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例采样培训_第1页
流感病例采样培训_第2页
流感病例采样培训_第3页
流感病例采样培训_第4页
流感病例采样培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流行性感冒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正粘病毒的核酸分节段。 正粘病毒科仅有一个种,即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分为甲(A)、乙(B)、丙(C)三型,是流行性感冒的病原体。 甲型流感病毒除了感染人外,还可引起禽、猪等多种动物感染。由于该病毒抗原性易发生变异,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例如,19181919年的大流行中,全世界至少有2000万人死于流感。乙型流感病毒仅感染人且致病性较低。丙型流感病毒只引起人类不明显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很少造成流行。甲型流感病毒于1933年分离成功。 形态与结构:形态多为球形,直径为80120nm,初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的病毒有时呈丝状或杆状。 流感病毒核酸

2、为分节段的单负链RNA,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表面有刺突。核心:流感病毒RNA分节段,甲型和乙型由8个节段、丙型由7个节段组成。各片段的长度在8902341bp之间。由于病毒分节段复制,病毒成熟时再重新装配于子代病毒体中,所以病毒在复制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基因重组而导致新病毒株的出现,这也是流感病毒易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每个基因节段分别编码不同的蛋白质。16片段分别编码PB2、PB1、PA、HA、NP和NA单个蛋白,第7片段编码M1和M2两个蛋白,第8片段编码NS1和NS2两个蛋白。 核蛋白(NP):是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构成病毒衣壳,它与3种RNA多聚酶复合体(PB1、PB

3、2、PA)一起与RNA节段相连形成核糖核蛋白(RNP),即为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排列。核蛋白抗原结构稳定,很少变异,与M蛋白一起决定病毒的型特异性,但其抗体没有中和病毒的能力。 包膜:病毒体的包膜由两层组成,内层为基质蛋白M1,其抗原结构较稳定,具有型特异性,但相应抗体不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而在增加病毒包膜的韧性与完整性方面起重要作用。包膜外层来源于宿主细胞膜的脂质双层膜,M2为嵌于包膜中的膜蛋白,形成膜通道,利于脱壳及HA的产生。 刺突:流感病毒的包膜上镶嵌有两种刺突,即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均以疏水末端插入到脂质双层中。血凝素的数量较神经氨酸酶多,大约为4 15 1。 血凝素(

4、HA):呈三棱柱形,糖蛋白成分,占病毒蛋白的25%。HA为三聚体,每条单体前体(HA0)由HA1和HA2通过精氨酸及二硫键连接而成,当精氨酸被细胞蛋白酶裂解而形成仅由二硫键连接的HA1和HA2时,病毒才有感染性。 HA1是同红细胞、宿主细胞受体(唾液酸)相结合的部位,因而与感染性有关; HA2具有膜融合活性,促使病毒包膜与胞饮细胞膜的融合并释放核衣壳。HA抗原结构易发生改变,是划分甲型流感病毒亚型的主要依据。标本采集和检测标本采集和检测1、标本采集:按照本指南的应急监测方案(附件2)要求,采集相关标本进行检测。具体标本采集类型、方法参见全国流感/人禽流感监测实施方案的“流感监测实验技术操作规范

5、”。2、标本检测:标本检测方法和流程参见附件3人甲型H1N1流感病例标本采集和实验室检测指南(暂行)。3、生物安全要求:甲型H1N1流感病毒培养应在具有资质的BSL-3实验室中进行,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甲型甲型H1N1感冒病毒的检测:感冒病毒的检测:所有甲型H1N1感冒疑似病例应该采集上呼吸道标本来检测甲型H1N1感冒病毒。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推荐采集的呼吸道标本:疾病发病后应尽快采集如下标本:鼻咽拭子/吸取物或者鼻腔冲洗液/

6、吸取物。如果不能收集这些标本,可合并鼻拭子与口咽拭子。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应收集气管吸取物。标本应置于无菌病毒运输液(VTM),并立即用冰块或冰排保存或置于4(冰箱),并马上运送至实验室。临床样品收集人员及实验室人员的感染控制指导请见相关文件。 (1)拭子:)拭子:理想的情况下,标本应使用头部为合成纤维的拭子(例如,聚酯纤维),用铝或塑料做杆。不推荐棉拭子和木杆。不能用海藻酸钙做的拭子收集标本。标本采集管应包含2毫升病毒运输液(例如,含有蛋白质稳定剂,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缓冲液)。(2)临床标本储存:)临床标本储存:所有呼吸道标本应保存在4,并尽快放置在-70。如果没有-70冰箱,标本应保

