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 录 2一、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战略意义 2(一)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3(二)银行卡的发展是国家实施一系列税收政策的前提条件 4(三)推动整体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4(四)银行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5二、银行卡产业分析 5(一)银行卡产业结构分析 7(二)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7三、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 7(一)发展历程 7(二)发展状况及成就 7(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7(四)问题的原因 7四、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机遇、目标和模式 7(一)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历史机遇 7(二)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战略理念及战略目标 7(三)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
2、的战略模式 7五、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 7(一)大力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 7(二)鼓励专业化分工,大力发展专业发卡机构。 7(三)大力发展信用卡 7(四)加快我国银行卡产业国际化进程 7(五)培育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创新优势 7(六)建立我国银行卡产业风险管理体系 7(七)建立我国银行卡产业管理政策体系 7(八)完善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法律体系 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从1951年世界上第一张信用卡问世以来,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银行卡已经成为集存款、消费、结算、信贷、理财多功能于一体的新型支付工具,是传统金融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得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在欧美地区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银行卡经营
3、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银行卡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我国银行卡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对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银行卡产业尚处于导入期向成长期迈进的阶段,离成熟的产业化经营还存在较大差距。21世纪初,我国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将明显加快,个人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加入WTO后,国民经济外向型程度将明显提高,外资金融机构将直接进入我国银行卡市场,这为我国银行卡产业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契机,同时也提出了严峻挑战。在银行卡面临空前的机遇和挑战之际,准确分析我国银行卡业务面
4、临的形势,借鉴国外银行卡产业化发展经验,科学规划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战略,形成并发展独立完整的民族银行卡产业,无疑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的战略意义国际经验及我国十多年的实践证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在给相关领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一)扩大消费需求,推动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告别短缺经济,进入需求不足的经济格局,国民经济将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主导转变为国内消费需求主导的增长模式。由于银行卡的现金替代效应可以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尤其是信用卡的信用消费功能可以将潜在需求转换为现实需求,因此发展银行卡产业可以有效地引导和刺激消费,拉动国
5、民经济增长,对于形成以消费需求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将起到重要作用。韩国实践充分表明,银行卡产业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和韩国政府一致认为,韩国严重依赖出口需求的畸形国民经济结构迫切需要调整和升级。为此,韩国政府创造了多方面条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支持和鼓励银行卡产业的发展,通过消费信贷引导和刺激消费需求。事实证明,韩国的做法极为成功,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有效刺激了内需。2001年韩国国内需求占宏观经济总需求75%,比1998年的20%提高了55个百分点。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迅速替代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驱动力,成功地实现国民经济从出口导向
6、型向消费需求导向型的转型。金融危机后,韩国经济恢复增长和结构调整明显好于其他受灾国。2001年,韩国GDP增长3%,失业率降至3%以内,其中内需增长11%,而银行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二)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实施一系列税收政策的前提条件银行卡的现金替代效应可以显著提高经济交易的透明度,对于完善我国税收体系、增加财政收入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首先,有利于健全个人所得税体系,增加个人所得税收入。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拥有庞大的税源,但每年有近一半的税款流失,主要原因就是现金交易太多,纳税人的资金流动脱离了税收监控。而使用银行卡进行支付时,纳税人的收入和支出信息透明化,都置于政府有效的税收监
