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多等级伤残如何计算残疾赔偿金?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 入,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186672002)附则及附录B的规定,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残者的伤 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和赔偿指数等加计算。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公式如下:CCt ×C1(IhIa(Ia10,i=1,2,3.n 多处伤残 ) 式中: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元; Ct伤残赔偿总
2、额,元; 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 I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 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是按(GB186672002 )中3.6条规定,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将受伤人员伤残程度划分为10级,从第1级(100%)到第X级(10%),每级相 差10%。将字母公式变换成汉字公式为: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
3、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例如:设某人伤残三处,分别评定为七级级,八级和九级,在交通事故中承担30的责任,对方承担70,则他的赔偿额为: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70×(几个伤残伤残等级最高一个七级的伤残赔偿指数40+八级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九级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注:其余两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各处均须小于等于10)如有人伤三处,一处为一级伤残,还有两处伤为三处和八级伤残,则H=100%,这时不再考虑其他两处伤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一处为二级伤残,则H=90%可再加上不超过10%的附加伤残赔偿指数。 关于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公安部的所发文件仅给
4、定了总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不能超过10%,至于什么等级的伤残附加指数为多少,由各地根据情况制定相应规定或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如山东的规定是:按照评定最高的残疾等级赔偿比例为基数,其他伤残25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赔偿比例4%,610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赔偿比例 2%,增加的赔偿比例合计不得超过10%(笔者所在地法院基本亦是按此标准裁决)最高赔偿比例不得超过100%。广东省则是由法院自由裁量。2 / 20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其中“伤残赔偿总额”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居民(城镇
5、居民和农村居民)以及不同年龄来计算确定,即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赔偿责任系数”就是交通事故中事故责任方应承担责任的比例,如对方全责则为100%。“几个伤残等级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指在几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等级具体等级对应的伤残赔偿指数为:一级:100%;二级:90%;三级:80%;四级:70%;五级:60%;六级:50%;七级:40%;八级:30%;九级:20%;十级:10%。如两个十级、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九级,九级的伤残
6、赔偿指数为20%;又如一个五级、一个七级和一个九级,则其中最高等级为五级,五 级的伤残赔偿指数为60%。这里需要注意,根据上述的计算公式,在存在几个伤残等级的情况下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 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按附加指数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是指在有多个伤残等级时,由于只计算最高等级的伤残赔偿指数,其他的伤残等级不再计算相应的伤残赔偿指数,而是每增加 一处伤残按另外的赔偿比例计算,该赔偿比例是附加计算的,因此被称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用百分比表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取值范围 为:0Ia10,也就是说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
7、收,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和伤残赔偿 指数不同。对伤残赔偿指数上述标准有明确规定,不同伤残等级都有对应比例(指数)。而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则没有具体规定,不同伤残等级没有对应比例(指 数)。所以对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取值,各地做法不一。有的是在取值范围内(0Ia10)由法官自由裁量;有的是五级以下一个固定值,五级以上一个 固定值。Ia的合理取值应为:二级为10%,三级为9%,四级为8%,五级为7%,六级为6%,七级为5%,八级为4%,九级为3%,十级为2%。【引子】: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
8、下称交通事故伤残 评定),该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伤残评定等级涉及伤者的残疾赔偿金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比例计算问题,结合交通事故伤残评定可以得出:I 级伤残的赔偿指数为100%,X级伤残的赔偿指数为10%,相邻两级赔偿指数级差为10%。伤者仅构成一处伤残的赔偿指数容易理解,但是多处伤残的赔偿指 数如何计算却仁者见仁,司法实践中亦未达一致。本文将结合案例及相关文件资料就交通事故受伤人员多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计算问题作一简要分析,供各位同仁 参考或探讨。 【案例】:2006年4月14日,被告李某驾驶赣AX出租车在本市十字街由东向西行驶至634号门左转弯掉头时,将正在道路右侧行走的原告徐某撞
