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监测复习资料_第1页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_第2页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_第3页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_第4页
变形监测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 名词解释1、 变形: 变形是指变形体在各种载荷的作用下,其形状大小及位置在时空域中的变化2、 倾斜观测:测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物倾斜度随时间变化的工作 3、 挠度: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弯曲变形时横截面形心沿与轴线垂直 方向的线位移4、 水平位移 :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是指建筑物整体平面移动5、 液体静力水准:利用相互连通的且静力平衡时的液面进行高程传递的测量方法6、 测量机器人:由电动马达驱动和程序控制的TPS系统结合激光,通信及CCD技术组 合而成的7、奇异值:与前面变形规律不同,但不一定是错误的观测值,所以接受 8、 回归分析:从数理统计的理论出发,对建筑物的变形量与各种作用

2、因素的关系,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观测后,仍然有可能寻找出它们之间的一定的规律性,这种处理变形监测资料的方法即叫回归分析二、 简答题(6分×636分)1、 工程建筑物产生变形的主要原因,及变形的分类? 由于工程地质,外界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建筑物及其设备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都会产 生一定的变形 通常情况下可以分为静态变形和动态变形,根据变形特征可分为变形体自身的形变和 变形体的刚体位移。按变形速度分类:长周期,短周期,瞬时形变。按变形特点分类: 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原因:(1) 自然条件及其变化: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的变化,以 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等。(2) 与建筑物本身

3、相联系的原因:如建筑物本身的荷重、建筑物的结构、形式以及动荷载的作用、工艺设备的重量等。(3) 由于勘测、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工作缺陷,还会引起建筑物产生额外变形。分类: (1)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周期性变形和瞬时变形 (2)按变形状态则可分为静态变形和 动态变形2、 水平位移监测有哪些主要方法? 大地测量法,基准线法,专用测量法,GPS测量法3、 变形监测方案编制的步骤和主要内容。1变形监测内容的确定2监测方法,仪器和精度的确定3监测部位和测点布置的确定4 监测频率的确定监测方案编制的步骤(1)收集监测工作所需的基础技术资料;(2)现场踏勘,了解掌握周围环境;(3)编制监测方案初稿;(

4、4)会同有关部门(包括甲方、施工方、监理方等)确定各类监测项目和数据的控制基准;(5)监测方案上报审查、修改完善、报批执行。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2)监测工作的目的与意义;(3)监测工作执行的技术标准;(4)监测的具体项目与测量点位的布设(包括图件)(5)各监测项目的观测周期与频率;(6)监测仪器设备、精度,以及具体观测方法;(7)监测人员的配置、分工与工作职责;(8)监测资料的整理、数据处理与变形分析方法;(9)监测工作进度、工期、上报的对象与时限;(10)项目管理与质量控制制度、注意事项及建议等。4、 如基准线两端点确有位移,则对观测点偏离值有何影响,推导公式并分析其精度。

5、 对于基准线观测,如图所示,当端点、由于本身位移而变动到了 、 时,则对P点进行观测所得到的偏离值不再是Li,而变成了Li 。 由图不难看出,端点位移对偏离值的影响为: P点实际偏离AB基准线的偏离值为: 假设Pi点首次观测时,偏离基准线的偏离值为L0i ,则所求该点的实际位移值为 : 因观测点至基准线端点距离为一常数,令 故上式写成: Pi点位移值的精度计算公式 : 对上述中误差计算公式进行分析:(1)当观测点在基准线中点时,取 (2)当观测点靠近任一端点时,取近似值 : 对基准线法的精度进行分析: (1)当观测点在基准线中点时: (2)当观测点靠近任一端点时: 由此可见,观测点越靠近基准线

6、端点,则端点位移对变形观测的影响越大。但此时,实际测定观测点偏离值的精度较高,因此,在实际变形观测工作中,仍认为在 整条基准线上测定观测点位移值的精度均匀一致,即整条测线上任意点位移值的精度比较接近。 5、 确定变形监测的频率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应遵循什么原则? (一)因素:观测的频率取决于变形值的大小和变形速度,同时与观测目的也有关系。 (二)原则:1.变形监测的频率应以既能系统地反映所测变形的变化过程,又不遗漏其变化的时刻为 原则,根据单位时间内变形量的大小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来确定。 2.当实际观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则应及时相应地增加观测次数。 6、 垂线有哪两种形式?各适用于什么监测工作?

