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_第1页
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_第2页
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_第3页
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_第4页
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科毕业设计( 2016 届 )题 目: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学 院: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生姓名: 郑浩东 学号: 21207052076 指导教师: 詹益民 职称(学位):合作导师:职称(学位):完成时间:2016 年 月 日成 绩:黄山学院教务处制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兹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本人在论文写作中参考的其他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均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声明人(签名):年 月 日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艺设计Process design of vinyl chloride with

2、 annal output of 100kt目录摘要IABSTRACTII前言1第一章绪论2 聚氯乙烯2聚氯乙烯性质和用途2氯乙烯VC41氯乙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4我国VC的产需状况及预测5氯乙烯制取方法61.4 氯乙烯的合成71.4.1 反应机理71.4.2 催化剂的选取7氯乙烯生产工艺流程简述10生产工艺流程10主要原料和产物的物化性质11第二章工艺计算132.1 物料衡算13计算依据132.1.2 各单元的物料衡算132.2 热量衡算212.2.1 热量衡算式21有关物化数据表212.2.3 相应各个设备的热量衡算22第三章主要设备及管道管径设计与选型293.1 转化器的设计与选型

3、293.1.1 已知条件29数据计算29手孔31封头的选择31精馏塔的设计与选型31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333.2.2 求操作线方程33塔径的计算34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37管径的计算373.3 主要管道管径的计算与选型393.3.1 HCl进料管403.3.2 乙炔气进料管403.3.3 石墨冷却器的进料管413.3.4 多筒过滤器的进料管41转化器的进料管413.3.6 转化器的出料管423.3.7 石墨冷却器进料管42部分管道一览表42第四章生产中的注意事项43生产中常见物质的危害及处理方法43结论51参考文献53附录54附录A 工艺流程图54附录B 主要设备图54年产10万吨氯乙烯工

4、艺设计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郑浩东(21207052076)指导老师:詹益民摘要:氯乙烯是化学工业重要有机化工原料,其市场供需量也愈来愈庞大,在化工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攀升。由于近年来全世界氯乙烯的生产发展很快,其产量及消费需求也都迅猛增长;而在国内也随着我国聚氯乙烯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我国氯乙烯消费量的不断增加。本设计主要对氯乙烯的物性、用途及国内外生产消费现状进行分析,对其现有各种生产工艺做简要介绍,根据设计任务要求确定了本生产工艺流程,对氯乙烯的生产、分离及提纯阶段精馏塔进行详细计算,并根据物性及操作条件等综合因素对塔设备结构进行计算、设计、选型,对辅助设备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做

5、出我认为年产20万吨氯乙烯理想的设计方案 。关键字:增加;氯乙烯;聚氯乙烯;精馏塔;计算Process design of vinyl chloride with annal output of 100ktAbstract:Vinyl chloride is an important organic chemical raw materials in chemical industry, its market supply and de

6、mand quantity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large and  the position of Vinyl chloride  will be rise in chemical production. Due to the production of vinyl chloride&

7、#160;is developing very fast in the world,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demand are growing rapidly;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PVC industry in China, our country'

8、;s vinyl chloride consumption also increased. This design mainly analyze the vinyl chlorides physical properties, use and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lso

9、 brifely introducing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design task,making sur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calculating the production, separation and 

10、purification of vinyl chloride. Considering the comprehensive factors such as physical properties,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so on,we calculate the tower equipments structure, design, se

11、lect type, and calculate the design of auxiliary equipment.Finally making the ideal design scheme from my side which can output 100 kt of vinyl chloride every yearKeyword

12、s: Addition;Vinyl chloride;Polyvinyl Chloride;Distillation column;Calculate前 言本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对年产二十万吨氯乙烯的工艺初步设计,广泛收集了聚氯乙烯((PolyvinylChloride,简称PVC)、氯乙烯(vinylChloride;简称VC)工艺化工设计的相关资料作为设计依据。对PVC的性质和国内外发展状况进行了介绍,并着重对VC工艺发展状况、工艺选择、性质、工艺流程及合成原理,相关的物料性质、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管道设计作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理论设计为主,参考了大量资料和书籍,力求接近实际、切合实

