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互感器试验课件_第1页
电动机互感器试验课件_第2页
电动机互感器试验课件_第3页
电动机互感器试验课件_第4页
电动机互感器试验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试验前准备工作试验内容吸收比:绝缘结构件在60s时测出的绝缘电 阻值与15s时测出值之比。直流电阻测量绝缘电阻测量+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一、人员配置 班长、试验技术员、QC人员、安全员、试验工二、试验仪器准备 主要试验设备:试验变压器、高压兆欧表、变压器直阻测试仪、双臂电桥、直流高压发生器、数字万用表 注意事项: 施工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图纸内容,明确试验项目及所用试验设备,提前做好设备的调拨,所有测量仪表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试验设备按照实际试验需运到现场后,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试验附件的准备,仪器配套设备、接地线、测试线等。三、作业环境作业条件准备 试

2、验区域光线充足; 孔洞已做好防护措施; 电动机已安装完毕,外壳已可靠接地; 施工用临时电源已安装; 试验人员已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一、绝缘电阻及吸收比的测量二、直流电阻测量三、交直流电机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 检查四、直流耐压试验及泄漏电流测量五、交流耐压试验六、附属设备试验1、试验内容+交流电动机绝缘电阻测试内容: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电动机轴承等的绝缘电阻,1000V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直流电动机绝缘电阻测试内容:励磁绕组、电枢、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等的绝缘电阻。2、试验要求1)交流电动机测试要求如电动机动力电缆已连接,需拆除电缆连接线;中

3、性点引出的应拆开分相进行测量。测量其电动机绕组绝缘电阻,高压电动机使用2500V兆欧表测量,低压电动机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测量结束后充分放电。额定电压为 1000V 以下,常温下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额定电压为 1000V及以上,折算至运行温度时的绝缘电阻值,定子绕组不应低于1M/kV,转子绕组不应低于0.5M/kV。+ 1000V 及以上的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 1.2,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2)直流电动机测试要求+测量绝缘电阻时,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励磁绕组和电枢

4、的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 0.5M。测量励磁回路连同所有连接设备的绝缘电阻不包括励磁调节装置回路的绝缘电阻测量。电阻值不应低于0.5M。3、试验方法 记录当天环境温度和湿度+将非试验相短接接地,然后使用2500V (或500V)绝缘电阻表测量,将接地地线端子(L)用接地线和设备的外壳可靠连接,将绝缘电阻表的高压线(E)与试验相连接,开始测量。记录15秒和60 秒的绝缘电阻值+试验结束后,将高压线与被试设备断开,关闭绝缘电阻表,然后用放电棒对被试设备进行充分放电。+按照此步骤测量其他相对地及各相相间绝缘电阻+记录试验结果1、试验内容+交流电动机直流电阻测试内容:定子绕组、转子绕组、可变电阻器、起动

5、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直流电动机直流电阻测试内容:励磁绕组、励磁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2、试验要求1) 交流电机测试要求+电压1000V 以下且容量为100kW 以下的电动机不测量直流电阻。+采用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或双臂电桥测量直流电阻。+当绕组端头全部引出至接线盒中时,应测量每相绕组的直流电阻值。若为全部引出,则可测量相间直流电阻值。+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直流电阻的测量,应尽可能直接从绕组接在集电环上的引线处进行,若拆线有困难,则只有在集电环上测量。+-1000V及以上电动机的可变电阻器,其直流电阻应在所有分接头上测量。+1000V 以上或容量 100kW 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

6、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未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1%。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 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2)直流电机测试要求+采用变压器直流电阻测试仪或单臂电桥测量直流电阻。+测量励磁绕组的直流电阻值,与制造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大于 2%。+对于叠绕组,可在整流片间测量;对于波绕组,测量时两整流片间的距离等于换向器节距;对于蛙式绕组,要根据其接线的实际情况来测量其叠绕组和波绕组的片间直流电阻;相互间的差值不应超过最小值的10%,

7、由于均压线或绕组结构而产生的有规律的变化时,可对各相应的片间进行比较判断。 +测量励磁可变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 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变化应有规律性。+3、试验方法+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1)双臂电桥法+双臂电桥的四根测试线P1、C1为一组P2、C2为一组,对于接法将两组测试线分别夹在被测相两端出线端子上,对于Y型接法则将两组测试线分别夹在被测两相出线端子上,启动仪器,开始测量,零位指针稳定后记录数据。+2)变压器直阻测试仪法+把测试仪的四根测测量线I+、U+、I-、U-接在被测两相出线端子(接法)或被测相两端出现端子(Y接法)上,I+

