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1. 设计题目双容水箱液位串级控制系统设计2. 设计任务图1所示双容水箱液位系统,由水泵1、2分别通过支路1、2向上水箱注水,在支路一中设置调节阀,为保持下水箱液位恒定,支路二则通过变频器对下水箱液位施加干扰。试设计串级控制系统以维持下水箱液位的恒定。 1图1 双容水箱液位控制系统示意图3. 设计要求1) 已知上下水箱的传递函数分别为:G p 1(s =H 1(s H 2(s H 2(s 21,G p 2(s =。 =U 1(s 5s +1Q 2(s H 1(s 20s +1要求画出双容水箱液位系统方框图,并分别对系统在有、无干扰作用下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假设干扰为
2、在系统单位阶跃给定下投运10s 后施加的均值为0、方差为0.01的白噪声);2) 针对双容水箱液位系统设计单回路控制,要求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并分别对控制系统在有、无干扰作用下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其中PID 参数的整定要求写出整定的依据(选择何种整定方法,P 、I 、D 各参数整定的依据如何),对仿真结果进行评述;3) 针对该受扰的液位系统设计串级控制方案,要求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及实施方案图,对控制系统的动态过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评述。4. 设计任务分析系统建模基本方法有机理法建模和测试法建模两种,机理法建模主要用于生产过程的机理已经被人们充分掌握,并且可以比较确切的加以数学描述的情况
3、;测试法建模是根据工业过程的实际情况对其输入输出进行某些数学处理得到,测试法建模一般较机理法建模简单,特别是在一些高阶的工业生产对象。对于本设计而言,由于双容水箱的数学模型已知,故采用机理建模法。在该液位控制系统中,建模参数如下:控制量:水流量Q ;被控量:下水箱液位;控制对象特性:G p 1(s =H 1(s 2(上水箱传递函数); =U 1(s 5s +1H 2(s H 2(s 1(下水箱传递函数)。 =Q 2(s H 1(s 20s +1G p 2(s =控制器:PID ;执行器:控制阀;干扰信号:在系统单位阶跃给定下运行10s 后,施加均值为0、方差为0.01的白噪声 为保持下水箱液位
4、的稳定,设计中采用闭环系统,将下水箱液位信号经水位检测器送至控制器(PID ),控制器将实际水位与设定值相比较,产生输出信号作用于执行器(控制阀),从而改变流量调节水位。当对象是单水箱时,通过不断调整PID 参数,单闭环控制系统理论上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系统也将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该设计对象属于双水箱系统,整个对象控制通道相对较长,如果采用单闭环控制系统,当上水箱有干扰时,此干扰经过控制通路传递到下水箱,会有很大的延迟,进而使控制器响应滞后,影响控制效果,在实际生产中,如果干扰频繁出现,无论如何调整PID 参数,都将无法得到满意的效果。考虑到串级控制可以使某些主要干扰提前被发现,及早控制,在
5、内环引入负反馈,检测上水箱液位,将液位信号送至副控制器,然后直接作用于控制阀,以此得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设计中,首先进行单回路闭环系统的建模,系统框图如下: 在无干扰情况下,整定主控制器的PID 参数,整定好参数后,分别改变P 、I 、D 参数,观察各参数的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然后加入干扰(白噪声),比较有无干扰两种情况下系统稳定性的变化。然后,加入前馈控制,在有干扰的情况下,比较单回路控制、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性能的变化,前馈-反馈控制系统框图如下: 系统实施方案图如下: 5. 设计内容1)单回路PID 控制的设计MATLAB 仿真框图如下(无干扰): 01先对控制对象进行PID 参数整定,这
6、里采用衰减曲线法,衰减比为10:1。A. 将积分时间Ti 调为最大值,即MA TLAB 中I 参数为0,微分时间常数TD 调为零,比例带为较大值,即MA TLAB 中K 为较小值。B. 待系统稳定后,做阶跃响应,系统衰减比为10:1时,阶跃响应如下图: 参数:K1=9.8,Ti=无穷大,TD=0经观测,此时衰减比近似10:1,周期Ts=14s,K=9.8C 根据衰减曲线法整定计算公式,得到PID 参数: K1=9.8*5/4=12.25,取12;Ti=1.2Ts=16.8s(注:MA TLAB 中I=1/Ti=0.06);TD=0.4Ts=5.6s.使用以上PID 整定参数得到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7、: 参数:K1=12,Ti=16.8,TD=5.6观察以上曲线可以初步看出,经参数整定后,系统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现用控制变量法,分别改变P 、I 、D 参数,观察系统性能的变化,研究各调节器的作用。A 保持I 、D 参数为定值,改变P 参数,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参数:K1=16,Ti=16.8, TD=5.6参数:K1=20,Ti=16.8,TD=5.6比较不同P 参数值下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可知,随着K 的增大,最大动态偏差增大,余差减小,衰减率减小,振荡频率增大。B 保持P 、D 参数为定值,改变I 参数,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参数:K1=12,Ti=10,TD=5.6参数:K1=12,Ti
