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_第1页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_第2页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_第3页
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五章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教学目的 :了解一些常见的含磷有机化合物,熟悉硫醇、硫酚、硫醚,膦酸和膦酸酯类,磷酸酯和硫代磷酸酯类命名规则,掌握硫醇、硫酚、硫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教学重点:含硫和含磷有机化合物主要作为有机合成试剂使用。教学难点:如何理解含硫、含磷有机化合物的特性问题。第一节含硫有机化合物一、结构类型与命名S 原子可形成与氧相似的低价含硫化合物。如:R-SH 硫醇R-S-R 硫醚C6H5-SH 硫酚SH 官能团,叫做硫氢基或巯(音求)基。硫醇、硫酚、硫醚等含硫化合物的命名较简单,可在相应的含氧衍生物类名前加上“硫”字即可。例如:甲硫醇 CH3SH 2-丙硫醇 (CH3)2CHSH

2、二甲硫醚 CH3SCH3 2,2 -二氯二乙硫醚 ClCH 2CH2SCH2CH2Cl 苯甲硫醚 C6H5SCH3如果 -SH 作为取代基命名时,则与其他官能团的命名原则相同。例如:巯基乙酸 HS-CH2-COOH 2-氨基-3-巯基丙酸22HS-CH -CH(NH )-COOH亚砜、砜、磺酸及其衍生物的命名,也只需在类名前加上相应的烃基名称就可以。例如:OOOSCH3 SOHCH3-S-CH3OO二甲亚砜二苯砜甲磺酸OOOCH3S OHCH3S Cl H2NS NH2OOO对甲苯磺酸对甲苯磺酰氯对氨基苯磺酰胺二、硫醇、硫酚1. 物理性质和制法 沸点低于相应的含氧化合物,因其极性: SO; 水

3、溶性较小 , 有毒 , 奇臭无比。硫醇RX+ NaSH乙醇R-SH + NaXRX+SCNH 2乙醇NHHX H OR-SHNH 2R SC NH22OH-硫脲异硫脲盐RCH=CH 2 + H 2S 紫外光RCH 2CH 2SHR-OH + H2SThO2R-SH + H 2O400硫酚SO 2Cl+ 6Zn+5H SOSH5ZnSO+ 4H2O24+ZnCl2 +4N2Cl + Na2S2S S2. 化学性质HZn+H+SH1) 酸性强于相应的醇、酚C2H5SH + NaOH C2H5SNa + H2O 硫醇、硫酚的酸性增强,可解释如下:a.可从 S、O 原子的价电子处于不同的能级来解释。3

4、p-1s, 2p-1s。b. 也可从 S 原子体积大,电荷密度小,拉质子能力差来解释。c. 还可从键能说明: O-H,462.8 KJ/mol; S-H,347.3 KJ/mol。2) 氧化反应与醇不同,硫醇的氧化发生在S 原子上,而醇则发生在-H 上。(1) 弱氧化: 2RSHR-S-S-R(2) 强氧化: RSH RSO3H5Et-SH + 6MnO 4- + 18H+5EtSO3H + 6Mn+ + 9H2ORCH 2 OH ORCHO ORCOOHRCH2 SH ORCH2-S-S-CH2 R ORCH 2SO3H浓HNO3SO3HSH(3) 生成重金属盐2RSH + HgO(RS)2

5、Hg 白 + H2O2CH2CHCH 2 + Hg2+CH2CHCH 2OHSSSH SH OHHg螯合物SSHOCH2CHCH2重金属盐进入体内,与某些酶的巯基结合使酶丧失生理活性,引起人畜中毒。医药上常把硫醇作为重金属毒剂。 离子被螯合后由体内排出, 不再与酶的巯基作用,同时二巯基丙醇还夺取已与酶结合汞离子, 使酶恢复活性, 起到解毒的作用。二巯基丙醇(巴尔 BAL)是常用的解毒剂。(4) 亲核性a. RS-有较强的亲核性。 可用硫原子的电子结构来解释。 由于硫的价电子离核较远,受核的束缚力小,其极化度较大;加上硫原子周围的空间大,空间阻碍小以及溶剂化程度减小等因素,导致 RS-的给电子性

6、增强,亲核性较强。RS-有强的亲核性和相对弱的碱性。b. 亲核取代( SN2)RS-+ R XSN2RSR+X-R2S +RXR3SXCH3CH2SH + (CH3)2CHCH2BrH 2OOH-(CH3)2CHCH2SCH2CH395%c 亲核加成OORCRSH+RCClSR硫代羧酸酯CH3H+CH 3SC2H5O + 2 C2H5SHCCZnCl 2CH 3CH 3SC 2H5丙酮缩二乙硫醇RHS(CH 2)3HRCSH2ORC ORSHgCl2C ORR1,3- 二噻烷三、硫醚、亚砜和砜1. 硫醚(1) 物理性质和制法2RX + Na2SR-S-R +NaXBr +S-DMFS12013