7、控中。因此,银行卡的普及是增加个人所得税、变分类税制为综合税制的前提条件。第二,银行卡的普及,将有效地监控各类商户的销售活动,为0></a>企业增值税及所得税的征收提供有力的依据,可以改善目前商业企业税收征收依据不足的状况。第三,通过向公用事业、税务、电信、路政管理、劳动及社会保障等众多领域的渗透,银行卡的服务范围拓展到各种执收执罚过程之中,为票款分离和罚缴分离提供了方便,促进财政收支两条线管理。第四,银行卡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打击地下经济,防止洗钱,控制非法收入、预防和遏制腐败。仍以韩国为例,九十年代初,地下经济占GDP比重高达1820%,随着银行卡产业的发展,目前这一比重已
8、降至10%左右。去年韩国税收增加58亿美元,其中从持卡交易征收部分达12%,政府通过建设“无现金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实惠。(三)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国民经济信息化、第三产业占主导,这是当今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从货币发展历史来看,货币形态先后经过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四种形态,每次货币形态的更替,都是一次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和契机。以银行卡为载体的电子货币替代现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国民经济结构的升级必将产生革命性的作用。首先,银行卡产业作为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其发展将直接促进与银行卡相关的软硬件开发、生产及销售,促进通信、系统集成
9、、网络运营服务、电子技术等相关信息产业发展,提高信息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全面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按照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提出的银行卡产业发展目标,从现在到“十五”末期的3年半时间,仅POS、ATM及银行卡片的投资就将超过300亿元,而整个银行卡产业的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第二,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还将带动商贸、旅游、酒店、电子商务等一大批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通过乘数效应,将有力地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四)银行卡业务是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首先,银行卡业务是古老银行业中的朝阳产业,代表了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银行业是一个具有700多年悠久历史的行业,但随着新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
10、发展,在资本脱媒和技术脱媒的作用下,银行开始由以大额批发性业务为主逐步转向以小额个人金融业务为主,个人金融业务逐渐成为商业银行的主导性业务。银行卡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要载体,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角逐的战略制高点。其次,发展银行卡产业,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利润水平。银行卡业务尤其是信用卡业务,是国际金融界公认利润最高的业务之一,国外银行卡业务的资本回报率平均水平为30%,资产收益率高达35%,是其他资产业务的两倍。以花旗银行为例,目前其赢利的40%左右来自于信用卡业务。韩国三星信用卡公司2001年资本回报率高达62.3%。在传统企业存贷业务的发展空间逐步缩小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信用卡,有利于培育新的利
11、润增长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赢利能力和竞争实力。第三,发展银行卡产业,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降低经营风险。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不良率平均不到5%,远远低于企业贷款平均20%以上的不良率,这一事实说明,我国个人信贷资产风险远低于企业信贷资产风险。同时,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在结构上严重失衡,银行存款60%以上来源于居民储蓄,而对个人的消费贷款不到整个信贷资产的10%。因此,积极发展银行卡产业,促进个人信用消费,不仅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风险,而且可以平衡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银行卡产业分析产业,是指提供同类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群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分工合作,形成的企
12、业集合及其行为的集合。产业的基本特征有:第一,产业经营主体之间以及与其他国民经济部门之间是按市场的规律进行运作的;第二,围绕着核心业务,企业之间相互分工,形成了一个产业组织链条。所谓银行卡产业,是指从事银行卡业务的企业,通过专业化分工,按市场规律运作,共同为社会公众提供银行卡服务,这些企业及其行为的集合就组成了银行卡产业。在国外,在谈及银行卡产业时,一般将其纳入个人支付行业。个人支付产业,又称作零售支付业,是与批发支付业(在国内称作企业支付系统)相对应的,是指为个人支付提供服务的各种企业及其行为的集合体。目前,个人支付的主要方式有:以现金和支票为代表的纸质支付方式、以银行卡为代表的电子支付。因
