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DPP调片心得 - 图文-_第1页
浅谈DPP调片心得 - 图文-_第2页
浅谈DPP调片心得 - 图文-_第3页
浅谈DPP调片心得 - 图文-_第4页
浅谈DPP调片心得 - 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DPP 调片心得TOKEY ,蜂鸟网第一章:基本调整 数码相片不同于传统胶卷相片的感光模式,其是通过数码相机内的感光元器件CMOS 进行感光的,而构成CMOS 的组件是由像素电子元器件组成,其产生的电流会互相干扰,故拍出的相片与胶片不同,往往会出现灰蒙的视觉感受!也就是所谓的“数码灰”。其实数码摄影的解像力强大所在,是其RAW 格式!在这个模式下,灰蒙的相片里隐藏着大量的图像信息,也是RAW 格式较JPG 格式文件容量大许多的缘故!下面先发一张原图大家看看!相机除默认锐度为3外,其余均未作任何机身参数设置! 正如学画画先学素描一样,咱先从黑白的开始!在DPP 文件里打开图片,点击“工具”栏

2、,然后点击“RGB出现对话框,将饱和度调至0,将会出现下面的黑白相片,切记,当你点击RAW模式时也有饱和度调整,即便您将其调整至0,其也不能将相片完全褪色! 让大家将片子调成黑白的目的是不要让过多的色彩干扰视觉,而更专心的调整片子的色阶和层次对比关系,从而将片子的黑白灰宽容度做到最大! 这张片子将对比度做到了+30、亮度做到了+4,基本将片子的色阶层次拉开,要注意对比度过大会造成高光溢出而且颗粒明显增加!同时光亮度和对比度的调整是相辅相成的,在这里大伙千万不要照搬照抄调整参数,应该根据相片的实际曝光参数进行调整,当对比度加大时应该减小光亮度,当然片子本身曝光欠曝时则应增加!接下来调整锐度,记住

3、了在RGB里和RAW里的调整是可双向同时调整的,只是RGB里调整单位量要小一些,而RAW里要多一些!我通常在RGB里将锐度调整至200(一般不会超过200、在RAW里调整至7(一般不会超过7!好了,现在我们相对得到了一张反差和锐度都比较理想的黑白相片,接下来我们回到RGB 里调整色彩饱和度。由于对比度的增加会加强色彩饱和度,故饱和度调整应根据作品的内容进行调整,一般来说花卉颜色还是尊重原有色彩比较恰当,而风光则宽容度较大些!这张片子色彩饱和度只给至70修改后 原片 由于增加了对比度的关系,画面颗粒有所增加,接下来咱们进行减噪处理!点击NR镜头ALO ,出现RAW 及JPG 对话框,根据您用的是

4、RAW 或JPG 拍摄模式相应调整,建议打开百分之百截图观察调整!这张片子的照度减噪及色度减噪均为2,过多减噪会影响画面的成像锐度!第二章:关于精细白平衡的调整照例还是先上原片拍摄时间是早上:6:29分,评价式测光,光圈优先,RAW模式拍摄,有雾能见度较差!从原片看,充分体现了佳能未经后期处理直接出片的特点,又灰又肉!经过第一章介绍的方法,我们得到了一张下面的片子,调整参数如下:RGB:亮度:+16(由于天气不佳,曝光量稍欠,故稍增加一些亮度对比度:+30饱和度:90(对比度增加比较大,饱和度应相应减少,否则饱和度会过曝,和主题内容及风格不吻合清晰度:170RAW:清晰度:5NR镜头ALO照度

5、减噪:2色度减噪:2从调整完的片子看,基本的反差和层次都比未调整时大有改善,但气氛明显不够,而且画面偏暖,清晨的清爽和原片里隐隐约约的蓝调子未能体现出来!好了,我们在DPP工具栏里打开RAW里的“调谐”一栏,弹出白平衡精细调节对话框,我们可以在调色碟里滑动按键找到适合的色温,这张的调节参数是:色调:216,颜色饱和度:152基本上未经白平衡调整的片子偏暖的问题得以调整,而且主体鸟身上的白色也未偏色过多!背景的蓝调子也得第三章:关于低保和度1.还是先上张原片,这是用40D+24-70拍摄的,RAW模式+评价式测光,似乎曝光稍过了些,从原画面来看,24-70一向被很多人认为画面偏软和发灰的特质显露