7、0510小时R-SHR-S-R-SCH 2CH3NaOHCH3CH2BrSHS- 极性溶剂SCH 2CH 3特点:1)比醚的亲核性更大CH3SCH3+CH3I (CH) 3S+I- 碘化三甲锍2)易被氧化CH 3SH2O2CH3S OH2O2 CH3OCH 3CH3COOHCH 3CH3COOH CH3SOOOOSSOSO2. 亚砜和砜( 1)结构a.亚砜、砜中 S=O 习惯表示,但要知道在硫氧键中包含着d-p键。CH3SCH 3SCH3OSCH3CH 3OCH3O甲硫醚二甲亚砜二甲砜SO 键SOSO100107S 3O键sp2pSO2p3d硫醚被氧化成亚砜的过程, 实质上就是形成硫 -氧键的

8、过程。目前一般认为由硫原子的一对未成键电子与氧原子相结合而形成配键,同时由氧原子提供的一对未成键电子进入硫原子的空的3d 轨道,而形成 d-p键,见上图。如继续氧化形成砜,其成键方式与亚砜相同。二甲亚砜为锥形分子,而丙酮是平面构型。b.d-p 键较弱,电子对大部分属于O原子,这一点可以从亚砜分子具有较大的偶极矩得到证实。c. 硫氧键的表示: S+O- S =Od. 亚砜的对映异构体CH 3SOOSCH 3CH 3CH3CH 3SSOOCH3CH3室温CH3(2). 性质与用途a. 优良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二甲亚砜( DMSO)的介电常数( = 48 )- +E+ Nu- + nMe 2SO+S O

9、-OSMe 2Me 2E - +OSMe 2E+ = Na +Nu- = OH- ; NH2- ; CN- 等二甲亚砜可与水任意混溶。它不仅可溶解大多数有机化合物,而且可溶解许多无机盐,使无机试剂和有机物在均相中反应,因此在实验室中等到了广泛应用。二甲亚砜对亲核取代反应特别有效。 由于它的介电常数大, 而且氧原子上电子出现的几率密度高,所以能使阳离子 (E +) 强烈地溶剂化,但是它不能使负离子很好地溶剂化,因为它不能提供酸性氢与负离子形成氢键。b. 温和的氧化剂亚砜可被氧化为砜,又易被各种还原剂还原为硫醚。SO+RSHS + R-S-S-R +H2OS O+HIS +I2+ H2OSOLiA

10、lH4H2OSOH3 PO4ORCH OH+ CH SCH+C HN=C=NC6H11RCHO+ CH3SCH3+C HNHCNHCH361111611236二环已基碳酰二亚胺第一节 有机硫试剂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有机硫化合物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节主要讨论一瑞尼 Ni 脱硫反应和含硫的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一、瑞尼 Ni 脱硫反应1反应:常用的还原剂是瑞尼Ni(被 H2 饱和)。C-S 键在瑞尼 Ni 作用下被氢解而生成相应的烃。又称瑞尼Ni 脱硫反应。R-S-R 瑞尼 NiRH + RHC OSCH2S瑞尼 NiH2CH2瑞尼 Ni :是用氢氧化钠处理铝镍合金,溶去铝

11、后,得到灰黑色的小颗粒多孔性的镍粉。2合成中的应用(1). 利用硫醚进行催化脱硫,可合成烃类。CH 3CH 3CH 2-SCH 2瑞尼 Ni+H2CH 3CH 3(2). 缩硫醛和缩硫酮的瑞尼Ni 脱硫提供了将羰基转变成亚甲基的另一种选择的方法。OCH3S SCH3COOEt CH3SHCOOEt 瑞尼 NiBF 3H 2COOEt75%CH 3CH 3CH 3HSCH 2CH 2SHS瑞尼 NiBF3 0EtOH,80O,S61%S瑞尼 NiCCH2 中性介质H2SC ONH 2NH 2, EtOH/KOH, 180 CH2 碱性介质AKishner-Wolff- 黄呜龙反应Zn-Hg ,浓

