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一课”到“这一课”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7/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1.gif)
![从“每一课”到“这一课”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7/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2.gif)
![从“每一课”到“这一课”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7/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3.gif)
![从“每一课”到“这一课”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2/17/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90e4b6ff-d808-40ec-bcc6-4a8e97b3e8414.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每一课”到“这一课”据薛法根的黄果树瀑布谈教学内容的选择江苏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费洁语文课教什么, 这一直是老师争论和感到迷惘的问题。王荣生教授曾笑言, 一篇课文,二十个教师去教,有二十个不同的教学内容。的确,语文学科比其他学科承载了更多的信息和人文内涵,无疑就增强了语文学科的复杂性和包容性。语文教学,在获得课文所传播的信息的同时,获得“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才是本质的行为。让学生学习语言的功能,进而有效地使用语言、 产生言语智慧, 这是语文课程的价值所在。那么,教什么内容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行为, 才能让学生产生言语智慧,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价值?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黄果树瀑布(
2、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一、积累语言积累语言是阅读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 积累越丰富, 学生表达水平越高。 黄果树瀑布这一课的好词佳句特别多,积累哪些?用什么方式积累更有效?词语的积累。第一,精心选择,让学生默写文中描写水声的三个词语: 哗哗的水声 、喧嚣的水声、訇然作响的水声;第二,学生自己写一到两个表示声音很响很大的词语; 第三,引导学生读懂词语,读出声音很大的意思;第四,学生说说自己写的描写声音大的词:震耳欲聋、人喧马嘶、响彻云霄等;第五,老师总结,我们学习的时候就要善于积累,善于归类。句子的积累。首先,初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给自己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是瀑布发
3、出的声音。其次,关注声音,让学生找出描写声音的语段,自己去读读。然后,指名学生读描写声音的句段,每读一部分,老师就说“这就是哗哗的水声”。最后,老师强调,一般人听到的都是哗哗的水声, 就是喧嚣的声音,那么在作者的耳朵里, 听到了怎么样的声音?学生发现了作者把水声比喻成织布声、乐声、雷声、风声和潮声等等,学生很自然积累了一组描写水声的精妙比喻句。我们不难看出 ,不管是词语的积累还是句子的积累 ,薛老师 都抓住了“ 这一课 ”的独特之处 ,即把文本中最有价值的、最有特色的、最值得积累的词语和句子作为教学内容,巧妙组成一个板块,通过学生充足的实践活动, 让这部分内容深深扎根在学生心里, 最终能够举一
4、反三,触类旁通。 这样的教学 ,删繁就简 ,返璞归真,很好地体现了“用课文”来“学语文”的特点。二、体会情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XX年版)很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教学, 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在他们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在课程 总体目标与内容第七条中还这样强调:学生应该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情感体验、情感熏陶、发展感受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尤其像黄果树瀑布这样的游记,字里行间都包含着作者的情,所以教学的时候更离不开一个“
5、情”字。好的教学, 应该去引导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 并且看这份情是如何表露出来的。那么,薛老师是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走进作者内心,去体会这份情感的呢?他把文中描写声音的比喻句段作为抓手,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么多的比喻?品读每一处比喻时,他又让学生思考此时瀑布的声音传到了哪里?学生就在这步步深入的引导和阅读中,读到了文字当中,读进了作者的心里,最终和作者的情感融到了一起。【教学片断】生(读第一处):刚进入黄果树风景区,我们便听到“哗哗”的声音从远处飘来,就像是微风拂过树梢,渐近渐响; 最后像潮水般涌上来,盖过了人喧马嘶,天地间就只存下一片喧嚣的水声了。师:读得真好。这时候的声音到
6、了作者的哪里?生:耳朵里。生(读第二处):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师:这时候的声音不但在耳朵里,还在?生:在他的眼睛里。生(读):瀑布从岩壁上直泻下来,如雷声轰鸣,山回谷应。坐在下面,仿佛置身于一个圆形的乐池里。师:这时候的声音在哪里?生:头顶上。生(读):四周乐声奏鸣,人就像漂浮在一片声浪之中,每个细胞都灌满了活力。师:声音到了哪里?生:身体里。师:感受越来越深了吧?生(读):聆听着訇然作响的瀑布声,只觉得胸膛在扩展,就像张开的山谷,让瀑布飞流直下,挟来大自然无限的生机。师:这时候瀑布的声音到哪里?生:心里。师:是啊,这时候我们读书的声音不是从喉咙里发出的,是从胸膛里发出
7、的,声音要洪亮(指名读,学生读得很成功)。瀑布的声音已经到了他的心里,已经达到了什么境界?生:痴迷。生:如痴如醉。生:忘我。师:是的,瀑布和我已融为一体,我沉醉了,这叫“陶醉”。这个时候,瀑布的声音使心胸狭隘的人变得(生答:心胸开阔),使萎靡不振的人变得(生答:精神抖擞)。这就是瀑布的声音带给人的变化, 这就是大自然的美景给人心灵的一种陶冶。下次去旅游的时候不要光拍照就回来了,还要用心去聆听,用心去发现。生(读):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师:现在声音到了谁的心里?生:徐霞客的心里。师:(微笑地)徐霞客活着吗,怎么可能到了塑像的心里?生