8、、 U+一组,I-、U-一组,启动仪器,设置好试验电流(一般设置10A或20A)后,开始测量,应待测量结果出来后,须再等一段时间直至测试示值完全稳定后为准;单次试验结束,对被试品充分放电后拆换测试线或复线。+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用直流感应法用测试线将电池和电动机的一相绕组连接(具体接线如图所示)+用测试线将直流微安表(档位放在最小电流档上)接在另一相绕组端子B1和B2上(具体接线如上图所示)。将电池的“+”极线碰接到A相绕组的A1,同时观察直流微安表的指针是否先向负方向摆动后回复到“0”,然后拉开电池的“+”试验线,同时观察直流微安表的指针是否先向正方向摆动后回复到“0”。如果是,则A

9、1B1为同极性,反之,A1B2为同极性。+1、试验要求+ 电压1000V 以下且容量为100kW 以下的电动机不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和泄露电流测量。+- 采用直流高压发生器对电动机加压,试验电压为电动机额定电压的3倍。+- 1000V 以上及1000kW 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出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中性点连线未引出的不进行此项试验)。+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 20A 以下,根据绝缘电阻值和交流耐压试验结果综合判断为良好时,各相间差值可不考虑。+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地显著增长时,应及时分析。+2、试验方

10、法+记录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试验设备可靠接地,非试验相短接接地+高压测试线一端接在直流高压发生器筒顶端接线端子,另一端接被试品(要注意安全距离),将信号线一端接在直流高压发生器筒底部接线端子,另一端接在操作台信号反馈接线端子,接好电源线,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开始测试+试验过程中均匀缓慢升压,试验电压从额定电压按每级 0.5 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1min,并记录泄漏电流。+再缓慢降低试验电压至0V,用放电棒对电动机试验相进行充分放电;分相进行试验,其它相试验方法与之相同。+试验过程中泄漏电流突增或者发出放电声+时要立即将电压调零,设备断电,用放电棒对电动机试验相进行充分放电后,查看

11、原因,问题解决后再试验+1、试验内容+定子绕组、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2、试验要求+电压1000V 以下且容量为100kW 以下的电动机不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在绝缘电阻值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试验时应大声呼喊,读表报数迅速准确。+定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应符合下表的规定。+注: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额定电压额定电压(kV)3610试验电压试验电压(kV)51016转子工况转子工况试验电压试验电压(V)不可逆的不可逆的1.5Uk+750可逆的可逆的3

12、.0Uk+750+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值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 倍,且不应低于 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验电压值的 75%。 +耐压试验结束以后再次进行绝缘电阻测量,绝缘电阻值应与试验前结果无明显差别。+3、试验方法+记录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试验设备可靠接地,非试验相短接接地+用测试线将控制台电压输出端子连接至试验变压器电压输入端子;将控制台仪表接线端子连接至试验变压器仪表接线端子;将高压测试线一端接试验变压器高压输出端一端接在电动机试验相,接线完毕后检查无误后,开启电源,进行试验。+试验过程中,一只手要一直按在急停按钮上,在发生异常情况时便于紧急断电。+试验时,缓慢均匀调

13、节控制箱的输出电压至试验电压值,其电动机耐压持续1分钟。+试验完成后再降低试验电压至0V,对被试品充分放电后,换线进行下一相的耐压试验。+附属设备主要测量其绝缘电阻和直流电阻,测量方法与前面所讲述类似。+1、温控元件试验+对于可拆卸的温控元件送热工计量室进行校验,对于无法拆卸的温控元件,通常采用现场检查,使用万用表测量引线间的直流电阻,电阻值应符合厂家技术要求;使用500V兆欧表测量元件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0.5M。(依据端子接线图进行)+2、振动传感器检查+使用万用表测量引线间的直流电阻,应无+断线现象;用500V摇表或万用表测量传感器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0.5M。(依据端子接线图进行)+3