13、际。第一章 绪 论1.1 聚氯乙烯聚氯乙烯性质和用途1常温常压下,氯乙烯(vinyl ,易聚合,并能与乙烯、丙烯、醋酸乙烯酯,偏二氯乙烯、丙烯腊、丙烯酸酯等单体共聚,而制得各种性能的树脂,加工成管材、面膜、塑料地板、各种压塑制品、建筑材料、涂料和合成纤维等。近年来世界和中国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比例分别见表1.1和表1.2。表1.1近年来世界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比例品 种比例/%品 种比例/%PVC硬制品管材33PVC软制品薄膜片材13护墙板8地板地砖3薄膜和片材8合成皮革3吹塑制品5电线电缆8其他6其他13合计60合计40表1.2近年来中国聚氯乙烯树脂消耗比例品 种比例/%品 种比例/%PV

14、C硬制品管材14PVC软制品薄膜片材11护墙板18地板地砖8薄膜和片材15合成皮革7吹塑制品5电线电缆4其他5其他13合计57合计431.2 氯乙烯VC1氯乙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自1835年法国化学家V.Regnault首先发现了氯乙烯,于1838年他又观察到聚合体,这就是最早的聚氯乙烯。聚氯乙烯自工业化问世至今,六十多年来仍处不衰之势。占目前塑料消费总量的29%以上。到上世纪末,聚氯乙烯树脂大约以3%的速度增长。这首先是由于新技术不断采用,产品性能亦不断地得到改进,品种及牌号的增加,促进用途及市场的拓宽。其次是制造原料来源广、制造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好。在耐燃性、透明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能方

15、面均较其它塑料优异。又它是氯碱行业耗“氯”的大户,对氯碱平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目前世界主要聚氯乙烯生产国来说:一般耗用量占其总量的2030%。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化工的发展,为聚氯乙烯工业提供廉价的乙烯资源,引起了人们极大的注意,因而促使氯乙烯合成原料路线的转换和新制法以及聚合技术不断地更新,使聚氯乙烯工业获得迅猛的发展。1.2.2我国VC的产需状况及预测1998年我国PVC产量和表观需求量分别为160万吨和317万吨。在世界上产 量仅次于美国(639万吨)、日本(263万吨)居第三位。2000年前后,计划新建和扩建PVC能力至少为88万吨/年,估计此期间大量没有竞争能力

16、的电石法小厂将闲置,所以总产能有可能达220万吨/年水平,其中乙烯法将达134.6万吨/年,从目前占31%上升到61%。1835年法国人V.勒尼奥用氢氧化钾在乙醇溶液中处理二氯乙烷首先得到氯乙烯。20世纪30年代,德国格里斯海姆电子公司基于氯化氢与乙炔加成,首先实现了氯乙烯的工业生产。初期,氯乙烯采用电石,乙炔与氯化氢催化加成的方法生产,简称乙炔法。以后,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氯乙烯的合成迅速转向以乙烯为原料的工艺路线。1940年,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开发了二氯乙烷法。为了平衡氯气的利用,日本吴羽化学工业公司又开发了将乙炔法和二氯乙烷法联合生产氯乙烯的联合法。1960年,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开发了乙烯

17、经氧氯化合成氯乙烯的方法,并和二氯乙烷法配合,开发成以乙烯为原料生产氯乙烯的完整方法,此法得到了迅速发展。乙炔法、混合烯炔法等其他方法由于能耗高而处于逐步被淘汰的地位。1.4 氯乙烯的合成2氯乙烯是由乙炔与氯化氢在升汞催化剂存在下的气相加成的。 反应机理+1248kJ/mol (1-6)上述反应实际上是非均相的,分5个步骤来进行,其中表面反应为控制阶段。I 外扩散 乙快、氯化氢向碳的外表面扩散;II 内扩散 乙炔、氯化氢经碳的微孔通道向外表面扩散;III表面反应乙炔、氯化氢在升汞催化剂活化中心反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氯乙烯;IV 内扩散 氯乙烯经碳的微孔通道向外表面扩散;V外扩散 氯乙烯自碳外表面

