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_第1页
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_第2页
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_第3页
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_第4页
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XXXXXXXXX有限公司二O一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共 4 页XXX建筑物主体监测方案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XXX东部,国际会展中心地段,XXXCBD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内。为高层办公及商业建筑,本工程地下共 5层,地上主楼共50层,裙房最高4层。主楼与裙房设置抗震缝脱开,主楼总高度为 239.800m(从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主屋面标高为 234.300m;二、周边环境条件本工程位于XXX东部,国际会展中心地段,XXXCBD国际商务营运中心区内。西临规划五石路、塔甫安置小区、东接环岛路、南临观音山北路。三、监测设计的依据3.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3.2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四、监测的目的和任务4.1根据现场监测所得数据与设计值(或预警值)进行比较,如果超过某个限值则立即采取措施,防止主体结构发生较大位移与变形;4.2根据监测提供的数据指导现场施工,优化施工组织;4.3积累区域性设计、施工、监测的经验。五、监测内容根据主体结构的特点、所处的周边环境条件及设计要求,主体施工监测项目设置以下几项:5.1主体垂直沉降监测;六、监测点的布置6.1主体垂直沉降监测(1)监测方法为了观测建筑物在施工期间的沉降变形情况,拟在建筑物底部分别布设建筑物垂直沉降观测点,建立高程控制网,利用精密水准仪观测测点高程变化情况,从而了解建筑物主体在施工期

3、间竖直方向上的变形情况,分析建筑物的稳定情况。在稳定地方至少设置3个基准点,以进行相互校核,观测时需构成闭合水准路线并在施工前测取基数两次。(2)测点布置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由监理公司指导施工单位在相应时间布设完成,标志的埋设位置应避开如雨水管、窗台线、暖气片、暖水管、电气开关等有碍设标与观测的障碍物,埋设于地面一层的柱上+0.500的位置。根据图纸设计和甲方要求,监测点采用伸缩式套管部件(如下图所示),将部件植入待测结构内,测点待测结构结合要可靠,不允许松动,并标明点号和保护标记,随时检查,保证测点在观测期间绝对不遭到破坏。如图纸所示,预计布设11个主楼主体沉降观测点,编号为CJ1C

4、J11;布设14个主楼主体沉降观测点,编号为CJ12CJ25;共计25个沉降观测点。(3) 测试仪器中纬ZDL700精密水准仪(4) 仪器精度0.7mm/Km(5)预警指标累计沉降量超过30mm; (6) 监测频率主体施工期间,每3层监测一次;主体完工后再观测半年,每个月监测一次;遇到异常情况(台风、暴雨)应加密监测。七、监测工序7.1前期准备阶段:根据测试项目订购沉降标志点以及辅助材料,并完成资料率定计算工作;制作垂直沉降观测点和垂直度监测点的标记和基准测量标石。7.2初始数据采集阶段在主体施工前一周,对各测试项目进行2次初始数据的采集,保证初始数据准确,连续,可靠。7.3主体施工的安全监测

5、阶段与主体施工同步进行各测试项目的监测。为了确保监测仪器、设备的完好,及时掌握现场的施工动态,与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的及时沟通,在主体施工期间,我方将随时保持与各方的联系(向项场各方提供监测项目组成员的电话号码,项目负责人24小时不停机)。在主体施工期间每施工一层对所有监测项目监测一次,若遇特殊情况,如台风、暴雨、地震等,应适当增加监测次数。7.4监测的成果资料及提交对各项测试数据用微机进行计算分析,及时将测试结果打印成表格送交有关各方(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分析使用。(1)提交的成果资料有: 主体垂直沉降监测成果表;(2)监测成果资料的提交:监测的打印资料在第二次监测时送至工地;出现异常或险情时,将异常或险情地段的资料现场算出,正式的打印报表第二天送至工地;7.5报警值的确定原则(3)报警值的确定原则: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要求,达到预警和保护的目的;满足各监测对象的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7.6测试资料的综合分析阶段主体施工结束后待沉降速率小于0.04mm/d后即可终止安全监测。对所测资料进行全面地综合计算分析,一个月内提交最终分析成果报告。八人员及仪器设备组织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