8、:因为作者觉得塑像也被陶醉了。师:太好了!作者的感情已经转移到徐霞客的塑像上了,于是这塑像也像我一样具有了生命力,这叫“移情”,所以作者觉得塑像好像也在凝神谛听。如果移情在小草上,小草在?生:凝神谛听。师:如果移情到鸟上,那只发呆的鸟?(生笑)生:也沉醉了。师:作者看瀑布,不但看到形、声,还看到了?生:看到了生命。师:是的,看到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与交融,人和瀑布融为一体。读书就要读到这种境界,看景也要看到这种境界。透过这个教学片段, 我们不难发现薛老师的高明之处。 他凭借那几处描写声音的比喻句, 层层深入地让学生体会到了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薛老师深知黄果树瀑布“这一课”的文体特征,对于一篇游记,
9、 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作者的游踪,更要去关注作者的游感,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而对于这一点, 很多老师是不太明白的,他们常常会把课文内容直接当成教学内容, 更加不会去寻找 “这一课”的独特之处。其实,不同的文体,不同的文章,不同的年段,在选择教学内容时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能从文中提取的言语智慧的生长点也就不一样。譬如,说明文要关注说明方法, 议论文要侧重文章是怎么提出观点、举例论证、总结观点的。黄果树瀑布这样一篇写景状物类的游记文章, 给五年级的学生来学习, 就应该去关注和体会作者的情感的变化,读到作者的内心。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 要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对学生的发展起主导和促进作用, 必须要确立学生
10、发展的两种水平: 一种是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 另一种是学生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要借成人的帮助,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摹仿、感受、体验等方式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因此,我们的教学要设定在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高度。“体会情感”这一教学内容,就基于了文体的特点,基于了学生的起点, 于是就很好地避免了教学内容的千篇一律, 遵循了教学内容要从“每一课”到“这一课”的原则,最终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真正体现了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三、运用语言“语文课程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新课标非常清楚地界定了语文学科的性质, 那就是培养学生
11、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薛老师在执教这一课的时候,始终把“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首先,迁移文中比喻的写法。瀑布的声音写得精彩,这是文章最大特色,也是课文的核心价值。文章中把“哗哗的水声”比喻成很多美妙的声音,这种精妙的表达值得学生去学习和运用。所以,薛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想象瀑布声音还能像什么。因为有了前面学习过程中情感的投入,学生思维活跃, 说得非常精彩:那哗哗的水声好像火车的隆隆声,那哗哗的水声好像千万艘轮船的汽笛声,那哗哗的水声好像欢呼声,那哗哗的水声还像掌声 、虎啸声、狮吼声 , 让人不得不称赞,这样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妙!其次,学习令人回味的结尾。引导
12、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结尾不写“我坐着大巴开开心心地回家了”?也不写“我久久地回味着瀑布的声音”,而是写“他遥对瀑布,仿佛在凝神谛听远处的瀑布声。他完全沉醉了。此时此刻的我们,也完全沉醉了。”学生联系前后很快就明白, 这也是这一篇课文在表达上的与众不同之处。不写平常那样的结尾, 反而能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留下无穷的回味。学生们更懂得, 以后自己写作文时也应避免千篇一律、令人索然无味的结尾。最后,当堂修改一段话。先出示一段二三年级学生水平的话:“秋风一吹, 路两旁的梧桐树叶就掉了,占满了整条小路。两棵石榴树长满了石榴, 几个大石榴都破裂了。桂花树上长出了花,小花长在绿叶里,好看极了。整个校园都有花香。”正是因为品味课文的时候紧紧抓住了比喻句和动词, 所以学生一读这段文字就心领神会,他们兴趣盎然,想说敢说,把这段话修改得动词精妙、比喻巧妙,有一个学生这样改: “秋风一吹, 路两旁的梧桐树叶就飘落了,铺满了整条小路,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地毯,走在上面,发出悦耳的沙沙声。两棵石榴树上, 挂满了石榴, 几个大石榴笑得咧开了嘴。桂花树绽开了金色的小花,花儿害羞地躲在绿叶里,好看极了。整个校园都浸在花香中。”这样的教学很接地气,让很多学生豁然开朗: 原来课文教给了我们一种写作方法, 我们可以直接把这种方法用在自己的作文当中。 我觉得,这才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流运输项目融资担保合同汇编
- 2025年度绿色能源项目融资居间合作协议范本
- 幼儿园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 林业行业会计个人工作计划
- 财务信息化建设方案计划
- 学习成果与展示活动计划
- 前台工作中的情绪管理技巧计划
- 幼儿思维训练活动的开展计划
- 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图书服务计划
- 2025年立方氮化硼晶体合作协议书
- NB-T10342-2019水电站调节保证设计导则
- 《麻风病防治知识》课件
- 经典诵读演讲稿6篇
- 乡村医生返聘协议书
- 2024机械买卖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汽车安全气囊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译林版六年级下册英语Unit-1《The-lion-and-the-mouse》教学课件
- 睡眠中心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学校校园禁烟处罚管理方案
- 少儿美术教育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