18、向气流中扩散。 催化剂的选取15 载体活性炭 ,升汞对于HCl与C2H2化合生成氯乙烯的反应,要求使用的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目前,电石法生产氯乙烯常用的催化剂是以活性炭为载体(孔隙率即吸苯率>=30%,机械强度>90%)浸渍吸附质量分数为10%12%的氯化汞制备而成的,其具体标准参见(YS/T31-1992氯化汞触媒技术标准)。生产工艺流程简述生产工艺流程缓冲器乙炔砂封混合器石墨冷却器多筒过滤器石墨预热器转化器除汞器水洗塔碱洗塔冷却器图1.1 生产工艺流程由乙炔工段送来的精制乙炔气,经乙炔砂封,与氯化氢工序送来的氯化氢气体经缓冲罐通过孔板流量计调节配比(乙炔/氯化氢=1/1

19、.051.1)在混合器中充分混合,进入石墨冷却器,用-35盐水间接冷却,冷却到-14±2,乙炔氯化氢混合气在此温度下,部分水分以40%盐酸排出,部分则夹带于气流中,进入串联的酸雾过滤器中,由硅油玻璃棉捕集器分离,然后混合气经石墨冷却器,由流量计控制进入串联的第一组转化器,在列管中填装吸附于活性炭上的升汞催化剂,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乙炔和氯化氢合成转化为氯乙烯,第一组出口气中尚有2030%未转化的乙炔,再进入第二级转化器继续转化,使出口处未转化的乙炔控制在3%以下,第二组转化器填装活性较高的新催化剂,第一组则填装活性较低的,即由第二组转化器更换下来的旧催化剂即可。合成反应放出的热量通过离

20、心泵送来的95100左右的循环水移去。粗氯乙烯在高温下带逸的氯化汞升华物,在填活性炭吸附器中除去,接着粗氯乙烯进入水洗泡沫塔回收过量的氯化氢。泡沫塔顶是以高位槽低温水喷淋,一次(不循环)接触得20%盐酸,装大贮槽供罐装外销,气体再经碱洗泡沫塔,除去残余的微量氯化氢后,送至氯乙烯气柜,最后去精馏工段。主要原料和产物的物化性质I 氯化氢分子式:HCl性质:,沸点-85。在空气中发白雾,溶于乙醇、乙醚,极易溶于水,标准状况下,1升水可溶解的HCl气体。规格:纯度93%水分0.06%II乙炔分子式:C2H2 分子量:26性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气体,具有微弱的醚味,工业用乙炔因含有氯化氢、磷化氢等杂质

21、而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气。规格:纯度:98.5%不含硫、磷、砷等杂质。III 氯乙烯分子式:CH2沸点: 熔点:蒸汽相对密度:2.15(空气为1) 液体相对密度:0.9121(20)爆炸极限:在空气中3.626.4%(体积)第二章 工艺计算2.1 物料衡算由于各化工单元操作连续,故采用倒推法,根据转化率或者损失率计算出原料的投入量,再按顺序对各个单元操作进行衡算。计算依据I计算基准年产能力: 年产100kt的氯乙烯年工作日: 以330天计算日产量: 100×106÷×105 kg (2-1)小时产量: ×105÷24=12689.5 kg (2-

22、2)即,每小时要合成氯乙烯kg ,以下计算均以1 h 为基准。II化学反应式:主反应: (2-3)副反应: (2-4) (2-5) (2-6)III 倒推法计算:精馏(氯乙烯的收率1:99.5%):÷99.5%= kg = kmol(2-7)转化器(乙炔的转化率:95%): ÷95%= kmol (2-8)因此,进气中C2H2需 kmol 各单元的物料衡算(1)混合器的物料衡算混合器C2H2HClO2H2O乙炔氯化氢图2.1 混合器的物料衡算简图 C2H22本设计选取:nC2H2 I 进料气组成:表2.1 进料气组成进料气组分含量/%乙炔气C2H2H2O 氯化氢HClH2O

