的硫化汞同时水解。硫代缩醛在乙腈水溶液中脱去不溶的硫化汞同时水解。v环状硫缩醛(酮)的解除环状硫缩醛(酮)的解除SSOHgCl2,H2OCaCO3,CH3CNSSHHRaney Ni,H24. 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与金属有机试剂加成n 醛、酮与醛、酮与金属有机试剂金属有机试剂 ( (格氏试剂格氏试剂或或锂试剂锂试剂) ) 作用生作用生成加成产物,然后水解得到

29、醇成加成产物,然后水解得到醇 ( (见见10. 6.3)10. 6.3)。根据羰基。根据羰基化合物不同,化合物不同,可制备伯、仲、叔醇可制备伯、仲、叔醇甲醛RLi或RMgXHCHORCHORCRRCH2OHRCHOHRRRRCOHRLi或RMgXRLi或RMgX+一级醇二级醇三级醇O1、Et2O2、H+1、Et2O2、H+1、Et2O2、H+v 反应历程反应历程n金属有机试剂(格氏试剂或锂试剂)金属有机试剂(格氏试剂或锂试剂)类似于碳负离子类似于碳负离子,是含碳的亲核试剂,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羰基碳,双键是含碳的亲核试剂,进攻带部分正电荷的羰基碳,双键打开,使负电荷转移到电负性强的氧原子上。打开

30、,使负电荷转移到电负性强的氧原子上。C ORR C On产物产物烷氧负离子是个强碱烷氧负离子是个强碱,加入水和稀酸使烷氧负离,加入水和稀酸使烷氧负离子质子化得到醇。子质子化得到醇。R C OH O HR COHOH +或H3Ov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CCH3OC2H5MgBrCOHCH3C2H5CH3CHOClLiCHOHH3C+Et2OH+Et2OH+Clw 用于用于增长碳链增长碳链,所增加的碳原子数,随格氏试剂,所增加的碳原子数,随格氏试剂 ( (或或锂试剂锂试剂) ) 中烃基的碳原子数的变化而定。中烃基的碳原子数的变化而定。u醛、酮还可以醛、酮还可以与炔钠反应与炔钠反应,生

31、成炔醇,生成炔醇, OOHC CHCH CNa, 液NH3, -33 H3O+5. 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缩合与氨及其衍生物的加成缩合n氨及其衍生物氨及其衍生物可以看作是一类可以看作是一类含氮亲核试剂含氮亲核试剂,可与醛、,可与醛、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加成物失水后生成加成物失水后生成一类新的羰基一类新的羰基衍生物衍生物亚胺亚胺或或烯胺烯胺。n氨和伯胺与醛和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失去一分子水,这氨和伯胺与醛和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失去一分子水,这种反应过程称为种反应过程称为缩合反应缩合反应,生成的产物具有碳氮双键,生成的产物具有碳氮双键,称为亚胺,又称为称为亚胺,又称为席夫碱席夫碱 (

32、Schiff base)(Schiff base)。RNH2OCRRRNCRR+H2O+亚胺(Schiff碱)与氨的衍生物反应与氨的衍生物反应n 醛、酮能和氨的衍生物,如醛、酮能和氨的衍生物,如羟胺羟胺(NH(NH2 2OH)OH)、肼肼(NH(NH2 2NHNH2 2) )、2,4-2,4-二硝基苯肼二硝基苯肼和和氨基脲氨基脲等作用,分别生等作用,分别生成成肟、腙肟、腙、 2,4-2,4-二硝基苯腙二硝基苯腙和和缩氨脲缩氨脲等。等。CH3COCH3+ H2NOHCH3CNOHCH3+ H2O丙酮肟丙酮肟O+ H2NOHNOH+ H2O环己酮肟环己酮肟1 1)肟的生成)肟的生成2 2)腙的生成

