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及淀粉合成特性的影响扬州大学_第1页
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及淀粉合成特性的影响扬州大学_第2页
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及淀粉合成特性的影响扬州大学_第3页
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及淀粉合成特性的影响扬州大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及淀粉合成特性的影响姓名:唐瑭 导师:梁建生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专业:植物学淀粉是小麦籽粒中的重要组分,约占粒重的6080,它与蛋白质含量的多寡共同决定着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小麦品质与直链淀粉含量、淀粉的糊化特性、蛋白质含量、面筋强度等多方面有关。近年来研究表明,小麦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支链淀粉结构、颗粒性状、膨胀特性和淀粉脂等性状对馒头、面条和面包品质均影响1,2,3、4,5,,直链淀粉含量过高的有面粉制成的馒头体积小、韧性差,制成的面条易拉断;直链淀粉含量适中或偏低时,制成的馒头和面条具有较好的韧性和食用品质且。因而,加工馒头和面条用小麦品种的总淀粉含

2、量不宜过高,直链淀粉含量应偏低或中等,支链淀粉含量应相对较高,选择加工面条和馒头的品种时,应注意对总淀粉含量及其组分含量的要求6,7,8,。淀粉糊化特性是反映淀粉品质的重要指标,它不仅与淀粉直/支比例有关,而且对面条等食品的食用品质有重要影响。利用粘度速测仪RVA测定淀粉糊化特性,国内外一些研究表明,淀粉粘度值与面条品质高度正相关,一般峰值粘度越高,面条品质越好((光滑、有弹性、有咬劲)。吴殿星等利用 RVA 分析研究水稻淀粉粘滞特性,依反弹值(setback,最终粘度-低谷粘度)可有效区分品种表观直链淀粉含量(ACC)的高低,低ACC品种的反弹值一般为负值,中等或高ACC品种的反弹值为正值。

3、本试验利用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0号,通过氮素运筹等栽培措施处理,研究中筋小麦的产量形成特性、籽粒中淀粉含量以及小麦面粉的粘度特性及其与淀粉直/支比例的关系,以期了解氮素运筹对中筋小麦产量形成和淀粉合成调控的效应,旨在为专用小麦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提供措施依据。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002001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试验场进行, 土壤肥力水平为水解N 42.32 mg/kg,速效P2O5 42.23 mg/kg,速效K2O 114.47 mg/kg,土壤有机质1.362%。试验田前茬为水稻。供试品种为优质中筋小麦扬麦10号。1.1 试验设计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氮肥施用量为主区,

4、设纯氮180kg/ha和纯氮240kg/ha二个水平;氮肥运筹方式为裂区,设基肥:平衡肥:倒3叶肥:剑叶肥5:1:2:2、3:1:3:3,基肥:平衡肥:倒2叶肥5:1:4、7:1:2,基肥:平衡肥9:1五个水平,基肥于播种前施用,平衡肥于返青期施用,倒3叶肥于叶龄余数时施用,倒2叶肥于叶龄余数时施用,剑叶肥于叶龄余数时施用。磷(P2O5)、钾(K2O)肥施用量均为108kg/ha,磷、钾肥50基施,50于叶龄余数时追施。共10个处理。小区面积为×3,重复三次。11月2 日播种,密度150万公顷,行距30cm,人工条播。1.2 测定项目和方法1.2.1 叶面积与干重1.2.2 强势粒灌

5、浆动态1.2.3 籽粒淀粉含量测定1.2.4 淀粉粘度测定利用 Newport快速粘度仪Super3(RVA,澳大利亚新港公司)。测定模式选用标准方法1和标准分析方法1。样品用量为面粉(14.0%含水量),放入测定铝筒中,加入蒸馏水25ml,用塑料搅拌桨手工搅拌810次,然后置于RVA中。最初10s以960r/min搅拌以使面粉形成一致的面粉悬浮液,再以160r/min的速度旋转至测定结束。RVA初始温度为50保持1min,然后以12/min提高到95,在95保持,再以12/min降至50,在50保持2min,每样品测定时间为13min。整个测定过程的温度和转速由Thormocline for

6、 windows version 2.1 软件控制。RVA参数包括峰值粘度(peak viscosity,PV),即温度达到95时的最高粘度;低谷粘度(through viscosity,TV),即温度为95时的最低粘度;稀懈值(breakdown,BD),即峰值粘度与低谷粘度之差;最终粘度(final viscosity,FV),即温度冷却至50时的最高粘度;反弹值(setback,SB),即最终粘度与低谷粘度的差值;峰值时间(peak time,PT),粘度达到峰值所需的时间等。成熟期考种计产成熟期取样考查大田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各小区取3m2收获计产。1.3 数据分析方法本文数据均在E

7、xcel、SAS中进行数据的计算、绘图与统计2、结果与分析2.1 氮素对中筋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2.1.1 产量及其结构由表1可见,理论产量以180kg/ha施氮量、氮肥运筹3:1:3:1处理最高,8675.85kg/ha,180kg/ha施氮量、氮肥运筹9:1处理最低,7098.00kg/ha。理论产量在施氮量间、氮肥运筹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千粒重在氮肥运筹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穗粒数在施氮量间、氮肥运筹间及两者互作效应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穗数在施氮量间差异达到极显著,在氮肥运筹间、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互作效应间差异达显著水平。由表3可见,增加施氮量,穗数显著上升,每穗粒数显著下降,产量显

