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湖南省汉寿县推进新农村建设创新实践刘定青作为一个中部农业大县,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新突破,一直是我们思考的重点和工作的难点。2006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新农村建设全局,充分尊重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聪明智慧和首创精神,积极创新模式机制,努力探索方式方法,逐步走出了一条适合汉寿县情、具有汉寿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一、坚持村企共建,创新了“片区互动”的建设模式为培植“可看、可问、可学、可推”的示范样板,我们按照“村企共建、片区互动”的推进思路,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与示范片“村企共存”的特有优势,积极探索村企联手与“村企共建”
2、的新模式,初步建成了具有“工业园中的新农村”特色的太子庙示范片,收到了农民变富、企业变强、村庄变美、关系变“和”的良好效果。在具体实践中,主要创新了三个方面的机制。一是从“村企合心”上切入,创新“以减促加”的富民机制。努力找准农民想富与企业帮富的结合点,坚持把农民进厂务工作为“村企共建”的突破口,充分依靠企业力量,想方设法转移农民,最终实现“减少农民富农民”的目的。在转移途径上,其一是订单培训转移。按照“一村一本册”、“一求一培训”、“一训一转移”的要求,由新村办、劳动局、村委会和企业联手,先后举办电工、焊工、电子技术等培训班18期,培训农民1236人,其中552人成功转移到企业工作。其二是牵
3、线招聘转移。片区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多种形式推荐招工或代为招工,各级政府积极为农企见面搭建平台,举办了“减少农民富农民关注农村、情系农民”专场招聘会,40家用人单位与620名劳动力现场签订了用工合同,其中示范片5个村有230人现场签约。其三是跟班领带转移。由企业安排一定数量的实习岗位,对村里推荐的劳动力免费跟班实习,跟班期满,技能考核合格者或留厂工作,或由企业负责向外推荐输出。三年来,示范片已有518人到企业跟班学习,其中246人留厂工作。截至目前,示范片6068名劳动力已成功转移4456人,其中到本地企业务工或由本地企业向外推荐转移的达到1550人,月收入都在1000元以上。二是在“村
4、企合力”中助推,创新“以带促建”的帮扶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促成片区17家企业与5个示范点村结成“对子”,实行定点帮扶。在帮扶重点和方式上,其一是实行规划指导。企业帮扶联络员和公司主要负责人积极参加村庄规划讨论,对村内水、电、路、渠、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进一步增强了村庄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前瞻性。其二是实行结对援建。片区企业采取赞助、捐资、引资等多种方式,帮助硬化村组公路、疏浚和硬化沟渠、新建沼气池和文化娱乐设施,帮助改水改厕,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此外,采取企业出资,群众以土地、人力入股等方式进行联合开发经营,兴办了一批村办企业,兴建了一批示范基地,新修了一批
5、商业门面,使结对村的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其三是实行全员帮扶。片区企业以“体验生活”、“民企共建”等形式,先后组织员工3000多人次参与路基平整、“三清”整治、植树造林等活动。同时,引导和支持企业开展结对扶贫助学,三年来累计为特困户、贫困生捐款捐物100万多元。三是在“村企合奏”上下力,创新“以和促赢”的互动机制。首先,增强“双赢”理念。对农民而言,重点帮助他们树立“厂兴村富”的理念,引导他们自觉维护好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企业而言,重点帮助他们树立“村强企兴”的理念,引导他们在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方面自觉维护群众利益。其次,倡导文明新风。支持村企双方开展联谊、竞赛、座谈等活动,积极营造“村企
