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冬至后吃附子【篇一:地道药材-附子】道地药材 附子一、【历史沿革】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陶弘景曰 :乌头与附子同根,附子八月采 . 乌头四月采。李时珍曰:初种为乌头 .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 ,如子附母也 , 乌头如芋魁 , 附子如芋子 , 盖同一物也。在形态方面 , 李时珍引宋杨天惠的附子记中的描述 : 其茎类野艾而泽 , 其叶类地麻而厚 , 其花紫瓣黄蕤 , 长苞而圆 . 再参考证类本草所载 龙州乌头 (龙州及今四川平武县 )以及植物名实图考中的附子附图 , 均可认为即是本品。 附:(考 证):出自神农本草经;蜀本草: “附子、乌头、天雄、乌喙、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作之法,以生
2、熟汤浸半日,勿令灭气,出以白灰?之,数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并不及前法。 ”本草图经: “乌头、乌喙生朗陵山谷;天雄生少室山谷;附子、侧子生键为山谷及广汉,今并出蜀土。然四品都是一种所产,其种出于龙州。种之法,冬至前先将肥腴陆田耕五、七遍,以猪粪粪之,然后布种,逐月耘籽,至次年八月后方成。其苗高三、四尺已来,茎作四棱,叶如艾,花紫碧色作穗,实小,紫黑色如桑椹。本只种附子一物,至成熟后,有此四物,收时仍一处造酿方成。酿之法,先于六月内踏造大、小麦曲,至收采前半月,预先用大麦煮成粥,后将上件曲造醋候熟,淋去糟。其醋不用太酸,酸则以水解之。便将所收附子等去根须,于新洁瓮内淹浸七日。每日搅一
3、遍,日足捞出,以弥疏筛摊之,令生白衣,后向慢风日中晒之百十日,以透干为度,若猛日晒则皱而皮不附肉。其长三、二寸者为天雄,割削附子傍尖芽角为侧子,附子之绝小者,亦名为侧子,元种者母为乌头,其余大小者皆为附子,以八角者为上,如方药要用,须炮令裂去皮脐使之。绵州彰明县多种之,惟赤水一乡者最佳。然收采时月与本经所说不同,盖今时所种如此,其内地所出者与此殊别,今亦稀用。谨按本经冬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而广雅云,奚毒,附子也。一岁为侧子,二岁为乌喙,、三岁为附子,四岁为乌头,五岁为天雄。今一年种之,便有此五物,岂今人种莳之法,用力倍至,故尔繁盛也。虽然,药力当缓于岁久者耳。 ”彰明附子记:“绵州,故广汉地
4、,领县八,惟彰明出附子,彰明领乡二十,惟赤水、廉水、会昌、昌明产附子。合四乡之产,得附子一十六万斤已上,然赤水为多,廉水次之,而会昌、昌明所出微甚。附子之品有七,实本同而末异,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又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子,又附而长者为天雄,又附而尖者为天锥,又附而上者为侧子,又附而散者为漏蓝子。皆脉络连贯,如子附母,而附子以贵,故独专附名,自余不得与焉。凡种一而子六、七以上,则其实皆小;种一而子二、三,则其实稍大,种一而子特生,则其实特大。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角少为上,有节多鼠乳者次之,形不正而伤缺风皱者为下矣。又附子之色,以花白为上,铁色次之,青绿为下。天雄、乌头、天锥,以丰
5、实盈握为胜,而漏蓝、侧子,不足数也。按本经及志载,附子出犍为山谷及在山南嵩高、齐鲁间,以今考之,皆无,有误矣。又曰,春采为乌头,冬采为附子,大谬。又云,附子八角者良,其角为侧子,愈大谬。与余所闻绝异。 ”二、【附子概述】附子为毛莨科( ranuncul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 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 块根上所附生的子根。为常用中草药,块茎药用。气微,味辛辣而麻舌。三、【栽培】生长于平地肥沃的砂质壤土中。主要栽培在四川江油、彰明一带,现湖北、湖南、陕西、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四、【原植物形态特征】乌头 别名 : 铁花 (四川峨嵋山 ), 五毒 (河南 )。 ac