14、、加热器检查+使用万用表测量加热器直流电阻,应符合厂家要求;用500V摇表测量加热器对地绝缘电阻,应大于0.5M。(依据端子接线图进行)+1、名词解释+2、试验前的准备工作+3、试验内容+电流互感器(CT):把数值较大的一次电流通过一定的变比转换为数值较小的二次电流,用来进行保护、测量等用途。+注: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测量绕组)在正常工作电流范围内,向测量、计量等装置提供电网的电流信息。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或电流互感器的保护绕组)在电网故障状态下,向继电保护等装置提供电网故障电流信息。 +电压互感器(PT):把高电压按比例关系变换成100V或更低等级的标准二次电压,供保护、计量、

15、仪表装置使用。一、人员配置 班长、试验技术员、QC人员、安全员、试验工二、试验仪器准备 主要试验设备:高压兆欧表、双臂电桥、数字万用表、CT分析仪、变频谐振试验装置、直流微安表、行灯变压器、调压器、试验变压器注意事项: 施工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合同的有关规定和图纸内容,明确试验项目及所用试验设备,提前做好设备的调拨,所有测量仪表应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试验设备按照实际试验需运到现场后,要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 试验附件的准备,仪器配套设备、接地线、测试线等。三、作业环境作业条件准备 试验区域光线充足; 孔洞已做好防护措施; 电动机已安装完毕,外壳已可靠接地; 施工用临时电源已安装; 试验人员已

16、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试验内容相同,包括以下项目:+绝缘电阻测量+直流电阻、极性、伏安特性曲线、变比测试+交流耐压试验+1、试验要求+据GB50150-2006采用高压兆欧表2500V档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由于结构原因而无法测量时可不进行)、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1000M;+要求整体测量绝缘电阻值,所测值应符合规程,与出厂试验结果无明显差别+2、试验方法+记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将电流互感器的测试绕组首尾短接,其他非试验相绕组短接后可靠接地,将兆欧表E端接互感器试验相绕组,L端接非试验相,选用兆欧表2500V档位测量绕组之间及对地绝缘

17、电阻一分钟,待兆欧表显示数据稳定,记录试验结果;单次试验结束,对被试品充分放电后拆换测试线或复线; +1、试验要求+同型号、同规格、同批次电流互感器一、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和平均值的差异不宜大于10%。当有怀疑时,应提高施加的测量电流,测量电流(直流值)一般不宜超过额定电流的50%;+CT的伏安特性曲线:同类型电流互感器的特性相互比较,应无较大出入;+变比检查结果应与制造厂铭牌相符,并与设计和现场需要进行核对;测量时,互感器的二次绕组严禁开路,与测量无关的绕组应可靠地短接接地+极性试验时注意检查干电池的正极是否与互感器的P1连接,指针微安表的正极是否接的互感器二次绕组的S1。+用于关口测量的CT

18、(PT)必须必须进行误差测量,且进行误差检测的机构(实验室)必须是国家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2、试验方法+1)CT分析仪法+按照CT分析仪接线图示用测试线与被试CT连接,检查接线无误后开启仪器,按照页面提示输入被试CT铭牌信息,开始测量,测试完毕后保存试验数据并生成WORD报告(本项目部全部采用此法)+2)传统试验方法+A、直流电阻测量+把双臂电桥的四根测试线P1、C1、P2、C2接在CT一次,二次绕组的首尾两个出线端子上,P1、C1、为一组,P2、C2为一组,逐个测试绕组的直流电阻,对于穿心式CT只要求测量二次绕组的直流电阻+B、极性测量+用测试线将电池和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连接,用测试线

19、将指针式直流微安表(档位放在最小电流档上)接在被测的二次绕组端子上(具体接线如下图所示)。将蓄电池的“+”极线碰接到一次绕组的“P1”,同时观察微安表的指针是否先向向正方向后回复到“0”摆动。然后拉开蓄电池的“+”测试线,同时观察指针万用表的指针是否先向向负方向后回复到“0”摆动。+C、伏安特性曲线试验+使用调压器和试验变压器(或隔离行灯变压器)组成升压回路从二次绕组加压,试验时电压从零递升上去,以电流为基准(选取与出厂试验对应的电流值),读取相应电压值。+D、变比试验+使用调压器和隔离行灯变压器组成(或单向保护测试仪)升流回路,在一次绕组通入电流,二次绕组产生电流,读取接在一、二次绕组回路中