13、此,银行卡产业的本质是电子零售支付业。电子支付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普遍接受及增值服务等优点,代表了支付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一)银行卡产业结构分析产业兴衰的根本原因或者原动力是利益,利益驱动的强弱是决定产业发展快慢的根本原因。因此在制定银行卡产业发展战略时,必须仔细剖析银行卡产业内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动机与需求,以确保产业经营过程中,所有参与主体能够有足够的驱动力。按照在产业中的地位,银行卡产业的参与主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产业消费者、产业供给者、产业中间供应商、产业宏观管理者。各类型参与主体的利益动机分析如下:1、产业消费者:持卡人、特约商户。他们通过享受银行卡服务,向银行卡产业支付相应的费用,
14、是整个产业创造价值的源泉。(1)持卡人是银行卡的最终使用者,是银行卡存在的根据,也是整个银行卡产业赖以产生利润的主要来源。持卡人的主要利益来源于银行卡提供的四大便利:信贷便利、支付方便、交易安全及增值服务。其中,信贷便利和支付方便是持卡人用卡替代现金的最主要原因。持卡人为获得上述便利,向银行卡产业支付了年费、透支利息、转帐手续费、帐户管理费等成本。(2)特约商户是持卡人使用银行卡的主要场所。特约商户的主要利益来源于促进销售增长和资金管理便利。其中,促进销售增长是商户愿意付出一定成本来接受银行卡的根本动机。银行卡产业必须以合理的价格向商户提供上述便利。2、产业供给者:发卡机构、收单机构、银行卡组
15、织。产业供给者是银行卡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一方面,他们是产业的经营者,通过开展业务提供产业的核心产品;另一方面,他们是产业的推广者。由于银行卡是一种新型支付工具,消费者及政府并不能完全了解其性能及运作机制,也就不完全了解自身在银行卡产业中的利益需求,必须由产业供给者反复向其推广营销、宣传说明,激活其需求。(1)发卡机构是银行卡的供给方。通过发行银行卡,发卡机构获得持卡人支付的透支利息(interest)、持卡人享受各种服务支付的手续费(fee)、商户支付的回佣( discount)分成等;同时,还可以获得储蓄存款增加、方便信贷发放、市场范围延伸、交叉销售增值业务等利益。发卡机构为此承担资金成
16、本、风险损失、系统建设和市场推广成本等。发卡机构除了银行外,还包括一些非银行企业。他们为了分享银行卡产业利润也纷纷加入发卡行列,如旅行社、电信、石油、保险、汽车生产商等,全球最出名的专业信用卡公司有运通、JCB及大莱。(2)收单机构负责特约商户的开拓与管理、授权请求、帐单结算等活动,其利益主要来源于商户回佣、商户支付的其他服务费(如POS终端租用费、月费等)及商户存款增加;为此,收单机构支付了系统建设费用、交易处理费用及市场推广成本。(3)银行卡组织是指发卡银行联合起来形成的组织,其主要职责是负责建设跨行信息交换网络、提供统一授权及清算服务、业务推广及品牌营销、协助会员银行进行风险控制及反欺诈
17、等专业化服务,这是取得规模效益、适应银行卡市场扩大的必然选择。银行卡组织的利益来源于会员银行的信息交换费收入、货币转换收入、年费收入及其他服务费收入。其成本为网络建设及维护、系统开发成本、品牌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等。从上述分析来看,银行卡产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持卡人的透支利息及商户回佣。其中,透支利息全部为发卡机构获得,是持卡人与发卡机构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商户回佣由收单机构、发卡机构及银行卡组织三者共同分享,因此这里有两次分配过程,首先是商户与银行卡产业之间的利益分配,其次是回佣在三个供给者之间的分配。确立合理的分配机制,是保证各相关参与者具有足够利益动机的关键,更是产业发展兴旺的关键。3、中间
18、供应商:专业化服务机构。专业服务机构是为银行卡产业提供各种服务的外围企业,包括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支付处理支援商等。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通过提供商户管理、设备维护、信用分析、交易清算、业务运营等服务,获取服务收费。支付处理支援商通过为银行卡产业提供硬件、软件及相关服务,获得技术及设备销售收入及相关服务收入,并为此支付服务成本。4、产业宏观管理者:政府。政府是银行卡产业的宏观管理者,也是产业的政策、法律供给者,是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助动器。政府通过制定科学的产业发展战略,采用政策、法律等措施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发展,并从银行卡产业发展中获得经济增长、税收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国民经济信
19、息化程度提高等利益。在上述参与主体中,产业供给者、中间供应商、宏观管理者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即从银行卡产业的发展中,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各参与主体的利益关系如下图所示:银行卡产业的各参与主体及其价值(二)国际银行卡产业发展趋势分析1、规模经济产业高昂的固定成本、市场推广成本及风险控制成本决定银行卡产业必须采取规模经营。(1)高昂的系统建设成本要求规模化经营。在银行卡的经营过程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发卡系统建设、受理环境建设、信息传输及交换系统建设,这些费用数额巨大并且具有固定性。为了分摊固定成本,必然要求大规模地经营。进入九十年代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银行卡业务中的普遍运用,银行卡产
20、业的固定成本被进一步提高。(2)高昂的市场推广成本要求规模化经营。为了改变居民的支付习惯、培育用卡习惯、开发受理市场、建立品牌知名度,在银行卡经营过程中,银行卡经营机构必须进行大量的市场推广及市场促销活动。市场推广成本中相当一部分也是固定性的,只有通过规模经营来分摊。(3)高昂的风险控制成本也要求规模经营。信用卡的风险分布符合大数定理,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特定的信用卡市场,整个市场的风险概率趋于一个稳定值,只有发卡量足够大,才能使信用卡业务的风险趋近于这一稳定值。同时,再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识别风险相对较小的业务领域并进行全方位地控制,才可能将风险控制于此稳定值之下。2、典型的垄断竞争产业全球银
21、行卡市场经过数十年的竞争和整合,呈现出鲜明的垄断竞争特点。从银行卡组织及银行卡品牌来看,威士、万事达、运通、JCB、大莱五大国际品牌占据了全球银行卡产业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 VISA组织多年雄踞世界银行卡业首位。截止2000年底,全球共发行带VISA标识的系列卡片超过10亿张,会员机构超过21000家,特约商户2200多万家,当年全球交易额达1.8万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45%;名列第二的是MASTERCARD,截止2000年底,全球已发行万事达标识卡片达4.37亿张,会员机构2.3万家,特约商户超过1500万家;2000年,万事达卡全球交易额达8570亿美元,占全球份额的27%。由于
