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4 油脂的质量评价与油脂加工化学5.4.1 油脂的质量评价 (Quality Evaluation of Fat and Oil) 油脂的质量评价指标,多数表示油脂的氧化程度。 实际的油脂品质分析中,常用某种“特征值”表示油脂的品质。这些值可以直接反映出油脂的组成、氧化程度等性质等。“特征值”主要有皂化值、碘值、酸价、过氧化值等。根据油品贮放中“值”的变化与否,又有恒值和变值之分,恒值主要显示油脂的组成,如皂化值;变值则可显出油品性质的变化,如过氧化值、酸价。5.4.1.1 油脂氧化程度的评价 5.4.1.1.1 过氧化值(POV,peroxidation value)与Schaal实验
2、POV值 指1kg油脂所含氢过氧化物ROOH的毫摩尔数(mmol O2/kg)。POV测定原理(碘量法) 在酸性条件下ROOH与KI作用析出I2,再用Na2S2O3 滴定,计算出的毫摩尔数,即为ROOH的毫摩尔数。CH3COOH(冰醋酸)KI CH3COOKHI ROOH2HI ROHH2OI2 I22Na2S2O3 2 NaI2Na2S4O6 相当于: ROOH2KI - ROHK2OI2其大小反映了油脂的酸败程度(变值),即新鲜度。碘量法是国标中规定的POV测定方法。由于ROOH为油脂自动氧化的主要初始产物。油脂氧化初期,POV值随氧化程度加深而增高,而当油脂深度氧化时,ROOH的分解速度
3、超过其生成速度,导致POV值下降。所以,POV值仅适合氧化初期的测定。 Schaal耐热实验(史卡尔烘箱实验法):测定某油脂在6065下(烘箱中)贮存达到一定POV值或出现酸败气味所需时间与油品抗氧化稳定性的实验。 5.4.1.1.2 硫代巴比妥酸值(TBA,thiobarbituric acid) TBA值 不饱和脂肪酸氧化的后期产物(小分子的丙二醛、烯醛、酮等),与硫代巴比妥酸试剂TBA反应,生成黄红色物质,在450或530处有最大吸收,以此鉴定评价油脂的氧化程度。国标规定TBA值的测定:每100g油脂中所含丙二醛的mg数即为TBA值。刘二P126丙二醛与TBA的反应式:丙二醛(丙二醛MD
4、A,malondialdehyde)的有色物在530nm处有最大吸收,为红色化合物。其它醛(烯醛等)的有色物最大吸收在450nm处,为黄色化合物。此法不宜评价不同体系的氧化。因为有的食品体系中油脂氧化不一定产生丙二醛,而共存成分如蛋白质也可能与TBA反应,某些非氧化产物也可与TBA反应。5.4.1.1.3 活性氧法(AOM,active oxygen method) AOM是将样品保持在98,让空气恒速(2.33ml/s)通过样品,然后测定过氧化值POV达到一定值(植物油脂100,动物油脂20)所需的时间(h)。可用于比较不同抗氧化剂在同一种油品中的抗氧化性能。 AOM与Schaal法都属于测
5、定油脂(耐热)氧化稳定性的方法。Schaal法相对简单易操作。5.4.1.1.4 碘值(iodine value,IV) IV值 表示100g油脂吸收碘的g数。原理:利用油脂中双键与碘的加成反应。它主要反映了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和不饱和程度,当不饱和FA被氧化,IV值下降。由于I2与双键的直接加成速度慢,实际测定中先将I2转变为氯化钾、溴化钾,再进行加成反应,测定后再折算成I2碘价。并据IV的大小将油脂分为三类: 干性油(IV在180190,至少>130)半干性油(100120)不干性油(<100)不饱和程度高,则IV高,空气中氧化易干,IV值变低。如桐油。5.4.1.2 其它