6、无遗,而且构图上背景的人物稍显乱了些,白平衡也不准,相信很多摄友都会碰到这种画面,有一点要坚信,其实这并不足以使你把它给删了。2.我们还是先来改善一下构图,把它裁一下,去除背景的纷杂(其实先裁图后调图十分重要,由于画面的比例关系变化后会影响你对于整体效果的把握4.通过对亮度及对比度、锐度的调整我们得到了下面的画面,可能暗部细节的保留不太完美,但基本以突出主体为目的3.通过前面第一及第二章所讲的办法,将画面调成黑白,这次在RGB里先调整了高光和暗部的反差(注意曲线的变化。5.最直接的办 法就是调整饱和 度,将饱和度由 0 往回调,根据自己 的喜好和感觉最终 确定色彩的饱和度 这张的色彩饱 和度设

7、置在 20 调整前 调整后 7.再通过 RAW 调整栏里的调谐(点击) ,可以对画面的白平 衡进行精细调整 8.我们可以得 到一幅颜色较为偏 褐色的效果 将上面所述的 方法运用时组合起 来,我们可以得到 无数的色彩效果 6.还可以通过 RGB 里的三原色调整 (注意图中红、绿、蓝的曲线变化) 就拿近期拍的风光片举例吧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风光片的拍摄原则: 1.由于受天气的影响,我们可能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气象条件。先假设以下几种拍摄环境: 。 a:天空晴朗、万里无云。此时最好加偏光镜(也称 CPL) ,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光比、减少散射光,同时可以压暗天空 使天空更蓝。 RAW 原 片 DPP 后

8、期 处 理 b:天空晴朗、白云点缀。由于云的颜色很白,和地面景物形成很强的对比,光比过大往往导致要不地面欠曝要不天空 过曝!这时可以使用偏光镜(CPL)加以改善,本人更推荐使用渐变灰镜,以压制天空的高光溢出!建议根据不同的 光比条件分别使用 ND4ND8 两种型号。以增强天空云的层次感。 c:乌云盖顶层次丰富。此时天空较暗,与地面光反差不大,你可不必加任何滤镜,尽情按下快门就行了 d:阴天。这是最令人头疼的场景,一般来说拍出的片子毫无层次!有雾还好些,能营造出忧郁的氛围,如果没有雾可 以在后期调整白平衡或是改黑白效果,也许你会得到一张意想不到效果的相片! e:雨天。这是很多人不愿尝试拍摄的天气

9、,其实此时你可能拍摄了很多人不愿拍摄的题材!有时一些场景会显得很有 趣味性,也许也是弥足珍贵的! f:清晨。太阳还没露出地平线的时候,光影是最丰富的,千万别以为太阳升起才是最精彩的,因为此时光比比较好, 地面的细节比较丰富,天空也不容易过曝,色彩还原也比较准,等到太阳升起时,可能你只能拍到光影比较简单的剪 影了。当然也有朋友可以通过包围式曝光得到三张不同曝光的片子进行 HDR 的后期处理! g:和日出相反,光比和细节最丰富的是太阳刚刚降到地平线以下的时候,原理和日出理论同出一辙!看您是拍出地面 景物与天空细节都比较完美还是需要一副剪影效果了! h:逆光与顺光。通常来说,逆光的光比最大,有时要表

10、现出地面与天空的细节最难,通常需要加偏光镜和渐变灰同时 使用,也可以加两片渐变灰镜加以改善!而顺光则可以不用加任何滤镜。 2.由于风光场景比较大,光散射比较强烈,光线有时会受云层反射、湖泊水面反射、森林或是背光山体吸光等等 影响,学会观察光影的变化和如何利用光影非常重要,这对你如何拍好眼前的场景绝对是一场工作量巨大、效率要求 极高的心理挑战!因为它决定了你的构图、色彩搭配、明暗关系、前、中、后场景的关系!还有你的曝光参数等等。 。 3.学会在比城市里见到的更多的景物里,快速筛选出取景框里所需的元素!这也许需要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多多 观片也许会有一定的帮助! 4.要适应显示屏里的效果,正如许多未

11、后期的片子一样,佳能 COMS 所表现出来的初像很容易欺骗你的眼睛,一 定要相信他的细节保留能力! 5.有关后期。风光片的后期相对人像或是人文片可调整的范围要大许多,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适当的夸张!除非 您是一位严谨的所视所得者。人们经常习惯于“风景如画”而不是“画如风景”一样,反映了很多人对风景的一种臆造!我 经常习惯把调风景照当作画画来处理,在调整时可以适当加大对比反差,同时调整光亮度,色彩饱和度也要适当加大 (前面所讲:由于大场景光散射很大,原片画面显示会很灰) ,同时锐度也要相应提高,这和佳能相机里可设的风光模 式是同出一辙的!再有就是可以通过精细白平衡的调整来完善画面的整体氛围! 以上

