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卷_第1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卷_第2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卷_第3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卷_第4页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一、自主预习种群的特征1、什么是种群?举例说明2、什么是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什么是样方法?样方法适用的对象有哪些?试述样方法的步骤。取样的关键是什么?样方法中如何计算种群密度?如果取样不随机对调查结果有什么影响?4、什么是标志重捕法?适用的对象有哪些?写出标志重捕法计算种群密度的公式。如果标志影响了生物的活动,难以被再捕对结果有什么影响?5、什么是出生率和死亡率?什么是迁入率和迁出率?6、什么是年龄组成?分为哪几个类型?年龄组成对种群密度有什么影响?7、什么是性别比例?种群的特征中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的特征是什么?可以预测种

2、群密度和种群数量变量的特征是什么?试述种群的各个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种群的这些特征个体是否也具有?例题1. 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A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C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例题2.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鱼苗、小鱼和大鱼 B校园内的所有乔木C棉田中由幼蚜、有翅蚜和无翅成熟蚜组成的全部棉蚜 D一座山上的大型黑蚂蚁和小型黄蚂蚁例题3. 下列不属于种群特征的是( ) A年龄组成 B性别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种群密度例题4. 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A种群密度

3、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D出生率例题5. 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C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D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例题6. 如下图所示,在下面四个年龄分布类型中,哪一类型种群灭绝的可能性最大( )老年组生殖年龄组幼年组DCBA例题7. 按一对夫妇一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和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2040年,美国需要40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

4、增减动态主要决定于( )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例题8.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为1m2的样方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密集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画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划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A B C D例题9. “标志(记)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

5、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1hm=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l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 只hm。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

6、群的性别比例()为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 。种群的数量变化8、试述构建种群增长数学模型的基本步骤。种群增长数量模型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势?9、什么是“J”型曲线?适用于什么条件?写出“J”型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并指出各个变量的含义10、什么是“S”型曲线?产生“S”型增长曲线的因素是什么?什么是K值?了解K值对有害动物的控制和濒危动物的保护有什么意义?11、种群的数量变化就是指种群的增长吗?对于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研究有什么现实意义?12、研究“酵母菌种群的数量是怎样

7、随时间变化的?”的课题中自变量是什么?应变量是什么?如何检测溶液中酵母菌的数量?如何保证检测的结果误差小?本实验是否需要对照?请说理由。设计重复实验的原因是什么?设计一个记录实验结果的表格。计数时如果小方格中酵母菌中数量过多如何处理?写出本实验的主要步骤。13、如果要设计“温度(PH、养料、代谢废物)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影响”,实验设计的思路是怎样的?例题10. 2007年6月下旬以来,栖息在洞庭湖区400多万亩湖洲地中的约20亿只东方田鼠,随水位上涨而部分内迁。它们四处打洞,啃食庄稼,严重威胁沿湖防洪大堤和800万亩稻田。(1)生态学家研究发现,东方田鼠种群是在围湖造田期间迁入湖洲地的,迁入初

8、期种群数量很少,一个月内随着水稻和芦苇等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而迅速增长。为研究东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生态学家构建了数学模型,其过程如下表。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东方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I东方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II根据搜集到的现实信息,用适当的_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抽象表达。IINt=N0·t(其中,Nt代表t天后东方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表示倍数,N0表示最初的东方田鼠的数量。)III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III跟踪统计_,对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请填写上表中空白之处

9、。表中Nt=N0·t成立的前提条件是 。假设东方田鼠种群迁入初期为3000只,第30天该种群的数量为 只。(用公式表示)(2)对于洞庭湖区的鼠患,有人主张投放高毒性的灭鼠药,在短期内迅速杀死大量东方田鼠。你赞成这一方案吗?请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说出两点理由。 。(3)请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提出两项控制东方田鼠数量的有效措施。 。例题11. 在下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例题12. 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B种群增长率在各阶段是不相同的C“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D种群增长不受种

10、群密度制约例题13.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J”型、“S”型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分别是( )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种群增长率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0 时间 (1) (2) (3) (4) A(1)(2) B、(1)(3) C 、(2)(3) D、(1)(4)例题14.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

11、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的目的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二、反馈训练1. 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片稻田

12、中的田鼠 B一片稻田中的害虫 C一个培养皿中所有的细菌 D一个池塘2.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D稳定型和增长型3. 在一个玻璃容器内,装入一定量的符合小球藻生活的营养液,接种少量的小球藻,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小球藻的个体数量,绘制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4图中能正确表示小球藻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趋势的曲线是4. 图中表示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下,“小球藻分裂繁殖中的细胞数量”、“鸡产蛋数量(每天产一枚)”和“竹子自然生长的高度”这三种现象与时间的关系依次是A乙、甲、丁B甲、丙、

13、乙C丙、甲、乙D丁、乙、丙5. 在放有5mL培养液的培养瓶中放入少量酵母菌菌种,然后每隔一天统计一次酵母菌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如右图所示的结果:对这一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酵母菌的生长呈现出“S”型增长B.酵母菌种群在第4天增长率达到最大C.在第4天至第6天中,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D.该瓶内酵母菌种群的K值为4006. 在一普通的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所示。在以下有关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 )7. 右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A100只B200只C300

14、只D400只8.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编号生态系统采收对象现有生物量年增长率/%年采收量马尾松林马尾松200 00m321 000m3淡水湖泊鲰鱼10 000kg343 600kg山地甘草1 000kg20300kg滩涂沙蚕10 000kg30500kgA B C D9. (多选)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群体。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 B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导致生物进化C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 D种群通过长期地理隔离可能达到生殖隔离10.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

15、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2)在实验前应该对计数板、吸管等器具进行_处理。(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

16、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 个;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5)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试管编号培养液(mL)无菌水(mL)酵母菌母液(mL)温度()A100.128B100.15C100.128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探究 _ 对酵母菌种群动态变化的影响。用显微镜定期检测酵母菌数目,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目迅速增长,第5天开始A 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第6天结束实验。请用曲线在图中表示出A、B

17、、C三组结果的变化趋势。(1) 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应连续7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2)灭菌 (3)适当稀释 (4)48÷ 5*25*10 000*100多次计数,求平均值11.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在28的条件下,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马铃薯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滴管、显微镜等。(1)作出假设: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酵母菌呈“S”型增长。(2)制定、实施计划: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估算出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初始数量(N0),此后在28的条件下连续观察7天,分别记录下这7天的数值,并设计表格记录。a、将配制好的液体培养基煮沸,接种、培养酵母菌均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目的是 。b、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c、该实验在前后时间上已经形成自身对照,故不必另外设置对照,但需要进行重复实验以保证 。d、计数、记录结果:该小组在28条件下完成了该实验(数据如表中“A”),另外两个小组也分别在5和68下完成了该实验(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