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村新农村建设情况_第1页
XXXX村新农村建设情况_第2页
XXXX村新农村建设情况_第3页
XXXX村新农村建设情况_第4页
XXXX村新农村建设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XX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情况汇报2008年3月11日各位领导:下面,我就XXXX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基本情况XXXX位于金川区XXXX中部,全村共辖2个村民小组,农户196户,总人口756人,劳动力380人,其中外出务工农民190人次。全村总面积21260亩,耕地面积7103亩,人均9.5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5356元。二、目标任务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立足村情民意,XXXX确定了以“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村镇、提供新服务、树立新风气、建立新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规划。计划利用35年的时间,从发展特色经济、强化公共

2、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着手,切实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创业增收的能力,切实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2010年,使全村100的农户到达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标准,实现“六新”目标。一是产业发展形成新优势。农业的物质技术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建成美国红辣椒、食葵、优质瓜果、制种等4个“千亩”特色产业基地,培育壮大双丰辣业、金园瓜子厂两个龙头企业,建立红辣椒、制种、优质瓜果、食葵等4个专业合作组织,争取使全村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二是村民生活实现新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宽裕,人均纯收入年均净增400元以上,2010年到

3、达6640元。建成宽裕型小康住宅建设200套,使宽裕型小康住宅占农户数的100%,配套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200户,使清洁能源入户率到达100%。三是村容面貌发生新变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改建维修渠道30公里,渠系水利用率到达95%以上;铺设供水总管道6.5公里,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到达100%;完成村组道路建设12公里,新建、改造输配电线路10公里;完成土地沙化治理面积1000亩,完成生态林网建设1500亩;整治村容村貌,修建垃圾中转站1个,“四清四改”率到达90以上,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和信息网络设施完善配套。四是各项事业有新发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村民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

4、建设不断提高,建成高标准篮球场1个,多功能村民活动广场1个,力争使100%的劳动力掌握12门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或外出务工技能,使充裕劳动力培训输转率到达100%,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到达100%,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是农村社会树立新风气。村民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一步加强,使农民养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习惯,树立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农村新风气,“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占总农户数的95%以上。六是乡村自治健全新机制。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实现制度化、标准化。三、进展情况XXXX于2006年被省上列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按照“科学

5、规划、分类指导、立足实际、分步实施”的原则,以“农民增收工程、农民培训工程”为总揽,在省、市、区领导的关心支持和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XXXX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以农民住宅、村组道路、农村电网、安全饮水等为主的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通过两年的项目实施,全村社会总产值达500万元,同比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5356元,比上年净增300元以上,初步形成了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框架。产业培育情况。目前,美国红辣椒、食葵、特色瓜果、无壳葫芦等产业已初具规模,面积达4000余亩,种植业实现丰产丰收,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10户、种养大户2户,农产品营销大户5户,组

6、建产业化合作组织3个。扶持发展100只以上的养羊专业户1户,50只以上的6户,30只以上的10户;200头以上的养猪专业户1户,50头以上的3户,20头以上的15户,畜禽总量到达5000头匹、只以上,比上年增加4.5%。外出务工190人次,创劳务收入86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根据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要求,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截止2007年底完成“村村通”油路工程6.3公里,新建高标准小康住宅107套,硬化村庄道路2.6公里,铺设人畜饮水管道19.8公里,修建物业管理站2个,拓宽新园公路808米,实施住宅门前花砖铺设和道牙镶嵌工程;建成“一池三改”沼气池85座,改厕85座,改灶50个,暖棚圈8

7、7户,铺垫机耕道路8公里,修建机电井看护房14间,实施渠道维修6公里,营造农田防护林350亩,改造输变电线路6公里,住宅建设的推进,基础设施的更新,以及村容村貌的集中整治,使村组主干道、村委会周围环境卫生大为改观。社会事业发展情况。现有小学1所,教师15 人,小学入学率到达了 100 %,投资13万元,对小学围墙、操场、宿舍及其它设施设备进行了改造和更新,从而使教育教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改建村级卫生所1所,执业医生 2 人,2008年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村民741人,参合率达98%。有 25 人享受到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应保尽保。建有120平方米的村级文化活动室1个、篮球场1个。村级组织阵地建设情

