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_第1页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_第2页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_第3页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_第4页
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亭集序同步练习题一、语言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癸丑( ) 会稽( ) 修禊( )激湍( )流觞( )行骸( ) 趣舍( )骋怀( ) 彭殇( ) 嗟悼( )2.请写出下列各句中“信”字的意义。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言必信,行必果 大丈夫能屈能信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 修竹:高高的竹子。 B.惠风和畅: 惠风:和风。C.快然自足 快然:高兴的样子。 D.虽世殊事异 世殊:世事悬殊。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列坐其次 古义: 今义: 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今义: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古义: 今义: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

2、室之内 古义: 今义: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古义: 今义: 5指出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语,并解释。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 一觞一咏 所以游目骋怀 足以极视听之娱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 6翻译下列句子。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译文: 虽趣舍万殊,静噪不同 译文: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译文: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译文: 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译文: 7填空。王羲之,(303361)字逸少,山东临沂人。我国古代著名的 家,被后人尊称为“ ”。出身名门,官至右军将军,世称“ ”。王羲之48岁任会稽内史,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与谢安、孙绰等42人修禊兰亭,写下了被称为“天下第一

3、行书”的 。这篇序言,不仅文采斐然,书法艺术更是精美绝伦,为千余年来书家所公认。这实际上也是王羲之书法艺术的顶峰。正因为此,兰亭雅集也被千古传颂,流传至今。二、课堂点击8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第3段议论的中心问题,想一想,作者的感情怎样由“乐”转而为“痛”?答: 9“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 答: 三、选段在线阅读兰亭集序第一段,完成文后1117题。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

4、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0.以下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引以为流觞曲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A 用作为流觞的弯曲之水。  众多贤士到齐后,其他少长者也全聚集了过来。B 把它作为流动酒的环渠。  众多贤人都会聚在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在一起。C 引清流激湍作为流觞的曲水。  众贤才都聚在这里,年长年少的都集在一起。D 把清流激湍作为流动酒杯的环形渠水。  众贤才到了以后,年长年少的才全聚集过来。 11.下面的理解不符合原文

5、意思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记游抒怀之作,本段描写兰亭景物抓住特征,用粗线条勾勒,格调淡雅。B 本段写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和流觞情景。C 本段写天气好,人心乐,盛会难得,段尾突出一个“乐”字。D 本段叙事写景后落在“乐”字上,是为后文述说世事流逝的感慨、转出“痛”字,联系古今事,引出了“悲”字作铺垫。12.用原文语句回答:(1)描写兰亭集会周围环境的语句是                  

6、    (2)作者“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的两个前提条件是                 13这一段的主要内容是 基础部分(一)14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序”也作“叙”,是介绍评述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的文字。后也用作赠序体文章的名称,如柳宗元的送薛存义序。还有一类宴集序,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B曹操三父子、陶渊明、陈寿、班固、范晔等,都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家。C陈情表史记橘颂和愚

7、公移山的作者分别是晋朝的李密、西汉的司马迁、战国的宋玉和列子(列御寇)。D“村舍俨然,笑渔人迷不得路;水源宛在,携太守常来问津”和“湖光山色入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两联,分别写的是陶渊明和杜甫。15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癸丑(ku)会稽(kuài)修禊(xì)巳日(sì)B峻岭(ln)激湍(tun)流觞(shn)骋怀(chn)C娱乐(yú)会晤(wù)形骸(hái)国殇(shn)D虚诞(xián)酣畅(hn)玄理(xián)清冽(liè)16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群贤毕至

8、,少长咸集。毕:全部B仰观宇宙之大。之:指示代词,这样C曾不知老之将至曾:曾经D俯仰之间,以为陈迹陈:陈旧17与“玉汝以成”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犹不能不以之兴怀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乐琴书以消忧D云无心以出岫1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A岁在癸丑,暮春之初。B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D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E何不委心任去留。F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19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20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9、)例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群贤毕至,少长咸集。B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C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D一觞一咏,亦足以畅抒幽情。21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流激湍,映带左右清澈而浪花四溅的急流,像带子一样在左右流淌B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舒畅C不能喻之于怀不能明白于心D足以极视听之娱足可用来享受尽视和听的乐趣22下列句子中,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因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而不受自身肉体的束缚B所之既倦对(自己)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所用以抒发内心感慨,人们的这种情趣是一样的D趣舍万殊(人们)所好所恶,

