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上海市普教系统 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_第1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上海市普教系统 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_第2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上海市普教系统 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_第3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上海市普教系统 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_第4页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上海市普教系统 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文件沪教委人200535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颁发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县教育局、浦东新区社会发展局: 为加强本市普教系统校长、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结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的实施意见(沪教委人2004106号)的精神,落实有关措施,现将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附件: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二五年六月八日主题词:基础教育 教师 建设 通知 抄送:各有关高校。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2005年6月8日印发 (

2、共印100份)附件: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实施方案为加强上海市普教系统校长、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上海教育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现制定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如下:一、实施原则:总量控制,比例协调,条块结合,分层培养总量控制。各区县送审的名校长名师数以校长和教师实际数按统一比例确定。在个人自荐、专家举荐、组织推荐等方式申请,由区县教育局广泛听取意见,在专家评议基础上,区县教育局以排序方式推荐上报名校长名师后备人选。比例协调。审核各学段、学科人员的比例和“成熟型”与“好苗子”人员的比例结构协调合理,市教委进行微调和原则审定,尊重区县教育局的意见(选拔程序见附件1)。

3、条块结合。纵向实行市区培养责任制,市级层面由2个培训组(教师和校长)和7个项目组(名校长培养基地、名师培养基地、专设课题资助与文库出版资助、国内外教育论坛与研讨、学科教学展示与交流、党校轮训和基层锻炼)共同承担培训,并实行培训工作责任责任制,19个区县教育局等承担具体操作责任,并由两个对口区组合成一个中心组作为中介机构承担上传下达的组织管理责任,构成条线,形成上下联动,责任到位;横向实行项目负责制,设立顾问组建言献策,专家组指导策划,项目组搭建平台,培训组组织管理,并由区县中心组协助操作,创设平台,形成左右互动,落实到位。分层培养。分两大类培养:一类是成熟型的培养,主要是指导总结经验,提炼上升

4、到理论,搭建平台,展示成果,赴国外做高级访问学者,取长补短等;另一类是好苗子的培养,着眼系统地全面地提高,主要有学历学位进修,有国内外学习考察,有课题研究和实践培养等。对两大类人员在设立培养措施时,方案会更细化些,针对性会更强些,收效会更大些。二、实施策略:健全机构,总体规划,任务分解,激活资源 健全机构:组建“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实施工作(名单见附件2);下设“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简称“培养工程办公室”)(见附件3),办公室设在市教委人事处,负责总体规划,分解任务,挖掘有效资源,整合优质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协调组织各个部门开展各自的工作。

5、办公室组建顾问组和专家组,并下设各项目组,(见附件4)。总体规划,设计总的培养方案,确定实施程序和步骤,明确培养目标。任务分解,市里的培养措施分解到各个相应的部门,由部门和专人负责牵头落实,各司其职(见附件5)。激活资源即培训的组织管理分别落实到对口的上海师资培训中心和华师大校长培训中心;发挥师范大学对教师教育课程和教师各专业学科方面的优势,开设各种层次的学历、学位和研修班;发挥大学具有对国际教育发展和学科专业前沿知识方面的优势,开设拓展视野和提高专业知识的研修班。利用各高校最优质的资源服务于名师名校长后备人选的培养。项目组的组织管理分别落实到相关部门和专人负责。基地培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好课堂

6、,同时也是利用名校长名师的实证来培养后备人选的课堂,领衔人在培养后备人选的同时总结自己的经验,提炼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团队其他人员既培养他人,又接受培养;后备人选不仅得到实践还得到理论的培养。利用上海最鲜活的资源服务于名校长名师的培养。专设课题和文库出版资助由市教研规划办和上海教育出版社负责;国内外教育论坛和研讨由市教育报刊总社负责;学科教学展示和交流由市教研室和远程教育集团负责;党校轮训由市教育党校负责。各个项目都由专业部门承担,利用了本市最有效的资源服务于名校长名师的培养。三、培养理念:意愿是成功的一半,竞争将贯穿于始终 有意愿是成功的一半,即后备人选要有主动接受培养的意愿,各项目组和培训组

7、要有自荐承担培养任务或组织管理工作的意愿,区教育局要有自觉加入到市级培养工作行列和意愿。竞争将贯穿于始终,后备人选在选择培养措施的同时,也成为被人选择的对象,即为双向选择。如入基地、课题资助、文库出版资助、学历学位进修、出国学习等都要达到规定的要求与条件,方可被接受,全程实行动态管理,鼓励优秀者更上一层楼;项目组和设立培训班的部门或单位按市场化运作,全部项目(含课程班)以菜单式形式向社会公布,项目的扩大与缩小取决于自己项目的效益所获和后备人选成果在社会上的认可度;区级选拔的人选底线数是均等的,但层层推进的过程中是否进入重点培养范围的比例取决于各区选拔人员的质量优劣,因此,区县教育局不仅要完成已

