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习题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习题人教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单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齐民要术主要内容的有()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风土人情等4.下列属于顾恺之的绘画作品的是()6.我国石窟艺术的发展与二、非选择题7.艺术是政治、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让我们一起探寻石窟艺术中的政治与文化吧。【石窟自身的艺术】A.B.C.D.2.当看到某同学画了许多不同边数的正多边形,埋头计算圆周率数值的情景时,我们知道该同学正在探A.韩非子的思想B.张仲景的理论C.祖冲之的贡献D.毕昇的活字印刷术3.现在的食品安全堪忧,于是一些城市人选择利用周末

2、时间去农村亲自种田,这就是“城市农夫” 一族。但是他们缺乏科学种地的知识,你给他们推荐了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是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神农本草经D.九章算术兰亭序洛神赋图女史箴图黄庭经A.B.C.D.5“遒媚劲健,绝代更无”“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后人对哪位书法家书法的评价A.柳公权B.米芾C.赵孟頫D.王羲之A.绘画艺术有关B.书法艺术的发展有关C.佛教的传播有关D.北方的少数民族南移有关2 / 3(1)观察图片,谈谈石窟艺术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3 / 3追寻文化的足迹】(2)图片中的石窟艺术反映的宗教起源于哪里?在什么时间通过哪一通道传入我国?【追寻王朝的发展】云冈石窟,开凿

3、于北魏初期,现存洞窟有53个,大小佛像5.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3.7米“,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有洞窟和壁龛数千个,其中三分之一是北朝开凿的。古阳洞 和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洞中刻的佛像面容庄严、肃穆,衣服较为宽松,衣纹飘动流畅,栩 栩如生。(3)从材料中可以发现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哪一时期开凿的?这两地与这一王朝有何关系?这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总结时期特点】(4)古阳洞和宾阳中洞中的佛像“面容庄严、肃穆 有关?,衣服较为宽松”,这与历史上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5)通过对石窟艺术的探究,对文化和政治的追寻,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历史时期有什么特点4 / 3参考答案1.C 2.C 3.A 4.C 5.D 6.C 7.(1)既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的艺术特点。(2)古印度。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3)北魏时期。平城(大同)和洛阳都是北魏的都城。公元49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