10、各不相同23对兰亭集序分析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王羲之的旷世之作,不仅文辞优美,而且在书法史上也获得盛誉,又称“兰亭序”。B文章表现了对大自然优美景象的赞美,同时又流露出对人生“修短随化”的无限感慨。C本文先记叙了这次集会的时间、地点、缘起、盛况和个人感受,由景生情,缘情入理,景、情、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D本文语言华美典雅,叙议结合,使人读后如含醴酪,回味无穷。24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A虚诞(dàn) 癸丑(kuí) 万殊(shú) 峻岭(jùn) B殇子(shng) 会稽(j) 形骸(hái) 会晤(w&

11、#249;) C悼念(do) 修禊(xì) 骋怀(chng) 符契(qì) D嗟悼(ji) 流觞(shng) 激湍(tun) 曲水(q) 25下列词语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群贤毕至(全)  少长咸集(都) 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畅叙幽情(幽深内藏) 人之相与(交好)  崇山峻岭(高)  暂得于己(短暂,一时)C感既系之(附着)   修短随化(变化)  终期于尽(至,及)  向之所欣(过去,从前)D喻之于怀(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  列

12、坐其次(排列)  列叙时人(一个个地) 26下列各句中“信”意为“信物”的一项是( )A信可乐也 B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C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D愿陛下亲之信之27对“次”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贤能不待次而举(等次) B陈胜吴广皆次而行(按次序)C列座其次(旁边)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夜篝火(次要的住所)28对“临”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迎) B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临时)C居高临下(从高处往低处看) D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29选出加点“于”字用法、意义不同的一项(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当其欣于所遇,

13、暂得于己C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D因击沛公于坐30比较以下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引以为流觞曲水 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A和相同,和也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31下面各句中都有“之”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及其所之既倦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前往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A/ B/C/ D/32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向之所欣,俯

14、仰之间,已为陈迹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天大雨,道不通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3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引以为流觞曲水 B列坐其次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D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34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茂林修竹雨村便疾忙修书二封 B.群贤毕至寿毕,请以剑舞C.信可乐也烟涛微茫信难求 D.未尝不临文嗟悼故临崩寄臣以大事35从下列各项中选出与“少长咸集”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 )A映带左右 B足以极视听之娱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D群贤毕至36有关

15、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 )A“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列于书后的称为“跋”,或“后序”。B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其内容和表现手法为后人师法,被称为“五言之冠冕”。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其中列传是记述帝王以外的高官名士的事迹的。D王羲之是东晋大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因他曾做过右丞相,人称“王右丞”,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3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 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 C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 或取诸怀抱(

16、从中取得)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 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 38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B悟言一室之内C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9下列关于“期”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注定) B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希望)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约定) D秋以为期(约定的佳日)40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 B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C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D当其欣语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41下列句子中“一”作数词用的一项是( ) A一觞一咏,亦足以

17、畅叙幽情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悟言一室之内 C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42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D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4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借以放眼纵观,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实在很愉快啊。 B俯仰一

18、世很慢地度过一生 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44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既是散文佳作,又是名帖,流传久远。 B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和的赠言。 C魏晋时期在中国抒发艺术的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王羲之书写的乐毅论黄庭坚等楷书作品被称为“书之圣”,行草兰亭集序被后世书法家誉为“行书第一”。 D书法艺术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在我国书法史上

19、,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大家,有并称“二王”的王羲之.王信之,有“颜筋柳骨”之称的颜真卿、柳公权等。45对下列各句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文内容突出了赠序的特点。B本文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合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4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7分)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 ,列坐其次。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后之视今, 。(4)夫人之相与,俯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