22、威士、万事达等国际银行卡组织专注于银行卡品牌营销与产品创新,其品牌效应往往超过发卡机构,以致持卡人只认银行卡组织标识,而不关心具体发卡机构。VISA和万事达凭借他们在银行卡品牌上的绝对优势,不断进入新的市场,促进了全球银行卡市场的一体化。各发卡机构在世界市场上展开竞争,遵守共同的技术标准、共同的运做标准、共同的管理标准,共同的风险控制标准,大大降低了各发卡机构的经营成本。从发卡机构来看,尼尔森报告显示:2000年,以花旗银行、First USA/Bank One/Wachovia、MBNA为代表的十大发卡机构市场份额占到全美的84.1%。从第三方处理商来看,第一数据处理公司(FDC)2000年
23、营业收入达到57亿美元,占整个美国信用卡第三方服务市场的51%份额。这种垄断竞争格局的形成,主要是由银行卡产业的规模经济性决定的。规模越大的企业,其单位经营成本越小,越具有创新优势及风险控制优势,也越具有合并规模小的企业的优势。3、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作为电子支付产业,银行卡产业是一个信息技术密集型产业,受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日益加深。表现在:(1)信息技术在银行卡产业中的运用日益深化一是银行卡业务的处理对象信息化,资金完全以信息流的形式在银行卡产业主体间流动。二是处理流程信息化。信用卡的申请、使用、交易处理信息化,除了特殊情况,很少需要手工操作。三是,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银行卡业务处理系统高
24、度集中化,通常由远距离的信息中心处理所有交易及其管理。第四,银行卡经营企业的管理已经实现了信息化,全部采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突出表现在客户关系管理、数据库营销、风险监控以及组织内部的行政、财务管理上。(2)银行卡功能及支付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创新而创新随着智能卡(IC卡)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短消息技术、指纹技术、蓝牙技术等新兴技术在银行卡上的运用,银行卡的功能及支付方式都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除了传统的支付提现功能外,目前,银行卡还可以用于综合理财、医疗社保、旅游消费、身份验证、会员积分、电子票务、接入控制(联入互联网或局域网)、电子钱包等等。对于支付方式而言,除传统的POS机和AT
25、M机外,家用电话、公用电话、移动电话、电脑、掌上电脑(PDA)、电视等都已成为支付终端。预计在未来,一切可以传递电子信息的电子机具都将成为银行卡的支付终端。而且,随着新兴支付方式的进一步发展,银行卡自身将出现虚拟化的趋势,也就是银行卡的物理形式将越来越不重要。目前这种趋势已经初步显示出来,如在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电话银行等业务中,物理形式的银行卡并未出现。因此,在未来只要拥有帐号加上一定的身份验证过程,就可以通过各种电子信息传输手段,进行一切支付活动。(3)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改变了银行卡产业结构信息技术对银行卡的业务流程及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深远的。首先,外包成为主流趋势;其次,产业内组织高度细
26、分,涌现出大批第三方服务机构;第三,传统的收单行地位逐渐虚化,逐渐让位于非银行的第三方机构。4、非核心业务外包随着信息技术在银行卡产业的普及,银行卡行业的固定成本日益增大,大量的资金被投入到受理终端、电脑、通信、网络等技术设备及软件系统上,许多中小银行及非银行发卡机构已无力独立开展此项业务。越来越多的发卡机构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开始将大量非核心业务外包给具有技术优势和比较成本优势的第三方金融服务公司。外包的内容主要有需要IT支持的数据处理部分及操作性业务。银行卡业务中需要IT支持的授权及数据处理被大量外包的原因在于:一是IT技术更新太快,产品周期短,银行不值得为此费时费力;二是IT产品基本都是现
27、成商品,只需直接购买,银行自行开发维护缺乏比较优势。另外,发卡机构特别是非银行发卡机构也将许多具有程序性、重复性、操作性的业务进行了外包,如信用卡制作、市场推广、特约商户拓展、业务宣传、广告设计、信用调查及评估、帐款催收等。采取外包策略后,发卡机构则专注于核心业务,即帐户管理及资金垫付。根据1995年美国银行家协会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调查报告,在中小型商业银行中,绝大部分的信用卡业务都被分流出去,越是和资金、帐户关联不大的业务,分流的比率越高,如表所示。业务类型数据处理发卡提供帐单邮寄记录管理会计清算退单付款分流比率(%)88.393.790.983.869.253.261.866.75、客户服务
28、增值为了提高持卡人的忠诚度,吸引更多的持卡人,发卡银行与证券、保险、航空、电信、酒店等商业机构合作,以批发价格为持卡人提供各种增值服务。大型发卡机构提供的增值服务种类繁多且价格优惠,可以说其服务无微不至,物超所值,得到了广大持卡人的认同。如美国运通在全球各地可以随时为持卡人提供买卖基金、外汇、股票,透支消费,免费预订客房、机票,法律咨询等服务。又如万事达国际组织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STARWOOD酒店集团、嘉年华豪华游轮公司、GLOBAL ONE电话公司共同推出“爱丽雅”服务,游客可用万事达卡消费、乘飞机、住酒店、坐游轮、打电话等。他们利用各自的品牌优势,将5家公司的产品打包集中推销,形成集团
29、效应,向零售顾客提供批发价格,极具吸引力。通过增值服务,发卡机构从消费者手中获得了服务费收入提成。6、卡片介质智能化IC卡相比磁条卡有许多优势:第一,安全性好。IC卡采用CPU芯片,具有运算、加解密和存储能力,提高了复制及伪造的难度,因此安全性大大提高。法国是国际上最先采用IC卡并且运用最普遍的国家,随着IC卡的推广普及,欺诈率从1987年的2.7 %降到1998年的万分之一点八,降低了两个数量级;第二,多功能性。由于IC卡可以分区存储大量信息,因而可以植入许多高附加值功能,从而满足持卡人“一卡多能”的要求。目前,IC卡已开发出身份认证、数字签名、记录消费积分、社会保险、电子钱包等多种功能;第
30、三,IC卡可脱机交易并采取批量帐务处理模式,减少了交易等待时间,降低了通讯成本,使支付更方便、更快捷。正是由于IC卡具有上述优点,随着欺诈损失日渐加剧,为了降低产业风险,国际银行卡行业出现了以IC卡(智能卡)替代磁条卡的趋势。目前,除欧洲大陆已经基本IC卡化外,各大银行卡组织和发卡机构在其他地区纷纷推出IC卡替换磁条卡计划。如,VISA组织将在2008年底前,将全球现有磁条卡的90%转化为芯片卡;台湾将在2005年以前使芯片卡的比例达到90%。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历程及现状(一)发展历程1985年3月,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发行了我国第一张银行卡,迈出了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的第一步。在随后短短十几年中,