33、:)腙的生成:乙醛乙醛2,4-2,4-二硝基苯腙二硝基苯腙氨基脲氨基脲+ H2OO2NH2NHNNO2CH2CHOO2NNNO2CH3CHNH3 3)缩氨脲的生成:)缩氨脲的生成:+ H2OCHOONH2H2NNHCHONH2NNH苯甲醛缩氨脲苯甲醛缩氨脲2,4-2,4-二硝基苯肼二硝基苯肼CN通式通式:v反应历程反应历程w 这些反应都可看作这些反应都可看作是缩合反应是缩合反应。第一步是第一步是羰基的亲核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成,但加成产物不稳定,能但加成产物不稳定,能随即失去一分子水随即失去一分子水,而生而生成具有成具有 结构的产物。即结构的产物。即加成脱水反应加成脱水反应Z= -OH ,NHO2

34、NNO2NHCONH2 ,CO + H2NZCNOH HZ-H2OCNZH+用途用途:鉴别和分离提纯醛、酮,是合成中间体鉴别和分离提纯醛、酮,是合成中间体。w 醛、酮能和氨反应生成醛、酮能和氨反应生成极不稳定的亚胺极不稳定的亚胺(亚胺极易水解亚胺极易水解成原来的醛、酮和氨成原来的醛、酮和氨)。)。与氨的反应与氨的反应COCNOHHH-H2OCNHH+ NH3亚胺w 用伯胺代替氨生成的用伯胺代替氨生成的取代亚胺又称取代亚胺又称希夫碱希夫碱(取代亚胺也取代亚胺也不太稳定,但芳基取代亚胺稳定不太稳定,但芳基取代亚胺稳定) 。+ H2OCHONH2CHN苯亚甲基苯胺(苯亚甲基苯胺(84848787)用

35、途用途:有机合成中常利用芳醛与伯胺生成的希夫碱,有机合成中常利用芳醛与伯胺生成的希夫碱, 加以还原以加以还原以制备仲胺制备仲胺。w仲胺仲胺由于分子中只有一个氢原子,当它与醛或酮缩合后,由于分子中只有一个氢原子,当它与醛或酮缩合后,只能通过碳原子的去质子化消除一分子水,只能通过碳原子的去质子化消除一分子水,生成烯胺生成烯胺,烯烯胺的形成是可逆胺的形成是可逆的,酸性水解又能释放出醛和酮。的,酸性水解又能释放出醛和酮。 烯胺的生成烯胺的生成CH3CCH3ONH+NCCH3H3COHNCCH3H2C- H2O+ H2O烯胺w烯胺在合成上是很有用的烯胺在合成上是很有用的烷基化底物烷基化底物。ONH+H+

36、- H2ONNRXH+ORNH+H-H+6. 与磷叶立德加成:与磷叶立德加成:Wittig 反应反应nWittig试剂试剂也称磷叶立德(也称磷叶立德(Ylide),是一种),是一种内鏻盐内鏻盐。由三苯基膦由三苯基膦(C6H5)3P和卤代烷(如和卤代烷(如RCH2X)为原料,)为原料,先制得先制得季鏻盐季鏻盐 ,再用苯基锂等,再用苯基锂等强碱处理强碱处理,以,以除去烷基上的除去烷基上的-氢原子氢原子而制得的。而制得的。(C6H5)3PCH2RX(C6H5)3P+ RCH2XRCH2P(C6H5)3X三苯基磷烷基三苯基磷盐C6H6RCH2P(C6H5)3XCH3CH2CH2CH2Li+RCHP(C

37、6H5)3P(C6H5)3RCHTHF+ CH3CH2CH2CH3LiX+叶叶立立德德表表示示形形式式6. 与磷叶立德加成:与磷叶立德加成:Wittig 反应反应n磷叶立德中的碳负离子与醛、酮的加成反应称之为磷叶立德中的碳负离子与醛、酮的加成反应称之为Wittig反应。这是反应。这是选择性合成烯烃选择性合成烯烃的一个有效方法。的一个有效方法。HCOR(R)(C6H5)3P=CR3R2+CCHRR2R3(R)(C6H5)3P=O+C6H5CHO(C6H5)3P=CHCH3C6H5CH=CHCH3(C6H5)3P=OO(C6H5)3P=CH2CH2(C6H5)3P=O+问题12.3 试判断下列各组

