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现课改理念_第1页
体现课改理念_第2页
体现课改理念_第3页
体现课改理念_第4页
体现课改理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体现课改理念 让计算教学亦显魅力 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教研室 田小勤 邮编:310020摘要:计算教学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占有50%以上的容量,但教学现状却另人担忧:学生感到枯燥;教师觉得教学形式单一,教学千课一面。笔者对产生以上现状进行分析归因,并试图从教学目标改革三位一体;计算内容改革现实性、富有挑战性;学习过程改革主动性、个性化;计算练习改革充分运用、注重发展等方面阐述笔者的一些见解和观点。关键词:计算教学 目标整合 算法多样化 练习设计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学习内容最多,学习时间最长。据不完全统计,计算的课时占小学阶段数学总课时的50%以上。占了如此比例的计算教学,在教师

2、和学生心中的份量又是如何呢?笔者为此特做了一个调查。调查对象:67位一线数学教师和131位学生(不同年级的三个班)。调查内容:你最喜欢教(学)的内容及原因。调查结果如下:表(一) 教师对教学内容喜好情况调查表教学内容最喜欢教的内容最不喜欢教的内容人数(人)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概念115%22328%计算25373%15224%几何图形38567%00应用题345%30448%表(二) 学生对教学内容喜好情况调查表教学内容最喜欢学的内容最不喜欢学的内容人数(人)百分比人数 (人)百分比概念646%3426%计算41313%36275%几何图形69527%215%应用题15114%5945% 分析上

3、表发现:最喜欢和最不喜欢计算的教师和学生都占较大的比例。整理调查问卷发现,教师和学生选择的理由又是惊人的一致。喜欢计算的主要理由:内容简单,容易教,容易学,不太要动脑筋,甚至有学生回答:不用老师教,我也会做。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出现类似于“有趣、有挑战性”这些词语。最不喜欢计算的理由:枯燥,缺乏趣味性;题多,繁,容易错。这一现象说明计算教学存在着问题。笔者以为主要原因有五:一是计算教学目标狭窄、单一;二是计算内容庞杂,过分追求“形式化”,忽视与生活联系;三是过份强调熟练,刻意追求技巧;四是学生学习方式被动;五是计算教学千课一面:出题讲授或尝试基本方法得出大量重复练习。以上现状是不容乐观的,但随着对

4、数学课程标准的深化理解,确信一定会让计算教学亦显其应有的魅力。下面谈谈笔者关于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认识。一、 计算教学目标改革三位一体计算器和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引发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是否还有必要让学生花很多时间仅做有关数和符号的计算?当然,基本的算理和算法是应该掌握的,但那些烦琐的、技巧性很高的计算应当大大削弱,以留出更多的时间、空间和精力来学习更有意义的内容。那么怎样的内容是有价值的?怎么学习才会更有意义呢?首先需要我们在教学目标的定位上进行反思和改革。 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致国民的一份报告明确指出:今天一个其数学本领仅限于计算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可贡献于当今的社会,因为廉价的计算器就能够

5、把事情办得更好。计算教学中的知识技能目标非常明确,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落实到位;但对于启迪思维、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方面的目标,往往作为“软”目标、隐性目标,被当作学习知识技能过程中的“副产品”,容易被忽视。其实后者更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可以使学生更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用数学、学会数学的思考,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那么在计算教学中除知识技能目标外,还应努力体现哪些目标呢?1 过程与方法(1)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共享,大胆质疑,形成初步的评价能力与反思意识。(2)能灵活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

6、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2 情感与态度(1)在积极参与计算方法、规律等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2)初步认识到计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体会到数学的价值。(3)培养学生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精神,形成认真仔细的计算习惯。需要明确的是:上列目标并不是仅凭一节课就可以达成,更多的是属于学段目标,甚至是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目标。其中有些目标仅仅依赖计算课也是不能有效体现的,而需要长期关注、重视,才得以达成。二、 计算内容改革现实性、富有挑战性。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