23、惰性气体(以O2计算)因此,进料气所需乙炔气: ÷99.5% = kmol (2-9)进料气所需的氯化氢气体:×÷99.95% = kmol (2-10)即,C2H2 : kmol ( kg)HCl : kmol ( kg)O2 : ×0.04% = 0.0928 kmol ( kg) (2-11)H2O : ×0.01%+×0.5% = kmol ( kg)(2-12)II 出料气组成:极少量的水分以浓盐酸的形式流出,此时课忽略流出的浓盐酸量。C2H2 : kmolHCl : kmolO2 : kmolH2O : kmolIII混合

24、器的物料衡算表表2.2 混合器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2H2C2H2HClHClO2O2H2OH2O100100(2) 石墨冷却器C2H2HClO2H2O混合气石墨冷却器盐酸图2.2 石墨冷却器的物料衡算简图由于在石墨冷却器中,用-35盐水间接冷却,混合气中水分一部分则以40%盐酸的形式排出,部分则混合在气流中。查阅相关资料,即设混合器中水分以40%盐酸排出的量占水总量的30%2。I进料气组成:C2H2 : kmol (kg)HCl : kmol (kg)O2 : kmol (kg)H2O: kmol (kg)II 出料气组成:C2H2 : kmol (kg)O2

25、 : kmol (kg)H2O: ×(1-30%) = kmol = kg (2-13)(2-14)=÷0.6) ÷0.6)×(-) =kg (2-15)HCl: -= kg =231.8665 kmol (2-16)盐酸:+(-)= kg (2-17)III 石墨冷却器的物料衡算表2.3 石墨冷却器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2H2C2H2HClHClO2O2H2OH2O盐酸100100(3)多筒过滤器由相关资料查得,在多筒过滤器中,采用35%憎水性有机硅树脂的510um细玻璃纤维,可将大部分酸雾分离下来,以盐酸的形式排出。假

26、设盐酸为38%,出水量为80%。I进料气组成:C2H2 : kmol (kg)HCl : kmol (kg)O2 : kmol (kg)H2O: kmol (kg)II 出料气组成:C2H2 : kmol (kg)O2 : kmol (kg)H2O: ×(1-80%)= kg 盐酸为38%,×100% = 38% (2-18)÷0.62)×÷0.62)× = kg (2-19)HCl: -= kg (2-20)盐酸:+×80%= kg (2-21)III 多筒过滤器的物料衡算表2.4 多筒过滤器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

27、%出料质量/kgW/%C2H2C2H2HClHClO2O2H2OH2O盐酸100100(4)石墨预热器此时无质量交换,即进出口各物料量不变。 进料/出料质量/kgW/%C2H2HClO2H2O100(5)转化器CH2CHClC2H2HClC2H2HCl转化器图2.3 转化器物料衡算简图由前面的叙述知,此转化器转化率为95%3。I进料气组成:C2H2 : kg ( kmol)HCl : kg ( kmol) O2 : kgH2O : kgII 出料气组成:CH2CHCl :×95%×62.5 = kg (2-22)C2H2 : ×(1-95%)= kg (2-23)

28、HCl : -×95%×36.5 = kg (2-24)O2 : kgH2O : kgIII 转化器的物料衡算:表2.6 转化器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2H2CH2CHClHClC2H2O2HClH2OO2H2O100100(6)除汞器由于汞含量极少,实际操作中课忽略其影响,即物料进、出组分相同。 除汞器的物料衡算: 表2.7 除汞器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H2CHClCH2CHClC2H2C2H2HClHClO2O2H2OH2O100100(7) 石墨冷却器表2.8 石墨冷却器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

