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趣和认知的共同发展_第1页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趣和认知的共同发展_第2页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趣和认知的共同发展_第3页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趣和认知的共同发展_第4页
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趣和认知的共同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探小学数学教学中情趣和认知的共同发展(涟水县蒋庵中心小学 成静)内容摘要:认知因素和情意因素是组成小学生学习心理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要素。小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是认知活动和情趣活动相统一、协同发展的过程。认知因素的功能体现在个体对知识信息的接收及转化运用上;情意性因素则体现在对认知能力的定向、维持和调节上。在数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改变教学过程中重视认知能力而忽视情意性因素的状况,致力于沟通两者的内在联系,促进数学学习过程中情趣与认知能力的协同发展。关键词:小学数学 认知 情趣 共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存在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可是学生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是

2、新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当前,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那么,怎样才能“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认知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一、启发学生兴趣,激发认知情趣学生学习主体的一切活动与情意活动是紧密联系的。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体验是情感的基本点,它是受到外部环境的刺激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或心理反映。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

3、童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要把学生引入到所提问题的情境中去,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在拓宽数学学习时可以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惧来的学习兴趣,兴趣一旦被激发,数学学习的时空就被无限放大,数学教学的价值就远远超出了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范畴。兴趣可以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趋力,激发学习数学兴趣的方法很多,不少教师在教学中采取多种办法和教学形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成功地调动

4、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引导学生面临学科领域或生活中的真问题,充分应用已有经验进行学习,使学生的数学认知过程成为数学化的过程,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个性化解读得到充分的尊重和利用,使得小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他们生活常识的系统化。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求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习应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

5、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进入迁移创新的情境中去。教师有时可以利用实物或者教具、学具等,增强教学的形象直观性。例如,“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抽象难懂的。而我在上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利用活动角的教具、学具,让学生先通过认真观察教具的演示,再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充分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这一知识,不仅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打好基础,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并对学生进行了事物是运动变化的辨证思想启蒙教育。其次、使学生通过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这契合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性

6、”特征,使数学学习活动真正成为“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逐渐达到数学化、严格化和形式化的过程。在三年级(下)观察物体教学时,使学生通过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事物的形状和相对位置进一步深化对实物和视图关系的认识,培养初步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让学生自制学具,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逐步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再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管绝大多数是已知的现成结论,如圆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在加法是交换加数的位置是否和不变等,但对于学生来说,仍是全新的、未知的,仍然充满挑战,可以让学生经历数学学

7、习的过程,享受数学学习的充满智慧挑战的幸福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二、创设操作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认知的过程情境教学是指在一定情境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情境是知识产生或应用的具体环境。教学情境是指借助各种直观手段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有利于丰富学生感知、启迪学生探究、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的具体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变的生动形象,饶有兴趣。     现代教学论观点认为: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

8、学生设计学习情境,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有关信息,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自己开动脑筋进行学习,掌握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内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在新课引入时,依据教学内容创设制造悬念,来诱发学生想揭密的问题意识。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利用游戏开场,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上课,我便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考倒老师。你们随便说出一个数字,老师不用计算立即说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你们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去验证。”游戏开始了,学生们争先

9、恐后,有的想难倒老师,说的数比较大,但我却对答如流。学生们都震惊了:“为什么老师比计算器还快呢?”惊叹之余,便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究竟这些数有什么特征呢?老师又有什么绝招呢?”学生们都急于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绝招,于是,带着追求知识的渴望和疑问在老师的引领下进入新知的探求过程。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要改变认知活动中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教师要点拨、设疑、解惑,把学生的情意定向在参与认知的过程之中。教学目标是开放的、多元的、综合的,它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学习。重视学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对数学的良好情感。比如,做乘法变减法练

10、习时,9乘几等于几十减几,这是我们在学习9的乘法口诀时了解的规律,9成一个多倍数仍然具有这样的规律。我让学生自己按这个规律来做,看谁算得多,结果所有的学生都饶有兴趣地去算而且这次练习做得非常好。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运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使学生发展应用数

11、学的意识,提高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运用激励性评价,在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发展数学能力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设法把学习了的内容弄懂,兴趣成了学习的动力,上课时学习也格外认真。我在教学重量单位和长度单位时,有的同学把我的体重写成5千千克,把我的高度写成了150米。当我把这些错误在班上一说,同学们都把目光投向几个平时成绩差的同学。为了让这些同学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我把他们带出教室,说明1米有多高,1千克有多重,让学生自己找出正确的答案。这样学生知道错在什么地方,并且终生难忘。学生个性差异决定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理解、感受、发现程度各有不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或深或浅、感受或多