12、 HClCH 2酸性介质Clemmensen还原法二、含硫碳负离子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在硫醚、亚砜、砜以及锍盐等含S 化合物中,由于硫原子具有空的3d 轨道,使相邻的碳负离子上的电荷反馈到d 轨道(这种反馈键与亚砜分子中的成键方式相似,因而起到使相邻碳负离子稳定化的作用。所以这类含硫化合物分子中的-H 呈现出某种酸性 (二甲亚砜 pKa、二甲砜a),它们在强碱的作用下=33pK =29均能形成相应的碳负离子。SCH3SCH 2-OOCH3S CH3CH 3S CH-2O碱O或 DMSOHFS CH-2CH3 S CH3CH 3OOCH3CH3CH 3S CH3CH3S CH2+ -这类含 S 碳

13、负离子既是强碱又是强的亲核试剂。1烷基化反应和亲核加成反应硫醚碳负离子可与伯RX 进行烷基化反应,与醛酮进行亲核加成反应。C 6H 5SCH 3n-C4H9LiC6 H 5SCH -2Li +CH3(CH 2)9IC6 H5S(CH 2 )10CH 3THFTHF,2593% C5H6CHO/HTF H3O+C6 H5S-CH 2-CH-C 6 H5OOHOCH3 S CH-2 +RXSN 2CH3 S CH2-R +X -OOOOHCH3 SCH-2+RCRCH3 S CH2-C-RDMSOROOOOS CH2-OCH3R CAl-HgRCCH3RCORCH 2-S-CH 3+H3O -酮亚

14、砜甲基酮2反极性策略的应用利用醛的直接烷基化反应合成相应的酮,在一般条件下是很难实现的,因为羰基碳呈正性,难以与R+生反应。假如能设法将羰基碳的亲电性转变为亲核性,就有可能实现上述转化。 醛与硫醇反应生成缩硫醛,提供了实现这种转化的基础。缩硫醛(酮)分子中两个硫原子间的亚甲基在相邻的两个硫原子的影响下,酸性比硫醚强。例如, 1,3-二噻烷的 pK a=31.5。因此在丁基锂的作用下,它易转变为相应的负离子。SHn-C4H9LiS- HLi +SHTHF -33S,SHn-C4H9LiS- CH Li +SCH 3THFS3反极性:醛酮的羰基碳原来带部分正电荷,但是当醛酮转变为1,3-二噻烷负离

15、子后,原来的羰基碳上由呈电正性转变为呈电负性,由亲电的碳( C=O)转变为亲核的碳(1,3- 二噻烷负离子),这种极性变换的方法称为“反极 性 ”( umpolung)。1,3-二噻烷负离子就可在原来的羰基碳上进行烷基化反应,配合缩醛水解,即可以用来合成结构复杂的醛、酮、羟基酮以及结构特殊的烃类等。OSHSR n-C 4H 9LiSRSHR C H+SH-HS亲电的碳S极性反转试剂亲核的碳RXRHgCl 2R CRSRH 2OO净的结果: RCHORCOR而今, “反极性 ”策略已成为有机合成的手段。例如:SH n-C HLiSn-C H Li494 9SH CH3(CH2)4BrSH CH3

16、(CH 2) 4BrHgCl 2O酮H 2OSS瑞尼 Ni烷烃H2例一:SHn-C H LiS(CH 2)3Cln-CHLiSHgCl2CdCO49S H ClCH 2)3 BrS49,3OHSH乙二醇 , 2O例二:50%SCH3n-C H LiSCH3 C HCHOSCH349-6591%SHS H2OSCHOHOCHgCl 2CHH3CH 2OCH3CN,HO-羟基酮 90%3硫叶立德反应 (叶立德:正负电荷在相邻原子的内盐。)锍盐分子中硫原子上带正电荷,有利于其共轭碱的稳定化,所以锍盐的酸性比硫醚强得多,甚至比缩硫醛还要强,其pKa 约为 25 左右,在丁基锂的作用下,锍盐易转变为相应

17、的负离子。+THF+ -(CH3)3S I-+ n-C4H9Li(CH3)2-S-CH2 + n-C4H10 + LiI+ -0又称为硫叶立德 ,即为内锍盐 .它在 0以上不稳定 ,但在低温(CH 3) 2-S-CH2下可与醛、酮加成,生成环氧化物,这是硫叶立德的特征反应(与魏悌希试剂磷叶立德比较)。O+ -O-O+CH 2 + CH3 SCH3+(CH3)2-S-CH2CH2-S(CH 3)2这一反应首先是由硫叶立德碳负离子进攻羰基碳,形成两性离子中间体,进而 RO-作为亲核试剂, 进行分子内 SN2 反应,形成环氧乙烷环, 与此同时, C-S 键断裂,并以 (CH3 )2S 的形式离去。第