29、量/kgW/%CH2CHClCH2CHClC2H2C2H2HClHClO2O2H2OH2O100100(8)水洗泡沫塔4查阅相关文献可知,水洗泡沫塔用来回收过量的氯化氢,泡沫塔是以高位槽低温水喷淋,一次(不循环)接触可得20%的盐酸。假如回收盐酸的回收率为98%,加入的水量为3955 kg。I进料气组成:CH2CHCl : kgC2H2 : kg HCl : kg O2 : kgH2O : + 3955 = kg (2-25)II 出料气组成:CH2CHCl : kgC2H2 : kg 回收的盐酸: ×98%÷20% = 4941.22 kg (2-26)HCl : 

30、15;(1-98%)= 20.168 kg (2-27) O2 : kgH2O : 3955+-×0.8 = kg (2-28)III 泡沫水洗塔的物料衡算:表2.9 泡沫水洗塔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H2CHClCH2CHClC2H2C2H2HClHCl20.168 O2O2H2OH2O盐酸100100(9)碱洗泡沫塔CH2=CHClCHCHHCl碱洗泡沫塔CH2=CHClCHCH图2.4 碱洗泡沫塔物料衡算简图I进料气组成:CH2CHCl : kgC2H2 : kg HCl : 20.168 kg O2 : kgH2O : kgII 出料气组成:HC

31、l被碱液吸收,从而出料气中不含HCl气体。CH2CHCl : kgC2H2 : kg O2 : kgH2O : kgIII碱洗泡沫塔的物料衡算表2.10 碱洗泡沫塔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H2CHClCH2CHClC2H2C2H2HCl20.168 HCl(除去的)20.168 O2O2H2OH2O1001002.2 热量衡算 热量衡算式(2-29)Q1 : 物料带入热Q2 : 加热剂或冷却剂带入热Q3 : 过程热效应Q4 : 物料带出热Q5 : 热损失假设Q5 是Q2的5% 此衡算式中,“+”表示放热,“-”表示吸热。设混合物的平均比热容近似等于各组分热容与质量

32、分数乘积之和,即 ,含量少的物质对混合体系热容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同种物质的平均比热容 (2-30)有关物化数据表5物化数据表项目温度/比热/kcal/(kg·)乙炔2575110HCl2575110水蒸气2575110O22575110氯乙烯2575110盐酸(40%)-35 相应各个设备的热量衡算(1)石墨冷却器表2.12 石墨冷却器的物料衡算表进料质量/kgW/%出料质量/kgW/%C2H2C2H2HClHClO2O2H2OH2O盐酸100100进料温度: t1 = 25出料温度: t2 = -13以进料温度t1 = 25为计算基准:C 乙炔= kJ/(kg·)C水蒸

33、气= kJ/(kg·)C氯化氢= kJ/(kg·)C 氧气= kJ/(kg·)C 水(l)=4.175 kJ/(kg·)水(冷凝热)= -2229.4636 kJ/(kg·)C40%盐酸=3214 kJ/(kg·)计算:Q1 : 进料温度为25,即Q1 =0Q3 : Q3= Q + Q3.2 (2-31) Q :生成40%的盐酸时,HCl的水溶液生成的热,35430 kcal/kmol5 则冷却器只能中HCl溶于水放出的热量为: ×(-)÷ 36.5 = kJ (2-32)Q×(-)= kJ (2-33)

34、 Q3 = Q + Q = + = kJ (2-34)Q4 : Q4 = Q乙炔Q氯化氢 Q氧气Q水蒸气Q盐酸 = ××(-13-25)+××(-13-25)+××××(-13-25)+×3214×(-13-25) = - = - kJ (2-35)Q2:5%×Q2=Q5Q1Q2Q3=Q4Q5 (2-32) 0+ Q2+ = -Q2(2-36)Q2 = - kJ Q5 : Q5 = Q2×5% = -99930.5953 kJ (2-37)表2.13 石墨冷却器热量衡算表物料

