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我国乡城迁移人口就业状况研究杨世英 Q200702047 2一、选题意义 近年来, 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结构变化的最主要特征。城镇化不仅要让农民迁至城镇中, 更重要的是通过改变他们的就业和收入结构, 使之参与和分享城镇中的现代化生活。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迁移, 其中一部分以农转非的方式进入城镇传统意义上的“正式”部门; 一部分以暂时性流动人口的形式进人城镇非农业部门。我们知道, 就业状况是关系到这些迁移人群进入城镇后能否生存的首要问题。在城镇建设过程中, 如果仅有基本公共建设投资, 而无相应的就业机会或者相应的创业环境, 城镇也只能是一具无生命的雕塑。进
2、入城镇后的农民如何就业, 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就业, 就业是否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影响农民进入城镇的意愿, 也影响到城镇的发展。笔者亦希望以暂时性迁移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 分析他们进入城镇后的就业状况,对城乡迁移就业问题提出拙见。3二、国内外发展研究趋势(一)研究理论和范式 有研究者指出,人口迁移的研究大致经历三种范式:一是新古典经济学家将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关系引入人口迁移的研究中,认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区域差异引起了不同区域之间劳动力的调整,人口迁移是这一调整过程的体现.二“推力拉力”理论“推拉”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拉文斯坦的“迁移定律”。E. G. Raven stein(1885, 1889)
3、认为人们进行迁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经济状况,并对人口迁移的机制、结构、空间特征规律分别进行了总结,提出著名的人口迁移七大定律。4三是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城市发达三是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城市发达地区中存在着两种劳动力市场:一种是正规部门的地区中存在着两种劳动力市场:一种是正规部门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该市场对雇员教育水平、技术能主要劳动力市场,该市场对雇员教育水平、技术能力要求较高,并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和相应的福利力要求较高,并提供较好的工资待遇和相应的福利政策。另一种是非正规部门的次要劳动力市场,特政策。另一种是非正规部门的次要劳动力市场,特点是较低的工资待遇,不稳
4、定的工作环境,并且缺点是较低的工资待遇,不稳定的工作环境,并且缺乏良好的发展前景。绝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劳动力乏良好的发展前景。绝大多数情况下,主要劳动力市场都被人力资本相对较高的城镇本地居民所占据,市场都被人力资本相对较高的城镇本地居民所占据,而从落后地区迁入的移民则只能在次要劳动力市场而从落后地区迁入的移民则只能在次要劳动力市场谋生,填补本地劳动力的结构性空缺。谋生,填补本地劳动力的结构性空缺。YapYap(19771977)认为农村移民虽然通过进城增加了收入,但是仍然认为农村移民虽然通过进城增加了收入,但是仍然被限制在边缘行业。被限制在边缘行业。ShenShen(20022002)分析了中
5、国农村)分析了中国农村移民的就业结构,指出农村移民大多从事工作环境移民的就业结构,指出农村移民大多从事工作环境较差、需求量大、比较危险的较差、需求量大、比较危险的“3D”“3D”行业行业(Difficult, Demanding, DangerousDifficult, Demanding, Dangerous),如建筑),如建筑业和制造业部门。业和制造业部门。5(二)国内外研究进展国外研究进展:国外对人口迁移的研究开展较早,除了理论体系研究较为系统和成熟,相关实证研究也比较丰富。近年来,国外人口迁移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领域:(1)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Williamson(1988)通过
6、对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分析,指出人口迁移和城市发展的驱动力主要归结于城市内生增长的“制约”,以及城市外在环境的内部事件(土地的稀缺)和外部事件(对外资和国际市场过分依赖)的影响。(2)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如利用人口属性的相关指标对人口的分布形态进行度量(Shen, 1996; Otterstrom, 2001);也有学者对中国人口迁移的流场特征进行描述(Fan, 2005)。6(3 3)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主要就城市流动人)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主要就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住房以及户籍政策展开相应研究。口的就业、住房以及户籍政策展开相应研究。(4 4)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从不同的角)人口迁移的原
7、因及影响因素。从不同的角度,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可分为经济因素和非度,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可分为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以及迁入地的经济因素,以及迁入地的“拉力拉力”作用和迁出作用和迁出地的地的“推力推力”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差作用。多数学者认为地区经济差异的持续扩大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异的持续扩大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因(Johnson, 2003; Fan, 2005Johnson, 2003; Fan, 2005)。在)。在“推力推力”和和“拉力拉力”谁占主导的问题上,谁占主导的问题上,EngelsEngels(19741974)通过曼切斯特早期城市快速扩展和晚期城市衰通过曼切斯特早期城市快
8、速扩展和晚期城市衰退与工业布局的紧密联系,认为退与工业布局的紧密联系,认为“拉力拉力”为主为主导作用;而导作用;而RedfordRedford(19681968)则认为迁入城市的)则认为迁入城市的移民是由于农业用地紧缺和圈地运动引起,移民是由于农业用地紧缺和圈地运动引起,“推力推力”是主要因素。是主要因素。7(二)国内研究概况 (二)国内研究概况 国内人口迁移研究起步较晚,始于1980年代,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迁移人口的统计属性和空间分布、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关系、人口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领域(见下表)。8研究方向研究方向研究内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研究者主要研究