6、onitum carmichaeli debx.毛茛科ranunculaceae多年生草本 , 高 60 120cm 。 块根通常 2 个连生 , 栽培品的侧根 (子根)通常肥大 , 倒卵圆形至倒卵形 , 直径可达 5cm 。茎直立。叶互生 ,具柄;叶片卵圆形 , 革质 , 宽 5 12cm 或有时更宽 , 掌状三裂几达基部 ,两侧裂片再 2 裂,中央裂片菱状楔形 ,上部再 3 浅裂 , 各裂片边缘有粗齿或缺刻,上面暗绿色 , 下面灰绿色。总状花序窄长 ,花序轴上被贴伏反曲的柔毛 ,花青紫色 , 盔瓣盔形 ,长 1.5 1.8cm, 宽约 2cm, 侧瓣近圆形 ,外被短毛 ; 蜜叶 1 对紧贴
7、盔瓣下 , 无毛 , 有长爪 , 距长 12.5mm; 雄蕊多数 ;心皮3 5,离生。蓇葖长圆形 ,长约 2cm, 无毛。花期 8-9 月,果期 10 11 月。五【生长习性】(一)乌头生态在 11-12 月,当温度在 10 以上时,栽种川乌, 7 天后发出新根;次年 2 月当地下 10cm 处温度在 9以上时,从地下茎节长出基生叶5 7 片。抽茎后,地上部分生长加快,尤其是3 月上旬(气温在13 13.8 )生长最快。茎每天增加高0.6 0.71cm ,中叶片数也迅速增加。每 4 天可生出一片新叶,为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期。3 月上旬以后,地下茎节生出扁平的白色根茎,不久即向下伸长而形成块根。特
8、别是 5 月下旬至 6 月下旬,地下部分的生长超过了地上部分的生长。在种根较大而肥料又充足的情况下,粗壮的地下茎可以在同 1 节上生长 2 个块根。在 9 月中、下旬,气温在18.4 20.6时,顶上总状花序开始出现小的绿色花蕾,花蕾逐渐变大; 9 月中旬,日平均气温为17.5 左右,花蕾由绿变紫时开花。当主花序结果时,第一侧枝才开花,以后由上至下地开放到下部侧枝。在 1 个花序内,花自下或自中部先开。1 个花序的花3 7 天开完,花开放后的第 2 天,花丝伸长, 3h 后,花药成熟破裂,此时柱头已先熟。在 11 月中旬(气温 11左右),蓇葖果成熟开裂,散出大量种子。(二)附子生态1. 与乌
9、头基本相同。但须经历须根生长发育期(从栽种至出苗)、叶丛期(从出苗至抽茎)、地上部分旺盛生长期(抽茎至摘尖板芽)和块根膨大充实期(修二次根至收获) 4 个时期,共 240 天左右。特别是采用了摘尖、掰芽、修根等促控枝术;地上部分在摘尖掰芽后,干物质略有下降,以后由于叶长大及茎的加粗,干物质迅速回升;以后由于修根时去掉部分脚叶,养分向下转运等,干物质再度下降。与此同时,块根干物质迅速增加,在 5 月下旬块根干物质重为10.20g/ 株;干物质日增长量为0.197 g/ 株, 6 月中旬当 10cm 处地温为 26.8 左右时,块根生长最快,块根干物质重为 19.9g/ 株,干物质日增长 0.65
10、g/ 株,为 5 月下旬的 3.3 倍左右,由于附子块根是由地下茎的基部向上逐渐生长,随着侧生块根生长期的缩短,块根由圆锥形变为长条形,为了集中养分供应地下基部的块根,使他们长得更大,采用留大刮小及截除块根周围须根的办法。试验表明,修根提高了附子质量,但总产量低于未修根的。2. 附子对气候条件的要求附子在气候温和、润湿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年降雨量为1179.4mm 、年平均温度为 15、年日照量为 1327.7h 均可栽培。3、对土壤条件的要求土壤质地 土壤由粗细不一的颗粒组成,通常把粒径小于0.01mm 的叫粘粒, 0.01 0.03mm 的叫砂粒。这种不同大小土粒的组成比例叫土壤质地。川乌、