35、入口/kJ物料出口/kJC2H20C2H2-HCl0HCl-O20O2-H2O0H2O-冷凝热盐酸-盐水吸热-损失-(2) 石墨预热器进料温度: t1 = -13出料温度: t2 = 75以进料温度t1 = -13为计算基准:C 乙炔= kJ/(kg·)C 水蒸气= kJ/(kg·)C 氯化氢= kJ/(kg·)C 氧气=0.9798 kJ/(kg·)C 氯乙烯 kJ/(kg·)计算:Q1 : 进料温度为75,即Q1 =0Q3 : 由反应式,Q4 : Q4 = Q乙炔Q氯化氢 Q氧气Q水蒸气 = ××(75+13)+

36、5;×(75+13)+×0.9798 ×(75+13)+××(75+13) = +460.62 = 1523799.104kJ (2-38)Q2: Q5 = Q2×5% Q1Q2Q3=Q4Q5 0+ Q2+0 = Q2Q2 = kJQ5 : Q5 = Q2×5% =×=kJ (2-39)表2.14 石墨预热器热量衡算表物料入口/kJ物料出口/kJC2H20C2H2HCl0HClO20O2H2O0H2O蒸汽加热损失(3) 转化器由前面计算可知,转化器的物料核算此处的热损失为1.5%。进料温度: t1 = 75出料温度

37、: t2 = 110以进料温度t1 = 75为计算基准:C 乙炔= kJ/(kg·)C 水蒸气= kJ/(kg·)C 氯化氢= kJ/(kg·)C 氧气= 1.005 kJ/(kg·)C 氯乙烯 kJ/(kg·)计算:Q1 : 进料温度为75,即Q1 =0Q3 : 由反应式, Q3××103 = kJ (2-40)Q4 : Q4 = Q氯乙烯+Q乙炔Q氯化氢 Q氧气Q水蒸气 = ××(110-75)+××(110-75)+××(110-75)+××

38、;(110-75)+××(110-75) = + = kJ (2-41)Q2: Q5 = Q2×1.5%Q1Q2Q3=Q4Q5 0+ Q2+ = Q2Q2 = - kJQ5 : Q5 = Q2×5% = -× = - kJ表2.15 转化器热量衡算表 物料入口/kJ物料出口/kJC2H20CH2CHClHCl0C2H2O20HClH2O0O2反应热H2O0循环水-损失-(4) 石墨冷却器进料温度: t1 = 110出料温度: t2 = 25以进料温度t1 = 110为计算基准:C 乙炔= kJ kJ/(kg·)C 水蒸气= kJ kJ

39、/(kg·)C 氯化氢= kJ kJ/(kg·)C 氧气= 1.021 kJ kJ/(kg·)C 氯乙烯 kJ kJ/(kg·)计算:Q1 : 进料温度为110,即Q1 =0Q3 : Q3 = 0 (无反应或冷凝热产生)Q4 : Q4 = Q氯乙烯+Q乙炔Q氯化氢 Q氧气Q水蒸气 = ××(25-110)+××(25-100)+××(25-100)+××(25-100)+××(25-100) = - = -1067110.565 kJ (2-42)Q2:

40、Q5 = Q2×1.5%Q1Q2Q3=Q4Q5 0+ Q2+0= - Q2Q2 = - kJQ5 : Q5 = Q2×5% = -×0.05 = - kJ表2.16 石墨冷却器热量衡算表进料入口/kJ物料出口/kJCH2CHCl0CH2CHCl-C2H20C2H2-HCl0HCl-O20O2-H2O0H2O-循环水-损失-(5) 冷却水消耗:I 盐水: 已知: 盐水用于石墨冷却器除去水气, 进料温度: t1 = -35出料温度: t2 = -2040%盐水的比热容:C 盐水 = 3.214 kJ/(kg·) Q = mCP(t2-t1)=m = 

41、7;(15×3.214) = kJ (2-43)II 循环水:在石墨预热器中,进料温度: t1 = 110出料温度: t2 = 9595时: C水 = 4.214 kJ/(kg·)110时:C水 = 4.238 kJ/(kg·)C平均 = (4.214+4.238)÷2 = 4.226 kJ/(kg·) (2-44) Q = kJ需水量:m =÷×15)= kg (2-45) 在转化器中,进料温度: t1 = 95出料温度: t2 = 110Q = kJ 需水量: m =÷÷(110-95) = kg (