8、著提高;c,3:1:3:1处理的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理论产量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而本试验条件下,增加施氮量有利于增加穗数,氮肥后移有利于增加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从而提高产量。2.1.2 干物质生产与积累表4可见,拔节开花期干物质积累占小麦生物产量比例最高,开花成熟期是小麦产量形成关键时期,这期间干物质积累量与籽粒干重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574。2.1.3 籽粒灌浆特性由图12可见,180kg/ha施氮量,强势粒灌浆动态和灌浆速率峰值均以氮肥运筹为3:1:3:1处理最高,9:1处理最低,强势粒灌浆速率在花后2025天达到峰值;同一氮肥运筹,施氮量增加,灌浆强度下降,灌浆速率峰值降低

9、。2.2 氮素对中筋小麦淀粉合成的调控效应2.2.1 中筋小麦籽粒的淀粉合成特性2.2.1.1 含量及其组分由表5、6可见,扬麦10号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后移,其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占总淀粉百分率以及直/支比例均呈下降趋势,方差分析表明,施氮量间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支链淀粉含量差异不显著;氮肥运筹间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支链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施氮量和氮肥运筹间互作效应差异不显著。2.1.1.2 淀粉积累动态 由图3、表7可见,扬麦10号强势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均呈“S”型曲线增长,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量可用Logistic方程拟

10、合,积累量由快变慢的转折点分别为花后25.75天,23.01天,23.70天。表8可以看出,氮肥运筹相同,强势粒直链淀粉积累量从花后15天起,180kg/ha施氮量处理在各时期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施氮量为240kg/ha,7:1:2处理从花后5天到花后35天直链淀粉积累量都高于其它处理,在花后40天3:1:3:1处理最高。由表9-10可见,氮肥运筹相同,支链淀粉积累量从花后15天起180kg/ha施氮量处理在各时期明显高于施氮量240kg/ha处理,变化趋势与直链淀粉积累量一致。总淀粉积累量变化与支链淀粉一致。由表11可见,扬麦10号强势粒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各处理均在花后2530天达到峰值,之后

11、下降直至成熟。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峰值,低氮处理高于高氮处理。因而240kg/ha施氮量下,氮肥运筹为3:1:3:1处理直链淀粉积累速率峰值低,其直/支比例降低,利于提高中筋类小麦籽粒的加工品质。表12、13,扬麦10号强势粒支链淀粉、总淀粉积累速率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达到速率峰值时间比直链淀粉早,各处理均在花后2025天达到峰值,且在花后2530天仍保持较高的积累速率。2.2.2 中筋小麦淀粉粘度特性由表14可见,180kg/ha施氮量峰值粘度、低谷粘度以氮肥运筹为9:1处理最高,5:1:4处理最低;240kg/ha施氮量以氮肥运筹为3:1:3:1处理最高,7:1:2处理最低。氮肥运筹相同180k

12、g/ha施氮量处理峰值粘度、低谷粘度、反弹值均明显高于240kg/ha施氮量处理。因而低施氮量水平峰值粘度增加,利于中筋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改良。直链淀粉含量与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42*、0.7242*,与反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8557*)。直/支比例与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907*、0.7209*,与反弹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7848*)。 3、小结与讨论(1)氮素对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本试验条件下,中筋小麦扬麦10号的理论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在施氮量间均达极显著水平,氮肥运筹间千粒重、穗数达显著水平,理论产量和穗粒数达极显

13、著水平;同一施氮量下,3:1:3:3处理的穗粒数、千粒重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因而其产量高于其它处理。花后积累量与籽粒的干重呈极显著线性相关(r= 0.8574*),提高群体花后积累量是增加产量的重要措施。氮肥后移,增加穗粒数,提高籽粒灌浆强度,增加了籽粒的千粒重,利于花后干物质积累,从而提高产量。因此,从产量上看,240kg/ha施氮量、氮肥运筹3:1:3:3处理最好。(2)氮素对淀粉合成特性的调控效应:施氮量间直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氮肥运筹间直链淀粉含量差异显著,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差异极显著,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后移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占总淀粉百

14、分率以及直/支比例均呈下降趋势。低氮水平下,直、支、总淀粉含量均较高,因而其积累量和积累速率均高于高氮处理;氮肥后移,虽然直、支、总淀粉含量下降,但后期氮素供用充足,灌浆强度高,粒重显著增加,因而3:1:3:3处理直、支、总积累量均较高。直链淀粉含量、直/支比例与峰值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均存在显著相关性,可利用RVA主要粘度值反映直链淀粉含量和直/支比例的高低。前人研究表明,RVA峰值粘度与不同类型的面条小麦弹性、韧性和食用品质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因而在180kg/ha施氮量下,淀粉峰值粘度较高,利于提高面粉加工品质。因此,从品质上看,180kg/ha施氮量、氮肥运筹3:1:3:3处理最好。专

15、用类型小麦应满足优质、高产、高效的要求,对于中筋小麦其淀粉直/支比例要略低、峰值粘度要高、蛋白质含量应适中,因而本试验条件下,180kg/ha施氮量、氮肥运筹3:1:3:3处理对中筋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有利。参考文献1. 方克旋等.小麦直链淀粉含量测定及其含量对食品品质 的影响J.中国粮油食品,1985,2:27282.黄东印等.冬小麦品质性状及其与面条品质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J.华北农学报,1990,5(1):40453.陈绍军.论小麦馒头的品质要求.种子,1990,4:32334.Mecormick K M. 膨胀势在选择小麦面条品质方面的应用.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2,6:28305. HoleJan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