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换填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1页
灰土换填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2页
灰土换填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3页
灰土换填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4页
灰土换填专项施工组织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设计要求3四、施工前准备3五、灰土换填施工工艺标准4六、雨期施工6八、施工进度6九、安全要求77 / 8一、编制依据1、*(总设14-125-A04)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4、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2-20025、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二、工程概况序号项目 容1建筑面积总建筑面积(m2)8775.6占地面积(m2)1531.8地下部分建筑面积(m2)2194.4地上建筑面积(m2)6581.2标准层建筑面积(m2)1265顶层面积(m2)10262建筑层

2、数地上5层地 下1层3建筑层高地下部分层高(m)3.75m、5.15m、5.65m地上部分层高(m)首层5.65m二层5.75m三层3.9m四层3.9m五层3.95m机房层 3.4m4建筑高度正负零绝对标高(m)797.9室外高差(mm)450基底标高(m)-4.0、-5.4、-5.9建筑总高(m)23.555结构形式基础结构形式平板式筏板基础主体结构形式框架结构屋盖结构形式平屋面6结构断面尺寸外墙厚度(mm)外墙300mm、400mm墙厚度(mm)墙(砌筑墙) 150mm、200mm、300mm柱断面尺寸(mm)400×400、500×500、600×600、7

3、00×700、800×800梁断面尺寸(mm)底板梁 :500×1000、800×1900、900×1200地上梁 :300×500 、300×600、 350×700、350×800、400×600、400×1100 、500×600、 500×800等底板、楼板厚度基础底板:500mm、600mm,楼板:120、150、180、250等7施工缝留设底板部分施工缝为6轴伸缩后浇带。柱施工缝留在梁下皮以上20mm。墙施工缝留在板(梁)下皮以上20mm。楼梯施工缝留在

4、楼梯所在楼层休息平台上跑(去上一层)楼梯踏步及临侧墙宽度围之,另一方向为休息平台宽度的1/3处。8混凝土强度等级地下一层一二层顶层基础梁、基础C30混凝土柱C40C40C40剪力墙(包括地下室外墙)C40顶板、顶梁C30C30C309抗震等级抗震设防分类重点设防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0.2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10钢筋类别一级钢(HPB300)6、8三级钢(HRB400)82811后砌墙加气混凝土砌块普通砌筑砂浆外墙A5墙A3.5Mb5三、设计要求 本工程场地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级,采用垫层法进行地基处理,用3:7灰土进行换土回填,处理厚度自基础底面向下2.5m,分层回填分层压实,压实系

5、数0.97,进行垫层法处理的围超出建筑物外墙基础外缘2m,灰土垫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要求180kpa,垫层的施工应按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GB50025-2004第6.2节及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12第4.3节容执行,基础底面标高以上的回填土,压实系数0.95,在建筑物周围6m应平整场地,当为填方时应分层夯实,其压实系数0.95,当为挖方时应将土表面压实,压实系数0.95。 按设计要求土方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后向下挖2.5m进行三七灰土置换,施工现场采用机械大开先挖向下挖2.3 m,剩余0.2 m为避免机械超挖采用人工开挖,1-2轴标高控制在-7.2m,2-6轴标高控制在-7.1m

6、,6-9轴标高控制控制在-8.5,局部控制在-9.0m,然后进行三七灰土施工,灰土压实总厚度2.5m,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00mm,控制前先在基槽周边侧壁上,每隔5米,钉好标高腰桩,配合钢筋铁尺,层层拉线铺摊,压实后层层仪器测控,直至填至设计标高止。 肥槽回填采用挖掘机、铲车配合人工进行回填,每层虚铺厚度不超过350mm,压实至散水结构底面。四、施工前准备1、认真熟悉施工图纸2、材料准备 土:采用土方开挖出的原土,土有机质含量不超过5%,土粒必须过筛,要求其颗粒不大于20mm 石灰:采用新鲜的块灰,在使用前1-2d进行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得含有未熟化的生石灰颗粒及其他杂质,也