6、评价指标5.4.1.2.1 皂化值(SV,saponify value) 皂化值SV 指1g油脂完全皂化时所需要的KOH的mg数。皂化值的大小与油脂的平均分子量成反比,也即与脂肪酸的分子量成反比。一般油脂的SV在200左右。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生成甘油和脂肪酸盐,称为皂化。肥皂工业上据SV的大小确定用碱量;食用油脂的皂化值大,则脂肪酸的分子量小,熔点较低、消化率则较高。如果油脂中存在游离的脂肪酸,SV值实际上不仅是指皂化反应的结果,也包括酸价。5.4.1.2.2 酸价(AV,acid value) 酸价AV 表示中和1 g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要的KOH的mg数。新鲜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
7、少,酸价低;但贮藏中则上升(变值)。因此可用酸价来衡量油脂的新鲜度(或质量)。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用植物油的AV一般不得超过5。5.4.1.2.3 酯值 酯值 指1 g 油脂中甘油酯发生酯水解(真正的皂化)所需要的KOH的mg数。当不含游离脂肪酸时,酯值=皂化值。一般以油脂 酯值=总皂化值酸价。5.4.1.2.4 乙酰值 当油脂中含有OH时,可与醋酸酐共热会发生乙酰化反应,即:R(OH)COOH(CH3CO)2O R(OCOCH3)COOHCH3COOH 乙酰化的油脂进行皂化时,乙酰重新分离出来,并生成醋酸盐: R(OCOCH3)COOH2KOH R(OH)COOKCH3COOKH2O 乙酰
8、值 指1g乙酰化的油脂或乙酰化的脂肪酸在皂化时,中和乙酰化所产生的醋酸所需要的KOH的mg数。一定不能包括原来的皂化值。用于:测定油脂中的含羟基的脂肪酸的量。油脂的乙酰值也可能等于0。(提?)5.4.1.2.5 二烯值(DV,diene value) 二烯值:以100g油脂中所需顺丁烯二酸酐的数量,再换算成碘的克数表示二烯值。用于:鉴定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中共轭体系的特征指标。以丁烯二酸酐与油脂反应,可发生狄耳斯阿尔德尔(Diels-Alder)二烯反应。5.4.1.2.6 石油醚不溶物与发烟点使用过的油炸油的品质检查当石油醚不溶物0.7%,发烟点低于 170°C; 石油醚不溶物1.0
9、%,无论其发烟点是否改变; 均可认为油品已经变质。015.4.2 油脂加工化学油脂的改性改良食品化学课程主要加工工艺的化学原理,工艺学课程专门讨论工艺过程。5.4.2.1 油脂的提取工艺1)压榨法:植物油的榨取,有冷榨和热榨(破坏组织中的酶、保质、炒后增香)2)熬炼法:动物油脂加工中用。高温熬炼,破酶,减少酸败,但过高温度会发生热分解、热聚合等反应。(提?高温下的变化?)3)浸出法(萃取法):利用溶剂提取,再将溶剂蒸馏除去,油脂较纯,分解少,但成本、设备相对要求高。(提?用?类溶剂)4)机械分离(离心法):利用离心机将油脂分离出来,主要用于从液态原料中提取。如奶中分离奶油。还可与压榨法等结合使
10、用,以减少残渣。 一般植物物油脂采用热榨结合机械分离;动物油脂宜熬炼(除奶油外)。 经上述各种提取方法提出的油脂称为毛油。5.4.2.2 油脂的精制工艺食用油脂无论以加热、还是生食方式食用,均要求:含杂少、无异味、色正。毛油中含有数量不同的、可产生不良风味和色泽或不利于保藏的物质,这些物质包括游离脂肪酸、磷脂、糖类化合物、蛋白质及其降解产物。其中毛油中的水、色素(主要是胡萝卜素和叶绿素)以及脂肪氧化产物,经过逐步精炼过程以后可以除去,以达到食用标准。 油脂的精炼(refining):1)除杂:静置、过滤、离心分离等。2)脱胶(degumming):在一定温度下用水去除毛油中磷脂和蛋白质的过程称
11、脱胶。脱胶可以防止油脂在高温时的起泡、发烟、变色发黑等现象。如豆油等含有大量磷脂等杂质时,加热易起泡、产生焦褐色等,加工中需脱除磷脂和蛋白质胶体状杂质。原理:加工中利用磷脂及部分蛋白质在无水状态下可溶于油、而有水时可与水结合成水合物则不溶于油(沉淀为“油脚”)的特点,向毛油中通入热水80、蒸气,可把磷脂除去。3)脱酸(deacidfication中和):毛油中含一定的游离脂肪酸(0.5以上),采用加碱中和的方法分离除去的方法,也称碱炼。生成的脂肪酸钠盐还具吸附色素等的功用。先据酸价来估算需加的NaOH的用量,一般略多于计算值,以毛油的0.050.2加。可与肥皂工业结合;脂肪酸盐可用于生产FA。