8、列入市级培养的后备人选的培养工作,更要做好次年选拔人员的基础性培养工作。作为市级培养的后备人选,凭借自己的展示成果和社会的认同度方可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名校长名师不是推选出来,而是在学校教育改革中生长出来的,其形成的风格和特色自然而然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是由社会作出客观评价。四、工作目标:3-5年希望在断层中崛起若干名,5-10年在教育界形成一批3-5年有希望在断层中崛起若干名。现在50岁左右的优秀校长成为断层,为在这个年龄段成熟型的校长提供快速通道,因人而宜,度身定制,引导他们健康发展,成为在全市和全国有知名度的名校长和名师。5-10年要在教育界形成一批。从2005年开始发掘一批好苗子

9、,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创造条件,使他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超越自己,成为知名人物,成为领军人物,成为名家,且形成团队。附件:1、“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选拔流程图2、“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名单3、“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成员名单4、“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机构设置图5、“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 上 海 市 教 育 委 员 会 二五年六月七日附件1: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后备人选选拔流程图 公布选拔条件市教委通过上海教育网和上海教师教育网公布选拔条件自荐专家举荐组织

10、推荐征求意见(区县教育局)组织专家评议(区县教育局)区县教育局领导会议审定区县教育局公示市名校长名师培养办公室原则审核市教委领导形式审定附件2:“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名单组 长:张伟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常务副组长:王 奇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副 组 长:瞿 钧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民选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组 员: 周国明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事处处长 蔡桂其 上海市科教党委组织处副处长 余利惠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基教处处长 张持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职成教处处长 江彦桥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国交处处长附件3:“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成员名单总顾问:张

11、民生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特约总督学主 任:周国明 市教委人事处处长副主任:蔡桂其 市科教党委组织处副处长 余利惠 市教委基教处处长秘书长:俞玲萍 市教委人事处副处长成 员:(按姓氏笔划排列)王 民 上海市远程教育集团副主任王 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公众服务处副处长王兴放 市教委科技处处长王志伟 市教委财务处处长王厥轩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任田蔚风 市教委学位办主任江彦桥 市教委国交处处长忻 平 市教委德育处处长陈玉琨 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培训中心主任杨国顺 市教委督导办主任张伟令 市教委办公室主任 张持刚 市教委成职教处处长 郑百伟 上海师资培训中心主任 洪东府 区县中心组组长 顾志跃 名师基地管理组组

12、长顾泠沅 名校长名师培养专家组组长徐钦福 市教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徐崇文 名校长名师项目管理组组长唐盛昌 名校长基地管理组组长 傅禄建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附件4:“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机构设置图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领导小组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办公室 区县教育局校长培训组教师培训组总项目管理组专家组顾问组基层锻炼党校轮训成果展示教育论坛课题文库教师基地校长基地 静安奉贤浦东职教黄浦崇明徐汇金山杨浦宝山闸北南汇长宁青浦普陀嘉定卢湾松江虹口闵行十九个区县教师进修院校附件5:“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项目实施方案一、“上海市普教名校长名师培养办公室

13、”(简称“培养办”)由人事处牵头,办公室由有关处室负责人和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二、“培养办”下设名校长名师顾问组、专家组、项目管理组、名师培训组、名校长培训组和区县中心组。“培养办”指导协调督查上述各组和各区县教育局组织、人事科实施工作。1、顾问组主要作用是建言献策,由市知深专家组成;2、专家组主要作用是指导策划,由市知名校长、教师和从事普教工作的同仁组成;3、总项目管理组主要作用是指导组织实施,由培养七个项目的领衔者组成,由相关区教育学院配合;A、名校长培养基地:上海中学校长唐盛昌牵头,第二中心组协助(长宁、青浦、普陀、嘉定区教育局);B、名师培养基地: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顾志跃牵头,第四中心组(卢湾、松江、虹口、闵行区教育局);C、课题、文库项目:专设课题项目由市科研课题规划办牵头,文库出版项目由原黄浦区教育学院院长顾鸿达牵头会上海教育出版社负责,第一中心组协助(杨浦、宝山、闸北、南汇区教育局);D、国内外教育论坛、研讨:论坛由市教育报刊总社金志明牵头,第三中心组协助(黄浦、崇明、徐汇、金山区教育局);E、学科教学展示、交流:展示,由市教研室王厥轩牵头,交流由上海远程教育集团王民牵头,第五中心组协助(静安、奉贤、浦东新区教育局和职成教所);F、党校轮训:市教委党校杨元华牵头,区县中心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