42、2-46) 在石墨冷却器中,进料温度: t1 = 15出料温度: t2 = 9595时: C水 = 4.214 kJ/(kg·)15时: C水 = 4.187 kJ/(kg·)C平均 = (4.214+4.187)÷2 = 4.2 kJ/(kg·) (2-47) Q = kJ 需水量: m = ÷×(95-15)= kg (2-48)表2.17 水消耗综合表物料相应设备热量/kJ质量/kJ盐水石墨冷却器循环水石墨预热器转化器石墨冷却器 石墨预热器中的水可由转化器出来的水来提供。 石墨冷却器中出来的水又可以提供给转化器 实际用水 kg第

43、三章 主要设备及管道管径设计与选型3.1 转化器的设计与选型 已知条件1 此处的转化器为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催化剂粒度: 0.756.5 mm ,载体机械强度应90% HgCl2含量: 10.5%12.5% 水分的含量: 小于0.3% 松装粒度: 540640 g/L 空 速: 2540 m3/(m3催化剂·h)时,转化率最高。 反应温度: 新触媒,150:旧触媒,180采用经验设计法6: (3-1) 原料混合气进料流量,m3 催化剂床层体积,m3SV 空间流速,h-1 假定空间流速SV = 30 m3/(m3催化剂·h)表3.1 转化器的进料组分表进料质量/kg物质的量

44、/kmolC2H2HClO2H2O数据计算混合气的体积流量 : = ×22.4 = m3 (3-2) 由式得 : = ÷30 = m3 选管子: 57×3.5 mm 管子内径d = ,管长6m,催化剂的装填高度为。 管子数: (3-3)每个转化器用2401根管子,则转化器为÷2401可取为13个转化器。循环水带走的传热量kJ,由于进出口温度变化不大,即近似为恒温。(3-4) = 25 K 取经验值100.则,= (3-5)A实际 = 3.14ndl ×13×2401×× = (3-6) A实际 A需要 能满足要求。

45、选取: 壳体大于400mm 用钢板卷焊而成7, 壳体内径D取决于传热管数n,排列方式和管心距。 D = t (nC-1)+ (23)d。式中: t 管心距,t = 1.25d。 d。 换热管外径 nC 横过管束中心线的管数,该值与管子排列有关。本设计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则nC = 54 (3-7)t = 1.25d。×0.057 = 0.07125 m (3-8)D = t(nC-1)+2.5d。×× = 3.9185 m (3-9)圆整到4000mm参考文献,为了满足及时转移反应放出的热量,采用把转化器换热分为三层,三层同时进行散热。手孔8 反应最高压力为1.5

46、atm 选用平焊法兰手孔。 公称压力PN0.06MPa,公称直径DN250mm,H1 = 190mm 采用类材料,垫片的材料采用普通的石棉橡胶板。 其标记为: 手孔 (A.G) 250-0.6 HG/T 21529-95封头的选择根据手册6,选用锥形封头。由于该设备可直接看做列管式换热器,故可直接查阅手册8,可得在0.6MPa下,管径为4000mm的封头厚度可取14mm。6由碱洗塔顶部出来的粗氯乙烯气体经排水罐部分脱水后进入机前冷却器冷却至510,除去粗VC中的大部分水分、提高了气体的密度后,经氯乙烯压缩机压缩至0.75MPa,送机后冷却器降温至50左右除去部分油水进入精馏段。氯乙烯的精馏主要是将压缩岗位送来的氯乙烯气体在0.550.60MPa下,在全凝器全部液化为15的过冷液体,VC液体进水分离器,含有不凝气体氯乙烯气体进入尾气冷凝器,用-35冷冻盐水进一步分离,冷凝液体也进入水分离器,由水分离器的液体VC先送至低沸塔进行一级精馏去除乙炔和氮气、氧气等低沸物,再送至高沸塔经二级精馏除去二氯乙烷等高沸物,在塔顶可得到纯度大于99.95%的精制单体送至聚合工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