9、者迁移人口属性迁移人口属性研究研究年龄结构、文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就业化程度、就业结构、迁入、结构、迁入、迁出地状况迁出地状况实地调查与统实地调查与统计分析计分析顾朝林、杨云顾朝林、杨云彦、张善余、彦、张善余、范力达、沈建范力达、沈建法法人口迁移空间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格局人口迁移的流人口迁移的流向、源地、空向、源地、空间结构间结构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分析方法朱传耿、王桂朱传耿、王桂新、屈琼斐新、屈琼斐人口迁移的影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响因素区域经济差异、区域经济差异、交通距离、资交通距离、资本投入、就业本投入、就业因素因素引力模型、因引力模型、因子分析、回归子分析、回归分析分析朱传耿、翟锦朱传耿、翟锦云
10、、王桂新云、王桂新人口迁移对社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会经济的影响对迁入、迁出对迁入、迁出地正面、负面地正面、负面影响影响基尼系数、模基尼系数、模型回归型回归王德、王桂新、王德、王桂新、蔡昉蔡昉人口迁移的政人口迁移的政策研究策研究户籍改革、完户籍改革、完善劳动力市场、善劳动力市场、健全外来人口健全外来人口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地区个案研究地区个案研究李玲、朱镜德、李玲、朱镜德、杨云彦杨云彦9关于乡城迁移就业分析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关于乡城迁移就业分析主要有以下研究成果:(1 1)城乡迁移中农民在进行迁移决策时大多是从亲戚、朋)城乡迁移中农民在进行迁移决策时大多是从亲戚、朋友或老乡那儿获得迁移信息和帮
11、助友或老乡那儿获得迁移信息和帮助, 在城镇找到工作在城镇找到工作, 提高了提高了收入收入, 他们又帮助新的移民进入他们又帮助新的移民进入, 从而形成移民的网络群从而形成移民的网络群, 这这些网络群有的成为城镇中别具特色的些网络群有的成为城镇中别具特色的“打工打工”族族, 有的走上有的走上自主创业之路自主创业之路, 成为高收入阶层成为高收入阶层, 这些人反过来又影响着各地这些人反过来又影响着各地的经济文化的经济文化, 刺激着新的移民进入和城镇第二三次产业部门刺激着新的移民进入和城镇第二三次产业部门的形成的形成, 如此相互作用如此相互作用, 城镇化进程得以实现。这就是迁移网城镇化进程得以实现。这就
12、是迁移网络理论所讲到的络理论所讲到的“拉力作用拉力作用”, 即以往的迁移人口对今后的即以往的迁移人口对今后的迁移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拉力作用。迁移流有着非常重要的拉力作用。(2) (2) 近几年来我国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就业行业分布均匀合理近几年来我国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就业行业分布均匀合理, , 并且正在从简单就业向创业方向发展并且正在从简单就业向创业方向发展, , 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尤其是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东部地区, , 正逐步形成以创业进一步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正逐步形成以创业进一步带动就业的良性循环局面。局面。10(3) 农民进入城镇后农民进入城镇后, 就业与个人的人力资本密切相关。就业与个人
13、的人力资本密切相关。事实表明事实表明, 大体上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年龄在大体上男性、受教育程度高、年龄在4655岁岁者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高者从事的行业技术含量高, 就业稳定性强就业稳定性强, 在城镇的收入在城镇的收入也越高。这体现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也越高。这体现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 加强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农村基础教育和技能教育的重要性。(4) 进入城镇时间与农民进入城镇后的生活关系密切。随进入城镇时间与农民进入城镇后的生活关系密切。随着进入城镇进间的增长着进入城镇进间的增长, 农民一方面熟悉了城镇环境农民一方面熟悉了城镇环境, 另另一方面又积累了资金和
14、人力资本一方面又积累了资金和人力资本, 他们就能够得到甚至选他们就能够得到甚至选择较为满意的职业。择较为满意的职业。(5) 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和劳动关系紧张是目前迁移人群劳动雇佣关系不规范和劳动关系紧张是目前迁移人群就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就业中较为突出的问题。11三、内容:一、笔者要阐述的问题:迁移人群的就业状况分析1.农民进入城镇后的就业特征分析(1) 就业的区域特征 (2) 受教育水平与就业的关系 (3) 原职业与进入城镇后就业的关系 (4) 性别、年龄与就业关系 (5) 进入城镇时间长短与就业选择2.迁移人群的就业渠道选择(1) 区域与就业渠道选择(2) 年龄、性别与就业方式选择3.迁移
15、人群就业的稳定性分析4.城镇对迁移人群的就业限制5.进入城镇农民劳动雇佣关系分析二研究结论及几点建议12四、研究方法: 采取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全国选取十三个省,共收集500份问卷,样本中被调查的对象是原先在农村以农民的生活居住,取得数据样本,现已进入城镇工作和生活的人群,并依据有关调查资料, 采用统计分析和理论验证的研究方法, 对城镇暂时性流动人口(迁移人群) 的就业状况进行研究, 分析迁移人群就业的主要影响因素, 就业渠道选择, 就业的稳定性, 城镇对迁移人群的就业限制等内容, 并据此提出相配套的政策思路及建议。13五、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 农民工生活质量调查之一: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 EB /OL . 2006 - 10 - 19 . http: / /www.stats. gov. cn (中国统计信息网). 2 LE戴维斯, DC诺斯. 制度变迁的理论: 概念与原因(下) EB /OL . 2006 - 12 - 20 . http: / /web.cenet. org. cn (经济学茶坊). 3 郑杭生, 李路路. 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 M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 张车伟, 吴要武. 城镇就业、失业和劳动参与: 现状、问题和对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创业合伙人签订合同范本
- 业务转包合同范例
- 农家乐入股合同范本
- 产品会展合同范本
- 不退不换合同范本
- 助听器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合同范本6
- 借名办证合同范本
- 仓库租凭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广州
- 桩基承载力自平衡法检测方案资料
- 房地产市场报告 -2024年第四季度大连写字楼和零售物业市场报告
- 2025云南昆明空港投资开发集团招聘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简单的路线图(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西师大版
- 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上期期末高一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教育局财务工作计划
- Unit 5 Now and Then-Lesson 3 First-Time Experiences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 《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2025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权威完整改进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