9、 伤。之后,原告徐某在本市第三医院住院治疗155天。2006年4月29日,南昌市交警西湖大队作出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被告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 2007年1月17日,原告徐某经司法鉴定认定为:“右肱骨颈粉碎性骨折至该肢体功能丧失25%以上,评定为伤残九级;右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至该肢体功 能丧失10%以上,评定为伤残九级;右侧第3、4、5、6肋骨骨折,评定为伤残十级;拆内固定(两处)检查及治疗费限定在人民币8000元以内,全休六个 月。”之后,原、被告就赔偿事宜协商不成,遂将第三人保险公司连带诉至南昌市西湖区人民法院。 一审法院认为:“原告构成三处伤残等级,其两处十级伤残的赔偿标准,在原告九级伤
10、残的数额上,两个十级伤残共增加2%依法有据。残疾赔偿金42024.58元(按照城镇人均收入795.92元/月×12个月×20年×22%)”2007年11月2日,原审法院作出(2007)西民监字第8号民事裁定,对本案提起再审。 再审法院认为:“七、残疾赔偿金45844.99元,即按城镇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795.92元/月×12月×20年×24%45844.99元。原 审被告、原审第三人均提出伤残系数应按22%计算,对此,本院认为,根据对复合伤残等级赔偿的计算,结合被侵权人的伤害后果,以24%计算合法合理。”被告李某不服再审判决向南昌市
11、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08年7月22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2008)洪民一终字第97号民事判决,终审法院认 为:“徐某伤情经司法鉴定为伤残九级和二个十级伤残,应按伤残系数为22%的标准计算伤残赔偿费,原审人民法院以24%计算错误,应予更正,即残疾赔偿金 42024.58元,” 【分析】: 一、交通事故伤残评定资料性附录摘要附录B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资料性附录)B.1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 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B.2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有下式: nCCt×C1×(IhIa,
12、i) i=1 n(Ia,i10,i=1,2,3n,多处伤残) i=1式中:C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 元;Ct伤残赔偿总额,元;C1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0C11;Ih 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a 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0Ia10; nIhIa,i100 i=1 B.3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指数是指伤残者应当得到伤残赔偿的比例。B.2中的伤残赔偿指数是按本标准3.6条规定,以伤残者的伤残程度比例作为伤残者的伤残赔偿比例。二、部分规范性文件资料摘要1、
13、赣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指导性意见第41条:“受害人多处伤残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可以在其最高伤残等级 赔偿标准上适当增加。他处伤残为-级的,每增加处,增加赔偿金五个百分点;他处伤残为级的,每增加处,增加赔偿金三个百分点;增加的赔偿金 累计不得超过十个百分点,最高赔偿比例不得超过100。”2、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的指导意见(试行)第二十八条:“受害人构成多处伤残,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按所增加伤残的伤残赔偿指数的十分之一确定。如,受害人构成一个八级伤残、二个九级伤残、一个十级伤残,则其中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为0.02(即九级
14、伤残赔偿指数0 .2的十分之一)和0.01(即十级伤残赔偿指数0.1的十分之一),总的伤残赔偿指数为0.35(0.3+0.02*2+0.01)。”3、江西省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若干规定(2004.6.9失效)第二十六条:“交通事故致残者的生活补助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标准中有 关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10个等级,对照交通事故发生上年度本省平均生活费的一定比例计算。I级伤残的赔偿比例为平均生活费用的100,其余依次 递减10。一人符合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的,在其最高伤残等级赔偿标准上适当提高赔偿比例;其余各处属V级以上(含本数)的,每处提高5;属VI级以下(含本数)的,每处提高3。”4、道路交
15、通事故伤残评定操作指南与实务研究提出了北京市操作的具体规定,即:“总伤残赔偿指数(Is)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Ih)+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a)关于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s)的确定,可以采用以下方法:2处伤残者,其中一处次重伤残,V级以下(不含V级)的Ia值为5%;V级以上(含V级)的Ia值为10%;3处以上伤残者,Ia值为10%;Ih为I级伤残者,不再计算Ia值;伤残赔偿附加指数(Is)不超过10%。总伤残赔偿指数(Is)不能超过100%。”三、案例点评及百分数递减相乘评定法本案终审法院未采用晋级评定办法,而是参照了深圳市中级法院规定的评定方式,即:“受害人构成多处伤残,增加一处伤残所增
16、加的赔偿比例,按所增加伤残的伤残赔偿指数的十分之一确定”。笔者认为,该评定方法比较科学,且容易计算。在讨论多处伤残评定方法时,笔者不得不提及曾被九江地区法院广泛适用的一种错误的晋级评定方法,即“百分数递减相乘法”。该方法是从数学的角度提出 的。具体操作方式为:例如,在评定三处损伤过程中,该三项损伤的伤残等级分别为60%、30%、10%,第一处最重的为60%,其残存能力的百分比为 40%(100%-60%40%),第二处的伤残率按残存的百分比乘以伤残等级计算,即40%×30%12%,依次计算第三处的伤残率为2.8% (100%-60%-12%)×10%2.8%,总伤残率为60
