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生的出路_第1页
专科生的出路_第2页
专科生的出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科生的出路个大专生的自述每年的三四月份,是大学生求职的冲刺阶段,然而招聘单位几乎清一色地写着"只招收本科以上学历 " ,看着和我一样学历的专科生在招聘会上底气不足小心翼翼地递上简历,最 后在用人单位的漠视或白眼中讪讪地离开,我仿佛看到当初找工作时自己的影子。这促使我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如果说找工作是一场战役, 需要毕业生付出相当大的心血和代价, 那么对于出身寒微的 大专生们来说则无异于一场残酷的近身肉搏战。在如此惨烈的战役中,能侥幸存活的大专生还真的不多,有的甚至一两年后还没就业。 远的不说,以我所毕业的那个专科班为例,三十多个专科生,他(她 )们绝大部分来自农村,三年的

2、时间已经过去了, 到现在只有三四个人的就业情况比较好, 其他人多半暂时就业且不 断地换工作, 生活也基本都处于糊口阶段, 挣的钱只够自己日常开销和租房费用, 存的钱只 够再找份工作。 在求职市场饱受令人寒心的冷遇, 专科生毕业找工作的起点已经是相当的低, 个人将来的发展自然很成问题。我对大学教育 "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 "的初衷和动机的良好表示理解,但对其 所走向的方向很是怀疑。 本科注重的应该是培养理论型研究人才, 而专科注重培养应用型的 技术人才,这是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从人才的类型来看, 这应该是一个金字塔式的平台, 博士生, 研究生,本科生位于

3、塔尖, 然后是专科生, 高职生, 中专生等则在下面, 越往上走人数应该越少, 社会普遍需要的是应 用型实践型人才, 因为不可能有那么多的人才都来搞研究。 从我国大专生招生人数与本科生 招生人数所成比例来看,本科生和大专生比例严重失调,本科生和专科生的人数几乎对等, 而在其他很多国家,专科生的比例远大于本科生,甚至比本科生更容易找到工作。我国大专生的就业形势怎么样呢 ?一个又一个例子说明, 专科生就业率不仅不能与本科 生相提并论,相反 " 毕业就失业 "的大专生随处可见。另外的一个既成事实是很多追求高学历 的人不是用来搞研究, 而仅仅是为了增加找工作时的筹码, 这对国家的教育

4、资源、 人力资源 都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还有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 在我国大学毕业生当中, 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究竟有 多大的区别 ? 专家解释大专生就业难的惯常说法就是,专科毕业生既缺乏知识的广度与深 度,又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我不否认,但这只是现象,而不是根本原因,我要问的是,什 么造成了专科生缺乏知识的深度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呢 ?在教育产业化的今天, 不少大学都在不断地扩招, 却并没有认真考虑专科和本科的根本 区别所在, 在培养模式上专科往往只是本科专业在内容和学时上的简单压缩。 很多大学里同 专业专科生和本科生前两年半开设的课程和教材完全一样, 平时也都是在一起上专业课和公 共课, 甚至

5、考卷也相同, 惟一不同的是本科生毕业前半年增加三到四门课程,时间上比专科生多学五个月。 所谓的知识广度就在这里吧, 但知识深度值得怀疑, 稍有学习常识的人都知 道,五个月学三四门课程并不是件容易事。在大学呆过的人也都知道, 大学老师讲课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串讲, 而串讲是怎么回事呢 ? 就是将课程中的重点 (也是考试重点 )挑出来讲讲, 然后大家自己回去看, 到时参加考试就行。 可见, 专科生和本科生的能力相差其实并不大, 但就是这短短的五个月, 造成了本科生和专 科生在找工作时所受待遇的天壤之别 !找工作时不可否认的事实是, 不管能力区别大不大, 本科文凭就是一道门槛, 没有一切 免谈。 教育部

6、门还有些说法如先就业后择业, 专科文凭不行可以继续深造等, 但实际情况是 勉强就业后的专科生还是在不停地找工作换工作, 这对个人发展未必有利, 同时对用人单位 来说也是个相当令人头疼的问题, 而专科生升本面临指标限制, 读研则有更为苛刻的规定 (如 大学考研基本上都规定专科必须工作两年, 加试几门专业课, 不得跨专业报考, 必须在核心 学术刊物上发表过论文 )。在我看来, 这些说法都是舍本逐末, 回避了最根本的问题,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教 育中理论和实践的完全脱节, 直接导致专科生日后的就业困难, 这才是专科生为什么找不到 工作一切源头之所在。 解决教育体制存在的弊端, 才是解决大专生毕业即

7、失业的问题根本办 法,否则一切谈如何就业治标不治本的话全部都是扯淡 !如今的用人单位几乎无一例外地声明不招专科生, 甚至相当偏僻经济欠发达的地方也是 如此,难道国家的大专生真的非常多吗 ?如果真是大专生非常多,那为什么国家要不断的扩 招?我国的大专生在国家人口所占的比例其实是相当少的,我国还急需大批具有一定动手能 力和掌握一定技术的专科层次人才,这才是为什么不断扩招的原因。这里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是, 不少国内用人单位不是从岗位的实际需要选配人才, 而 是盲目相互攀比,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非要招聘本科以上毕业生。政府机关、事 业单位、国有企业及许多私营企业,没有真正从市场经济角度来考虑