38、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相对速率。 问题12.4 完成下列合成 问题12.5 利用Wittig反应,试用合适的卤代烷与醛或酮合成下列化合物。问题12.6 为什么含有-H的羰基化合物和二级胺反应生成烯胺 ,而一级胺生成亚胺 C CNR(1)(2)CH3CCH3OCH3CHOHCHOCH3CCH(CH3)2O(b)(a)(c)(d)CHOCOCOCH3CHO(b)(a)(c)(d)(1) 1-己醇己醛氰醇CHOCHOHCOOH(2)HC CH CH=CHCH2CHCH3PhPh(3)(4)(5)HC C(CH3)2PhC(CH3)=CH2Ph(1)(2)C C NR21.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w

39、 醛比酮容易被氧化醛比酮容易被氧化,使用弱的氧化剂(,使用弱的氧化剂(费林费林试剂、试剂、w托伦斯托伦斯试剂)都可以使醛氧化。试剂)都可以使醛氧化。RCHO + 2Cu(OH)2 + NaOH加热RCOONa + Cu2O + 3H2ORCHO + 2Ag(NH3)2OH加热RCOONH4 + 2Ag +费林试剂(蓝绿色)红色托伦斯试剂(无色)银镜H2O + NH3w常用上述试剂常用上述试剂区别醛和酮区别醛和酮,特殊情况下也可作为,特殊情况下也可作为由醛制备由醛制备羧酸的一种合成方法羧酸的一种合成方法。,-不饱和醛RCH=CHCHOAg(NH3)2OHRCH=CHCOOH,-不饱和酸12.4.

40、2 氧化和还原反应氧化和还原反应 酮的氧化酮的氧化w酮不易被氧化酮不易被氧化,但,但在强氧化剂在强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加浓硫酸)(如重铬酸钾加浓硫酸)存在下,存在下,羰基和羰基和碳原子之间断裂碳原子之间断裂而生成多种较低级羧酸而生成多种较低级羧酸的混合物。的混合物。RCH2COCH2RORCOOH + HOOCCH2RRCH2COOH + HOOCRw酮的氧化一般无实际合成意义酮的氧化一般无实际合成意义,但只生成一种产物的情,但只生成一种产物的情况除外。况除外。OO, 60HNO3铜钒催化剂CH2CH2COOHCH2CH2COOH己二酸 酮的氧化酮的氧化w当酮用当酮用过氧酸处理过氧酸处理时,酮被

41、氧化成时,酮被氧化成酯酯,这一转化称为,这一转化称为Baeyer-Villiger氧化。氧化。 w对于环酮来说对于环酮来说Baeyer-Villiger氧化的产物为内酯。对于不氧化的产物为内酯。对于不对称酮来说,只有一个取代基发生迁移。迁移基团的顺序对称酮来说,只有一个取代基发生迁移。迁移基团的顺序为:为:苯基苯基 叔烷基叔烷基 仲烷基仲烷基 伯烷基伯烷基 甲基甲基CH3CCH2CH3OCF3COOH, CH2Cl2OCH3COCH2CH3O丁酮乙酸乙酯OOOCH3COOHOCHCl32.2.还原反应还原反应(1)(1)催化加氢催化加氢w醛、酮在金属催化剂醛、酮在金属催化剂NiNi、CuCu、

