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复习_第1页
工程测量复习_第2页
工程测量复习_第3页
工程测量复习_第4页
工程测量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试时间考试时间: : 考试地点:考试地点:考试方式:闭卷(带计算器、直尺)考试方式:闭卷(带计算器、直尺)一、基本概念一、基本概念1. 1. 测量学的任务测量学的任务 测定(测图)测定(测图) 测设(放样)测设(放样)2. 2. 测量工作的基本线与面测量工作的基本线与面 铅铅垂线:垂线: 重力作用的方向线重力作用的方向线 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岛屿、大陆内部延伸大地水准面:与平均海水面重合,并向岛屿、大陆内部延伸 所构成的封闭曲面所构成的封闭曲面3 3绝对高程绝对高程 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用地面点沿铅垂线到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用H H表示,亦称海拔。表示,亦称海拔。4

2、. 4. 我国采用的国家高程基准我国采用的国家高程基准 19561956年黄海高程系统年黄海高程系统 1985 1985 国家高程基准国家高程基准 5 5高差高差 同一高程系统中任意两点的高程之差,用同一高程系统中任意两点的高程之差,用h h 表示表示 = = H HB B -H -HA Ah hABAB6. 6. 测量的两个原则测量的两个原则高差高差、水平角水平角、水平、水平距离距离第一原则第一原则第二原则第二原则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布局上,由整体到局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次序上,先控制后碎部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精度上,由高级到低级步步有检核步步有检核7.7.确定一个点(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

3、确定一个点(测量)的三个基本要素二、水准测量二、水准测量1. 1. 仪器安置:仪器安置:前后视距基本相等,整平。前后视距基本相等,整平。2. 2. 立水准尺:立水准尺:已知点上不放尺垫,转点上放尺垫。已知点上不放尺垫,转点上放尺垫。3. 3. 观测步骤:观测步骤:消除视差,用十字丝的消除视差,用十字丝的橫丝橫丝照准分划,读数之照准分划,读数之前符合气泡精平。前符合气泡精平。4. 4. 计算方法:计算方法:高差高差=后视后视-前视前视5.5.闭合差计算闭合差计算 闭合差闭合差=观测值观测值-理论值理论值附合路线:附合路线:)(ABhhhhf闭合路线:闭合路线:hfh6.6.限差计算限差计算=40

4、=12 nhhfLf容容L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为水准路线长度,单位为km;n为测站数为测站数7.7.闭合差调整闭合差调整hhff容hiifvll 或或hiifvnn iiihhv7.7.高程计算高程计算1iiiHHh三、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三、水平角和竖直角测量1.1.水平角水平角范围为范围为0 360两个方向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两个方向的夹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二面角)二面角) 2.2.经纬仪的使用经纬仪的使用(3)角度观测:读数、关机)角度观测:读数、关机(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安置仪器:对中、整平(2)瞄准目标:开机、)瞄准目标:开机、 用十字丝的用十字丝的纵(竖)丝纵(竖)丝瞄

5、准目标瞄准目标 3.3.水平角观测(测回法)水平角观测(测回法)(1 1)盘左观测)盘左观测瞄准瞄准A A,读数,读数a a1 1 瞄准瞄准B B,读数,读数b b1 1 左左= =b1-a1上半测回上半测回(2 2)盘右观测)盘右观测瞄准瞄准B B,读数,读数b2 瞄准瞄准A A,读数,读数a2 右右= =b b2 2- -a a2 2 下半测回下半测回测站测站ABO 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上、下半测回合称一测回 左左- - 右右 4040精度要求:精度要求:取取: : = =( 左左+ + 右右)/ /2 24.4.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水平角观测记录(测回法)第第1方向方向第第2方向方

6、向测站测站ABO74 19 0674 19 24 74 19 15 右右 A B 180 05 00 254 24 06 O 左左 A B 0 04 18 74 23 42测站测站竖盘竖盘位置位置目标目标水平度盘水平度盘 读读 数数 半测回角值半测回角值 一测回一测回角角 值值 5.5.测测n n个测回需要配置度盘个测回需要配置度盘如:如:n=3,则分别为:配置度盘:(盘左起始方向)配置度盘:(盘左起始方向)递增值为递增值为 180/n , n为測回数为測回数0,60,120范围:范围:0 90,仰角为正,俯角为负,仰角为正,俯角为负6.6.竖直角竖直角 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方向)与水平