11、附子宜在壤土中生长,特别是在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壤土中生长。但不同种类的中药对土质仍有不同要求。为了培育好川乌、附子,必须了解土壤的性质。4、 土壤的性质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在中药生长过程中,需要向土壤不间断地供应水分、养分、空气和温度。土壤的这些条件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如水分多了,土壤的通气性差,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而且容易流失;相反,土壤水分过少,又不能满足中药所需要的水分,同时由于好气细菌活动强烈,土壤的有机质分解过快,也会造成养分不足。土壤质地的砂性或粘性也影响土壤的水、肥、热、气等状况。砂土土粒大,孔隙也大,通气性、透水性都好,但保水性较差,土壤温度变化也大,有机质分解快,养分
12、易于流失,因此在施肥方法上最好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较为有效。粘土土粒间孔隙很细,保水、保肥性强,但通气性差,有机质分解慢,前期肥力不易发挥,后劲却比较足,干时往往成块,湿时粘性重,耕作困难。最好的土壤是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土粒的排列和组合状况称为土壤结构,土粒被腐殖质胶结成较大的土粒称为团粒)。附子喜阳光充足、温暖湿润、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紫红泥和油沙土壤。六、【种子的采收】11 月(霜降 -立冬)地上部分枯萎时,即可挖出川乌,截去过长的须根,留 1.5 厘米左右。选出侧根即附子,剔除焦巴、水漩,然后分为三级,把一级最大的和三级小块根作繁殖川乌的种根,立即栽种或把种根作短暂的室内摊晾
13、后再栽,含水量较高的坝区川乌种根,应先用竹帘摊晾至半蔫后栽;中等大的二级块根作栽培附子的种根,贮藏下种。在堆放与运输途中的夜里,均应在室内的地面上摊晾,以免发热霉烂,影响出苗。七、【附子的采收】附子栽培到第二年的小暑至大暑间收获,如延迟到大暑后,正处高温多雨季节,附子块根腐烂严重,造成损失。采收时,用二齿耙挖出全株,抖去泥沙,将母根与子根分开,去掉须根。母根晒干,即为川乌。子根即是泥附子,再按大小分开后进行产地加工,一般每亩可产泥附子 400 600 千克。八、【加工炮制】(一)处方用名附片,制附片、炮附片,淡附片等。(二)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侧生子根加工品。根据不同的加工炮制方法可制
14、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等。(三)炮制沿革 汉代首载火炮法 (玉函 )。唐代有蜜炙 (千金翼 )法。宋代有炭火内烧令黑,醋浸法 (圣惠方 )、醋炙、黑豆青盐制、浆水制、黄连制 (总录 ),姜制 (博济 )、(三因 ) 法。明代有地黄制 (普济方 )、甘草汤炒 (景岳 )、童便制 (回春 )等法。清代有甘草防风童便同制法 (说约 )。现行,有炮、甘草制,姜制、豆腐制、矾水煮、黑豆制等多种炮制方法。(四)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取乌头一二三级侧根(即泥附子)收获后24 小时内,放入胆巴水(制食盐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二水氯化钙)内浸泡,以防腐烂,并消除毒性(含乌头碱,有剧毒)。然后经浸
15、泡、切片、煮蒸等加工过程,制成各种不同规格的供中医处方和中成药投料用的附片。用泥附子做原料,一般可制成白附片、黑顺片、盐附子、熟片、黄片、卦片、刨片等产品。现将产地加工方法、产品质量及贮藏方法介绍如下:1. 白附片:又称白片或天雄片,系用较大或中等大的泥附子作原料。加工过程如下:( 1)洗泥:每制 100 千克白附片,约需泥附子 370 千克。将泥附子上的泥土洗净,并去掉须根。( 2)泡胆:每 100 千克白附子,用胆巴 45 千克,加清水(河水、井水等淡水) 25 千克,盛入缸内(称为花水)。然后将洗好的泥附子放入,浸泡 7 日以上,在浸泡过程中每天要将附子上下翻动一次。附子浸泡是否合格的标