42、PtPt、PdPd等存在下与氢气作等存在下与氢气作用,可用,可在羰基上加一分子氢在羰基上加一分子氢,生成醇生成醇。CH3(CH2)4CHOH2NiCH3(CH2)4CH2OH(100 )(CH3)2CHCH2CCH3OH2Ni(CH3)2CHCH2CHCH3OH4-4-甲基甲基-2-2-戊醇(戊醇(9595)注:注:若分子中若分子中还有其他不饱和基团还有其他不饱和基团,也将,也将同时被还原同时被还原。H2NiOCH3OHCH3(2)(2)用金属氢化物还原用金属氢化物还原CHCHCHONaBH4H+CHCHCH2OHw醛和酮可醛和酮可被金属氢化物被金属氢化物(如氢化硼钠、氢化铝锂等)(如氢化硼钠

43、、氢化铝锂等)还原成相应的醇还原成相应的醇。w氢化硼钠氢化硼钠在在水和醇溶液水和醇溶液中是一种缓和的还原剂中是一种缓和的还原剂只还原醛、只还原醛、酮的羰基酮的羰基,不影响分子中其他不饱和基团。,不影响分子中其他不饱和基团。w氢化铝锂氢化铝锂对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也没有还原作用,但却对碳碳双键、碳碳三键也没有还原作用,但却能能还原除醛、酮之外的羧酸和酯的羰基,还原除醛、酮之外的羧酸和酯的羰基,以及除碳碳重键外以及除碳碳重键外的许多不饱和基团的许多不饱和基团(如(如NONO2 2、CNCN等)。等)。(3) 米尔瓦因庞道夫维尔莱还原法(MeerweinPonndorfVerley)w异丙醇铝也是一个

44、选择性很高的还原剂。异丙醇铝也是一个选择性很高的还原剂。w在异丙醇铝和异丙醇的作用下在异丙醇铝和异丙醇的作用下,醛可被还原为伯醇醛可被还原为伯醇,酮被还酮被还原为仲醇原为仲醇,该反应称为米尔瓦因庞道夫维尔莱还原。,该反应称为米尔瓦因庞道夫维尔莱还原。(CH3)2CHO3AlC OHR(R)CHOHH3CCH3CHHR(R)OHCH3CCH3O+(3) 米尔瓦因庞道夫维尔莱还原法米尔瓦因庞道夫维尔莱还原法(MeerweinPonndorfVerley)w这是一这是一可逆反应可逆反应,可通过加入过量异丙醇或将生成的丙,可通过加入过量异丙醇或将生成的丙酮除去使平衡向右移动。此反应的酮除去使平衡向右移

45、动。此反应的逆反应是欧芬耐尔逆反应是欧芬耐尔 (Oppenauer) 氧化氧化,用于合成羰基化合物。,用于合成羰基化合物。w此反应的专一性很高,一般此反应的专一性很高,一般只使羰基与醇羟基互变只使羰基与醇羟基互变而不而不影响其他基团。影响其他基团。CH3CCH=CH2OCH3CHCH3OH(CH3)2CHO3AlCH3CHCH=CH2OHCH3CCH3O+(4 4)克莱门森还原)克莱门森还原(Clemmensen Reduction)w醛和酮用醛和酮用锌汞齐加盐酸锌汞齐加盐酸还原可以还原可以转化为烃转化为烃。CCH2CH2CH3OZn-HgHClCH2CH2CH2CH3正丁基苯w是是将羰基还原

46、为亚甲基将羰基还原为亚甲基的一个较好的方法。的一个较好的方法。w直链烷基苯可通过先芳烃酰基化,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直链烷基苯可通过先芳烃酰基化,然后用克莱门森还原法来制备。法来制备。AlCl3C(CH2)16CH3OZn-HgHCl十八烷基苯CH3(CH2)16CClO(CH2)17CH3(5)(5)沃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沃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 (Wolff-Kishner-Huang-minlon Reduction)w 将醛或酮将醛或酮与肼反应与肼反应生成腙,然后将腙与乙醇钠,无水生成腙,然后将腙与乙醇钠,无水乙醇在高压釜中加热到乙醇在高压釜中加热到180左右,放出氮气生成烃。这左右,放出氮

