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主题四三峡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_第1页
子主题四三峡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_第2页
子主题四三峡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_第3页
子主题四三峡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_第4页
子主题四三峡水利工程重难点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重难点分析重点:三峡水利工程综合效益。三峡工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其首要任务是防洪,还有发电、航运、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对建设长江经济带,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这是现代科技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的杰出代表,也是现代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宏伟工程,是进行民族自豪感教育的好材料,也是学生感兴趣的好内容,因此成为重点。三峡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长江三峡之一的西陵峡的中段,坝址在三峡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斗坪。三峡工程建筑由大坝、水电站厂房和通航建筑物三大部分组成。工程的最终投

2、资总额预计在2000亿元左右,于1994年开工建设,分三阶段进行,2009年全面竣工。三峡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旅游等综合效益。1.防洪兴建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万里长江,险在荆江”。荆江流经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沃野千里,是粮库、棉山、油海、鱼米之乡,是长江流域最为富饶的地区之一,属国家重要商品粮棉和水产品基地。在我国古代,云梦泽一直是滞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云梦泽消亡后,洞庭湖替代云梦泽成为又一个滞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当时长江中下游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但随着泥沙的不断淤积,洞庭湖的水面面积和容积日渐萎缩,使其滞蓄长江洪水的能力大力削弱。这就迫使大量洪水直接从荆江河槽下泄

3、。然而,时至今日,荆江河段的安全下泄流量只有6万6.8万立方米/秒。因此,每到汛期,荆江河段的洪水水位高出两岸地面610米而形成“悬河”,时时威胁着洞庭湖区和江汉平原1500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2300万亩耕地的安全。荆江防洪问题,是当前长江中下游防洪中最严重和最突出的问题。三峡大坝建成后,将形成巨大的水库,滞蓄洪水,使下游荆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御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御百年一遇的大洪水。2.发电三峡水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846.8(1000)亿度(相当于400万吨标准煤完全燃烧所发出的能量),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华南、重庆等地区,将改善这一地区的能源结构布局,促进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4、。此外,具有重大的环境效益,吨,造成酸雨的二氧化硫约300万吨吨,以及氮氧化合物等。可见,三峡工程也是一项改善长江生态环境的工程。3.航运三峡工程位于长江上游与中游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建成后能够较为充分地改善重庆至武汉间的通航条件,满足长江上中游航运事业远景发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从现在的每年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运输成本可降低3537%,促进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对外交流,使长江成为名符其实的“黄金水道”。此外,三峡工程在旅游、养殖、保护生态、净化环境、开发性移民、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如果从经济与科技角度看,三峡工程的建设还有以下重大意义:第一,三峡库区经济落后

5、,人均收入很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亟待开发脱贫。兴建三峡工程将有巨额资金投入库区,必然给库区经济发展带来生机,对库区的工农业生产,第二、三产业的发展,科学文化教育的振兴,城镇的建设,均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三峡水库能蓄洪水,经水库调节后,下游枯水流量提高了将近一倍,这将对解决华北缺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引水工程产生积极的作用。第三,三峡工程是特大型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它涉及多方面的重大科技问题,如大型设备制造、专业人才的培训、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决策方法、三峡工程中关键问题的应用、基础研究(包括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等。可以预期,通过三峡工程的建设实践,必将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难点:如何合

6、理开发和有效保护三峡水利工程。合理开发牵涉的主要问题:1.移民安置移民是困扰全世界水利工程的共同难题,国外不乏因移民问题影响工程进度甚至下马的先例。三峡浩大的移民工程,在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蓄水至175米水位时,最终移民将达12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28倍! 它将拆毁近3500万平方米的房屋,迁建上千家工矿企业,淹没30多万亩农田。大规模外迁移民是三峡工程的首创,没有先例可循。经过党中央和国务院的科学决策,制定的移民方针措施归有八条:一是开发性移民方针,以移民搬迁安置推动库区经济发展。达到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7、”的目标。二是“中央统一领导,分省负责,县为基础”的管理体制。三是移民补偿资金分省市切块包干,实行总量控制,并实行了“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办法。四是移民进度与资金安排“突出重点,远近结合,移民进度与工程进度相衔接,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宜早不宜晚”。五是设立重庆直辖市有利于加强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领导,保证三峡工程顺利进行。六是号召中央各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对口支援库区。七是对库区实行了若干优惠政策。八是原则上实行就地搬迁方针。2.泥沙淤积流域内的治河规划必然受到流域地质地貌条件的制约。长江上游大面积地层的岩基由页岩和沙岩组成,前者风化后成泥、后者风化后成沙,它们在暴雨后被地面迳流冲刷到

8、江中成为悬沙。四川盆地和金沙江流域达百万平方公里,全流域在天然状态下,坝址处的平均年输沙量为56亿吨,显然,在长江中游修高坝拦江会导致淤积严重的问题。3.水体污染库区水体污染难以避免,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施工本身的污染;被淹没的各种污染源;水体异温层效应;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4.对库区文物的影响三峡工程600多公里长的淹没范围,如果不采取文物保护,在三峡库区蓄水以后,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将被淹没到水下。从1996年起,国家按期发放保护资金,三峡工程库区文物的抢救性保护和发掘开始进行。但尽管如此,也不可能保证保住所有的遗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因此没入了淹没线以下,而且将很难再被发掘出来。5.对生

9、态与环境的影响三峡建库对生态坏境的影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有利影响主要在长江中游,包括减轻洪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燃煤对环境的污染,减轻洞庭湖的淤积等。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除淹没耕地、改变景观和大量移民外,还对稀有物种、天气、库尾洪涝灾害、滑坡、地震、陆生动植物等等有影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从开工之日起,就确立了“环境与工程建设同步”的原则,投资10亿维护环境,努力将这个全球超级工程打造成一个环保工程、生态工程。三峡工程建设期内,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有着严格的控制。比如,数量庞大的混凝土生产过程,也会产生数量庞大的废水,这些废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而其中超过一半以上的废水,处理之后又进行了重复利用;工程原有的大部分植被不可能保留,还会形成新的边坡和水土流失,在施工中,要求水泥、沙石必须封闭运输,对施工现场的植被要及时恢复。长期参与三峡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专家谢修发说,作为三峡工程第一功能的防洪功能,其环境效益是不可估量,也是不可替代的。同时,三峡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对大气是一种有效的保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峡工程对环境方面的影响都在意料之中,都在控制范围之内。随着三峡工程的顺利进展和三峡地区环境的改善,长江三峡将会成为一个更加舒适宜人的风景名胜。根据历史的经验,对三峡水利工程的保护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