31、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为起步阶段。这一时期,中、工、建、农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发卡,但是发卡量较小。其中,1986年10月,中国银行总行21993年至1997年为各城市独立发展阶段。1993年,江泽民总书记亲自倡导建设以电子货币应用为重点的金卡工程。各行不断拓展银行卡业务,银行卡业务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发卡数量及种类快速增长,形成了银行卡系列产品;银行卡服务功能不断强化,服务领域遍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1997年-1998年为同城联网通用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加强银行卡业务管理及联网通用工作,相继建成18个城市银行卡信息交换中心和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1
32、998年建成),并于1999年颁布实施了银行卡业务管理规范。同时,各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行内系统电子化的进程,不断进行标准化改造和大集中。正是各商业银行行内和行际联网通用的逐渐深入,直接推动了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一阶段,银行卡业务进入稳定增长轨道,朝着全国联网通用的目标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1998年至2001年,全国联网通用阶段2002年3月,我国自己的银行卡组织中国银联宣告成立,标志着我国银行卡产业将步入一个加速增长阶段,朝着产业化发展迈进。(二)发展状况及成就截止到2001年末,全国共有发卡机构55家,发卡总量3.83亿张,其中,贷记卡和准贷记卡2400万张,借记卡3.6亿张;银行卡账
33、户人民币存款4400亿元,消费透支余额24亿元。全国受理银行卡的银行网点13万个,各金融机构共安装ATM5.1万台,安装POS35万台,特约商户约15万家。实现与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联网的机构32家,其中商业银行14家,城市中心18家。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银行卡产业从无到有,规模增长迅速。特别是90年代实施金卡工程以来,人民银行及各家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银行卡呈现出加速增长趋势,银行卡规模迅速迈上了新台阶。近五年,我国发卡量年均增长率超过60,银行卡交易额年均增长率为76,银行卡受理网点每年递增51%。尤其是,银行卡总量的增长充分说明了规模增长速度惊人:从1985年开始发卡到突
34、破第一个1亿张,花了13年时间;而第二个1亿张,只用了15个月;第3个1亿张只用了12个月;第4个1亿张只用了11个月。我国银行卡业务的快速增长,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我国被公认为全球银行卡业务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在银行卡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发卡机构、收单机构、专业化服务机构、相关产品和技术供应商、银行卡联合组织等各种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涌现。银行卡产业结构逐渐成形,在市场规模、网络建设、市场规则上已经形成一定基础,具有增长速度快、技术不稳定、发展潜力巨大等特点,处于新兴产业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大致相当于美国的六、七十年代。(三)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国银行卡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但
35、由于仍然处于新兴产业导入期向成长期过渡的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1、受理环境差成为进一步发展的突出矛盾银行卡作为一种支付工具,其生存的必要条件在于是否能够被广泛接受,即是否具有良好的受理环境。我国持卡消费不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受理环境差,支付不方便。一是,ATM/POS机具总量少,银行卡受理商户及网点少。截止2001年末,国内设有POS终端设备的商户只有15万左右,普及率不足2%;而同期韩国达到87%,美国几乎是100%的商户均可受理银行卡;二是,POS及ATM机布放不合理,资源未得到有效配置。在交易量大的宾馆、饭店和大型商场,各行竞相布放机具,而交易量小的商户及地段,很少有机具布放,影响了银行
36、卡的普遍使用。目前,在人民银行及各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POS机的重复摆放问题已基本得以解决。三是,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银行之间相互封闭,互不联通。近年来,随着联网通用的深入,这一情况已有比较明显的改善。四是,网络稳定性差,支付效率低。由于我国的金融电子化系统是在无统一标准的情况下,通过各行自行摸索、自行探讨的过程建立起来的,行与行之间标准不统一,大大增加了全国银行间网络互联的难度,跨行跨地区的成功率只有70%左右,远低于98%的国际水平。五是,相当多的商户对银行卡交易的意义认识不足,不愿承担银行卡的使用成本,拒收银行卡。上述情况使得银行卡的优势没有得到体现,严重挫伤了持卡人的积极性,导致银行
37、卡的普及相当困难。2、信用卡发展缓慢,导致银行卡产业缺乏独立性银行卡产业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发展起来,一个主要原因是其大规模开辟了信用销售和个人信贷市场。信用卡的高赢利性使银行卡具有了从传统银行业务独立出来,自我生存及持续发展的可能性。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信用卡一直占据银行卡产业的绝对优势,约85%左右;目前,信用卡利息收入占整个银行卡产业收入70%以上。与此相反,我国银行卡以借记卡为主,3.8亿张银行卡中,贷记卡及准贷记卡只有2400万张,占比不到10%,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不足30万张,并且绝大多数处于“休眠”状态;200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信用卡透支消费余额只有24亿元,而我国2001年