47、气生成烃。这种方法称为种方法称为wolff-kishner还原法还原法。 COR H (R)H2N NH2加加成成,脱脱水水CNR H (R)NH2CH2R(R) HN2KOH 或或C2H5ONa加加热热,加加压压+(5)(5)沃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沃尔夫凯惜钠黄鸣龙反应 (Wolff-Kishner-Huang-minlon Reduction)w 醛或酮与醛或酮与肼肼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乙二醇)中与碱共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乙二醇)中与碱共热,热,羰基先与肼生成腙羰基先与肼生成腙,腙腙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在碱性加热条件下失去氮失去氮,结,结果果羰基变成亚甲基羰基变成亚甲基。C6H5COC2H5C

48、6H5CH2C2H5H2N NH2NaOH二甘醇w 优点:优点:反应可以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时间大大缩短,反应可以在常压下进行,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率较高。产率较高。可用于还原对酸敏感的醛或酮可用于还原对酸敏感的醛或酮,而,而克莱门森还克莱门森还原可适用于对碱敏感原可适用于对碱敏感的化合物,因此两种方法可互补。的化合物,因此两种方法可互补。 (6 6) Cannizzaro反应反应( (歧化反应歧化反应) )w不含不含氢原子氢原子的醛在浓碱存在下可以的醛在浓碱存在下可以发生歧化发生歧化w反应反应,即两分子醛相互作用,其中一分子醛,即两分子醛相互作用,其中一分子醛还原还原w成醇成醇,另一分子醛,另

49、一分子醛氧化成酸氧化成酸。苯甲酸钠CHO2HCHO浓NaOH(50%)加热HCOONa + HCH2OH2浓NaOH加热COONaCH2OH苯甲醇v 交叉歧化反应交叉歧化反应两种不同的不含两种不同的不含氢原子的醛氢原子的醛在浓碱条件下能进行歧化在浓碱条件下能进行歧化反应,生成反应,生成两种羧酸两种羧酸和和两种醇两种醇。若若两种醛之一为甲醛两种醛之一为甲醛,由于甲醛还原性强,反应结果总是,由于甲醛还原性强,反应结果总是另一种醛被还原成醇另一种醛被还原成醇而而甲醛氧化成酸甲醛氧化成酸。常用坎尼扎罗反应制备某些芳香族醇常用坎尼扎罗反应制备某些芳香族醇。CHOOCH3+ HCHO浓 NaOHCH2OH

50、OCH3+ HCOONa3HCHO + CH3CHOCa(OH)2加热HOCH2CCH2OHCH2OHCHO问题问题12.7预测下列反应的主产物。 问题问题12.8预测下列反应的主产物。K2Cr2O7/ H2SO4HOCH2OH(2)+CHOOAg(NH3)2+OH(3)+CHOKMnO4(4)+(冷、稀)OZn (Hg)HCl / H2OOOO1. H2NNH22. KOH 加热, 三甘醇OOOZn (Hg)HCl / H2O(1)(2)(3)HOCHOAg2O+(1)1. 烯醇负离子的产生烯醇负离子的产生w 醛、酮醛、酮碳上的氢原子因受羰基的影响而具碳上的氢原子因受羰基的影响而具 有较大的

51、活泼性。它有较大的活泼性。它在碱存在下在碱存在下较易作为质子较易作为质子离去,即离去,即醛、酮的醛、酮的氢原子具有较大的酸性氢原子具有较大的酸性。醛、酮的醛、酮的氢原子氢原子酸性大于乙炔。酸性大于乙炔。pKa19 - 2025醛 、 酮乙 炔12.4.3 -氢原子的反应氢原子的反应 v 烯醇负离子烯醇负离子RCCHROHB-RCCHRORCCHRO-RCCHRO(I)(II)- 氧原子和氧原子和 碳原子都有带有部分负电荷碳原子都有带有部分负电荷。因氧的。因氧的 电负性较大,能更好地容纳负电荷,故电负性较大,能更好地容纳负电荷,故共振结构共振结构 式(式(IIII)的贡献较大)的贡献较大。 酮失