12、4)脱色(bleaching):某些油脂中的类胡萝卜素、叶绿素等色素使油脂呈现黄赤色,在脱酸时可除掉一部分,进一步脱色采用加热吸附过滤法(用活性炭等作吸附剂)。5)脱臭(deodorization):指天然油脂中存在的不良气味,可在加工中一定压力下(抽真空减压),用加热、通入水蒸气带走异味物质的方法。为避免高温下水解等,加入一定的柠檬酸作金属螯合剂 。刘132 精炼,总体上提高了油脂的质量,但在某些方面可降低天然油脂的优势。如天然油中的抗氧化剂生育酚、棉酚等可被破坏,Fat-Soluble Vitamins和胡萝卜素损失。精炼,可提高某些油品的品质。如,棉油,精炼后的品质明显优于粗棉油的品质,
13、无论是色泽、风味或稳定性都明显提高,还能有效地清除油脂中某些毒性很强的物质棉籽油中的棉酚。5.4.2.3 油脂的改性改良工艺 改良 通过一些化学原理及相应的技术使油脂的化学组成发生一定的改变,以达到改善品质、提高稳定性、加工性能等目的工艺过程。主要有: 5.4.2.3.1 氢 化(Hydrogenation) 油脂氢化 三酰基甘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的过程。这是油脂工业中的重要加工方法。氢化的实质:向油脂中的不饱和键上加氢,饱和度提高(液态半固体);相应提高熔点、稳定性、可塑性等。氢化可以使液体油脂转变成更适合于特殊用途的半固体脂肪或塑性脂肪(plastic fats),例如,起
14、酥油(shortenings)和人造黄油(margavine)。还能提高油脂的熔点与氧化稳定性,也改变了三酰甘油的稠度和结晶性。 分为部分氢化与全氢化:1)部分氢化:食品工业中采用金属催化剂(Ni、Pt等)、加压(1525个大气压)、高温(125190),液体油与氢气混合,发生加成反应。如氢化油:人造奶油、起酥油的制造。2)完全氢化:在Ni催化下剂存在下,采用更高的压力(8个大气压)和温度(250)进行的油脂双键全部氢化的反应。如肥皂工业上、硬化油(双键全部消失)的加工。 氢化的选择性氢化选择性 不同的氢化程度可得到不同的氢化产物。而同一条件下,饱和程度不同的脂肪酸氢化的速率不同。氢化选择性指
15、不饱和度比较大的脂肪酸与不饱和度小的脂肪酸的相对氢化速率(选择比,SR)。下面是亚麻酸酯氢化时可能发生的反应:异亚油酸酯异油酸酯 亚麻酸酯油酸酯亚油酸酯 因氢化的位置不同,产物较为复杂,还有就是氢化后可能降低油脂的营养性(不饱和脂肪酸中的EFA变化所致)。# 氢化机理:半-氢化-氢化反应图 (*代表金属键) 脂肪氢化的机理:一般认为,脂肪氢化实为:不饱和液体油脂和被吸附在金属催化剂表面的原子氢之间的反应。反应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在双键(上图中)两端任何一端形成碳一金属复合物;然后这种中间体复合物与催化剂所吸附的氢原子反应,形成不稳定的半氢化态(half-hydrogenated state)上
16、图中的(2)或(3),处于这种状态的烯烃只用了一个键与催化剂连接,因而可以自由旋转;第三步是这种半氢化合物与另一个氢原子反应,同时和催化剂分离,形成饱和的产物上图(4)。相反,另一种不饱和脂类加氢后的情况是失去氢原子,恢复双键结构,但重新形成的双键的位置可以和原来的未氢化的化合物相同,也可能是原来双键位置的异构体,或者几何异构体上图(5)和(6)。* 油脂氢化后的优缺点:Disadvantage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双键的位移和反式异构体的产生Advantage稳定性颜色变浅风味改变便于运输和贮存制造起酥油、人造奶油等。5.4.2.3.2 交酯化(interesterificat