8、况。建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324平方米,修建文化大院300平方米,文化广场4000平方米,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设施进行了配套,正在朝着基层“党建示范点”标准和农村社区标准化方向建设阵地。四、资金使用情况2007年省上配套XXXX新农村建设资金90万元,已全部落实到位,严格按照年度方案要求,主要用于机耕路铺垫、机电井看护房建设、物业管理站建设以及住宅门前硬化拓宽土方工程等方面。五、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目前,XXXX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经济发展较快,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一定改善,新农村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也存在如农业基础设施老化,特色产业不成规模、不具示范效应,农民素质不高、转移就业能力差

9、等制约因素。针对以上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康住宅建设,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一突出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现代农业格局。坚持走高效节水农业发展之路,适当扩大美国红辣椒种植面积,成片规模突破2000亩,采取异地购种、统供统销、配方施肥、膜下滴灌、疫病防治等措施,建成一流的红辣椒生产加工原料基地。努力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切实把畜牧业当成主业来发展,扩大饲草复套种面积,采取品种改进、秸杆利用、氨化食用等措施,实施猪、牛、羊综合养殖,实施“公羊进村”等工程,抓好规模养殖和分散科学养殖,扶持政策让利于养殖大户,大户让利于小户,大

10、户带小户,示范户带全村,新建高标准舍饲养殖暖棚50座,配套铡草机10台,引进优良种公羊、公猪10头只以上,扶持发展规模养猪户23户,规模养羊户39户,畜禽新增1000头只,力争全村畜禽总量到达6000头匹、只,力争畜牧业产值占全村农业总产值的33%以上。适当发展无壳葫芦、食葵等加工型产业面积,单种1000亩,套种1000亩,依托双丰辣业、泽林辣业、金园瓜子厂等龙头企业,通过定向投入、定向服务、定向收购等方式,提高农产品加工比重,转化增值。积极引进种植业、畜牧业新品种10个,示范新技术3项,使科技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奉献率到达60以上,大宗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畜禽良种覆盖率达60以上;争取建

11、立农业信息网络,进一步完善科技110服务体系,逐步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市场流通连接起来,促进农业增效。推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建立辣椒、食葵标准化生产基地2500亩,特色瓜果标准化示范田500亩,提高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示范推广玉米套大蒜200亩,提高土地复种和产出效益。引导龙头企业、种养大户、技术人员等牵头创办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年内建成红辣椒、食葵等协会4个,培育科技示范村户10户,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主体作用,带动特色产业稳步发展。二提升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结合市、区开展的第二轮“十万农民劳动技能提升计划”,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年内邀请农业、畜牧专家骨干在产前、产中

12、、产后等关键阶段现场讲课4次以上,通过科技培训,使农民掌握熟悉的生产、种植、栽培、管理技术,成为会经营、懂管理产业明白人。通过技能培训,使农民掌握2-3门实用技术,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力争年内培训农民300人次以上,输转劳动力250人次以上,人均务工收入到达6000元以上,创劳务收入150万元以上。三加快村庄规划,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好小康住宅建设,新建改建小康住宅60套,硬化宅前道路1.3公里,“一池三改”沼气池50座,高标准暖棚圈50间,建成“三位一体”沼气池50座,暖棚圈50间,改厨、改圈、改厕各50套。争取石洋河流域治理项目,大力实施环境建设工程和设施配套建设工程,年内完成

13、土地治理400亩,节水灌溉500亩,生态林网建设1500亩,新修渠道6公里,维修渠道8公里,铺设机耕路6公里,更新机井2眼。大力加强村容村貌整治,积极建立环境卫生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建成垃圾中转站1处,组建垃圾清运队1个,使集中专项整治与经常性工作相结合,至2008年,使本村“四清四改”率到达90以上。四提供综合服务,促进社会事业和谐进步。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健全完善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义务教育、社会养老、困难救助等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一要不断提高农民合作医疗参合率。配合区、镇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大病统筹和医疗救助“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和救助体系,完善医疗设施,改善就医条件,积极发动全村农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使参合率始终保持100%。二要继续抓好基础教育。争取建成100平方米图书阅览室1所,建成标准化操场一座、标准环型跑道200米,硬化灯光球场一个,并配备体育辅导员一名。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不断完善软件建设,努力形成“软硬”一起抓的良好局面。三要积极推进以救灾救济、农村低保为主的保障制度建设。配合区、镇加快建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