6、争做文明人、共建和谐新农村”的氛围。目前,以村民为主、企业员工参与组建的腰鼓队、篮球队、管乐队等各类群众文化体育团队达到12个,队员200余人,各示范村在企业的支持下都建起了文化宣传栏、农民图书室和体育休闲场所。再次,共建良好环境。成立了由村企双方负责人参加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共建领导小组,建立了村企联合巡逻制度和联防队伍,使影响企业发展环境的事件明显减少。在周边群众的支持下,企业效益也一路攀升。2008年,开发区规模企业实现产值、税收比2007年分别增长102%、60%。二、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了“特色带动”的建设模式我们立足“中国甲鱼之乡”、“中国黑杨之乡”、“中国苎麻之乡”、“中国珍珠之乡”
7、四个特产之乡的品牌优势,按照“特色产业、宜居村庄”的推进思路,积极探索“高效产业富农民”的新途径,开创了“新产业、新村庄”的良好局面。在推进过程中,主要创新了三种模式。(一)创新了“特色产业”的开发模式。一是实行“大户”开发。三年来,新培育和引进种养大户319户,新扩特色产业基地19万多亩。在南湖示范片,现已建成2000亩龟鳖基地、1000亩黑杨基地、2000亩珍珠基地、5万羽水禽基地、300亩脆枣基地和2家乡村旅游基地,初步建成了具有“特产之乡”示范特色的示范片。特别是小南湖村,今年引进8个养殖大户投入3000多万元,新开发优质龟鳖种苗基地700亩,形成2000亩连片龟鳖基地。二是实行“龙头
8、”开发。三年中,新培育了1家国家级、3家省级、12家市级龙头企业,新增特色农产品品牌11个,形成了杨树加工、苎麻加工、珍珠加工、果蔬加工、水产加工等一批龙头企业集群。三是实行“园区”开发。三年间,全县新增高效产业基地3万多亩,新建示范园区13处、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21个,珍珠加工“一条街”、竹木加工“一条街”、苎麻加工“一条街”等产业化园区渐成亮点。(二)创新了“文明社区”的建设模式。一是打造“两型”社区。按照“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设要求,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连片规划,建设新型“农民公寓”,引导农民“进镇、上楼”,吸引更多的农民转移到城镇,破解了农村公共基础设
9、施建设及管养成本过高的难题。二是推行“两会”管理。按照“一项一理事”、“一业一协会”的要求,全县组建各类新农村建设理事会550多个,参与人数5000多人;新增各类农民专业协会150多个,带动农户5万多户。“两会”管理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农民创建的自觉性、创业的积极性和创新的能动性,破解了村级组织管理服务功能弱化和农村社会管理缺位的难题。三是开展“两村”建设。在建设规划上,我们提倡规划“生态新村”,建设“文明新村”;注重保留“原生态”,建设“宜居宅”;既有新楼房,也留老木屋;既有高栅栏,也有篱笆墙;既有“新一村”,也有“农家乐”。重点突出了“三清三改”和基础设施的长效管理,农家书屋、休闲广场、宣传
10、文化墙、农民文体队等乡风文明建设,破解了“两手抓、两手都不硬”和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比如金盆岭小区,严格按照村庄整建规划,建设新农村社区,先后有76户村民住进了风格相似、间距合理的农家楼群,社区活动有声有色,农民群众和谐共处。(三)创新了“宜居村庄”的整治模式。在村庄整治上,我们不搞大拆大建的动作,不求整齐划一的格局,不造华而不实的亮点,而是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从探索整治的模式和机制入手,因势利导,打造特色。一是创新“三清三改”等农户环境整治模式。在组织开展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和改水、改厕、改厨的环境整治行动中,逐步摸索并不断完善了一套整治模式。比如小区建设“八个一”(一块标示牌、一条环形
11、道、一面宣传墙、一支文娱队、一处休闲场、一幅平面示意图、一个民主理事会、一片高效农业区)、农户环境整治室外“十要”(墙壁要粉刷、门窗要油漆、菜园要围栏、畜禽要圈养、阴沟要清理、杂草要除尽、杂物要整理、庭院要绿化、门额要挂匾、入户道路晒坪阶檐要硬化)和室内“三有六要”(有洁净水、有卫生厕、有沼气灶;人畜要分离、灶台要卫生、床铺要整洁、有线电视要开通、家具摆放要整齐、卫生打扫要干净)等模式,都是老百姓自己逐步总结推广开来的。二是创新“以路养路”等公益设施管护模式。比如在公路渠道整治上,采取“以林养路”、“以林养渠”等模式,筹集养护资金;在集镇社区建设上,采取“集镇让地”、“新屋进镇”等办法,完善配