52、去酮失去 氢原子形成的负离子,与烯醇失去羟基氢原子形成的负离子,与烯醇失去羟基 氢所形成的负离子相同氢所形成的负离子相同,故常把这种负离子叫做,故常把这种负离子叫做 烯醇负离子烯醇负离子。v 酮烯醇互变异构酮烯醇互变异构 烯醇负离子接受一个质子时有两种可能:若碳上接烯醇负离子接受一个质子时有两种可能:若碳上接受质子,形成醛或酮;若氧上接受质子,形成烯醇。受质子,形成醛或酮;若氧上接受质子,形成烯醇。RCCH2RORCCHRO-H+H+-H+H+RCCHROH酮烯醇 在微量酸或碱存在下,酮和烯醇能互相转变很快达到在微量酸或碱存在下,酮和烯醇能互相转变很快达到动态平衡,这种异构现象叫做动态平衡,这

53、种异构现象叫做酮烯醇互变异酮烯醇互变异。v 醛、酮的烯醇式稳定性醛、酮的烯醇式稳定性 含一个羰基且结构较简单含一个羰基且结构较简单的醛、酮的烯醇式含量很的醛、酮的烯醇式含量很少,少,即即酮式相对稳定酮式相对稳定。 二二羰基类化合物羰基类化合物,因共振效应,因共振效应,烯醇式烯醇式的能量降的能量降低,从而稳定性增加,故低,从而稳定性增加,故含量很高含量很高。CH3CHOHCCH2OHCH3CCH3OCH3CCH2OH极少1.5104CH3CCH2O酮式(24%)烯醇式(76%)CCH3OCH3CCHOCCH3OH2.2.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卤化反应和卤仿反应n 醛、酮分子中的醛、酮分子中的氢原子容

54、易被卤素取代,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生成卤代醛、酮卤代醛、酮。酸催化下酸催化下醛和酮的卤代反应能选择性的醛和酮的卤代反应能选择性的生成生成单卤代羰基化合物单卤代羰基化合物。CH3CCH3OBr2+CH3CCH2BrOHBrCH3COOH+C6H5CCH3OBr2+AlCl3(C2H5)2OC6H5CCH2BrO, 碱催化的卤化反应碱催化的卤化反应CH3CHCOCH3CH3+ Br2CH3OHCH3CHCOCH2BrCH3+ HBrCH3CHOX2H2OCH2CHOXX2X2CHCHOXXCCHOXXXw 卤化反应可被酸或碱所催化。卤化反应可被酸或碱所催化。碱催化碱催化的反应的反应速度很快速

55、度很快,不能控制在一卤或二卤代物阶段不能控制在一卤或二卤代物阶段,且,且同碳三卤代物会同碳三卤代物会和碱作用而进一步分解和碱作用而进一步分解。v 碱催化反应历程碱催化反应历程卤代物继续反应:卤代物继续反应:CH3COCHXH+ OH-慢CH3COCHX H2OCH3COCHXXXCH3COCHX2+ X-直至生成直至生成同碳三卤代物并被碱分解为止同碳三卤代物并被碱分解为止。-CH3COCH2H+ OH-慢CH3COCH2 H2OCH3COCH2XXCH3COCH2X + X-v醛酮多卤取代的原因醛酮多卤取代的原因w由于卤原子的吸电子性由于卤原子的吸电子性,醛、酮的一卤代物上的,醛、酮的一卤代物