7、存在4,但不应超过4天。(3)临床标本运输:)临床标本运输:临床标本应按照A类包装要求运送,并用干冰运输。所有标本应标示清楚。疑似病例标本运送应包含的信息请参照禽流感标本运输。 (3)检测程序)检测程序:呼吸道标本应首先应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A型流感病毒的M基因、Swine(H1N1)的HA基因和NP基因,以及质控对照RNP基因。同时,接种MDCK细胞或SPF鸡胚进行病毒分离,并测定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4)推荐的检测方法)推荐的检测方法: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甲型H1N1感冒病毒。 (5)其他检测方法)其他检测方法 *快速流感抗原检测快速流感抗原检

8、测:一些商用快速检测可以区分A和B型流感病毒。快速检测实验A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这些实验对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而且检测季节性流感病毒的灵敏度不佳。因此,快速检测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法:免疫荧光试验可以区分A和B型流感病毒。检测A型流感阳性的病例符合可能病例的标准。免疫荧光试验的结果取决于临床标本的质量,操作技能,对检测甲型H1N1感冒病毒临床标本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未知。因此,免疫荧光试验阴性结果可能是假阴性,不能作为甲型H1N1流感感染的最后诊断。 * 病毒培养:病毒培养:可用MD

9、CK细胞和SPF鸡胚分离甲型H1N1流感病毒可以诊断感染,但无法为临床诊断及时提供结果。病毒分离阴性并不能排除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1、 鼻拭子:将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以另一拭子拭另侧鼻孔。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尾部弃去。2、 咽拭子:用带有聚丙烯纤维头的拭子擦拭双侧咽扁桃体及咽后壁,同样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尾部弃去。 注:亦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分离率,减少工作量。3、鼻咽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先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粘液,并用采样液5ml涮洗收集器

10、3次。鼻拭子咽拭子鼻腔吸引液 4、 漱口液:用10 ml生理盐水漱喉。漱时让患者头部微后仰,发“噢”声,让生理盐水在咽部转动。然后,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5、鼻洗液:患者取坐姿,头微后仰,用移液管将5 ml生理盐水注入一侧鼻孔,嘱患者同时发K音以关闭咽腔。然后让患者低头使生理盐水流出,用平皿或烧杯收集洗液。重复此过程洗两侧鼻孔。 1、新鲜的临床采集标本应在4条件下24小时内运送至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未能2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的,应置-70或以下保存。标本送至实验室后,病毒分离标本应尽快进行接种分离,24小时内能进行接种的可置于4保存,如未能接种应置-70或以下保存。 2、冻存的临床采集标本应在

11、冻存的条件下,低温送至实验室。冻存的标本送到实验室后,24小时内能进行病毒分离的,可以放置4保存。如未能分离的标本应置-70或以下保存。 3、临床标本采集管建议使用带螺口的塑料管。 甲型H1N1流感病毒培养应在具有资质的BSL-3实验室中进行,标本储存、包装和运送应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424号令)和可感染人类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运输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45号令)等有关规定执行。 1、一级防护、一级防护 (1)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2)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 (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

12、.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 2、二级防护、二级防护(1)适用于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病人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病人的医务人员和司机。(2)进入隔离留观室和专门病区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每4小时更换1次或感潮湿时更换;穿工作服、隔离衣、鞋套,戴手套、工作帽。(3)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洗和消毒。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快速手消毒剂(洗必泰醇、新洁尔灭醇、75%酒精等)揉搓13分钟。(4)对病人实施近距离操作时,戴防护眼镜。(5)注意呼吸道及粘膜防

13、护。 3、三级防护、三级防护 (1)适用于为病人实施吸痰、气管切开和气管插管的医务人员。(2)除二级防护外,还应当加戴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1)防护服:符合GB19082-2003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术要求,可为联体或分体式结构,穿脱方便,结合部严密。袖口、脚踝口应为弹性收口,具有良好的防水性、抗静电性、过滤性效率和无皮肤刺激性。 (2)防护口罩:符合 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长方型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标本编号姓 名性别年龄职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