18、四节磺酸及其衍生物一、磺酸可看成硫酸分子中一个 -OH被烃基取代后的衍生物。通式: RSO3HOOOR-S-OHHO-S-OHRO-S-OHOOO磺酸硫酸硫酸氢酯1物理性质:容于水,易潮解,强酸与无机酸相当。常在合成洗涤剂、染料和药物中引入磺酸基。 将磺酸基引入高分子化合物中,用来合成强酸型离子交换树脂。2制备CH 3CH 3H 2O2HOAc22ClCH 2CH2C-SO3H + 3H 2OClCHCHC-SH + 3CH 3H O+CH 3 92%(CH 3)2CHCH 2CH 2Br +NaHSO 33(CH 3)2CHCH 2CH 2SO3H 96%浓H2SO4SO 3 H PCl3S

19、O 2Cl170ClSO3HSO H3氯磺酸3化学反应:SO 3HSO 3Na+ NaCl+ HClSO 3H,150160 加压+ H2SO4+ H2O稀H2SO4在有机合成上可以利用此反应来除去化合物中的磺酸基,或者先让占据环上的某些位置,待其他反应完成后,再经水解将磺酸基除去。二、磺酸的衍生物1磺酰氯SO 3HPCl3SO 2Cl170ClSO3 HSO2Cl氯磺酸CH3 CONHClSO2OHCH 3CONHSO Cl氯磺酸2苯磺酰氯为油状液体,凝固点14.4,沸点251.5,具有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它与醇、胺、水等亲核试剂反应时不象羧酸酰氯那样活泼。如:SO2ClSO2Cl+ H2

20、O+ HClCOClCOOH磺酰氯对亲核试剂不大活泼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分子中硫原子易于从相邻的两个氧原子或碳原子那里获得电子(填充d 轨道),因而它接受外界电子(由亲核试剂提供)的倾向相对变弱。 从空间效应上来说, 磺酰氯中 S 原子为 sp3 杂化,具有四面体构型,而酰氯中羧基 C 原子为 sp2 杂化,为平面构型,前者的空间位阻较大,所以磺酰氯对亲核试剂的反应活性要比酰氯小得多。苯磺酸很稳定,不易被还原。但磺酰氯相当容易被还原。ZnOZnCH3SO2ClCH3S-OHCH3SHH OH2SO42亚磺酸2磺酸酯SO 2ClEtOHSO2OEt磺酸酯CH 3SO2Cl + ROH + C5H5

21、NCH 3SO2OR + C5H 5N HCl吡啶磺酸酯大多为固体,实验室精制比较方便。而且磺酸根(RSO2O-)又是一个很好的离去基团, 易被各种类型的亲核试剂取代。 例对甲苯磺酸根,(常用 TsO-表示)是一个很弱的碱(对甲苯磺酸是强酸),它的离去能力比 -OH 强得多,它甚至可被卤离子, 醇这样的弱亲核试剂所取代。 因此实验室里常常先将醇转变为对甲苯磺酸酯,随后再与亲核试剂反应,合成各种取代产物。X -R-XR-OH或 R-O- R-O-RCH3SO2ClOOS-O-RR-SH+ CH3S-O -ROHCH3或 R-S-R-S-R吡啶OOO-)CH3 COOR-O-C-CH 3( TsO

22、CN-R-CN由于对甲苯磺酸酯对亲核试剂取代反应活性大(比RBr 大),在合成中有一些特殊的用法。例制氟代烃,常规方法不能得到。OHTsClOTsF -FCH3CH2-CH-CH 2CH3CH CH -CH-CH CHCH3CH2-CH-CH 2CH3碱3223SN2这类反应不发生分子重排。CH3 OH浓 HClCH3CH3-C-CH 2CH3 (1,2-氢迁移 )CH3-CH CH-CH3ClTsCl / 碱CH3 OTs-CH 3ClCH3-CH CH-CH3ClCH -CH CH-CHSN2333磺酰胺(1) 制备SO Cl NH 3SO 2NH 22熔点 156(2) 水解速度比羧酸酰

23、胺慢得多。OCH 3 -C-NHSO2NH2 +H2OHCl (1:1)CH 3COOH+ H2NSO 2NH 23040min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 )(3) 酸性H-SO 2NR+OHH2O +SO2NR糖精是磺酰亚胺化合物,其学名叫邻磺酰苯甲酰亚胺,约比蔗糖甜500 倍,难溶于水,商品为其钠盐。4磺胺药物CONNa 2HClSO 2磺胺药物是一类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 它们具有抗菌性能, 尤其是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类特别有效。自 1932 年发现了含有磺酰胺的偶氮染料 “百浪多息 ”(Prontosil)对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有很好抑制作用后,并且在 1936 年确证它的有效成分是在体内的代谢

