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1页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2页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处置方案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伤害 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在对机械设备与工具的使用、维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碰、切等形式的伤害。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的名称全厂各个生产现场所有设备运转和维护区域,在运行或检修过程中,均可能造成机械伤害事故。具体区域为:原料作业区、焙浸作业区、沉淀复原作业区、钒铁作业区。具体地点为:各个作业区设备运行点、维护操作间、工具使用与维护点。1.3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及其影响X围 事故发生的可能时间:发生在人员对设备或工具进展维护、操作的过程中,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的危害严重程度:机械

2、伤害会产生人员绞伤、皮肤裂伤、断肢、骨折,严重的会使身体被卷入轧伤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飞出,打击致伤,甚至会造成死亡。即可能发生轻伤、重伤或死亡事故。 事故的影响X围:直接影响发生事故所在作业区的正常生产。按照发生的事故等级,还可能影响全厂、公司或各级政府。1.4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 1.4.1机械设备无防护装置或防护装置失效、机械设备故障、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有重大异常现象。 1.4.2执行维护检修作业工艺不严格。 1.4.2操作、维护过程中,人员思想不集中、确认不到位误操作或者违章操作。1.5事故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 可能引发的次生衍生事故为引发触电事故,或者在救援过程中产生其他人员的各类

3、伤害事故。2.应急工作职责2.1工作岗位、组织形式及人员构成工作岗位包括维护点检岗位、各作业区操作岗位。组织形式:维护点检组、作业区各个班为发生事故所在地点的现场处置小组。人员构成:组长:点检组组长、各班班长。组员:点检组成员、各班班员。2.2人员的应急工作分工和职责2.2.1 现场处置小组组长职责1参与制订、修订本现场处置方案;2组织本小组应急人员进展学习和日常演练;3加强日常的监视检查,发生事故时第一时间组织本小组人员展开现场应急救援工作;4发生事故时及时向作业区和厂调度室报告,并根据事态开展趋势决定是否救援;5负责事故原因的分析和整改。2.2.2 现场处置小组组员职责1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4、 加强设备的巡回检查;2服从现场处置小组组长的指挥;3发现事故时,立即向部门负责人或现场处置小组组长报告;4一旦发生事故,积极参与抢险救援工作。3. 应急处置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1.1事故报警:在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初期,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报告班组长和作业区。 3.1.2应急措施启动:发生事故后,班组长自动转换为现场处置小组组长,启动现场处置方案。3.1.3应急救护人员的引导:场处置小组组长指派专人在厂大门处进展等待、引导。3.1.4同应急预案的衔接:作业区负责人到现场确认伤害事故后,启动专项应急预案。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人员救护:(1) 帮助受伤人员脱离对其造成伤害的设备或

5、工具。防止继续或再次受伤。(2) 询问伤者并观察受伤的部位,判断具体伤害类型。对心跳呼吸骤停者,立即施行口对口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呼吸道通畅,松开阻碍呼吸的衣物。(3) 对失去知觉者宜去除口鼻中的异物、分泌物、呕吐物, 随后将伤员置于侧卧位以防止窒息。(4) 如有外伤,对伤者进展止血。视情况不同选取采用包扎法、加压包扎法、指压法止血。(5) 固定创伤部位的制动:可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防止再出血和损伤。肢体制动可用夹板,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应注意搬动伤员时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6) 对严重创伤伤员大出血、多发性创伤、断肢等,等待专业人员救护。3.2.2工艺操作:立即对发生伤害事故

6、的设备或工具进展停转、停电。3.2.3事故控制:对事故区域采取隔离措施,保护事故现场不受破坏。3.2.4现场恢复:等待作业区下达恢复生产的指令后,进展正常生产。3.3报警及应急救援联络方式和联系人员3.3.1报警负责人:现场处置小组组长。3.3.2报警及联系人员:作业长: ;平安环保员: ;厂调度室: ;作业区: ;医院救护: 。3.4事故报告根本要求和内容3.4.1根本要求:及时报告。事故现场人员应在5分钟内将事故根本情况向作业区和厂调度室汇报。3.4.2报警内容应包括:a. 发生事故的时间;b. 发生事故的具体地点;c. 事故具体类型;d. 事故X围、规模; e. 人员受伤或失踪情况;d

7、.次生灾害情况;g.主体设备损坏和生产运行情况。4 考前须知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考前须知进展现场处置,进入煤气区域必须两人或两人以上,佩戴CO报警仪;进入炉窑内部或其它受限空间内,必须使用空气呼吸器;处理酸液、碱液相关设备设施产生的机械伤害,必须戴好防护手套和防护面罩眼镜;上升到2米及以上高度,必须使用平安带。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考前须知 检查确认事故区域的环境情况,正确站位,使用器材时用力适度,相互配合,防止误伤。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考前须知 采取以下原那么:1就近就地开展自救互救原那么;2救人优先原那么;3主动报告原那么;4统一指挥原那么。4.4现场自救和互救考前

8、须知 4.4.1锐器刺伤身体任何部位均不可将锐器拔出。4.4.2腹部受伤,有肠子或大网膜自伤口流出,包扎时不可回纳。 4.4.3注意脊椎骨折者不得轻易搬动,应把硬木板垫在担架上再将伤员搬运走。4.4.4离断的肢体局部应收回。4.4.5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抢救前,现场抢救人员不得放弃现场抢救。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平安防护等事项 在班组人员学习、日常演练的根本上,作业区按照方案对本处置方案组织演练、评估,确认应急处置小组人员具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具备正确施救能力。班组人员均配备有个人防护劳保用品,包括平安帽、工作服、工作鞋、防护眼镜面罩等。4.6应急救援完毕后的考前须知 消除设备设施的平安隐患,进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