7、 正垂线和倒垂线,正垂线一般用于建筑物各高程面处的水平位移监测,挠度 观测和倾斜测量。倒垂线大多用于岩层错动监测,挠度监测,或用作水平位 移的基准点7、 基准线法主要有哪几种具体观测方法?各有何优缺点?主要误差来源? 视准线法,激光准直法,引张线法视准线法:所用设备普通,操作简便,费用少,受多种因素影响,操作不当时,误差不容易控制,精度会受明显影响,误差来源,照准精度,大气折光激光准直:工程造价和系统维护的费用高,精度明显提高。误差来源。大气折光张引线法:设备简单,测量方便,速度快,精度高,成本低,误差来源:观测误差,外界条件的影响8、 引张线系统主要由哪些部件构成?为什么要采用无浮托引张线?

8、 端点装置,测点装置,测线和保护管, 减少误差的原因因素,提高引张线的综合精 度,简化引张线的观测程序9、 简述变形监测的主要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的主要内容。 自动化监测技术,光纤传感监测技术,CT技术,GPS,激光技术,测量机器人技术,渗 流热监测技术,安全监控专家系统 主要技术:(1) 地面测量方法:包括常规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方向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2)空间测量技术:包括卫星定位、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3) 摄影测量和地面激光扫描;(4) 专门测量手段:包括激光准直、各类传感器测量和应变计测量等。数据处理分析:成因分析(定性分析):成因分析是对结构本身(内因)与作用在结构物上

9、的荷载(外因),加以分析、研究,确定变形值变化的原因和规律性。 统计分析(定量分析):根据成因分析的结果和其他相关影响,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剔除粗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找出分布规律,从而导出变形值与引起变形的有关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 10 监测标志按其性质和用途分别分为哪几种? 工作性质分类: (1)平面标志用来构成测量建筑物平面位移的平面控制网。 (2)高程标志则构成观测建筑物沉降或进行垂直位移观测的高程控制网。 用途分类: (1)变形点又称变形观测点:直接埋设在所要观测研究的建(构)筑物上,它们和待测 建筑物一起移动,以表明建筑物空间位置的变化。(2)工作基点即测量控制点:(包括测站点、

10、联系点、检核点和定向点等工作点),仪器 安置在工作基点上以测定变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3)基准点:是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基础,通常埋设在变形地区之外,便于长期保存和 具有很好的稳定性,是建(构)筑物是否产生变形的参照点11、 观测资料的整编工作有哪些? 主要工作是对现场观测所取得的资料加以整理、编制成图和说明,使他们成为可供使 用的成果。其具体内容应包括:1. 校核各项原始记录,检查各观测周期变形观测值的 计算是否有错误;2. 对各种变形值按时间逐点填写观测数值表、存档或建立数据库; 3. 绘制各种变形过程线,建筑物(或基础)变形分布图。 变形观测资料整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将变形观测值绘制成各种便

11、于分析的图表,包括: (一)观测点变形过程线,某观测点的变形过程线是以时间为横坐标,以累计变形值(位移、沉陷、倾斜、挠度等)为纵坐标绘制成的曲线。观测点变形过程线可直观地反映出变形的趋势、规律和幅度,对于初步判断建筑物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是非常有用的。 (二)建筑物变形分布图,常用的变形分布图有:1变形值剖面分布图,这种图是根据某一剖面上各观测点的变形值绘制而成的。分水平剖面图和竖直剖面图,能更直观的反映同一水平上的位移、沉降和挠曲的情况。2建筑物(或基础)沉降等值线图,为了了解建筑物或基础的沉降情况,需绘制沉降等值线图,以及建筑物周边地面的等降曲线图。 12、确定变形监测精度的目的和原则? 变

12、形监测的精度,取决于建筑物预计的允许变形值的大小和进行观测的目的。如何根据 允许变形值来确定观测的精度,因其与观测条件和待测建(构)筑物的类型以及观测的 目的相关。13、 变形监测资料为什么会存在插补问题?如何进行插补? 1实测资料出现“断链” ;2 数据处理方法要求等时间间隔 1按内在物理联系进行插补2按数学方法进行插补 线性内插法 拉格朗日内插计算 多项式曲线拟合 周期函数的曲线拟合 多面函数拟合14、如何用一元回归分析法对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检核? 答:1、利用式求得变量y和x的相关系数,查阅相关系数的临界值表,判断y和x线性相关是否密切。2、利用式na+xb-y=0 xa+xxb-xy=