12、或少、发现或有或无,但只要他们能主动投入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总会有自己的收获,总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重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态度和情感;重视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运用激励性评价,以欣赏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活动,适时的给予激励。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做出积极评价,不以一个完美无缺的答案作为评价结果的唯一标准,而要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情绪,肯定其积极因素,倡导个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的有机结合,促成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响应。满足学生的成功体验,课堂上教师应充分给予学生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在学生中开展学习成果汇报和欣赏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

13、动机,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意识。整节课教师在讲台上的时间很少,多数都是在学生中间参与学生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研究活动。建立这种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要相信学生,并帮助学生特别是成绩落后的学生树立自信心,把他们看成是知识的主动探求者。为此,教师需要有真诚的情感,表现出温暖和同情,一旦和谐气氛形成后,随之而来的是学生的自我指向的学习,即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只要有合理之处,教师就应给予肯定,即使有缺点甚至是错误的,也不要泼冷水、全盘否定。

14、要善待学生的错,在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修改或完善。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心理素质应该渗透于学生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情意性因素在数学认知中的调控作用,表现于教师力求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善于运用和谐的、愉悦的、积极探求科学的学习氛围去引发或转变学生的行为。从学生个体来说,感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到成功的愉快,才能树立学习的信心。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教师要把教学视线转向面向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应认真利用教学中可调控因素,创设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实践证明,学生一旦有了成就感,就回增强学习自信心,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经常获得成功学习心理体验的学生往往对数学更感兴趣,产生更强的进取精神,从而形成

15、良性循环。因此,教师应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捕捉成功的机遇。但是,学生中存在智力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个体差异,让不同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获得发展,即实施因材施教。比如,一次上进位加法时,我请一位女生到黑板上板演,结果她不知道进位时怎么算,非常难过。如果此时我对她这种心理体验避而不理的话,很可能使她今后产生自卑感,不愿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后来,我请一位男生回答后,又请那位女生来做,结果做对了,于是我要求班级其他学生一起鼓掌来表扬他们,她走下讲台时满脸笑容。我提供的这个机会,不仅仅关系到这个学生某个知识的掌握,而且让学生的心理上感受到深刻的成功体验。面对新的问题情境,能力强的学生就担当了领导者

16、的角色,组织小组成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大大发展了数学能力,而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则承担稍微简单的任务,同时不仅能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得到小组成员的帮助,提高了他们学习兴趣和学习数学的质量。应该说,每个学生都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四、磨练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意志,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数学课堂不但是学习知识的活动,而且是体验情感的活动。即情知交融,这才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要怀着崇高的爱去传授知识,用真情实感去启迪学生。通过水到渠成的点化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像春雨润物那样的言传身教,才能使学生受到启迪,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保持丰富而高尚的情操。引发学生的情感

17、,使之产生共鸣,融洽师生关系。例如,我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愉快的氛围,先向学生介绍自己有“交朋友”的爱好,从小到大有很多好朋友。再请同学们相互了解一下,你在座的周围(前后左右)同学,有谁想和老师交朋友?学生一听,感到老师平易近人,一下子接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四面转动问了相对的同学后,纷纷举手,既活泼、又亲切。同时,对“相对”一词有了直观的了解,突破了教材中“相对”的难点。为长方体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棱的长度相等打下了基础,事半功倍。在新课改的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艰苦的劳动。探索、实验、尝试的道路是曲折的,必然会经受挫

18、折或失败。数学学习中的大多数内容是枯燥的、抽象的,而且数学知识逻辑性强,一环紧扣一环,这需要持之以恒的刻苦学习精神。从长远来看,一个人今后遇到的问题与困难是难以预料的,他更要有坚强的意志,自觉地排除各种干扰,克服种种困难,坚持不懈地为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努力。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与方便,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也是便于自学的科学。”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充满敏感,爱好想象,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地创设情境,培养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上关注到“具体个人”,首先引导学生面对真实的问题,每一个学生个体都可以调用原有的经验,形成对问题解决的独特的、个性化的策略和方法,这就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成为课堂主动的参与者,改变旧有课堂“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组织形式,课堂“重心”得到下移。大量事例表明,目前不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薄弱。表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如“稍难的题目就请教父母、同学讲解解答过程,或抄袭标准答案;而做错的题目也懒得找原因,或是抄同学的或随便写上,以应付老师的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