12、套设施;在安全饮水工程上,采取“公办民助”、“市场经营”等形式,解决工程管护问题。三是创新“挂牌定岗”等集镇管理模式。在集镇社区管理上,采取“划段到组、标示到户、责任到人、奖罚到位”等措施,健全了长效管护机制;在卫生长效保洁上,采取“户集、村收、乡运、集中填埋”等方式,建立了垃圾处理机制。比如周文庙乡陈军堤集镇采取出让集镇土地换资金的办法,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吸引了120多个农户来此落户,逐步做大了集镇规模。三、坚持合力推进,创新了“乡村联动”的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合力推进。围绕形成工作合力,我们按照“连片示范、镇村同治、普惠扩面”的推进思路,积极探索“
13、乡村联动”的推进模式,收到了集镇、乡村同步推进的效果。(一)坚持“镇村同治”。重点实施了以主干道整治、路障清理、违章建筑拆除和道路绿化为主的畅通工程,以乡村集镇整治、垃圾清运、垃圾处理场建设、保洁队伍组建、公共场所绿化为主的靓街工程,以集镇周边村庄整治、沟渠疏通硬化、通户道路、晒坪硬化和改厕为主的美村工程,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同时, 在太子庙示范片至南湖示范片沿线建立了一条整治示范带,通过依法拆除 违章建筑、整治占道晒谷,新配路肩、新植花草,组建保洁队伍、完善长效机制, 组织农户粉饰房屋、打制晒坪、修通户道等措施,一举解决了多年来汉寿进城道 路“脏、乱、差”的问题,使沿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14、“绿色通道、风光走廊、宜 居社区”,为大面整治积累了经验。 (二)坚持“乡村主导”。一是注重了财政投入的“小钱”大用。县委、县 政府及各个部门在把中央惠农政策落实到农村、惠及到农民的同时,特别注重对 财政投入和各类支农项目的集中捆绑使用,实行以奖代投。三年来,县财政每年 安排新农村建设资金 3000 万元,主要用于通村公路、改水改厕、沼气建设、产 业发展等重点项目的配套奖补,“三清三改”和“穿衣戴帽”都以农户为主,政 府只扶持了个别困难户。比如县财政今年直接用于示范片的资金也就 300 万元, 但目前示范片实际投入的资金突破了 5000 万元,充分显示了政府投入“四两拨 千斤”的作用。二是注重
15、了办点示范的“虚功”实做。积极推行“百个科局联点 村、千名干部进农户,万名能人帮小区”的工作机制,全县共启动 2 个示范片、 52 个示范村、 多个示范点, 400 实现了 “县有示范片、 乡有示范村、 村有示范点” 。 特别是在前两年初步建成太子庙示范片的基础上, 今年又建成了初具 “特产之乡” 特色的南湖示范片。今后,我们还将建立“西湖水乡”和“山丘林果”特色的示 范片,为大面建设提供全方位可学可推的样板,力争把“虚功”做出实效。三是 注重了基层基础的“软件”硬抓。工作中,我们紧紧依靠支部领头、党员带头、 能人牵头,使他们在当地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了“主心骨”作用。三年来,全县完 成村庄整建规
16、划编制 200 多个,硬化乡村公路 700 多公里,完成水利工程 500 多处,实施国土整理 5 万多亩、农业综合开发 3 万多亩,受益农户 4 万多户;完 成改水 8 万多人、改厕近 3 万户,新增沼气入户 6200 多户、电视入户 5 万多户, 新建和改造村部 190 多个,新增“新农村文明社区”62 个、“新农村文明示范 户”3112 户;组建各类群众文化体育团体 358 个,新建宣传文化墙 144 处、农 民图书室 138 个、体育休闲场 155 个,新建或改造乡镇敬老院 9 所、村级“五保 之家”53 个、乡镇卫生院 18 座、村级卫生室 108 个,落实农村低保 1.5 万人, 农
17、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92%。 (三)坚持“农民主体”。一是坚持让农民做建设的“主力”。乡村两级纷 纷巧借天时地利人和,采取建同乡会、发一封信、搞联谊活动、开募捐大会和建 功德碑、上光荣榜等办法,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3 年来,全县农民自筹和社 会捐资达 2 个亿,占新农村建设总投入的 50%,户平 1000 多元;投工 1200 多万 个,人平 20 多个。军山铺镇杏花村今年 4 月份 20 天时间筹集新农村建设资金 46 万元。二是坚持让农民做管理的“主人”。在坚持农民理事上,我们采取“群 众管群众、群众教群众、群众评群众”的自主管理方式,通过群众做群众工作, 破解了诸多难题。比如公益事