24、产物 对氨基苯磺酰胺,从而推动了对磺胺药物的研究和合成, 迎来了化学疗法的新时代。 在青霉素问世之前, 磺胺类药物是最广泛使用的抗菌素。 所有这些磺胺药都具有对氨基苯磺酰胺的基本骨架, 它们的抗菌作用是由于对氨基苯磺酰胺干扰了细菌生长所必需的叶酸的合成所致。在体内SO 2NH 2H2NN NH2NNH 2百浪多息虽后因抗生素的相继问世, 磺胺药物的使用减少了, 但对某些疾病仍有一定治疗价值。目前常用的磺胺药物有以下几种:磺胺对甲氧嘧啶( SMD )、磺胺二甲嘧啶( SM2)、磺胺噻唑甲氧基哒嗪( SMP)、磺胺胍( SG)。第一节含磷有机化合物一、分类H被-R取代胺铵盐NH 3PH3膦鏻盐1伯

25、膦RPH2 ; 仲膦2; 叔膦3P;季鏻盐4 -R PHRR P X2亚磷酸(三价磷)OH亚磷 酸HOPOH烷基亚膦酸ROHPOH二烷基亚膦酸RP OHR亚膦酸酯ROHPOR3膦酸及其衍生物(五价磷) :磷酸中羟基被烃基取代的衍生物。HOORORPOPPHOOHROHHOOH磷 酸膦酸次膦酸ROORRORP OPROP ORORROOR磷酸酯膦酸酯次膦酸酯4膦烷(五价磷)C6H5RC6H5C6H5RPCH2PC6H5C6H5R五苯膦亚甲基三烃基膦二、命名1. 膦 亚膦酸和膦酸的命名,在相应的类名前加上烃基的名称。(C6H5)3PC6H5 PO(OH)2三苯膦苯膦酸2凡属含氧的酯基,都用前缀O-

26、烷基表示:EtOOEtOOOEtEtOPPC6H5POHEtOC6H5OEt苯基亚膦酸乙酯O,O二乙基磷酸酯O,O二乙基苯膦酸酯EtOOC6H5OC6H5O P OPSHEtOC6H5OO,O二乙基硫代磷酸酯O,O,O三苯基磷酸酯3含 PX 或 PN 键的化合物可看作含氧酸的 OH 基被 X ,NH2 取代后所形成的酰卤和酰胺。ClEtOSC6H5 P OEtOPClCl苯膦酰氯O,O二乙基硫代磷酰氯三、膦及季鏻盐1膦的制备(1). 格氏试剂常制备叔膦PCl3+ 3C6H5MgBr 乙醚(C6H5)3P + 3MgBrClMgBrPCl 2+ PCl3乙醚H2O/OH-+ MgBrClOP(O

27、H) 2HNO 3P(OH) 2AlCl 3PCl 2+ PCl3HPCl 2ClAlCl3(2).付克反应ClCH3AlCl 3PCH MgClP2+ PCl33干醚Cl干醚CH2CH 3P+ CH3CH2MgClPCH3CH 32膦的氧化反应(C6H5)3P:O(C 6H 5)3P=OH2O2三苯膦的氧化过程,实质上可以看成由磷原子上的未成键电子对与氧原子形成 配键,并利用它的空 3d 轨道,接受氧原子的未成键电子对而形成 d-p 键。第三胺也能被氧化为氧化第三胺 ( R3N O),但是 N,O之间的键是依靠氮原子上的未共用电子对与氧原子形成的 配键,要比 P=O键弱得多(见表 15-3

28、)。所以,氧化第三胺不如氧化叔膦稳定,它甚至可以被叔膦脱氧还原为胺。由此可见, P,O之间形成的 d-p 键附加在 配键上大增强了 P,O原子间的键合程度。Ph3N O + PPh3Ph3 N+ O=PPh33. 生成季鏻盐(CH3)3N + CH3Br(CH 3)4N + Br-3CH5MgBr + PCl3(C6H5)3P CH 3Br (C6H5)3P+ -CH3Br-膦具有较强的亲核性,易与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形成鏻盐。R3P + RX+RX-R3P烷基膦分子中,随着 P 上的烃基增加,烃化反应活性增大。RP R2PH RPH23胺的烃化反应顺序恰好相反:R NR NHRNH232原因是氮原子的体积较小,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