8、如何有效地使用人才, 更没有把人才使用纳入其成本核算之中, 因而普遍存在人才使用的浪费现象。 各级政府机关 甚至于街道、乡镇一级, 只要招聘就要本科学历, 许多高校行政机关包括后勤管理人员,全 部都要本科以上学历,从而导致了人才高消费。有些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则不是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吸纳人才, 而是目光短浅, 急功近利, 或招聘一些离退休技术人员,或廉价雇用一些打工仔、打工妹。更有些经济欠发达的地方, 招学历高的人不是用来人尽其才 (他们也不具备这个条件 ),而是宣传自己装点门面。综合种 种原因, 社会上存在对专科生的种种歧视, 这使得专科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困难重重, 荆棘丛 生,并因此而饱受令人寒

9、心的待遇。难怪有人一脸愤懑和无奈地说:"专科身份就是刻在我脸上的字 "。经常看到某些专家说大专生找工作的期望值过高,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工作。 真是 "站着说话不腰疼 ",其实在找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专科生找工作的要求和标准都 是一降再降, 许多专科生的工作也仅仅是满足正常的日常生活开销, 也就是养活自己, 不让 父母操心, 还远谈不上个人将来的发展。 不要埋怨专科生不愿意到农村厂矿等基层去, 在如 今家里孩子全都出去打工这样的一个农村大环境下能让一个专科生有个好的发展吗?厂矿少得可怜的工资能收回十几年读书父母在自己身上教育的投资吗 ?现行的人

10、事制度户籍管理等也限制了大专生的就业, 而且这些方面的束缚很是让人无可 奈何。大专毕业生在决定之前往往要考虑的是去了以后还有没有回到大城市的希望, 将来自 己的子女读书就业怎么办。 从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看, 一旦户口落到基层, 以后要改动无疑 难于上青天。 我所认识所知道的专科生几乎都是留在城市里面, 他们中绝大多数是从农村来 的,因为了解农村, 所以不愿意再回到农村去, 尽管他们呆在大城市同样处在一个很尴尬的 境地,但依然乐此不疲, 因为城市的岗位资源和相对宽松的用人条件更有利于自己专业和目 标的发展,而且在这里,他们至少还可以看到一些希望。比如在我所居住的城市武汉, 最近就看到一条很是令人

11、振奋的消息, 那就是对专科毕业 生实行准入制度。其实, 专科生找工作时追求待遇的平等,不是在追求结果的平等,而是追 求起点和游戏规则的平等, 并为此付出学习的代价和竞争的代价。 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 用 人单位对专科生的歧视性行为显然违背了公平性这一原则,导致他们的就业之路越走越窄。 大专生啊,你的路在何方 ? 我很想对和我同样学历的专科生们说些话,上帝已经死了,但我 们还必须生存, 而且希望生活得更好, 尽管专科生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生存环境, 但为了个人 将来的发展,我们必须自救和自强。 在任何时代, 对任何人来说, 生存并不是件很困难的事 情,真正困难的是个人的发展,也就是前途问题。在就业形

12、式相当严峻的情况下,专科生所找到的工作往往与自己的专业和初衷相去甚 远,工作的目的也仅是挣钱糊口, 但专科生不要就此放弃, 并且要尽可能争取每次跳槽能占 在一个比原来更高的起点。 那种从基层干起, 慢慢往上爬的观念表面上看十分正确, 但实际 情况是, 从底层看到的景象并不是很光明或令人鼓舞的, 它反而会抹杀一个人的进取心, 许 多从基层干起的人, 从来不曾设法抬起头, 以便让命运之神看到他们, 所以他们永远停留在 底层。许多专科生因此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并就此淹没在生活的底层洪流中。彼得原理有个重要推论,那就是职位越低,斗争越激烈,机会越少,人的消耗也越大, 越往上,人的路越好走。 所以, 专科

13、生找工作要尽量争取从基层的上一步或上两步走,从而免去底层生活的折磨, 尤其是避开低层次的竞争, 避免形成狭碍的思想和悲观的论调。 对此, 我深有感触。 工作两年后, 我曾跳槽去一家公司面试, 招聘人员提到大家可以写上自己的薪 金要求, 我毫不犹豫地填上自己期望的薪金和福利, 但和我同来面试的另外七个大专生没一 个敢于写上自己的待遇要求, 甚至还有个人一脸谄笑地对负责人说, 只要被录用就行, 工资 不在乎。我和其他人谈起我要求的待遇, 他们都说我提这样的要求太高不可能实现。 其实我以前 的收入绝对比我所写的高得多, 只是因为工作换行了重新开始不能填高, 而这在我看来较低 的收入在他们眼里居然很高, 他们甚至连自己的要求都不敢填, 我很是感到悲哀, 但也理解 他们,因为他们的生活圈子没看到什么令人鼓舞的景象, 他们所要求的只是满足最基本的生 存,但如此缺乏自信如何让用人单位录用你 ? 即使录用了又怎么谈得上发展 ?我的一个同事 (也是大专生 )在一家著名外企工作,收入丰厚,他非常自信,在和我谈到 自己找到工作的经验时说, 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