7、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在同一竖直面内,倾斜视线(方向)与水平视线(方向)之间的夹角7.7.用十字丝的横丝照准目标、读数用十字丝的横丝照准目标、读数8.8.计算计算顺时针顺时针90270LR左右逆时针逆时针90270LR左右竖盘指标差竖盘指标差X X计算计算:X = :X = ( L+ R 360 L+ R 360)规范规定:规范规定:同一测站上不同目标的指标差互差不超同一测站上不同目标的指标差互差不超2525 270090180盘左 计算公式 左左=L- -90 右右=270-R-R测测站站目目标标竖竖盘盘位位置竖盘读数竖盘读数 半半 测测 回回竖直角竖直角 一一 测测 回回竖直角竖直角 x

8、备备 注注I左左右右J112 15 00247 44 38左左右右K118 37 36241 22 02左左右右H 84 06 10275 53 30竖直角观测记录竖直角观测记录- 5 53 50- 5 53 30+28 37 47- 5 53 40+22 15 11+28 37 58+28 37 36+22 15 22+22 15 00 -11 -11 -10 四、视距测量四、视距测量1.1.尺子丈量的精度评定尺子丈量的精度评定 绝对误差:绝对误差: D往往D返返 相对误差:相对误差: K= D往往D返返 /D平平=1/M D平平=(D往往+D返返)/2平坦地面钢尺量距精度平坦地面钢尺量距精

9、度 K1/30002. 2. 视距测量观测视距测量观测观测: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仪器高;观测:在测站安置经纬仪,对中、整平、量仪器高; 在测点竖水准尺,瞄准(要求三丝都能读数)。在测点竖水准尺,瞄准(要求三丝都能读数)。读数:每个测点读四个读数读数:每个测点读四个读数 上丝读数上丝读数 a a 读至毫米读至毫米 下丝读数下丝读数 b b 读至毫米读至毫米 中丝读数中丝读数 v v 读至厘米读至厘米 竖盘读数竖盘读数 L L 读至分读至分视距测量通常只测盘左(或盘右),测量前要对竖盘指标差进行视距测量通常只测盘左(或盘右),测量前要对竖盘指标差进行检验与校正。检验与校正。2cosDk

10、l3 3. . 视视距测量计算距测量计算视距:视距: kl k=100仪器高:仪器高: i中丝读数:中丝读数: vhDtgiv 竖盘读数:竖盘读数: LHHh测站竖直角竖直角:4. 4. 方位角的定义方位角的定义O OP PP PO O真真北北A A磁磁北北Am坐坐标标纵纵轴轴地面同一线由于起始的标准方地面同一线由于起始的标准方向不同,其方位角的名称和数向不同,其方位角的名称和数值也不同。值也不同。取值范围取值范围0360标标准准方方向向从标准方向起,顺时针量到直线所构成的夹角从标准方向起,顺时针量到直线所构成的夹角子午线收敛角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磁偏角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正反方位角正反方位角

11、180ABBABAABXYABAB21222123180323332341801234x122x23213x32341801221 坐标方位角的推算坐标方位角的推算180N(左)始终左角有:180N(右)始终右角有:180N(右)(左)始终左、右角都有:ABCD1 2 3.坐标方位角的计算坐标方位角的计算0123 注:1、导线前进方向左侧的角为左角,右侧的角为右角 ; 2、N的确定: 下标第一个字母间的边数; 3、要求 ,若大于 ,则减去 的整倍数。3600终终始、360360 测图测图 附合导附合导 平均边平均边 测距相对测距相对 测测 角角 测回数测回数 导线全导线全 方位角方位角比例尺比

12、例尺 线长度线长度 长(长(m m) 中误差中误差 中误差中误差 DJDJ6 6 长相对长相对 闭合差闭合差 (m m) (mmmm) () 闭合差闭合差 1:500 500 75 1:1000 1000 110 1/3000 20 1 1/20001:2000 2000 180 n601.1.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图根导线的技术要求2.2.闭合导线闭合导线A AB B12345闭合导线图闭合导线图已知数据已知数据:A、B为已知点,1、2、3、4、5为新建导线点。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连接角 导线转折角 导线各边长 012345BB0125,1BS12S23S34S45S5BSAB(,)BBXY,A

13、BBBXY1125,BBSSSA AB B1234C CD D已知数据已知数据:AB,XB,YB;CD,XC,YC。AB、CD为已知边,点1、2、3、4为新建导线点。观测数据:观测数据:连接角 导线转折角 导线各边长附合导线图附合导线图3.3.附合导线附合导线(,)BBXY(,)CCXYABB1234CCD1BS12S23S34S4CS1124,BCSSS,BC124,4. 4. 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导线计算的基本公式 221212121121212Sxyytgx 12Oyx1212S12y12x11(,)xy12S12求:点求:点2 222(,)xy21122112xxxyyy12121212

