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数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1页
四数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2页
四数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3页
四数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4页
四数第二单元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没有括号的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课时主备人:蔚红军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我能理解不含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2、在交流中培养大家的分析能力。 学习重点:不同级运算由高到低。学习难点:能理解两边高级,中间低级的混合运算的灵活算法。【知识链接】四则运算记四要:要注意弄清运算 顺序;要看清数字和符号;要辨析计算中的陷阱;要计算后验算。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P-页例,练习一题,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预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计算并说说运算顺序。72-28+34 810315 462+3712 37+

2、4252、上午冰雕区有游人180位,下午有270位 。如果每30位游人需要一位保洁员,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位保洁员?组内思考交流:(1)你了解了哪些信息?保洁员与游人之间存在什么关系?(2)分析数量关系,独立思考先求什么,再求什么。尝试寻求不同解法。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1、算一算,比一比。 56+25-17 56-25+17 24-82248256-(25+17)(24-8)2 2、在24-4+52这个算式的不同位置加小括号,然后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法。过关检测1、计算下面各题45018-28818 670-(235+165)( 775+2

3、25)25 182+56014 2、妈妈有100元,买了一套图书46元和一个书包37元,还剩多少元?、完成课本第页做一做的、题。我的收获:课后反思:带有括号的两级运算的混合运算课时主备人:蔚红军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我能进一步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习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P10例4练习二第1、2、3题。画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预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4、、1想一想:你还可以怎样列式?2、观察两个算式的不同点,说一说它们的运算顺序。3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积的书写位置怎样;最后算什么。自学检测:李老师用450元买了排球,又用350元买了篮球,已知排球和篮球的单价是一样的,每个50元,排球比篮球多买了几个?、你能用两种方法列式计算吗?试一试。、说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1、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派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2、谁还有不同的解题思路与方法?3、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4、得出如下结论:(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 )(2)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 )过关检

5、测1、计算。241260020 (12856)45 (460320)15 580297218教师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抓住关键部分引导学生巩固。2、完成课本练习二的1、2、3题。3、车从南京开往上海,原来每小时行驶120千米,要3小时才能到达。铁路提速以后,火车的时速达到140千米。现在从南京坐火车到上海需要多长时间?我的收获:课后反思:归纳运算顺序4课时主备人:蔚红军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我会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2、 我要强化小括号的作用。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我要在

6、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学习重点: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习难点:正确计算三步式题。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P11页例5及P9页做一做1、2题。画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自主预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1、回顾学习过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闭上眼想一想)2、前面我们学习了几种不同的四则运算,你们还记得吗?谁能说说你在前面都学会了哪些四则运算顺序?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1、154205 15(420)5、计算这两道题吗?试一试。、一说这两个算式的运算顺序。2、下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

7、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1)42+6(12-4) (2)42+612-4=4268 =42724=4248 =1144=90 =1103、什么是四则运算呢?过关检测1、计算。1425620 1425(2018) 284225 28(1216)52、杨树108棵,柳树是杨树的2倍少10棵,柳树有多少棵?3、李老师去商店买钢笔,付给售货员50元,找回15元,每支钢笔的售价是5元,李老师买了多少支钢笔?我的收获:课后反思:有关“0”的运算5 课时主备人:蔚红军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我在实际计算中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白0不能作除数及0其中的道

8、理。2、进一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我能体会0在四则运算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学习重点:0不能作除数。学习难点: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教材P13页例6和“数学游戏”,及练习二69题。1、你都知道有关0的哪些运算?能给大家举些例子吗?2、思考: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举例说明。3、口算。0+12= 48-0= 670= 023= 42-42=4、填空。24-( )=24 ( )23=0 0+( )=190 ( )47+18=185、45-4520 (45-45)20 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

9、悟新知问题一:快速口算(1)100+0= (2)0+568= (3)078= (4)154-0=(5)023= (6)128-128= (7)076= (8)235+0=(9)99-0= (10)49-49= (11)0+319= (12)029=问题二:将上面的口算进行分类后概括总结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问题三:思考:0是否可以做除数?为什么?过关检测1、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2、小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一个数乘0或0乘一个数,还得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不能

10、做除数。我的收获:课后反思: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练习课6 课时主备人:蔚红军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复习内容:四则混合运算有关知识,练习二1014题及思考题。复习目标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能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整理概括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让学生体会四则运算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我在实际计算中进一步掌握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明白0不能作除数及0其中的道理。复习重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难点;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0不能作除数的道理。自主预习学法指

11、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教材P13页例6和“数学游戏”,及练习二69题。1、回忆一下本单元的内容,你都学到了哪些内容?2、计算57-42+53、452-284、(57-26)20,想一想,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3、复习检测、47-( )=47 256-( )=0 0+( )=190 ( )47+18=18、45-4520 (45-45)20 (75-8)(56+4) (240+18)3、24+( )=47 57( )=19 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问题一:在四则运算中0不能作什么数?为什么?问题二:能根据12+8=20 写出两个减法算式, 根据242=4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