16、准是:看附子外皮色黄亮,体呈松软状即可;若浸泡时间稍长则附子皮硬;当出现附子露出水面时,必须增加老水(即泡过附子的胆水),无老水可增加胆水。浸泡后的附子称 “胆附子 ”。( 3)煮附子:先将老水在锅内煮沸,再将胆附子倒入锅内,以老水淹过胆附子为度,中途上下翻动一次。有鼓风机设备的地方,约煮10 15 分钟;无此设备的则煮 15 20 分钟;,以煮至胆附子透心为止。然后捞起倒入缸内,缸内有清水和老水各半,再浸泡1 天,叫做冰附子。冰过附子的水可再与清水混合,又可冰下次的附子。( 4)剥皮:将漂过水的附子从缸内捞起,剥去外层黑褐色的表皮,用清水和白水(即已漂过附片的水)各一半的混合水,浸泡一夜,中
17、途应翻动一次。(5)切片:将浸漂后的附子捞起,纵切成 23 毫米的薄片,再倒入清水缸内浸漂 48 小时,换水一次再浸漂 12 小时,以除去片内所含的胆水,即可蒸片,若天气不好,就不换水,可延长时间。(6)蒸片:将浸泡好的附片捞出,放入大蒸笼内(篾制或木制蒸笼均可)看蒸气上升至蒸笼顶端后,再蒸1 小时为合适。( 7)晒片熏硫:将已蒸好的附片倒在晒席上(用竹篾编制的大席),利用日光曝晒,晒时要注意片张均匀,不能有重叠。待晒至附片表面水分消失、片张卷角时,即可收起密闭用硫黄熏,至附片发白为宜。然后再倒在晒席上晒干,即成色泽白亮的成品白附片。(8) 炮附片 取砂置锅内,用武火炒热,加入净附片,拌炒至鼓
18、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放凉。2. 黑顺片:又称顺片、黑片、顺黑片。是用较小的泥附子作原料。每制 100 千克成品,约需泥附子 340 千克。(1)洗泥、泡胆、煮附子:均同白附片操作方法。(2)切片:将煮后浸泡好的附子捞出,不经剥皮,用刀顺纵切成为4 5 毫米的厚片。(3)糖炙、蒸烤:将切的片放入清水中泡 2 日捞起,将红糖(每 100 千克附子用红糖 0.5 千克)用文火炒至为黑色稠膏状后,兑入适量的开水,搅匀,然后倒入缸内,使其溶于清水中,然后将片子倒入缸内浸染一夜,冬天加工则应延长浸泡时间,染成茶色,取出装入蒸笼连续蒸 1112 小时。蒸的标准:以片张上有油面为度。蒸的过程中,火力必须
19、掌握均匀,不【篇二:阳气虚弱者表现及冬至的食补】阳气虚弱者时值冬至,天寒地冻,为一年中阴气最盛、阳气最弱之季。阳虚的人常会流清水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夜尿频频。这类人可用干姜、人参、熟附子、辣椒、羊肉等共食之,三九天尤为需要。同时还可服用金匮肾气丸等,以期阳气生发。 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
20、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篇三:附子栽培技术】毕业实习报告实习题目:附子栽培技术系 别:农学院专 业:中草药栽培技术学 号:姓 名:李万明指导教师:解芬职称(职务):讲师提交日期: 2015 年 06 月 22 日附子栽培技术一、概述 ?附子又名乌头、川乌,俗称乌药,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依附主根而生的侧根叫附子,选大个的加工成各种附片和盐附子供药用,较小的晒干称川乌。经制后可入药。主根晒干称草乌,药用外尚可为酿造黄酒的糟药原料。?附子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药用历史,早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被列为攻治疾病的重要药物。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甘肃、湖北等省近年也引种成功
21、。陕西汉中为全国附子生产基地之一,有三百多年栽培历史,主要分布在沿汉江两岸平川区的城固、南郑、勉县、汉台区、洋县、西乡一带,多实行药、粮、菜间作套种,最高年收购量 450 万公斤,产品畅销国内外,享有盛誉,为我市农业生产骨干品种之一。 ?附子性味辛、热有毒,具有强心、温阳、祛寒湿功能。主治亡阳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畏寒肢冷,腰酸脚弱,阳痿尿频,寒湿偏盛,周身骨节疼痛。生品有剧毒,未经加工炮制不可内服。 ?二、植物学特征 ?附子属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根倒卵形,茎直立,高60-150 厘米,叶互生,有柄,常为三深裂或掌状分裂,边缘有锯齿。总状花序狭长, 7-9 月顶