20、的A1,A2电流表示值。由于一次电流读数通常比较大,一般使用标准电流互感器B3来变换,接线如下图+1、试验要求+试验开始前,首先检查绝缘电阻是否合格,绝缘合格后,进行交流耐压试验。+应按出厂试验电压的80%进行+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2kV; +电压等级110kV 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地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5 电压等级110kV 及以上的电流互感器末屏及电压互感器接地端(N)对地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3kV。+2、试验方法+接线方法与电动机交流耐压试验类似,将高压引线接至发被试设备上,合上试验电源,开始升压,在升至试验电压后

21、,维持 在该电压值上停留一分钟。试验过程中如+有异常,如电流突然增大,或电压突然降低,应迅速将电压降至零,查明原因,消除后再试。试验完毕,迅速将电压降至0,拉开试验电源。交流耐压完毕,应重测绝缘电阻。+二次绕组交流耐压试验通常用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电压2kV,试验时间一分钟+1、试验要求+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及外壳、各二次绕组间及其对外壳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不宜低于1000M+绝缘电阻测量应使用 2500V 兆欧表+2、试验方法+用2500V 兆欧表分别测量一次绕组对二次绕组+地、二次绕组之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测量一次绕组时,一次绕组出线端子短接后接至兆欧表,二次级绕组及剩余绕组均短路接

22、地。测量二次绕组,被测绕组出线端子短接,非被测绕组均短路接地。+1、试验要求+试验电压按出厂试验电压的80%进行;+电磁式电压互感器应进行感应耐压试验,感应耐压试验电压应为出厂试验电压的80%;感应耐压试验时,应在高压端测量电压值;+对电容式电压互感器的中间电压变压器进行感应耐压试验时,应将分压电容拆开。由于产品结构原因现场无条件拆开时,可不进行感应耐压试验。+电压等级220kV 以上的SF6 气体绝缘互感器(特别是电压等级为500kV 的互感器)宜在安装完毕的情况下进行交流耐压试验;+二次绕组之间及其对外壳的工频耐压试验电压标准应为 2kV;通常用2500V兆欧表代替+2、试验方法+1)试验

23、变压器法+PT与其他连接已经断开并保持安全距离,+相邻近导体短接接地,防止感应触电;PT一次绕组头尾短接悬空;+使用调压器B1、试验变压器B2组成升压回路,连接到PT一次绕组上,试验前必须进行绝缘测量,绝缘电阻合格后方能施加电压;+升压前要检查工作人员确已离开试验区,试验人员要听从指挥,各负其责,监护人监护到位;试验后应先放电,后拆遮拦;+试验过程中升压过程必须从零开始,均匀升压,切不可冲击合闸;+闭合试验电源,按上述要求缓慢调节到试验电压,达到试验持续时间要求后,再迅速降低试验电压至零;充分放电后,解除试验引线,测量被试品耐压后的绝缘电阻。+2)变频谐振试验装置法+对于半绝缘的PT需要从二次

24、侧加压,进行感应耐压试验+按照下图做好接线工作+用数字万用表测量出被试PT电容量,根据L=1/C,估算出频率的大概范围及电抗器使用个数,容量小PT的可以不串电抗器+开启设备,设置好试验电压、试验时间及试验频率,开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闪络击穿现象+试验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对被试品充分放电后进行耐压试验后的绝缘测量+3)倍频发生器试验法+变频谐振试验装置的频率是一个范围,倍频发生器频率为50Hz的倍数+操作台输出连接电抗器输入端子,电抗器输出端子连接电容分压器顶端接线端子,电容分压器顶端接线端子连接被试品,电容分压器底端接线端子接信号线至电压显示器(监视一次侧电压值)+开启设备,设置好试验电压

25、、试验时间及试验+频率,开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闪络击穿现象+试验完成后,关闭仪器电源,对被试品充分放电后进行耐压试验后的绝缘测量+1、试验要求+一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0%。二次绕组直流电阻测量值,与换算到同一温度下的出厂值比较,相差不宜大于15%+2、试验方法+把双臂电桥的四根测试线P1、C1、P2、C2接在PT一次,二次绕组的首尾两个出线端子上,P1、C1、为一组,P2、C2为一组,逐个测试绕组的直流电阻+1、试验要求+与名牌一致+2、试验方法+用测试线将电池和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连接(具体接线如图所示),将指针直流微安表(档位放在最小电流档上)的接线端子分别接至被测设备的二次绕组端子上。将干电池的“+”极线碰接到一次绕组“A”+,同时观察指针直流微安表的指针是否先向正方向后回复到“0”摆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