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建构理论—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大气环境学案_第1页
课堂建构理论—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大气环境学案_第2页
课堂建构理论—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大气环境学案_第3页
课堂建构理论—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大气环境学案_第4页
课堂建构理论—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大气环境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引 言高中的学习更需要理性思维。理性思维就是一种建立在证据和逻辑推理基础上的思维方式。地理的学科属性是文科还是理科?或许你很快就回答这个问题,但是请你等等,你的这个结论有科学的依据吗?恩,从这个貌似最简单的问题开始我们的理性思维吧。如果有人说:“地理是文科,因为地理是高考文科的必考科目。”将他们的推论表述为三段论应该是这样的:高考文科生的必考科目一定是文科,地理是高考文科生的必考科目,所以,地理是文科。这个三段论可以反驳吗?仿照上述推理逻辑你也写一个三段论,要求你写的这个三段论推理出一个明显错误的结论,你会选择什么学科来进行推理?正面论证“地理是文科”或者“地理不是文科”。我们论证步骤应该是:

2、1. 先确定什么是“文科”;2. 再看地理学科特征符合/不符合“文科”;3. 得出结论。(注:我们论证的是第一册地理内容)请你论证“地理是文科”或者“地理不是文科”借鉴资料: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其实,地理也不是完全的理科学科,地理的学科属性到底如何?还是带着这个问题和思考开始我们的高中地理学习之旅吧!你的思考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 地壳物质的组成和物质循环【地壳物质组成】(1)将以下概念用关联图表示:矿物、单质、化合物、矿产、岩石、岩浆岩、侵入岩、喷出岩、沉积岩、变质岩【岩石的转化】(1)绘制岩石转化模式图岩浆【岩石的

3、特征及对应变质转化】岩石类别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侵入岩喷出岩特征实例花岗岩 ( )( )( ) ( )砂岩页岩石灰岩( )( )( )( )【地质循环】地质循环的动力来自:你的思考第二节 地球表面形态【内力与外力】根据书本关于内外力的介绍,完成下列表格。1设置比较项目;2. 填写比较内容 (表格有底纹暂时不做)类别内力外力【地质构造:向背斜】(1) 绘制向背斜简图并叙述判别向背斜的方法背斜判别方法: 向斜判别方法: 倒置地形成成谷背斜山山向斜谷(2)成成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副词,使这句话错误:背斜( )成山;在括号内填上一个副词,使这句话正确:成山的( )是背斜。你的思考(3)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

4、因是:a.由于背斜顶部受到( )作用,岩层出现大量( ),易于被( ),所以最终成为谷地;b.由于向斜槽部受到 ( ) 作用,岩层变得( ),不易于被( ),所以最终成为山地。c.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是因为( )力的作用,是由于( )差异的不同造成的(4)石油一般储存在( );地下水一般储存在( )(5)一般在( )开凿隧道。【地质构造:断层】(1)判定断层的两个条件是:断层(2)绘制地垒、地堑示意图(3)绘制褶皱断层图你的思考【外力作用】记录外力作用相关知识点,课后设计外力作用比较联系表。第三节 大气环境你的思考【大气垂直分层】C丙B乙A甲(1)在上图填写A、B、C的名称;标注A和B层大致的高

5、度;绘制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2)根据温度在各层的变化,推断A层和B层的热源位置。(在甲、乙、丙相关的高度)【对流层与平流层】根据讲解绘制对流层概念关系图(概念提示:热源、温度随高度变化规律、对流运动、水汽和杂质、多变的天气)对流运动课后完成平流层概念关系图平流运动你的思考完成对流层高度纬度分布规律的原因推导:对流层高度( )对流运动( )热量( )纬度(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关系图分析】一、太阳辐射A大气上界EC.DB地面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1)太阳辐射属于( )波辐射,能量集中在( )光区域。(2)A表示达到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B表示( );(3)假设A的辐射量

6、是100,B只有47,B小于A的原因是( );(3-1)C表示太阳辐射遇到云层发生了( )作用,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云层越厚,( )作用就越( ),被( )的太阳辐射越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越( )。 (3-2)D表示太阳辐射被大气吸收,吸收是有选择性的。高层氧原子吸收( )平流层臭氧吸收( )对流层( )吸收( )(3-3)E表示太阳辐射遭遇尘埃、水汽分子或者空气分子发生的( )作用。当太阳辐射遭遇到尘埃、水汽分子是( )作用无选择性,天空是灰蒙蒙的;当太阳辐射遭遇到空气分子(小质点),()作用有选择性,选择蓝紫光,天空是蔚蓝的。你的思考2、据图分析,太阳高度越大,地面得到的太阳辐

7、射越多。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多等量的太阳辐射散布的面积越( )填写因果推导太阳高度越 高经过大气的路程越( )问题:为什么夏天炎热?二、地面辐射大气上界F.G地面图中F是地面对太阳辐射的( ),反射率最强的是( );图中G是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因为地面得到来自( )的热量后,地面本身向外传递能量的表现,和地面反射不是一回事。地面因为温度低,所以属于( )波辐射,辐射能量集中在波长比较长的( )线区域。地面辐射中大多数能量被大气中的( )吸收,只有少部分逃逸到宇宙空间。大气中的( )越来越多,逃逸到宇宙空间的能量越来越少,这就是温室效应。( )属于温室气体。三、大气辐射你的思考I总结:H大气得到来自地面辐射的能量,也开始进行大气辐射,因为大气温度低,所以大气辐射也是( )波辐射。大气辐射中小部分(I)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H)射向( ),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给地面以热量的( ),这部分辐射称为(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是通过( )辐射实现的。云层越厚,大气( )辐射就越强。保温效果就越好,气温就越( )。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