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_第1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_第2页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本节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会做物体振动发声的实验) 、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的能力。3.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自然现象,并从现象中发现规律的科学态度。4.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 气体中最小; 知道回声现象和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5. 通过“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手机”的实验, 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

2、望, 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二、本节重点1.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三、本节难点1. 使学生体会到各种自然现象都是有规律的。2.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歌曲黄河大合唱的音频。分组实验材料: 锯条、鼓、豆子、细线下端拴一个泡沫塑料小球、水槽、水、音叉、橡皮小锤、口琴、收音机、铁架台等。五、教材分析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有关声音的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是对声音本质的研究,也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释生活中常

3、见的声现象, 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1. 兴趣培养与激发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 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 鼓励学生在课外自由支配空余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满足了部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为达到上述目标, 体现分工合作, 彰显个性, 每个探究小组可以分发不同的器材,可以让学生自己带一些能够发声的物体,在小组内探究交流。2.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3. 探究过程方法一是运用了比较的方法,即比较物体发声与不发声时的区别。二是运用了归纳的方法, 即通过大量发声现象的归纳, 发现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三是运用了转化的方法, 由于人眼不容易直接观察到发声体的振动,探究时是借助音叉触及面颊时的感觉,音叉击起的水花来显示音叉发声时在振动。六、学情分析1. 知识和方法方面(1)学生对声现象比较熟悉。(2)由于学生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对探究教学形式还有某些不适应的地方。学生刚接触探究教学这一教学方式, 故在教学中不强调科学探究的完整过程,只对“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收集证据”等要素进行强调。2. 心理方面学生对物理课程肯定会充满新鲜、好奇感,也可能会有一定的畏惧感。教师如何引导以及如何把握学生的心理,将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对物理的学习态度。由于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