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7万亿元,占比不到万分之一。由于我国信用卡发展缓慢,信用卡利息所得几乎为空白,对于产业收益的贡献甚微。3、产业利润低下,导致产业升级缓慢从收入方来看,银行卡产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块:持卡人支付的透支利息(interest)、持卡人享受各种服务支付的手续费(fee)、商户支付的回佣( discount)。信用卡发展缓慢,是造成我国银行卡产业利润不高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受某些条件限制,另外两项收入也很有限:一是,受商业银行长期免费提供各项服务的惯例影响及有关部门对中间业务收费的严格控制,银行卡的手续费收入也很少,与银行的服务成本不对称;二是,由于收入来源单一,多数银行将竞争的
39、焦点放在了收单业务和银行卡吸收存款上。银行间各自为阵的激烈竞争导致商户回佣进一步降低,产业的收益进一步降低。从产业经营成本来看,一方面绝大部分ATM、POS、技术支持系统依靠进口,另一方面,产业还未达到经济规模,大量的设备及人员还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因此,总体上银行卡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国外成本。收入来源单一且增长有限,成本居高不下,可以说,我国银行卡产业的利润微乎其微,整个产业还处于资本净投入阶段,尚未形成规模经济。微薄的产业利润导致产业递进、产业升级缺乏利益动机。这是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了将近20年,仍然处于产业导入期的原因之一。4、卡片功能单一,缺少创新,品牌效应差长期以来,国内银行发卡的主要目
40、的是为了获得存款,银行卡被定位于揽储工具,支付功能和信贷功能基本没有实现,局限于传统的取现功能,缺乏增值服务。我国发行的银行卡近百种,除个别产品在功能上比较能够推陈出新以外,其余各卡功能大体相当,缺乏自身特色,目标市场针对性不强,导致客户、商户在选择银行卡时基本没有明显偏好,缺乏品牌知名度及忠诚度。另一方面,因为缺乏一个全国性银行卡组织和相应的支付结算网络,3.83亿张银行卡没能整合成一个统一的国内品牌,降低了民族银行卡品牌的整体竞争力。(四)问题的原因1、产业供给者未完全市场化从发卡机构来看,银行体系没有完全市场化制约了我国银行卡产业化的进程。长期以来,主导我国银行卡业发展的是国有商业银行。
4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权结构决定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也就不可能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体现在银行卡业务上,其利益动机不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储蓄规模最大化;在经营手段上,不是标准统一的集约性规模经济增长,而是各自为阵的粗放式规模扩张。粗放式经营导致国有银行在银行卡客户数量、经营时间及分支机构上虽然占有绝对优势,但是在业务创新、竞争实力及经营利润上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从银行卡组织来看,卡组织未完全市场化也限制了银行卡的发展。在中国银联成立之前,除个别中心以外,各地银行卡中心都是非赢利性的事业单位,脱胎于原来的政府机构,带有较浓的行政色彩,缺乏创新的利益动机及市场竞争意识,导致受理环境的建设相对较慢。2、银
42、行卡产业各主体利益动机不足或利益动机错位第一,由于受理环境不好且无法提供信贷便利,持卡人既享受不到支付的便利,也体会不到循环授信的优越性,因此持卡消费动机不强烈。 第二,由于商业利润过低,受理银行卡成本相对较高,同时我国的银行卡多数为借记卡,促进销售增长的效应并不显著,因此,商户对受理银行卡及参与受理环境的建设,没有积极性。第三,产业供给者三方利益关系未理顺:首先,价格制定机制是计划制定的,缺乏灵活性。银行卡业的价格即透支利率、商户回佣水平及其分配机制由官方制定,不是由市场自主决定,导致价格信号不能顺应市场变化、灵活变动,不能引导资源有效配置。其次,供给者三方利益动机错位。对于发卡行来讲,主要
43、利益动机不是透支利息收入,而是储蓄存款增加;对于收单行而言,主要利益动机不是收单收益,而是商户存款增加;银行卡中心在未市场化之前,其利益动机不是经济利益,而是行政命令动机;再次,在发卡与受理环境建设两者之间,目前的利益机制偏向于发卡,而忽视收单环境建设。这种利益分配格局对于促进银行卡规模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但是不利于当前解决受理环境差的瓶颈问题。一方面,既不利于鼓励发卡银行开放原有机具的互联互通,也不利于各行进一步投入,购买新机具;另一方面,由于收单收益微薄,无法吸引社会资源、其他投资主体参与银行卡受理环境的建设。3、银行卡业务与其他银行业务混合经营从世界各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历程来看,
44、无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信用卡业务都是以信用卡公司或者相对独立于其他银行业务的运作体系来开展的。目前,国内银行主要采取银行卡业务与传统个人储蓄及个人信贷混合经营的方式,没有采取国际通行的独立运作方式。这种经营方式存在许多问题:首先,无法对银行卡业务进行详尽的成本核算和利润考核。银行卡业务具有操作环节多、单笔利润小的特点,必然要求对银行卡的每个运作环节都要进行量化的成本核算,这样才能够了解到业务开展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成本及利润状况,才能针对性地改进以降低成本,才能实现银行卡业务的整体赢利。其次,无法形成快速的市场反应机制。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银行卡经营机构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顺应市场变化的要求,推出新
45、产品、改变营销策略。由于银行卡业务在传统的银行组织架构中,位于组织体系的较低层次,无法达到快速反应的要求,必将严重阻碍银行卡业务的市场化运作。最后,无法按照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开展银行卡业务。由于我国银行卡市场主导力量是国有银行,采取混合经营方式,银行卡业务必然受制于主体的非市场化,无法建立起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4、其他外部因素(1)人文环境因素受长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下形成的惯性思维的影响,整个社会缺乏信用消费的观念,大部分居民还存在“先挣后花”的传统认识。这种人文环境一定程度上排斥了银行卡的普及应用。 (2)信用环境因素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包括征信、评级、授信、相关法律责任界定等一系列环节,是防范