8、=1,TD=5.6 比较不同 I 参数值下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可知,有 I 调节则无余差,而且随着 Ti 的减小,最大 动态偏差增大,衰减率减小,振荡频率增大。 C 保持 P、I 参数为定值,改变 D 参数,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参数:K1=12,Ti=16.8,TD=8.6 参数:K1=12,Ti=16.8,TD=11.6 比较不同 D 参数值下系统阶跃响应曲线可知,而且随着 D 参数的增大, 最大动态偏差减小, 衰减率增大,振荡频率增大。 现向控制系统中加入干扰,以检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系统的仿真框图如下: 阶跃响应曲线如下: 参数:K1=12,Ti=16.8,TD=5.6 观察以上曲线,并与无
9、干扰时的系统框图比较可知,系统稳定性下降较大,在干扰作用时, 很难稳定下来, 出现了长时间的小幅震荡, 由此可见, 单回路控制系统, 在有干扰的情况下, 很难保持系统的稳定性能,考虑串级控制。 2)串级控制系统的设计 系统的 MATLAB 仿真框图如下(有噪声) : 当无噪声时,系统的阶跃响应如下图所示: 参数:K1=12,Ti=16.8,TD=5.6,K2=0.3 比较单回路控制系统无干扰阶跃响应可知,串级控制降低了最大偏差,减小了振荡频率,大 大缩短了调节时间。 现向系统中加入噪声,观察不同 P 条件下的系统阶跃响应曲线: 参数:K1=12,Ti=16.8,TD=5.6,K2=0.5 参数
10、:K1=12,Ti=16.8,TD=5.6,K2=1.0 参数:K1=12,Ti=16.8,TD=5.6,K2=1.5 观察以上曲线可知,当副回路控制器,调节时间都有所缩短,系统快速性增强了,在干 扰作用下,当增益相同时,系统稳定性更高,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最大偏差更小。可 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控制效果。 6.设计总结 设计总结 1)通过本次设计,学会了系统建模的一般步骤,掌握了分析简单系统特性的一般方法,并 对系统中的控制器、执行器、控制对象等各个部分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2)基本掌握了简单系统模型的 PID 参数整定方法,对 PID 调节器中的 P、I、D 各个参数的 功能、特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实验验证的方式,很多内容印象非常深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施工现场安全评价与验收协议责任书3篇
- 2025版个人退股协议书:创业投资退出与收益确认合同4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绝缘干式电力变压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光强度调制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多相真空萃取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太阳能商用EV充电车棚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紫外超快光纤激光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4年科普知识竞赛试题库及答案(共60题)
- 2025年度个人个人间环保技术研发借款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住宅租赁定金支付与保障协议书2篇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单课件模板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糖尿病眼病患者血糖管理
- 抖音音乐推广代运营合同样本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教育促进会会长总结发言稿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心理调适教案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挑战
- 小学数学6年级应用题100道附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