17、%+12%+2.8%74.8%。初看起来该方法似乎很合理,但是数学计算并不能真实反映医学科学的问题,如果我们设定三处损伤的伤残等级均低于30%,照此计算的结果就会感到缺乏科 学性。例如,在平定三处损伤过程中,该三处损伤的伤残等级分别为八级(30%)、八级(30%)、八级(30%),第一处最重的为30%,其残存能力的百 分比为70%(100%-30%70%),第二处的伤残率按残存的百分比乘以伤残等级计算,即70%×30%21%,依次计算第三处的伤残率为 2.8%(100%-30%-21%)×30%14.7%,总伤残率为30%+21%+14.7%65.7%。依此方法计算得出三个
18、八级伤残的赔 偿指数比一个五级伤残还高,显然不具有科学性。 多等级伤残计算中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理解与适用内容提要 当使用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时,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如何确定,各Ia的对应数值是什么,赔偿指数如何确定,这些是在计算多等级伤残时,均需要Ia来回答的问题。本文从Ia的涵义和理论沿革出发,结合大陆案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倾向性意见,以期标准制定机关早日明确解释。关 键 词 多等级 伤残 Ia 附加指数【讨论背景】在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的附录B(资料性附录)中规定了“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但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19、)该如何适用,各地做法不一。【讨论问题】1、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理解与适用。2、赔偿指数的确定(赔偿指数= Ih+)。【讨论目的】探求立法意图,正确理解并适用Ia。【正 文】第一部分:Ia的涵义1、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GB 186672002)(以下简称“伤残标准”)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解释,即增加一处伤残所增加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且0Ia10。另外,还须满足: 10%,Ih+100%。 即,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Ih+Ia1+Ia2+Ian,应小于或等于100%。2、在“伤残标准”B.2中,规定了“多等级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是
20、根据“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赔偿指数”等来确定的,公式为:=Ct×C1×(Ih+)。其中,C是“伤残者的伤残实际赔偿额”,单位是“元”;Ct是“伤残赔偿总额”,单位是“元”;C1是“赔偿责任系数“,即“赔偿义务主体对造成事故负有责任的程度”,且0C11;Ih是“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即“多等级伤残者,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用“百分比(%)”表示;i1,2,3, n,多处伤残。对于上述B.2中的计算公式,也可以通俗的表达为:伤残实际赔偿额伤残赔偿总额×赔偿责任系数×(多个伤残等级中最高的伤残赔偿指数伤残赔偿附加指数1伤残赔偿附加
21、指数2伤残赔偿附加指数n)。3、在“伤残标准”中,虽规定了多等级伤残的计算公式,但没有规定具体的计算方法、步骤或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的对应数值(即什么等级的Ia为多少),以及该如何浮动,也未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进行举例说明该如何适用,导致在司法实践中确定Ia时随意性很大,亦致使确定“赔偿指数”时也颇有争议,各地、各司法机关、各鉴定机构、甚至同一单位的不同人在执行时均不一致。(注:目前Ia的确定,是由各地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定或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的。)第二部分:理论依据1、相加原则多处不同的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相加得到一个伤残赔偿比例,相加之和大于100%时,取100%。目前,江西的部分地区采
22、用。2、提升原则日本采用,即对二处以上伤残者以其最重的等级向上提升1个等级到3个等级。3、晋级原则国家标准GB/T161801996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3.5规定:对于同一器官或系统多处损伤,或一个以上器官同时受到损伤者,应先对单项伤残程度进行鉴定。如几项伤残等级不同,以重者定级;两项以上等级相同,最多晋升一级。4、累积法设某一事件有N个要素:X1、X2、X3、Xn,每一个要素发生的程度为:P1、P2、P3、Pn,0P1。计算该事件发生的累积度P,是把X2看作是在X1已发生的余值1P1基础上发生的,X3是在X1、X2均已发生的余值的基础上又发生的,余依此类推。有公式1(1P1)(1P2
23、)(1P3)(1Pn),此公式对于任意多个要素同时发生均适用,且计算结果不超过100%。目前,保险公司采用较多。5、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标准讨论会综述“2000年11月15日至16日,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委托,由重庆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国家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起草小组邀请公安、法院、保险、司法、大学、研究所等单位有关专家学者,召开了公安部标准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有关问题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就“部标”颁布以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就如何修改提出了建议。各位专家学者的思路清晰,观点明确,见解深刻,对作好“国标”的起草和日常伤残评定工作,具有一定
24、的指导意义。”“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多处伤残者应当提高其最后的伤残等级,但提高的程度不能超过一级。常林、陈忆九、邓世雄等认为,交通伤是复合伤,多处伤残应分别评出,多处伤残是一个赔偿问题,是执法人员如何掌握的问题,一般以高的为准,其余等级采用晋级的办法。晋级的原则,高等级吸收低等级;两处以上伤残等级相同者,晋升一级,但只能晋升一级。陈新山、谢润红等认为,对两处以上伤残者,应分别评出各处伤残,最后按晋级系数确定伤者伤残等级,但最多只能晋升一级。邓振华、杜传耀等认为,多处伤残的处理,单纯用“提升”来解决是不够的,赵新才在1991年提出“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建立了解决多处伤残问题的数学公式,这一方法有一