46、个人信用风险的有效机制,也是个人消费信用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由于受到市场发育程度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制约,目前国内仅有上海、深圳等城市开始了个人征信体系的试点工作,使得银行对信用风险缺乏有效监控,一定程度阻碍了信用卡业务的开展。(3)历史因素国外银行卡起源于商业信用卡,是商家用来促进信用消费、扩大销售的一种营销工具。银行介入信用卡市场之后,信用卡作为营销工具的内在属性并未因此淡化,而是继续得到加强。这样,商家为了争取客户,有充分动力投资安装银行卡机具。而我国在银行卡发展过程中,直接过渡到银行卡,中间没有经过商业信用卡的应用阶段,银行卡促进营销的功能未获得重视和开发。因此,对于商户来说,既无动力接受
47、银行卡,更无动力购买相关机具、参与受理环境的建设。 (4)政策因素首先,政府机构对银行卡产业的认识不够,认为银行卡仅仅是商业银行的一项普通业务,忽视了银行卡扩大消费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强化财政税收控制等综合经济效益,因而对银行卡业务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大,更没有制订明确的产业规划。其次,一些不合理的规章制度阻碍了银行卡的发展。一是,现行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存在着历史局限性,对信用卡业务的结算方式、收费标准、透支利率、透支额度及新产品开发等限制太多,而且缺乏操作性。二是,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不能投资成立公司,限制了信用卡公司的成立,限制了信用卡业务的集中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经营。三是不合理的准备
48、金及呆帐核销制度限制了信用卡的风险管理。信用卡业务是一种极为特殊的贷款业务,其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与一般工商企业贷款有明显区别。目前,关于信用卡呆帐准备金提取及核销比例的规定与一般工商企业贷款一样,每年只能按照年末信用卡余额的1%提取并核销一次,无法根据各个透支帐户的风险程度,按不同比例及时提取,并且及时冲销。并且银行卡的核销手续过于复杂,在现行制度下,信用卡零星小额的坏帐核销手续和企业大额贷款的核销一样复杂,银行为此付出的成本明显加大;四是,不合理的成本控制制度限制了银行卡的推广。按照有关规定,银行卡市场推广费只能占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二,远低于国外2530%的平均水平,根本无法进行强有力的市场推
49、广。(5)法制因素我国从发行银行卡至今,银行卡的法律、法规建设严重缺乏,银行卡法律制度不健全已经成为银行卡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具体表现在:缺乏对信用消费的保护、缺乏对特约商户犯罪行为的规范、缺乏对个人信用资料及隐私权的保护、缺乏对银行债权的保护和对恶意透支人的严惩机制。从深层次而言,缺乏一部详细的、可操作的法律或法规来规范发卡机构、持卡人和特约商户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机遇、目标和模式(一)我国银行卡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1、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变革,为银行卡规模化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一,人均GDP的快速增长,为银行卡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潜力。21世纪初,在加入WTO、经济外向型
50、程度进一步提高,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奥运申办成功等多种因素的刺激下,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态势,GDP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7%左右,国内生产总值将从2001年的12万亿增长到2005年的14万亿;人均GDP从目前的9000余元增长到2005年的11000余元。从国际经验来看,人均GDP处在100010000美元水平的时期将是个人信用消费市场急剧扩张的时期。在我国,目前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经济基本处于这一水平。第二,随着国民经济增长类型从短缺型向过剩型转化,国内消费市场日益扩大。未来三年内,社会消费总额将在目前4万亿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10%以上,人均消费从目前的3200元增长
51、到4000元以上。转型中的国民经济对银行卡的支付功能及信用消费功能提出了发展的要求。第三,随着金融深化及国民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人金融资产将以更快的速度增长,金融资产种类将日益多样化。2005年我国个人金融资产将达到20万亿元,其中个人储蓄存款余额将突破10万亿元,占商业银行存款70%左右。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及富裕阶层正在形成。根据AC尼尔森的研究表明,目前这一阶层的人数为1.12亿(年收入1000美元以上),到2010年将增加到2.5亿(年收入3000美元以上)。个人资产的增加及中产阶层的壮大为银行卡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第四,快速增长的消费信贷需求及逐渐形成
52、的消费信贷观念为银行卡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截止2001年10月,我国消费信贷总额达到了6464亿元,比1997年末增加了6292亿元,增长了37倍。消费信贷需求的快速增长,为信用卡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2、潜力巨大的银行卡市场我国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银行卡市场。这不仅是因为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也是由我国国情及银行卡目前发展水平决定的:第一,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规模总量大,潜在持卡人最多;第二,我国的银行卡产业正处于成长初期,与世界各国相比,无论是在量上还是在质上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人均持卡量低。人均持卡量,美国为2.7张,日本为4.4张,新加坡未2.3张,韩国为2.