7、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3、施工机具准备:拌和机、打夯机、16吨振动式压路机、挖掘机、自卸汽车、手推车、铁锹、铁耙、人工夯、环刀、水准仪、塔尺、钢尺、等。4、劳动力准备:1)主要作业人员20人次。2)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要作业人员需经过安全培训,接受施工技术交底。执行经理:李云龙5、质量保证体系图材料负责人郭彦林工程负责人冯百强质量负责人韩赛令安全负责人X富强技术负责人田文瑞五、灰土换填施工工艺标准5.1 灰土配置灰土垫层是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充分拌和,分层回填和压夯实而成。灰土拌和料的体积比宜为3

8、:7和2:8(熟化石灰:粘土)。5.2材料准备1、采用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不含有机杂质,土料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15mm;2、应用级以上块灰,含氧化钙70%以上,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粒径不应大于5mm。5.3工艺流程基础回填:土方开挖灰土拌制灰土铺设质量验收肥槽回填:结构施工防水施工灰土回填质量验收5.3.1土方开挖 采用机械大开挖,先向下挖至-7(-8.3)米,未避免机械开挖超挖,采用人工开挖向下挖0.2米至设计标高-7.2(-8.5)米。待钎探、验槽及承载力试验合格后进行三七灰土施工。5.3.2灰土拌制 基础灰土的配合比采用3:7,肥槽灰土配合比采用2:8。石灰和土料应计量

9、,使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如土料水份过多或过少时,应晾干或撒水湿润。5.3.3基础灰土铺设 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不宜超过300mm(夯实后约200mm厚),总厚度为2500 mm,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压实采用压路机,碾压遍数一般不少于3遍,角处压路机压实不到的位置采用夯机进行人工夯实。5.3.4肥槽灰土回填肥槽灰土配合比采用2:8,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不宜超过350mm(夯实后约250mm厚),总厚度因部位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各层厚度用仪器进行监控,压实采用打夯机夯实,遍夯次数一般不少于3遍,边角处打夯机夯实不到的位置采用人工木夯夯实,夯实次数不少

10、于6遍。5.4质量验收灰土应逐层检查,用环刀取样检验灰土的干密度,检验点数,对大面积每1000m2以上工程不应少于3点,灰土最小干密度(t/m3):粉质粘土1.50。灰土夯实后,压实系数不小于0.97(肥槽不小于0.95)。5.4.1质量标准5.4.1.1主控项目:5.4. 1.1.1灰土的体积比符合设计规定的要求;5.4.1.2一般项目5.4.1.2.1灰土材料的质量: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大于5mm,粉质土不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小于20mm。5.4.1.2.2表面平整度:8mm,5.4.1.2.3标高:±10mm,用水准仪检查;5.4.1.2.4厚度: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

11、/10,尺量检查。5.4.2成品保护5.4.2.1施工时应注意对定位定高的标准桩、尺、线的保护,不得触动、移位。5.4.2.2垫层铺设完毕后,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暴晒;5.4.2.3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作临时覆盖,不得受雨水浸泡;5.4.2.4已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堆放重物。六、雨期施工 灰土应连续施工,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具体详见雨季施工方案),刚打完的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和松散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泡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七、施工注意事项1、灰土施工使用块灰必须充分熟化,按要求过筛,以免颗粒过大,熟化时体积膨胀将垫层胀裂,造成返

12、工。2、灰土施工时每层应测定夯实后土的干密度,检验取压实系数和压实围,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继续作业,避免出现干密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的质量事故。八、施工进度1、工期要求: 基础垫层回填:2014年6月12日-6月21日; 肥槽回填:2014年8月4日-8月12日。2、根据现场及建筑物布置,合理安排各工序。3、技术人员与业主、监理单位密切配合,及时向上述单位反馈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意外问题,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保证顺利施工。4、认真做好劳动力调配。岗位明确,职责清楚,人员稳定。调配经验丰富、工作熟练的人员上岗。九、安全要求1、灰土铺设、熟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2、碾压灰土前,应先检查压路机性能是否良好。3、在运输、堆放、施工土料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扬尘、遗撒、沾带等现象,应采取遮盖、封闭、洒水、冲洗等必要措施。4、运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