7、有挑战性的。而计算教学往往忽略了计算的需要和与生活中的联系,一味的从抽象到抽象,学生机械的列式、计算、反复练习,学生体会不到乐趣。1 创设情境,体现现实性。 创设情境是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行探索,将实际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其功能有:(1) 创设情境激活课堂。 现实生活既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我们必须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素材,增加趣味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亲近感。创设情境就是现实生活与计算教学的桥梁,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要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2) 创设情境体会计算的必要性。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没有将应用题单设章节,

8、是不是就没有应用题教学了呢?其实创设一个情境,寓计算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实现了应用和计算教学的一体化,同时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计算的必要性和价值。因而创设的情境一定要蕴涵数学问题或数学思考。2重组教材,体现整体性。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认为计算太简单,没有一点挑战性;部分教师则反映计算教学象练习课,“新课不新”。主要原因:教材编排体现“小碎步”,只求实,缺乏整体性,养成学生机械地、孤立的看问题的习惯,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和创造。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材分“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四个阶段教学,并且还把“7加几”和“6加几”安排在第二册里学习。再者,据调查,已有50%左右学生在学

9、习前已经基本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了,他们的学习重点是学会如何探索多种计算方法,发现计算的规律,如何交流自己的思路,形成转换思想方法等等。附教学实录:人教社教材一年级下册P15例2教学十几减几教学课前准备:前一天让学生进行射门比赛。播放世界杯足球赛师:看到了什么?生:(一下激动起来)足球比赛,球星罗纳尔多,我喜欢。生:他的名字真奇怪,象什么耳朵。(笑)师:听说我们班有许多小朋友也喜欢足球,举手。当然喽,我1分钟能射进( )个。听说你们是射门高手!课件展示:一筐足球和情景对话图。(注:课前学生进行“射门”活动)一筐足球,给你一分钟射门,球门外还有几个?生:筐里有多少个足球?师:不是很清楚,应该

10、是十几个吧,你会表示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8-9=9 12-9=3 13-9=4 11-8=3、4 16-7=9 15-6=9 13-4=9 14-8=6 17-9=8 20-20=0生:20-20=0不可能,因为1分钟踢不进20个。生:对,不可能,一共才十几个球。师:如果他经常练习射门,就能踢进20个,老师相信你!创设情境激活了学生曾有过的体验,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呈现出不同的算式,十分的投入。三、 学习过程主动性、个性化。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多样化是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精神的最佳平台。计算方法多样化优势十分明显:由于学生人人参与,

11、各人都用自己的方法来思考,创新便成为可能;使得学生有更多体验成功的机会,树立自信心;由于群体方法呈现多样,客观上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创造了条件,学生在交流中介绍自己的方法,感受他人的算法,在体验算法多样化的同时,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达到个性发展的目的。但笔者在听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师简化了算法多样化的内涵,只重“形”,而没有实现“质”的突破。为此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鼓励算法多样化,还要优化吗?有教师说:既然提倡算法多样化,就无需优化。把多样化和优化完全对立起来,笔者认为是不妥的。应把算法多样化看成一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 自主探究算法个性化。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

12、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计算中方法会多种多样,而这些方法对学生个体来说,都自信认为是最好的,会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因为这是他探究思考的结果,他是在创造!作为教师,都应持肯定、欣赏之态。(2) 交流共享算法多样化。学生对于自己找到的方法,会有一种积极的情感,都希望有与学习伙伴交流的机会。在交流时,教师应成为合作者、引导者,酌情因势利导。首先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理解或表达有困难的地方,并给予帮助,利于学生共享;其次同时还应协同学生作客观的评价,比如9加5,学生一个一个数:10、11、12、13、14。教师就应该指出或请同学评价,明确:方法是正确,但太

13、麻烦了。再者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对多种方法进行梳理和提炼,如:12-9,学生会出现多种方法:算法(一) 12 9=3 和算法(二)10-9=1 1+2=3都是属于“破十法”; 2 10 1 算法(三)12-2=10 10-7=3和算法(四)9-2=7 10-7=3都是属于“连减法”;算法(五)因为9+3=12,所以12-9=3和算法(六)直接想组成的方法都属于“想加算减法”。这一阶段有效实施还依赖两点:一是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敢于发表自己真实的想法;二是加强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促进有效交流。在教学中会发现部分学生上完了一堂课,最后还是坚持自己的算法。为什么呢?通过调查学生回答:我根本就没注意其