14、1212cossinxSyS11(,)xy点点2 222(,)xy求:求:1212,S12211221xxxyyy.推算各边方向角右后前左后前180180三个基本公式:三个基本公式:计算1、2、3的坐标A AB B1 12 23 313,B如图,A、B为已知导线点,1、2、3.为新建导线点。观测值:导线转折角导线各边长123,S SB1231S2S3S(,)BBxy11(,)x y22(,)xy33(,)x yAB .计算各边坐标增量cossinxSyS .推算各点坐标+y+xxxyy后前后前5.5.附合导线的计算附合导线的计算ABCD12xx45AB=1164448CD B12C已知点坐标(

15、已知点坐标(m)观测角值(观测角值( )观测距离(观测距离(m)713.27239 30 30297.26300.32147 44 30187.81668.64214 50 0093.40856.38189 41 30BxByCxCyB12C1BD12D2CD(1 1)在表内在表内填写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2 2)180116 46 00CDABN 72CDCDf 60 n120f容ifnxxxyyy理终始理终始y()()xfxxxfyyy 终始终始1=2000fkkD容y22+14cm1218xDxyffcmfffcm ixxifvDD yiyifvDD 1/3214 1

16、/2000k (1 1)图形条件图形条件=(n-2) 180理f理测(2 2)纵横坐标条件纵横坐标条件x =0y =0理理xxyffy测测A A1 12 23 3x xA123197 5808A (5031.20 ,4537.56 )mm100.23m78.97m137.26m78.57m60 14 02 125 52 03 91 08 22 82 46 29 地形图:地形图: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所有的地物、地貌,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纸上的技术资料。经综合取舍、用规定的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

17、纸上的技术资料。图上仅表示地物,无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时,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图上仅表示地物,无等高线表示的地貌时,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1. 地形地形 地物地物 地貌地貌地物:地物符号地物:地物符号“地形图图示地形图图示”地貌:地面的高低起伏。地貌:地面的高低起伏。 地貌符号地貌符号等高线。等高线。2. 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比例尺(1)定义)定义M= 称为比例尺分母Dd比例尺= = = = 图上长度 d 1 1实地长度 DD/ Md数字比例尺:数字比例尺:1 500,1 1000,1 5000, (2)表示形式)表示形式10 5 0 10 20 30 40m2cm1 500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

18、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3)比例尺的分类和大小)比例尺的分类和大小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1 1万 1 2.5万 1 5万 1 10万 中比例尺,地形图1 20万 1 50万 1 100万 小比例尺,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4)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比比 例例 尺尺比例尺精度(比例尺精度(cm)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0000 5 10 20 50 100*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物、地貌越详细,图上点位精

19、度越高;但一幅图所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物、地貌越详细,图上点位精度越高;但一幅图所代表的实地面积愈小,测绘工作量会成倍增加。代表的实地面积愈小,测绘工作量会成倍增加。3.3.等高线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5. 等高线平距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相邻等高线 之间的水平距离之间的水平距离d。4.4.等高距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同一幅地形图中,同一幅地形图中,h相等。相等。6. 地面坡度地面坡度i:(为地面倾角)thigd由于由于h为定值,所以为定值,所以 i 与与d成反比成反比即:即:d大大(等高线稀等高

20、线稀) , i 小小(地面坡度小地面坡度小,缓和缓和) d小小(等高线密等高线密),), i 大大(地面坡度大地面坡度大,陡峭陡峭)7. 等高线分类等高线分类. 首曲线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绘(线粗基本等高线,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勾绘(线粗0.15mm)。)。. 计曲线计曲线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线粗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线;加粗(线粗0.25mm),), 并注记高程,便于读图。并注记高程,便于读图。高程注记:高程注记:方向与等高线平行;方向与等高线平行;字头向高处;字头向高处;排列向山顶排列向山顶 关系关系 两根计曲线之间有四根首曲线两根计

21、曲线之间有四根首曲线。8. 等高线的特性等高线的特性 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等高)。)。 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闭合)。)。 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成双(不相交不相交)。)。 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处等高线平距大、距大、 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XY1000 900 800 700 600 5001000 1100 1200 1300 1400 15001:1000hv 考虑图纸伸缩时,求出伸缩考虑图纸伸缩时,求出伸缩系数系数10/v,10/h(10、v、h单单位均为厘米),对位均为厘米),对 X、 Y 分分别乘以别乘以伸缩系数予以改正。伸缩系数予以改正。设量得设量得 X=38.6m Y=41.3m则则 XA= 7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