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案2_第1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案2_第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案2_第3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案2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教案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9-40页的内容。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进位的整百数加整百数法。2、让学生经历探究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4、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考虑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字号。教学难点:正确地口算无敬

2、畏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结果。教学具准备:教学情境挂图。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玩具店买过玩具吗?今天也有两个小朋友要去玩具店买玩具,你们想帮他们参谋参谋吗?如今我们就到玩具店看看吧。看!玩具店到了,谁在买东西呀?我们给插图中的小朋友起个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二、探究新知。1、同学们,这个玩具店真漂亮,玩具真多,出示商店图小明和小芳每人要买两件玩具,你能说出他们购置什么玩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怎样付帐呢,你们能帮他们算算吗?2、提问: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你打算先解决什么问题,再解决什么问题?你能帮他们列出算式吗?3、学生口头列式:老师同时板书算式:1小明应付钱

3、:44+25= 2小芳应付钱:44+38= 4、谈话:这两道算式假如用竖式计算,我想每位同学都不成问题。但是,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口算的时机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来的时候就没有带纸和笔,他们只能口算出应付的钱数。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组里互相交流。5、反响:通过交流学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第二道算式:44+38= 1先算44+30=74

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6、再次交流,确认和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7、比较两道算式的异同点。小组讨论交流8、通过讨论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时需要进位。9、对表现出色的小朋友进展表扬。三、稳固深化。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题。1电脑出示第1、2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书上。2集体反响,电脑验证。3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第一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络与区别;

5、第2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根底上考虑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题。1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填表。2电脑验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题。1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第1小题,再算第2小题。2口算完毕后交流算法。3让学生说一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4老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评价。4、先估计得数是几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题。1选出其中一组题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2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3集体反响,电脑验证。4讲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

6、再估算,可以检验口算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展估算。5、解决实际问题。做想想做做第6、7题。1出示第6题。提问:从熊猫馆到老虎馆有几条路?学生答复后逐一阐述每一条线路。提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先估算,再答复以下问题。让学生在组内交流解答另外两个问题的想法。让学生到讲台前将自己的考虑过程说给大家听,并对讲述有条理的学生进展表扬。2出示第7题。让学生弄清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学生独立在书上列式计算。老师对后进生予以帮助。集体反响。让学生将自己分析、考虑的过程说给大家听,同学间互相补充、互相评价。四、课后延伸和课堂总结。老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

7、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拟。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

8、合,比方书院、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小朋友,今天这节课学习的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同学间可以互相出题考对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学到的本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