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电源变双电源大全_第1页
单电源变双电源大全_第2页
单电源变双电源大全_第3页
单电源变双电源大全_第4页
单电源变双电源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电源变双电源电路(1)附图电路中,时基电路555接成无稳态电路,3脚输出频率为20KHz、占空比为1:1的方波。3脚为高电平时,C4被充电;低电平时,C3被充电。由于VD1、VD2的存在,C3、C4在电路中只充电不放电,充电最大值为EC,将B端接地,在A、C两端就得到+/-EC的双电源。本电路输出电流超过50mA。 下面再介绍几种单电源变双电源电路 图1是最简单转换电路。其缺点是R1、R2选择的阻值小时,电路自身消耗功率大:阻值较大时带负载能力又太弱。这种电路实用性不强。将图1中两个电阻换为两个大电容就成了图2所示的电路。这种电路功耗降为零,适用于正负电源的负载相等或近似相等的情况。图3电路

2、是在图l基础上增加两个三极管,加强了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其输出电流的大小取决于BG1和BG2的最大集电极电流ICM。通过反馈回路可使两路负载不相同时也能保持正负电源基本对称。例如由负载不等引起Ub下降时,由于Ua不变(R1,R2分压供给一恒定Ua),使BGl导通,BG2截止,使 RL2流过一部分BGl的电流,进而导致Ub上升。当RL1、RL2相等时BG1、BG2均处于截止状态。R1和R2可取得较大。图4的电路又对图3电路进行了改进。增加的两个偏置二极管使二个三极管偏离了死区,加强了反馈作用,使得双电源有较好的对称性和稳定性。D1、D2也可用几十至几百欧的电阻代替。图5的电路比图4的电路有更好的对

3、称性与稳定性。它用一个稳压管和一个三极管代换了图4中的R2,使反馈作用进一步加强。图6电路中,将运放接成电压跟随器,输出电流取决于运放的负载能力。如需较大的输出功率,可采用开环增益提高的功放集成块,例如TDA2030等。这种电路简单,但性能较前面电路都好。单电源转换正负电源电路(2)一般音响电器工作时,需要提供正负电源。但在汽车、轮船、火车等运载工具上只能用蓄电池供电,这里介绍一款电源电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该电源电路由震荡器、反相器、推动器和整流及滤波器等部分组成,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震荡器 这是一款典型的由CMOS门电路(CD4069)构成 震荡器。震荡精度为10-210-3,震荡过程如

4、下:设某一时刻电路中 B点为高电平则AB点通过电阻R8向电容充电。刚开始充电时,由于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得C点电位突变至高电平,随着充电的进行, C点电位逐渐降低。当C点电位低于CMOS非门的转换电压时,非门41F翻转,A点变为高电平,B点变为低电平。由于电容 两端电压不能突变,使得 C点电位突变至低电平。A点则通过电阻R8向电容C6反向充电。随着充电的进行,C点电位逐渐升高,当C点电位高于CMOS 非门的转换电压时,非门 41F翻转,A点变为低电平,B点则通过电阻R8向电容C6充电重复上述过程,形成振荡,于B点输出脉冲电压。此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 f=1/2R8C6=1/2*3.14*4.

5、7*103*680*10-12=49.8KHz , 占空比为2。图中电阻R7(47K)一般取值为R7=(510)R8,其作用有二:1)减少电源变化对振荡频率的影响。2)降低电路工作的动态功耗。反相器四个反相器分成两组,分别输出相位相反的脉冲电压,其中两两并联是为了增大输出电流(单反相器最大输出电流为1.5毫安,并联后可以输出3毫安)。CMOS反相器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电源电压范围宽(320V),正好适用于本电路中,本电路的电源为18V。推动器先看N1和P1两个三极管的工作原理,N1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放大输入脉冲电压信号的正半周;P1也组成共集电极放大电路,放大输入脉冲电压信号的负半周,

6、它们合成后于E点输出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但电流放大(达两三百倍)的脉冲电压信号。N2和P2两个三极管的工作原理与之类似,但F点输出的脉冲电压信号与E点输出的信号的相位相反,以便下面的整流电路分别整流出正负电压。在本电路中,两个三极管选用D647、D667,其参数为:0.9w,+1A/-1A 。整流及滤波器此部分电路非常经典,虽然是二倍压整流电路,但由于损耗等原因,在本电路中空载时为+12V/-12V,额定负载时为+9V/-9V。本电源电路提供的功率不大于11W。另外,本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50KHZ振荡信号的存在,要注意高频屏蔽,如在印刷板上用封闭的铜箔将这部分电路屏蔽起来。此外,本电源的

7、纹波系数取决于所需单电源的纹波系数。由于本电源没有可供调试的项目,故只要元器件良好,连线正确,就可以正常工作了。说明:印刷电路板图中,J1、J2为飞线。印刷电路板没有设计成大面积接地,制作时请注意把震荡器屏蔽起来。 单电源供电回路中获得正负电源的电路图(3)作者:66wen来源:维库开发网更新时间:2009年09月21日编 辑:admin内容摘要:单电源供电回路中获得正负电源的特殊方图1所示极性变换电路的核心器件为普通的非门。对电路进行上述改进后,通过调节功放的直流输入电平,就可以在芯片的输出端得到大小非常紧接的正负电压值了。关键词: 运放 非门 电源电压 单电源 供电回路 阈值电平 OTL

8、串联电阻 供电电源 电路图 单电源供电回路中获得正负电源的特殊方图1所示极性变换电路的核心器件为普通的非门。由于输入端与输出端被短接在一起,故非门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等(ViVO);这样,非门被强制工作在转移特性曲线的中心点处,因此输出电压被限定为门电路的阈值电平,其大小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如果我们将非门的输出端作为直流接地端,就可以把电源电压 VCC转换为VCC/2的双电源电压;此时的非门起到了一个存储电流的稳压器的作用,电路的输出阻抗较低、因而输出电压也比较稳定。图中的非门可以选用74HC00或CD4069等普通门电路,考虑到CMOS非门驱动负载的能力有限,因此最好将几个非门并联使用以提

9、高其有效输出电流,图中的电容C1、C2起退耦作用,容量可适当地取大一些。 图2所示电路中的运放同相输入端接有对称的串联电阻分压器,而运放本身接为电压跟随器的形式;根据运放线性工作的特点不难看出:运放输出端与分压点间的电位严格相等。由于运放的输出端作接地处理,因此运放的供电电源VCC就被相应地分隔成了两组对称的正、负电源VCC/2。 当运放的输出电流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时,不能象门电路那样简单地并联使用;这时可以将通用型小功率运放换为输出电流较大的功放类运放器件,例如常见的TDA2030A。与图1类似,C1、C2同为退耦电容、加载运放同相输出端的电容C3起到了抑制干扰及滤波的作用对于大多数的OTL功放类器件而言,其内部一般都设置了对称的偏置电路结构,这就使其输出端的直流电位近似为电源电压的一半;根据上述原理,我们完全可以利用集成功放将单电源转换成为大小相等的双极性正、负电源,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 事实上,由于内容参数的离散性以及自举电路结构的影响,集成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