22、端开兰紫色花,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宽广高盔。 ? 果长 1?3-1?6厘米,内含细小种子。?三、生物学特性 ?(一)生长发育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从种子播种到形成新的种子需要两个生育周期。宿存性块根,当地温稳定在9以上时开始出苗,先生出 5-7 片基生叶,气温稳定在10 以上时开始抽茎,13 以上抽茎加快,气温在18-20 时,顶生总状花序开始出现绿色花蕾,并逐渐长大。日平均气温17?5 左右时,开始开花,小花自花序下部或中部先开放。田间花期7-8 月,果期 9-11 月, 12 月后枯萎。 ?附子地下块根的头部可以形成子根,通常情况下,块根(指母根脱落痕的对面及两侧的子根较
23、大,其余部位形成的子根较小,另外地下茎节上的叶腋处也可形成块根,但很小。在我市产区3 月下旬前后地下根芽头部开始形成子根,到3 月下至 4 月初,母根可侧生子根 1-3 个,地下茎叶腋处可生小芽苞状块根1-5 个,这个子根(含叶腋处块根)直径0?5-1?5厘米不等。 5 月下旬以后,仍产生新子根,先期生出的子根生长速度加快。当地温为27左右时,子根生长速度最快,至7 月中旬,子根发育渐次停止,不再膨大。从子根萌发到长成新附子,一般需100-120 天。 ?(二)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关系?附子适应性强,对气候条件虽要求不严,但喜欢生长在凉爽的环境条件,怕高温,有一定的耐寒性。据报道,附子在地温
24、9以上时萌发出苗,气温 13-14 时植株生长最快,地温 27 左右时块根生长最快。宿存块根在 -10 以下能安全越冬。生育期喜温润环境,干旱时块根的生长发育缓慢,湿度过大或积水而引起烂根或诱发病害,特别是高温多湿,烂根及根腐病为害严重。 ?附子要求充足的光照,应选向阳地块栽培,阳光充足,光合作用旺盛,病害少,产量高。但在生长后期高温强光,不能正常生长,甚至枯萎死亡。在年降雨量 800 1400 毫米,年平均气温 13.7 16.3 ,日照时数在 900 1500 小时的平原或山区均可栽培。我市在海拔 500 1400 公尺平坝山区都有分布,但千米以上气候冷凉,附子生长较缓慢,块根成熟收获期推
25、迟到10 月下旬,这时正是坝区附子适时栽培期。故在我市千米以上建立附子良种繁育基地,坝区建立 gap 附子商品生产基地,是防止附子品种退化,减少病害感染,提高良种和商品附子质量高产的关键。 ?四、栽培技术 ?(一)选地备耕附子对土壤有比较严格的要求,适宜土层深厚,肥沃,土质疏松,排灌水方便的沙壤土栽培。粘性土,低洼浸水地,保水保肥性能差的粗粒砂地不宜种植。忌连作,一般应选三年以上没有种植过附子的地块,或前茬为稻、麦、玉米、甘蔗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种植。待前作物收获后,耕耙 1-3 次,使土壤充分细碎平整,然后按畦宽 90 厘米,畦沟 30 厘米在田间拉绳踩畦,在栽培畦面上施腐熟过筛的圈肥 500
26、0 公斤备用。 ? (二)选用同属多种,栽培品种类型四川南川药物种植研究所报道,在产区混合群体中,选出以下栽培种。 ?1、川药 1 号(南瓜叶乌头):叶大,近圆形,与南瓜叶子相似,块根较大,圆锥形,成品率高、耐肥、晚熟、高产,但抗病力较差,在综合防治白绢病的条件下,产量较稳定。其单株乌头产附子平均6.5 个,平均亩产 42000 个,附子平均亩产达 490.8kg 。在推广示范中,川药 1 号比当地混合群体增产 23.6 55.2% ,为(四川)目前产区推广品种。 ?2、川药 6 号(莓叶子):茎粗壮,节较密,基生叶兰绿色,茎生叶大,深绿色,薄革质,三全裂,全裂片的间隙大,末回裂片条状披针形,
