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1页
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2页
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3页
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4页
2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沁园中学三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 2、15 主备人: 张年 审核人:王小英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3、了解五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背诵并默写五首诗。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1、朗读诗文,疏通字词。2、谈谈对“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理解?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

2、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古诗鉴赏指要:1、论世知人,了解背景生平2、把握意象,领会思想感情3、品味语言,揣摩修辞特点4、体味意境,领悟艺术境界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其体裁之完整,技巧之纯熟,风格之遒上,境界之高远,都达到了完美与辉煌,堪称中国传统诗歌之集大成者。 诗歌中的意象: 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更多的

3、则是指诗歌中所描写的景或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城等等。 诗歌中的意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蕴着诗人的感情。意境: 是诗中意与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所谓意境,就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用典: 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合作交流环节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这两句本意是抒发诗人的身世之感,但其

4、中包含的哲理诗诗句具有了普遍意义,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交流中组长要注意组织,要积极调动同学积极性,全面参与,从而保证:小组内成员全部都要参与。1、课文注解 巴山楚水片荒远凄凉,二十三年来,我被朝廷抛弃在那里。回到家乡战友都已逝去,只能吟着向秀闻笛时写的思旧赋来怀念他们,而自己也成了神话中那个烂掉了斧头的人,已无人相识,直令人恍如隔世啊。我如同一艘沉船,新贵们好比千帆竞渡,飞驰而过,又如一棵病树,眼前都是万木争春,生机盎然。今天听到你为我歌唱的那一曲,就凭借这杯水酒重新振作起精神吧。 2、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

5、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人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展示点拨环节结合标题,谈谈尾联的用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明辨是非,并且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将语文学习与学生个性的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有主见

6、3、“沉舟”“病树”自比遭贬,“千帆过”“万木春”比喻自己被贬后,新贵们仕途得意。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胸豁达。4、表现了作者长期被贬的辛酸愤慨,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坚定的信念,积极乐观的精神。巩固达标环节背诵全诗教学反思: 沁园中学三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 赤壁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15 主备人:张年 审核人:王小英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3、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

7、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1、朗读诗文,疏通生字词。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1、断戟沉没泥沙中,六百年来竟未销熔;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

8、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 (803852),晚唐杰出的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名相杜佑孙。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很得意。其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足以名家。尤长于七绝,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晚唐诗歌趋于藻绘绮密,杜牧受时代风气影响,也有注重辞采的一面。以济世之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有樊川文集。合作交流环节2、赤壁开头为什么从一把很不起眼的折戟写起,这样

9、写有何作用? 3、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感慨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交流中组长要注意组织,要积极调动同学积极性,全面参与,从而保证:小组内成员全部都要参与。2、要点提示:这一把折戟与古代战争有联系,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这两句的作用主要不在于作为诗的引导,它本身也蕴含着强烈的意念活动。沙里沉埋着铁戟,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发岁月流逝物存人非的感慨。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过踪迹的人物、事件,常会被无情的时光销蚀掉,也易从人们的记忆中消逝,但又常因偶然机会被人记起。正由于发现了这把铁戟,使诗人无法平静,因此他要磨洗并辨认

10、一番,发现原来是“前朝”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从而为下文铺垫。 3、这二句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一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展示点拨环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明辨是非,并且深入理解文本的能力,将语文学习与学生个性的发展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信、有主见巩固达标环节背诵全诗教学反思: 沁园中学三案设计 年级 :八年级 学科: 语文 课题:过零丁洋 课型: 新授 备课时间:2、15 主备人:张年 审核人:王

11、小英学习目标:1、学习并了解诗歌的意境。2、学习并了解诗、词、曲等诗歌的体裁。3、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4、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流程导航台知识链接自主探究环节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尾联表明了诗人怎样的气节?5、疏通文意一、导入: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练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发复杂的思想感情。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五首诗词曲都是名家作品,这些作品通过精练的语言要表达怎样的内涵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

12、,来品味我国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吧! 5、回想我早年由科举入仕历尽苦辛, 如今战火消歇已熬过了四个周星。 国家危在旦夕恰如狂风中的柳絮, 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 零下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 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汗青。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吉安(今江西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

13、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 合作交流环节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2.颔联“风飘絮”“雨打萍”比喻什么?3.颈联两个“惶恐”,两个“零丁”个有什么含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交流中组长要注意组织,要积极调动同学积极性,全面参与,从而保证:小组内成员全部都要参与。1、1、一是读经书入仕途,二是起兵抗元, 频繁战斗了四年。2、“风飘絮”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雨打萍”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3、前一个“惶恐”、“零丁”是指地名,后一个“惶恐”、“零丁”是写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危难国运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哀怨。4、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因此,尾联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展示点拨环节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