53、1张,而我国仅为0.29张。我国人均持卡量低,更表现在信用卡持有量极低。目前,信用卡(含准贷记卡)只有2400万张,仅为总卡量的6%,人均持有量仅为0.02张。真正的信用卡更少,几乎为空白。因此,在银行卡各品种中,信用卡发展潜力更为巨大。持卡交易额低。持卡交易额由持卡消费额及信用卡预借现金构成,不包括借记卡提现。持卡交易额是衡量银行卡产业规模的重要指标。2000年各国持卡交易额如下:美国11000亿美元、韩国1272亿美元、日本1143亿美元、澳大利亚503亿美元、台湾238亿美元,而我国仅为128.7亿美元。持卡人用卡频率低,活跃卡少。持卡人在三个月内的平均用卡次数,加拿大为40.5次,美国
54、为28.5次,日本为7.1次,韩国为10.8次;而我国仅为2次,以银行卡发展较发达的上海市为例,活跃卡、睡眠卡、空帐卡分别各占1/3。(4) 现金渗透率低。现金渗透率即持卡消费总额占社会零售总额比例,这一比例是衡量一国银行卡市场成熟度的重要指标。各国现金渗透率如下:美国为25%、韩国为20%,新加坡为18%、台湾为12%;而我国仅为3.45%。这说明,我国持卡人的支付行为仍然限于传统方式,持卡消费还很不普及。这同时说明,我国的银行卡市场潜力巨大。3、旅游经济异军突起随着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国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假日经济的日益兴盛,旅游业将成为我国支柱产业。根据国际旅游组织(World To
55、urism Organization)1999年的统计表明,我国作为跨国旅游目的地的收入超过140亿美元,排名全世界第7位;出境旅游消费支出超过100亿美元,排名全世界第9位。 2001年,我国入境旅游达8901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7%;其中,外国人112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5%;全国旅游外汇收入达17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7%。预计2005年我国出国旅游人数将达到4000万人次,到我国旅游的外国人将达到1.2亿人次以上,国内旅游人数将达到3亿人次,旅游消费数额将达到近万亿元的规模。有关专家预测,2008年奥运会举行时,入境旅游收入将达到600亿美元,比上年增加50%。旅游业的高速发
56、展,为银行卡产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需求。4、承办“奥运”对银行卡产业发展提出迫切要求我国以往举办的很多重大国际活动和体育赛事赢得了赞誉,但美中不足的是,不少外国人抱怨我国银行卡卡受理环境差。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一个重要口号是“科技奥运”,其中,支付结算手段的现代化是“科技奥运”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银行卡产业,改善银行卡受理市场,发展银行卡民族品牌,是确保奥运会成功举办的重要条件,也是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形象的良好机遇。5、面对WTO,银行卡产业联合趋势、思变意识、创新意识增强当前我国已加入WTO,国内银行卡产业在空前的挑战前,加快了改革的步伐,危机及思变意识加强,为银行卡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第
57、一,国内银行在加快体制改革的同时,也在积极尝试改革银行卡经营组织形式。其基本方向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方式运作,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第二,各行的经营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从单纯追求存款增长逐渐转向注重效益、注重成本核算转变;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逐渐向集约性增长转变;信用卡经营意识逐渐加强,风险控制能力逐渐提高,各行正在积极筹备发行真正意义的信用卡;同时,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卡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00年末,国际卡发行量达到23万张,增速达到196%。第三,联合意识加强。即将来临的激烈竞争使各家银行逐渐意识到,必须联合起来,通过整合各行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才能真正发展银行卡产业。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催生了中国银联。6、中国银联的成立2002年3月,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银联主要职责是建设和运营全国统一的银行卡跨行信息交换网络,并与国际银行卡组织接轨,为银行卡跨行支付提供统一、高效、安全的支付清算服务和其他专业化金融服务。同时,中国银联将致力银行卡受理环境建设。因此,中国银联的成立对于整合国内各种资源,促进银行卡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银行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无疑具有深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面试模拟9
- 地方公务员深圳申论3
- 地方公务员山东申论98
- 吉林公务员面试模拟89
- 2024年商业协议书格式范文1000字
- 建筑机电设备安装工程质量管控标准指引
- 个人承包简单合同范本2024年
- 贵州公共基础知识17
- 业绩合同协议书2024年
- 2024年钢筋工程承包合同(1850字)
- 县医院临床各种皮试液配制方法课件
- 信息可视化概述课件
- DB61-224-2018陕西省黄河流域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 我会洗手(洗手知识科普)课件
- 【教学课件】第3单元《土和火的艺术》示范课件
- (新高考)高考英语基础知识默写本必修第二册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 小学生新闻播报动态PPT
- 中药药理学(全套课件)
- 冀教版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鲁科版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单元测试卷
- 如何-我为什么选择安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