25、定的研究价值。”(注:GB 186672002规定的“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即是采纳了赵新才提出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数学公式。)第三部分:司法实践中各地对Ia(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取值的做法(一)各地做法1、广东和青海的部分地区从一级至十级,分别取附加指数10%,9%,8%,1%。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注:一级的附加指数为10%,计算后Ia为0%(0),即存在一级伤残时,其他等级被吸收,不再计算伤残赔偿附加指数。) Ia(伤残附加指数)对应列表为:一级,10%;二级,9%;三级,8%;四级,7%;五级,6%;六级,5%;七级,4%;八级,3%;九级,2%
26、;十级,1%。2、云南从一级至十级,分别取附加指数0%,10%,9%,8%,2%。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 Ia(伤残附加指数)对应列表为:一级,0%;二级,10%;三级,9%;四级,8%;五级,7%;六级,6%;七级,5%;八级,4%;九级,3%;十级,2%。3、山东、浙江的部分地区按照最高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Ih)为基数,属二级至五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附加指数4%;属六级至十级的,每增加一处,增加附加指数2%。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4、人民法院出版社人身损害赔偿实务一书每增加一处伤残,属一级至五级的,取固定的附加指数2%;属六
27、级至十级的,取固定的附加指数1%。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5、江苏每增加一处伤残,即取附加指数5%。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6、江西的部分地区多处不同的伤残等级的赔偿比例相加得到一个伤残赔偿比例,赔偿指数相加之和大于100%时,取100%。7、北京由法医鉴定机构在鉴定书上直接写明附加指数、赔偿指数。8、部分保险公司采用累积法。先取最高级的赔偿指数(赔偿比例),P1;再取次高级的赔偿比例,P2,P2×(1最高级的赔偿指数)次高级的附加指数;再取第三级的赔偿比例,P3,P3×(1最高级的赔偿指数次高级的附加指数)第三级
28、的附加指数;再取第四级的赔偿比例,P4,P4×(1最高级的赔偿指数次高级的附加指数第三级的附加指数)第四级的附加指数, n。最后将最高级的赔偿指数与其他附加指数相加即为赔偿指数。附加指数合计不超过10%,赔偿指数合计不超过100%。(二)部分法院判决1、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罗晓英、杨志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结合本案案情,上诉人三处伤残,其最高的伤残等级为七级,即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为40;其余两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等于10,原审酌情以每处5计算并无不当。参照上述规定,上诉人的残疾者生活补助费应为8016.91元/年×20年×(
29、40%5%5%)80169.10元,原审计算上诉人应得的伤残赔偿总额为80169.10元恰当,本院予以维持。”2、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关祖贤与徐汝丰、卢志均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关于残疾等级的确定,因上诉人属于多等级伤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8667-2002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的规定,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是按伤残者的伤残赔偿计算方法加以计算。结合本案案情,上诉人三处伤残,其最高的伤残等级为九级,即伤残等级最高处的伤残赔偿指数为20%;其余两处伤残赔偿附加指数必须小于10%,本院酌情以每处5%计算,参照上述规定,上诉人的残疾赔偿金应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
30、收入12380.4元/年×20年×(20%5%5%)74282.4元。原审将伤残赔偿指数定为20%错误,本院予以纠正。”3、青海省海东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兰州方圆建化有限责任公司与祁海莲等、乐都县出租车行、乐都县出租车管理所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上诉案”“道路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残评定附录B规定,残疾赔偿附加指数为0至10%;祁海莲十级伤残的残疾赔偿附加指数应相应确定为1%,原判将残疾赔偿附加指数确定为最高值10%,与侵权行为规范的惩罚功能不符。”4、江西省兴国县人民法院“邱小林与兴国县潋江镇人民政府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7)残疾赔偿金应按照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
31、受伤人员伤残评定等级伤残的综合计算方法计算,即为2952.56元×20年×(20%20%10%)29525.6元。”(三)举例比较1、甲因伤致残三处,构成八级、九级、十级,求甲的赔偿指数?1)广东和青海的部分地区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2%,十级,附加指数为1%。甲的赔偿指数:30%(2%1%)30%3%33%。2)云南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3%,十级,附加指数为2%。甲的赔偿指数:30%(3%2%)30%5%35%。3)山东、浙江的部分地区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2%,十级,附加指数为2%。甲的赔偿指数:30%(2%2%)30%4%34%。4)人民法院出版社人身损害赔偿实务一书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1%,十级,附加指数为1%。甲的赔偿指数:30%(1%1%)30%2%32%。5)江苏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5%,十级,附加指数为5%。甲的赔偿指数:30%(5%5%)30%10%40%。6)江西的部分地区八级,赔偿指数为30%;九级,附加指数为20%,十级,附加指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