12、的注意事项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好前期拍摄工作,为后期创造一个良好的调整空间! 的帖子, 理解。 借 TOKEY 的帖子,我也谈谈对 DPP 理解。 应用的步骤是: 我一般 DPP 应用的步骤是: 1.启动剪裁和角度调整工具,调整某些照片构图和调整水平线; 2.将相同场景的照片分组。Ctrl 点选相同场景照片,Alt+1 或 2 或 3 分组; 3.每组选取一张典型的照片精细调整,然后将配方复制到剪贴板; 4.选取本组内所有照片,将剪贴板配方复制到被选。以此类推,调整其他组的参数; 5.浏览每张照片,精细微调细节; 6.启动改名工具批量改名。改名工具的好处是比转换时批量加后缀灵活; 7.全选,批处理

13、出片; 以上是总体步骤,细节参数调整我的一些经验: 1.关于分组 我的原则是夜景照片高 ISO 肯定单独分组,需要做大幅度降噪。 白天单色照片(比如大海蓝天的)单独分组,因为这类照片动态范围曲线窄,需要将黑场做大范围调整。拉了一 个之后,应用到其他方便。 颜色丰富的照片一组,曲线调整的较少。 人像一组,人像一般低饱和度,或者不调整饱和度。饱和度高了皮肤发红。 2.RAW 还是 RGB 看到 TOKEY 的帖子之前,我只在 RAW 参数中调整。因为以前看过其他人写的帖子,说在 RGB 中调整实际上是 在 RAW 转换成的 jpg 上做,实际对图像有损失。DPP 的手册此处也没讲原理,不知是否确实

14、如此。但是看了 TOKEY 的方法,我想既然 RAW 已经保存了原始信息,调整 RGB 也无妨。有保存的 raw 原始文件,随时都可以改其他风格 重新出片。关于 RAW 参数和 RGB 参数的差别,除了粒度不一样以外,我一直没找到一个很官方的权威解释。 3.RAW 中的动态曲线和感光阴影调节 RAW 首先将高光和阴影警告打开,调整曝光、拉黑场和调对比对,这样程序会自动判断是否过度。 RAW 中的曲线和 RGB 的曲线不同,它只是黑白点的动态范围,而且不能在曲线本身上调整,只能修改边界。竖直边 界是输入,左侧边界向右拉式输入黑点,右侧曲线向左拉是输入高光。水平边界输出,上面边界向下时输出高光,下

15、 方边界向上是输出黑点。 我一般是在动态范围曲线中将左侧直线拉到曲线附近(输入黑点),有人叫拉黑场。 这样对比度自然的基本到位了。 再有就是如果照片有高光警告的区域出现,将上边界曲线稍微向下拉一点,输出部分高光,一般只要动一点点就可以。 再结合曝光、亮度和对比度调整,调整到自己喜欢就好了。 一般反差大的照片我会降低对比度,这样能尽量保存细节。RAW 标签下有数字化的高光和阴影调整,我的经验是 这个地方调了后照片会比较怪异,不明原理。一般此处我只是微调。如果反差过大,我一般是用 RAW 出三张不同曝 光的照片,一张暗部正常的(过曝光的) ,一张正常曝光的,一张亮部正常(暗部丢失) ,出三张 JP

16、G,使用光影的包 围曝光三合一工具合成。当然使用相机包围曝光也行,但是我拍摄时一般不会改变相机设置,比较依赖后期处理。 4.锐度和降噪 我的经验是锐度和降噪是相反的过程。和 TOKEY 的介绍的一样。降噪就是模糊化的过程,不可过度。同样,增 加锐度也会增加噪点。ISO 越大的照片,锐化过程增加的噪点越明显。所以我一般第一步分组时一般将晚上高 ISO 的 照片单独分成一组,这样就可以在本组照片内部批处理粘贴配方增加降噪。相反光线条件好的,ISO 低的照片就可以 多增加锐度,基本不降噪了。佳能的默认输出对比度 3 很柔,ISO 低的照片,我一般调到 7 左右。 5.输出转换 之前看过其他大侠的帖子介绍 DPP 时候说先用 DPP 转换成 16 位的 TIFF 文件, 然后再将 16 位 TIFF 转换成 JPG, 这样对图片损失最小。我不明原理,图省事也没这样做过。但是看之前有人发帖说 RAW 出的 JPG 模糊,我建议你用 此种方法试一下。我以前也碰到过 RAW 转出的 JPG 模糊的情况,当时是因为我在转换时改变了分辨率,输出了比较 小的 JPG。我比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