27、块根纺锤形。其单株乌头产附子 6.3 个,平均亩产 51850 个,附子平均亩产 456.6kg ,较川药 1 号乌头抗病,产量较高而稳定。 ?3、川药 5 号(油叶子又名艾叶乌头):叶厚,坚纸质,叶面黄绿色,无光泽,叶脉显露而粗糙,叶三深裂,基部截形或楔形,深裂片再深裂,末回裂片披针状椭圆形。其单株乌头产附子仅3.2 个,平均亩产 27700 个,附子平均亩产368.3kg ,产量低,但较抗病。?以上三种品种类型在我市产区均有种植,经70 年代以来栽培实践中我市选育推广的栽培种为“和尚头 ”形块根(即川药6 号“莓叶子 ”),块根倒卵形或纺锤形,顶部大而圆,选其中等大小块根做种,抗病高产性好
28、,商品田平均亩产700kg ,最高亩产1600kg ,最大鲜附子重 100g 可加工多种附片系列产品,片张大,边片小,加工优质商品率高。 ?(三)适时栽培 ?1、栽培时间:每年 10 11 月为最佳栽培期,产区农谚 “乌药(附子)不离 10 月土(指农历)。 ”要求在冬至节前 6-7 天栽完,播种过迟(冬至节后)不利当年须根的生长发育,到来年随气温升高往往形成先发芽,后(四)合理套种 ? 增产原理经多年试验观测,附子在生长发育期对光照强度的需要不同。从出苗至生长盛期需要光照强度较大,而进入生育后期对光照强度渐次减弱,需要对光照强度进行适时调整,才能满足生育期对光照条件的需要,采取在畦向阳面适时
29、套种矮、高作物,是减少病害,增加有效生长期,夺取高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在春套蔬菜,夏套粮,头年冬季在附子畦面上撒种菠菜,畦边套种青笋,附子出苗前菠菜收完,附子还处在苗期时,青笋已经成熟收获,接着点种玉米。 4-6 月是附子生长盛期,套种的玉米还处在苗期。 6 月中旬以后附子进入生长后期,高温和过强的光照反而影响附子正常生长发育,且高温干旱会诱发白绢病的发生,这时套种的玉米已进入生长盛期,需要强光照射,玉米高大的茎叶,在附子田间自然形成了绿色屏障,使田间小气候环境得到改善,为附子遮光降温使附子根际地温降低,玉米茂盛的枝叶遮挡,夏季频发的暴雨,根际又吸收了大量多余水份,避免了高温高湿造成白绢病发生浸染的条件,促进了附子块根在良好的环境下迅速生长,避免了高温引起的生理性病害,为产量形成奠定了基础。 ?(五)修根用小手铲(见图)剖开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米面产品冷链物流配送服务合同4篇
- 2025年度模特影视广告模特聘用合同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奶牛养殖信息化管理系统采购合同4篇
- 2025年度艺术品抵押贷款服务合同
- 杯间乾坤酒中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之酒文化讲解
- 2025年度个人房产托管服务合同范本2篇
- 上海国资国企创新基地2024年度区块链创新应用白皮书
- 二零二五年度环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营销策划合同
- 课题申报参考: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特殊保障制度研究-基于浙江、四川、贵州12区县的实证分析
- GB/T 16895.3-2024低压电气装置第5-54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接地配置和保护导体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计划合同部部长述职报告范文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试卷
- GJB9001C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专题培训课件
- 二手车车主寄售协议书范文范本
- 窗帘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策略的探究
- 高中英语原版小说整书阅读指导《奇迹男孩》(wonder)-Part one 讲义
- 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