56、上的-H-H在碱在碱w作用下更容易离去,故第二个作用下更容易离去,故第二个氢原子更容易被卤代。氢原子更容易被卤代。w同碳三卤代物同碳三卤代物在碱的存在下,会进一步发生三卤甲基和羰基在碱的存在下,会进一步发生三卤甲基和羰基w碳之间键的碳之间键的裂解裂解,最后生成羧酸盐和三卤甲烷最后生成羧酸盐和三卤甲烷。w凡具有凡具有CHCH3 3COCO结构的醛酮与卤素的碱溶液反应总是顺利地结构的醛酮与卤素的碱溶液反应总是顺利地进行到进行到生成同碳三卤代物。生成同碳三卤代物。CH3COCH3+ 3NaOXCH3COCX3+ 3NaOHCH3COCX3+ OH-CH3COCX3OHCH3COOH + CX3CH3

57、COO- + HCX3n具有具有CHCH3 3COCO结构的醛结构的醛酮与卤素的碱溶液作用,最后酮与卤素的碱溶液作用,最后生生成三卤甲烷成三卤甲烷的反应叫做的反应叫做卤仿反应卤仿反应。v 卤仿反应卤仿反应通式:通式:RCOCH3 + 3NaOXCHX3 + RCOONa + 2NaOHw含有含有CHCH3 3CH(OH)CH(OH)基团的化合物,基团的化合物,与卤素的碱溶液作用,与卤素的碱溶液作用,先被氧化成含先被氧化成含CHCH3 3COCO基团的化合物,基团的化合物,然后发生卤化和然后发生卤化和裂解裂解,最后最后生成卤仿生成卤仿。CH3CH2OHNaOXCH3CHONaOXHCOOH +

58、CHX3n氯仿和溴仿反应主要用于氯仿和溴仿反应主要用于制备用其他方法难以制得的制备用其他方法难以制得的羧酸,且生成比原料少一个碳的羧酸羧酸,且生成比原料少一个碳的羧酸。v 卤仿反应的用途卤仿反应的用途w碘仿反应常用于结构鉴定碘仿反应常用于结构鉴定,因为碘仿是不溶于水的亮,因为碘仿是不溶于水的亮黄色固体,且有特殊气味。黄色固体,且有特殊气味。COCH3+ Br2NaOHH2OH3O+COOH+ CHBr3w碘仿反应可用于碘仿反应可用于鉴别乙醛、甲基酮及含有鉴别乙醛、甲基酮及含有CHCH3 3CH(OH)CH(OH)的醇的醇,因为次卤酸盐溶液本身是氧化剂。,因为次卤酸盐溶液本身是氧化剂。3.3.羟

59、醛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反应(或醇醛缩合)(或醇醛缩合)CH3COH+CH2CHOH10%NaOHH2O,5.CCH3CHOHCH2COHw 在在稀碱存在下稀碱存在下,醛可以两分子相互作用,生成醛可以两分子相互作用,生成羟基羟基醛醛。(一分子醛的一分子醛的氢原子加到另一分子醛的羰基氧原子氢原子加到另一分子醛的羰基氧原子上,而其余部分则加到羰基的碳原子上),上,而其余部分则加到羰基的碳原子上),称为羟醛缩合称为羟醛缩合反应(反应(Aldol反应反应)。)。3 3羟基丁醛(羟基丁醛(5050)用途用途:通过羟醛缩合,可在通过羟醛缩合,可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 增长碳链。增长碳链。v

60、 反应历程反应历程-HO-+ CH2COHH2O+HCHCOHHw 第一步,第一步,生成烯醇式负离子生成烯醇式负离子。w 第二步第二步,烯醇式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分子乙醛,烯醇式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进攻另一分子乙醛发生亲核加成,发生亲核加成,生成烷氧负离子生成烷氧负离子。-+HCHCOHCH3CHOCH3CHCH2CHOO-CH3CHCH2CHOO-+ HOHCH3CHCH2CHOOH+ OH-(烷氧负离子的碱性比(烷氧负离子的碱性比OHOH更强,可夺取水分子中的质子。)更强,可夺取水分子中的质子。)v羟基醛的性质羟基醛的性质含含H H的的羟基醛易失去一分子水,羟基醛易失去一分子水,生成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