13、0 (n:观测值的个数、:求和计算)求回归方程 =a+bx 的回归系数a,b,建立回归方程。3、在回归直线两侧根据2s画两条平行线,检查新的变形值是否出现在这两条直线所夹的区间内,当观测值超出这一区间时,应作专门分析。15、 以基坑工程为例,试述变形监测的内容,及其可采用的监测方法。 基坑工程施工监测的对象主要为围护结构和周围的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围护结构包括围护墙。水平支撑,围檩和圈梁,支柱,坑底土层和坑内地下水等,周围环境包括周围的土层,地下管线,周围建筑和坑外地下水等,各个监测对象包含不同的监测内容,需要使用相应的监测仪器和仪表,16、 以某一工程为例,试述变形监测的内容,并简述变形监测工作

14、的意义。17、绘图说明利用纵横轴线法进行塔式建筑物倾斜观测的原理和步骤。P147 (1)在塔式建筑物纵横两轴线的延长线上选定测站点C1, 与建筑物之间的距离约为建筑物高度的1.52倍,选一起始方向点,用经纬仪观测1、2和3、4点。得到方向值: 1、 2、3和 4 (2)分别计算建筑物底部中心位置a1和顶部中心b1的方向值: a1和 b1 (3)计算建筑物顶部中心a1相对于底部中心b1的倾斜角: 1 若倾斜角1=0, 则无倾斜 (4) 计算建筑物在C1a1垂直方向上的倾斜位移量: e1 (5)用上述同样的方法,在C1a1的垂直方向上选定另一测站点C2,依次观测5、6、7、8点,得各点方向值: 5

15、、 6、7和 8 (6)计算建筑物在C2a2垂直方向上的倾斜位移量: e2 (7)计算建筑物总倾斜位移值及倾斜度 i 18、 GPS用于变形监测有何优点?试举一例说明 具有速度快全天候观测,实时,自动化监测等优点,GPS可以用于大坝的动态实时位移监测,振动频率测试和安全运营报答系统P1319、简述建筑物变形观测资料分析的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 主要目的:该阶段是分析归纳建筑物变形过程、变形规律、变形幅度、分析变形的原因,变形值与引起变形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好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式,进而判断建筑物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在积累大量观测数据后,就可以进一步找出建筑物变形的内在原因和规律,从而修正设

16、计的理论以及所采用的各类经验公式等。 具体内容:成因分析(定性分析)统计分析 (定量分析) 20、 工民建筑物变形监测点布设的原则? 监测点应埋设在最能反映建筑物沉降的位置,点具有一定的密度21、高程基准点为何采用双金属标志?试用公式推导说明双金属标志的原理。为了避免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的影响,可设计并埋设双金属标志。利用钢管和铝管具有不同的温度膨胀系数,在变形监测的同时,测定两管长度的变化差值并加以改正,即可达到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影响的目的。推导:假设钢管和铝管原长为L0,其膨胀系数为:实测时由于温度变化的影响,钢管和铝管的实际长度变化为:因为温度t未知,且难以测定;故实际测量时,

17、测定钢、铝两管的伸缩差值,即由前面的假设和推导,得 根据上面两式,可得:将上式移项后,得代入钢、铝的膨胀系数:故得到钢、铝两管伸缩量:三、 案例分析(第1问题7分,第2、3、4问题每题6分,共计25分)某测绘单位承担某大厦建设过程中的变形监测任务。该大厦位于城市的中心区,设计楼层80层(含地下4层),楼高约360m,总建筑面各约250000m2。已有资料:建筑物总平面图、施工设计图及相关说明文档;施工首级GPS控制网资料周边地区一、二等水准点资料其他相关资料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0.5”级全站仪 1台套双频GPS接收机 5台套精度为1/10万的激光垂准仪 1台套DS05型水准仪 1台套50m钢卷

18、尺 1个测绘单位按规范要求在建筑物基坑周边外埋设了两个垂直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和四个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问题:1、为完成变形监测任务,除了布设变形监测点外,还布设了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布设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目的是什么?2、对变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主要工作之一,常用的方法有哪几种?3、该项目完成后,提供给甲方的成果应包含哪些内容?4、在投入的主要测量设备中,选择一种最适合用于监测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稳定性的设备,并说明观测时的注意事项。 1,设立基准点为了便于相互校核,确保坐标系统的一致,工作基点是基准点与变形观测 点之间起联系作用的点 2,作图分析,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建模分析3、变形监测成果中图和表的主要内容(1)变形量成果图、表应按不同对象、不同内容(垂直、水平、倾斜等)分别提供。(2)图表应包括:观测点位置布设图、形变曲线图、变形量计算表、变形量统计表等。(3)变形量计算表应包括观测日期与时间、初始观测值、上次观测值、本次观测值、本周期变形量、本周期平均变形量、本周期最大变形量,总变形量、平均总变形量、最大总变形量,意见与建议、观测对象相关记录等。(4)变形量统计表应包括各次观测的日期、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