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读《大国医改》有感2000字.doc_第1页
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读《大国医改》有感2000字.doc_第2页
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读《大国医改》有感2000字.doc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深化医改面临的新挑战 读大国医改有感2000字 读大国医改有感断断续续终于把大国医改这本书读完了,最大的感受就是对作者朱幼棣先生的敬佩,佩服他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看得如此透彻,作为一个官员能够如此直白地道出许多医疗内幕实属不易。实际上,作者一直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而设身处地的着想,并以医改成功为最终目的,这一点着实让人觉得更难能可贵。有人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是个大泥潭,政府、医疗机构、药企和患者都深陷其中,每一方都在苦苦挣扎,但无论如何努力仍不能上岸。既然存在挣扎,那就存在每一方为摆脱如今的状态而做出的努力。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上世纪末便启动,到2021

2、年的"二次出发",医改的成败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然而无论医疗改革成功与否,医改一直在为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而尽最大能力实施相应的政策。但奈何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如起于上世纪末期"允许药品15%加成"的政策,虽然这一制度一直为人所诟病,但在当时国家初建、经济薄弱,财政无法补偿公立医院亏损的大环境下,药品加成政策也算应运而生。它允许医院以药品的利润来补贴医师服务,医院有剩余的钱了,才会有足够的资金购买先进的仪器设备,不断提升医疗水平,提供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助力了医院的发展,提高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然而此后药品加成政策却滋生出较为严重的问题,

3、以药养医现象突出,药价虚高,"看病难,看病贵"的痼疾依然存在,民众叫苦不迭。其次拿降低药价来说,政府也做了许多努力不断调整药品价格,如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多次颁发降价令、实行药品销售零差价、全面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等等,但药价虚高的问题真的解决了吗?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吗?我们看到的是,产销廉价的普药、国产药的企业生产愈发困难,药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高价的进口药依然"高高挂起",医患冲突愈演愈烈为何政府"重拳"、"组合拳"频出,但药价始终没有被打下来呢?之前,医院有药品采购的自主选择权,医院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凭靠

4、专业的知识和多年的用药经验来选择药品,药品市场有充分的竞争。后来医药代表出现了,医院的公益性受到质疑,于是政府想出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政策,但现实仍然很骨感。我们都希望通过招标可以降低"高高在上"的药价,杜绝医院相关人员在药品采购中的腐败现象。但是政府只是集中招标,而不采购,由医院在省的药品集中招标中标的药品目录中采购。对于药企来说,医院还是要跑的,政府当然也不能放过,因此只有通过招标才有立足之地。20_年政府在集中采购的基础上提出带量采购,以国家为单位在4个直辖市和7个省会保证药品质量的前提下进行药品集中采购,约定市场用量。11个试点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正式中选结果发布,共有2

5、5个药品中选,其中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有22种,原研药有3种,中选价平均降幅52%,最大降幅超过90%.以高血脂治疗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为例,原来42.8元/盒,现在则是6.6元/盒。行业对这种现象持积极态度,从药价来看,部分药物是真的降低价格了,但对我国医疗体制的顽疾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是否能够解决?是否还会衍生出其他问题?也只能拭目以待了。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是一整套交互运作、各方配合的商业服务体系,既是医药文化也是生活方式的反应。无论是高价芦笋片还是长生疫苗事件,抑或是医生不合理开具大处方、各种重复检查等,在医药卫生行业中,在利益驱动下,所有的职业道德或者行业标准都

6、可以消失的无影无踪,唯利是图。虚高的药价是受医院、医生以及药企自身利益的直接驱动。从常识上判断,作为消费者的患者是"上帝".可是,在药品甚至医疗服务这个特殊的市场中,医院和医生才是主导,他们掌握医疗的绝大部分信息,如何诊治如何给药全靠他们一张"处方",患者只能被动接受,在诊疗中医院和医生才是"上帝之上".已病不治,甚至讳疾忌医,何能治人?与所有改革一样,医改之路有令人称道亦有遭人非议之处,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医改既不能孤立看待,也不能一蹴而就,其得失计较纷杂繁复,并不是一句话总结陈词。出现问题就全盘否定,或是忽略现实空谈理想,都不免有些

7、轻率。整个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本就是个完整的体系,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政府、医院、药企和患者等各方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如何能面面俱到?唯一能做的或许就是需要不断改革,不断探索,方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所有的路走起来并非一帆风顺,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即会顺利到岸。最后借用网上看到的一句话来做总结"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医改本身就是政府、医疗机构、药企和患者之间的博弈,不断权衡利弊。正因为能看到希望所以才选择有所作为,国家乃至整个社会才会不竭余力地进行各种尝试和改革。就像鲁迅先生说得那句&q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