14、他同学的方法。的确,很多学生只知为自己的进步与成功窃喜欢呼,对别人的成功往往是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很少真心实意为别人喝彩。其实,为别人喝彩是一种智慧,因为你在欣赏别人的时候,也在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3) 比较反思算法优化发展。 学生交流各自算法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历交流、梳理、反思、改进、发展的过程,在思想的碰撞中去感受其他的方法和策略,真正理解和反思自己的方法和别人的方法,主动改进自己的算法,从而实现方法优化。 可见多样化和优化是体现于不同的学习阶段,多样化是优化的基础,所以说,计算教学既要算法多样化,又要优化。2优化的结果是唯一吗?能一步到位吗?有教师认为:优化的结果就是选择基本方法。

15、但从学生的差异性可知,优化的结果不可能是唯一。要优化必须正确理解两点:(1)什么是基本方法?我的理解:每个学生心目中的基本方法可能不同,在计算的不同阶段,基本方法也会发展变化的。至于哪一种是基本方法,应由学生自己选择。确定基本方法有三方面标准:一是心理学角度,即多数学生喜欢的算法;二是教育学角度,即学生容易理解掌握的算法;三是学科体系角度,这种方法对数学的后继学习是否有利。当然这三个标准有时不能完全统一。因此当学生在一堂课结束时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是正常的,教师应该在心里认可这种现象。(2)优化能一步到位吗?与其说优化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确定哪一种方法最好,还不如说是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合适的方法。因

16、为每种方法都有独特性,适合于不同的题目,这就更需要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感受、辨析某种方法的局限性和普及性。方法优化不仅仅是结果,更是一个过程。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可能会倾向于某一种方法,但在练习中,他还会去尝试、感悟另一些方法,会与他人进行交流,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思维有了进一步发展,可能会觉得原来的方法又不适合自己或某一道题了。直到学生能灵活的选择合适算法去解决不同问题,方能算是真正优化。3多样化会影响学生的计算能力吗? 有教师担心: 算法多样化要花时甚多,学生练习时间明显减少,计算能力会降低。教师的担忧促使我进行调查(三个班),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重。项目正确率速度(12道题2分

17、钟做完)上课前55%91%上课后90%以上99%标准对一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在第三单元结束时,每分钟能正确计算6题左右。而以上调查都是当堂测试,不难看出,绝大部分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能达到课标要求。如果要以传统的高要求(强调熟练、绝对正确)来衡量学生的计算能力,那无疑是要逊色一些。四、计算练习改革充分运用,注重发展。 计算练习存在问题:机械练习、反复操练,注重计算方法的巩固,追求计算的熟练快速与绝对正确。有改进:(1)大部分教师已注意计算练习与实际相结合;(2)普遍注重练习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练习形式的改变。如:视算、听算、同学互相出题、计算比赛、采用游戏(送信、钓鱼、转盘、帮小动

18、物找家等等)。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学习的乐趣,但还没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本身魅力和参与思考探究的乐趣。计算练习还需体现以下几点:1充分运用,功能多元。 笔者曾听过大量计算课,经常会发现教师预设的练习题型多、题量大。往往到下课还没有全部练完或者匆匆展示,老师满脸遗憾。因为最后的题目往往是教师的得意之作。改善这种情况的对策:优选题目,充分发挥题目价值,同时体现多元的设计意图。以人教社教材十几减几的一个练习为例:出示:13-9 12-8 13-8 15-9 11-8 11-7 16-8 13-4 11-3 13-5 15-6 12-4(1)算得数,巩固算法。请学生先看完题目,再写出得数。但随着有部分同学汇报:一对一对算的。 13-9 13-8 11-8 15-9 12-813-4 13-5 11-3 15-6 12-4其他同学也会感悟两道题之间的关系,体会到计算方便。(2)分类。(答案不唯一)汇报(一):13-4 13-5 13-8 13-9 (被减数相同) 汇报(二):11-8 12-8 13-8 16-8 (减数相同)汇报(三):13-9 12-8 11-7 (差相同)(3)探究规律,渗透函数思想。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前面创设的踢球情境,理解规律,如:一筐有13个球,踢进越多,剩在外面就越少,便于把规律内化及运用。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