18、业建设的宣传发动、资金筹措管理和使用、工程招 标和质量监督, “三清三改”的验收评比和奖补资金的发放等等,都是由理事会 操作。三是坚持让农民做创新的“主角”。在具体实践中,我们充分调动农民自 主创建的积极性,把群众的智慧发挥到极致。特别是在创建“文明新村”上,依 照村规民约组织群众经常开展清洁卫生、文明示范户比评以及“好公公”、“好 婆婆”、“好孝子”、“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成立“妇女戒赌会”、“关心下 一代协会”等群众性组织,扶植诗词小组、渔鼓、三棒鼓等内生型群众文化,在 帮助农户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创建文明上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坚持文明引领,创新了“文化促动”的建设模式 汉寿是国家
19、命名的“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龙舟之乡”及“西洞庭湖国际 湿地保护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农村建设实践中,我们紧紧围绕“乡 风文明” 这一目标, 突出发展乡土文化, 着力打造精品文化, 广泛弘扬主题文化, 坚持用新文化培育新农民,用新文明引领新农村,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坚持在“育”字上下功夫,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县政府先后投入 上千万元,建成了县图书馆馆藏大楼、数码电影城、文化剧院及文化休闲广场等 一系列公共文化设施,新建了 4 个市级示范乡镇文化站,改造和恢复了 12 个乡 镇文化站,采取“民办公助、自主管理”的方式新建“农家书屋”65 个,初步 形成了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乡有文
20、化站,村有“农家书屋”的格局。同时,积 极保护和传承汉剧这一备受农民群众喜爱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政府出资培养 了一批汉剧小演员。 健全完善农村基层文化管理队伍,每个乡镇都安排一名领导 主管文化工作, 并配备了 1 名以上的文化专干, 进一步加强了农村文化工作力量。 (二)坚持在“送”字上下功夫,突出农村文化软件建设。一是突出节庆文 化活动。2004 年至 2006 年,连续 3 年举办了三届西洞庭湖湿地文化旅游节,今 年举办了第四届湿地文化旅游节;2002 年以来,先后举办各类专场文艺晚会、 书画摄影作品展览等节日文化活动 70 余次,做到了“一月一场”大型文化活动。 二是实施文艺精品战略。支持农村文艺爱好者创作各类文艺作品 578 件,有 565 件作品在市级以上发表,268 人次在全国、省、市获奖,其中常德汉剧高腔小戏 嘻爹嘻事获得国家第十四届“群星奖”表演奖及首届中国老年艺术节老 年风采大赛戏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南京二手房交易税费减免政策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田租赁与农业金融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度瓶装纯净水原水采集与处理合同4篇
- 2025年度门面房屋租赁合同租赁双方信息保密协议4篇
- 2025年度海洋工程技术服务合同协议范本3篇
- 民政局二零二五年度离婚协议书电子模板使用许可4篇
- 二零二五版金融信息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个人店面租赁合同范本简易版2篇
- 2025年度个人房产买卖合同法律咨询协议2篇
- 2025年度个人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咨询服务合同范本3篇
- 医院急诊医学小讲课课件:急诊呼吸衰竭的处理
- 肠梗阻导管在临床中的使用及护理课件
- 调料厂工作管理制度
- 2023年MRI技术操作规范
- 小学英语单词汇总大全打印
- 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隐患全面排查
- GB/T 15114-2023铝合金压铸件
- 三相分离器原理及操作
- 货物验收单表格模板
- 600字A4标准作文纸
- GB/T 18015.2-2007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