12、,思考,加减乘除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问题三:归纳: 过关检测我的收获:课后反思: 第三单元加法交换律 1课时主备人:何永刚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习重点: 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学习难点:通过已有知识经验运用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理解、归纳出加法交换律。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 P28/例1,及做一做;独立思考完成自主预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预习梳理 (1) 37+22 = 28+15 = 74+16 = 43+59 =

13、280+310 = 0+150 = (2)在第一单元,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上面的口算题属于()运算。 (3)在34+74=108中,32、74和108分别叫做什么数? 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1、李叔叔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独学:列式计算 或 以上两个算式计算结( ), 我发现: 40+5656+40群学:1、观察上面的等式,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 + = + + = + 2、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3、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请牢记:两个加数 , 不变,这叫做

14、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过关检测第一关: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300 + 600 = + + 65 = + 35 + = 10 + 甲 + = 乙 + 230 + 420 = + + 100 = + 3727 + 19 = 19 + C + 5 = 5 + + b = + 第二关: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38 + 456 307 + 348 我的收获:课后反思:加法结合律2课时主备人:何永刚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经历加法结合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一些

15、简便运算。2、根据数据特点,灵活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学会“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让学生在观察、归纳、概括中发展数学思维。学习重点:掌握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学习难点:能够正确规范地进行计算。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 P29/例2及做一做。独立思考完成自主预习任务,并总结规律方法。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1、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46( ) 75( ) ()38()59 2419( )( ) a67()()2、观察教材插图,说说插图的意思,并把它编成一道加法应用题。 3、自主列式并计算。 或 4、介绍并展示不同的算法。预

16、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1、观察以上两个算式得出:两个算式结果()。2、 在里填什么符号?(69+172)+2869+(172+28) 155+(145+207)(155+145)+207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3、群学: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小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 或者先把后两个数 , 不变,这叫做加法 。怎样表示任意的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呢?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 过关检测第一关: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45+36)+64=45+(+) 560+(140+70)=(560+)+369253147

17、=369(147) (2344)56=23()第二关:书店运来一批书,故事书164本,科技书236本,连环画380本,这次一共运来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计算)第三关: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918911 7846154 16825032 85411559我的收获:课后反思: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3课时主备人:葛新周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应用例3(P30)练习五习题学习目标: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其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简便计算。2、利用“凑整”的基本思想合理、灵活地选择算法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重点:能用所学的运

18、算定律解决数学实际问题。学习难点:能用所学的简便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教材(P30)例3及练习五习题。独立思考完成自主预习任务,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1、口算:12+18= 5+25= 78+22= 15+135= 75+25= 19+81= 101+99=经过计算你有何发现? 2、预习梳理加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 加法结合律用字母表示: 预习小结:探究新知合作探究、感悟新知独学:下面是李叔叔后四天的行程计划。1、已知条件: 2、 列式解答: 第四天 城市AB AB 115 千米 第五天 城市BC BC 132千米 = (

19、)第六天 城市CD CD 118 千米 = ( )第七天 城市DE DE 85 千米 =问题是: 后4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3、交流计算方法,看谁的方法简便。用了哪些运算定律,标注在后面。群学:、在一些计算题中,使用运算定律可以让计算 。 、举出一个例子,在班级中交流,说说都运用了那些运算定律。 总结:我们在计算时,要根据题目特点,运用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过关检测第一关:425+14+186 67+25+33 67+25+33+75 第三关:283+36+64+17 5+137+45+63+50第二关:75+168+25 125+75+26+74 135+39+65+11我的收获:课后反思:乘法

20、交换律、结合律4 课时主备人:葛新周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导学难点:能用所学知识进一步感知并归纳乘法结合律。自主预习 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教材 P34/例1(乘法交换律)、例2(乘法结合律)及 P37/24题。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2、自己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21、(1)。 列式: (人) (人) 观察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 两个因数的位置, 不变。这叫做 律。用字母表示为: 预习小提示:在验算乘法时,可以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就是用了乘法交换律。 探究新知 合作探究、感悟新知根据预习解答问题(1)我们认识了乘法交换律,接下来你们通过问题(2)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运算规律吗?请在学科长的到领下探究新知吧!(2)思路一: 思路二: = = = (桶) = (桶)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 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字母表示。 小组合作完成,并在学术助理的

22、指导下进行汇报。过关检测第一关:完成P35/做一做1、2题。 第二关:完成P37/24题。我的收获:(学生汇报学习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反思:乘法分配律5 课时主备人:何永刚 审核人: 班级 姓名 学习内容: P36/例3(乘法分配律)教学目标:1、经历乘法分配律的探索过程,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初步感受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3、解决问题:灵活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复习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复习难点:通过举例,比较运算的顺序和结果。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自主预习学法指导:结合问题自学课本36页例3题。认真解答,并将问题答案写在导学案空白处。1、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用字母表示。 2、初次感知规律。(1)出示练习。第一组 第二组(3 + 2)4 34 + 24 2(11 + 9) 112 + 92 205 + 45 (20 + 4)5(2)同桌分别计算、题中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