17、ion)酯交换酯交换是提高油脂的稠度和适用性的一种加工方法。 酯交换的概念与原理 也称互换交酯化作用,主要指油脂分子之间进行的酰基(即脂肪酸)交换作用。实质:就是进行脂肪酸Sn位置的重新分布。通过交酯化,即在一定条件下,改变天然油脂的脂群,改善稠度、结晶性、熔点等,提高用途。 交酯化并非绝对发生在甘油酯分子间,也发生在酯与酸、酯与醇之间(有机化学中的酯酸解、醇解、转酯作用)。即底物可是油脂与酸、与醇、与酯。理论上,脂肪中有n种脂肪酸,就有n3种排布形式,随机分布后各种形式的比例达到平衡。如A、B两种FA,有n3 238种排布,各FA在Sn1、2、3位的机会均等: 工业交酯化的方法与条件:200
18、的较高温度下,加热一定长的时间完成。利用催化剂(碱金属、甲醇钠等)可在高于熔点的较低温度(5070)下、加速(30min内)完成反应。其中甲醇钠是最普通的一种。催化剂用量一般约为油脂重量的0.1%,若用量较大,会因反应中形成肥皂和甲酯使油脂损失过多。 油脂酯交换时必须非常干燥,而且游离脂肪酸、过氧化物和其他任何能与甲醇钠起反应的物质,都必须含量很低。 根据需要,有可控(定向)交酯 和任意(随机)交酯两种。随机交酯(random interesterification):在高于熔点的温度(T>mp)下进行酯交换直到平衡为止。产物是混合物,各种FA的比例取决于原料中的各FA的含量。 工业上的随机交酯的各产物生成量的计算:根据随机分布理论(计算某种FA组成的三酰甘油的含量%):Sn-XYZ=X(mol%)×Y(mol%)×Z(mol%)×104(1041×1×1×100)如 某脂肪中含软P 8、硬St 2、油O 30、亚油L 60,则随机交酯化后,共4364种三酰甘油。其中,有下列各种油脂产物的量为:Sn-OOO30×30×30×1042.7Sn-PLSt0.096Sn-LOL10.8定向交酯(directed 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度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冠城实验学校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 数字普惠金融赋能河南省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 幼儿园保教工作计划
- 二零二五版员工“心理契约”的前世今生
- 二零二五幼儿园食堂聘用合同书
- 借贷担保合同补充协议二零二五年
- 地基转让合同
- 经营权质押合同
- 全新公司股权期权协议书
- 基于气热固双向耦合的核心机叶尖间隙预估与调控
- 辽宁省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联考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基于三新背景下的2025年高考生物二轮备考策略讲座
- 小学教师招聘-《教育学》(小学)押题试卷1
- 医疗机构自杀风险评估与预防措施
- 换电站工程施工方案
- 全国自考《银行会计学》2024年7月《银行会计学》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一年级美术学情分析
- 拔高卷-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福建专用)(考试版)
- CNAS-SC175:2024 基于ISO IEC 2000-1的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认可方案
- 《汶川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0)》
- 《心肺复苏及电除颤》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